育儿指南

害怕孩子磕碰,家里连家具都不放:如此保护,是好还是坏?

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Doris妈妈说育儿”。

是不是在有了孩子之后,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开始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个小小的生命,希望自己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他,想让他无忧无虑的长大!

害怕孩子磕碰,家里连家具都不放:如此保护,是好还是坏?

当孩子开始练习吃东西时,你是不是害怕他噎到?

当孩子蹒跚学步时,你是不是担心他摔倒?

当孩子走进幼儿园时,你是不是惦记他会不适应?

是啊,孩子是我们的心头肉,我们怎么能不好好地保护呢?爱孩子,保护孩子是每一位父亲、母亲的天性。但是,如果掌握不好保护的尺度,爱就会变成溺爱,这对孩子也是一种伤害。

记得之前看过一档亲子节目,演员马雅舒带着自己的女儿参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妈妈对孩子过度的保护是怎样的。

走进她的家,没有普通人家的家具摆设,整个客厅只有一块地毯。一家人就坐在这块地毯上吃饭,连一张餐桌都没有。关于为什么不摆放家具,她的解释是:因为孩子还小,喜欢到处跑,担心家具会磕碰到孩子,这是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

这样的说法还是被很多人所理解的,因为我们都不希望孩子在家里受到不必要的伤害。然而,她接下来对孩子的做法让大家不能接受了。

她从来不会同意孩子去家门口玩,即使孩子对玩沙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她都会以这样是有危险的理由,来拒绝孩子。孩子喜欢小鱼,她也是坚决不让孩子碰。

不仅不让孩子做任何她觉得危险的事,她还事事都亲历亲为,对孩子的照顾事无巨细,穿衣、吃饭、上厕所,什么事情都是她在帮着孩子做。表面上看,她真是一个细心负责的好妈妈。可实际上,她这样做完全就是阻碍了孩子的自然成长。

结果导致孩子什么事情都不会自己做,完全失去了自主生活的能力,在孩子3岁上幼儿园后,不能自己独立生活,最终被幼儿园劝退。

我们相信她是爱女儿的,非常非常的爱,可是就是这样没有尺度的爱,没有边际的保护,害了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体会不到成长的乐趣。

保护孩子与溺爱是有区别的。溺爱就是父母没有尺度的爱,所有的事情都不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而保护孩子是在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才伸手去帮助他。

也有人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词,叫做过度养育”。

过度养育就是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过度的保护,过度的干预,过度的介入,过度的指导,不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学习,去体会。这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

这样养育出来的孩子挫折商会很低,他们经受不起生活中的任何打击。孩子也不能学会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更不会自己独立思考,只要遇见问题就会习惯性地去找人帮助。

所以家长们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有意义的成长,就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那么家长要如何学会放手呢?

首先,父母要懂得孩子成长的规律

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在一点点的学习,父母要学习孩子每一个阶段能够学会的东西,对孩子做出指导,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学习。

其次,家长要做到孩子有需要的时候才去帮忙

每一位家长都不要过于勤快,要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有时候一个懒惰”的妈妈比一个勤快的妈妈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帮助,在帮孩子的时候也只是需要帮助孩子做不到的事情就可以。

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孩子,给孩子自我管理的空间

父母的信任,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爸妈的鼓励与肯定会增加孩子的信心,孩子才会自己思考,不断的尝试。家长要给孩子自己的空间,让孩子学会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

其实,育儿的过程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家长成长的过程。成长的过程中有问题才是正常的,家长们不要慌张,让孩子学会爱与被爱,相信孩子们会走的更稳,更好。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觉得怎样的爱对孩子才是最好的?欢迎留言讨论。

想了解和学习更多育儿知识吗?那就打开今日头条APP,在上方搜索栏输入你想要找的如如何培养一个独立自信的孩子”,然后就会看一系列你要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