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分享一本童话书,喜欢至极。

一本神奇的、充满糖果香味的书。”、这是一个关于大自然的魔法和人类美好心灵的故事。”这是《纽约书评》和《时代周刊》 对美国女作家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秘密花园》的评价。

故事讲述了性情古怪孤僻的小女孩玛丽・伦罗克斯的父母双亡后,生活在姨父神秘阴沉的大房子里,一次神奇的经历,使玛丽闯入久已禁闭且荒芜的花园。玛丽、农家小子狄肯和常年被关在阴暗房间里病态的少爷柯林,找到了开启快乐的钥匙,和花园经历了一次诗意的复活。它是近百年来畅销不衰的经典儿童小说,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并在中国有多个图书版本。

分享一本童话书,喜欢至极。

依稀记得初一那年就曾读过《秘密花园》这本书,那时候是被它生动的封面所吸引。因为家庭缘故,小时候并没有接触过太多的儿童读物。初中学校的门口有一个租借图书的小店,每本书五毛钱,可以借一个星期(初中学校是寄宿学校),基本上是星期天租借,下个星期还。店里都是旧书,大多是杂志故事之类的,儿童读物只有几本,但确实我的最爱。

初读此书,因为年纪小,只是羡慕玛丽可以拥有一个花园作为自己的秘密基地,而且花园里有许多好看的花,可爱的鸟儿,还有两个小伙伴一起。在哪里没有大人的管束,只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在那里,他们跟自然有着最直接的接触,他们惊奇于大自然的神奇,但同时他们也在创造神奇。

再读此书,虽然依旧含有羡慕之意,但却心境已经大不相同了。玛丽是一个被抛弃的姑娘,遇到这样的情况,她本应该像其他孩子一样,大哭大闹,但她没有。起初只是迷茫,之后就接受了这件事,对她而言,所谓的被抛弃,也仅仅是没有了女仆的照顾。玛丽习惯了不受关注,习惯了旁人的忽视,也习惯了别人对她的不喜欢,尽管她有过仆人,有吃有穿”,但是却没有人注意她”。所以当她来到穷牧师家里时,她选择自己一个人用石子搭建她的迷你花园,她也总是一个人玩。在穷牧师家里,那些小孩子欺负她的时候,她很生气,她也越来越讨厌这些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总是不停地争吵,互相争抢玩具”的孩子。

玛丽孤僻瘦弱、沉默,沉浸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但她也有小孩子最纯真的一面。她喜欢漂亮好看的事物,也愿意去接触,她对以前从未见过,从未接触过的事物感到好奇,她愿意,也想去感受新事物。当知更鸟出现在她眼前的时候,她想跟它做朋友,而正巧,知更鸟也想跟玛丽做朋友。玛丽在知更鸟的帮助下,找到了秘密花园的钥匙,她打开了荒废十年的花园,并开始整理和改造它。因为有从小在原野生长的迪肯的加入,玛丽的花园改造计划得以顺利完成。其中狄肯的出现是这一切发生转变的重要因素,狄肯的妈妈索尔比的出现也使全文朝着圆满的方向发展。从狄肯,索尔比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真善美,是作者笔下理想化的人物。而看到僵硬冰冷的玛丽第一次学会了穿衣,第一次学会了跳绳并疯狂的跳着游荡在花园,我们的心在微笑。看到柯林在玛丽和狄肯的帮助 下学会了站立甚至奔跑,我们由衷的欣慰。而随着那死寂萧索的花园在他们的照料下渐渐的复苏,也象征着玛丽心灵的复苏。其实芸芸众生,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花园,也许疏于管理,它已渐渐萧索颓败,甚至于枯寂死亡。但是它一直在那里,等待着你去悉心经营。如若对此弃之那无疑是可怕和悲哀的。

在改造期间,他们还结识了,玛丽的表哥——科林。科林因为身体原因,常年卧病在床,甚至科林本人都相信自己命不久矣。但他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秘密花园的诱惑,也开始享受和赞美花园里的一切。这大概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无法拒绝自然的诱惑,无法拒绝解除了所有羁绊后自由奔跑的快乐。显然,这个从出生起就饱受病痛折磨的脾气恶劣的男孩也是一样 。

从那以后,我们不由的一种无限欣喜的眼光看着这个孩子在恢复健康,在自己决定着我要活下去的意志。他开始有属于自己的信念和梦想,他会在花园的树下像个真正的牧师一样布道,他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同,他完全不再是那样一个躺在病床上只知道等待死亡的孩子了。

诚然,人生如梦,是非成败转头即空,但当你放下这本书的时候,你还能够否认这所有的激情、勇气与梦想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美妙部分么?我想,大概这样一种近乎本真的、又充满童趣的热情美好感受才是这部作品最为历久弥新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