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龟儿子,兔儿子”的比赛,孩子的想象力,颠覆你的认知

《龟兔赛跑》的故事传承了这么多年,已然成为经典。小时候我们喜欢听妈妈讲,长大了又讲给孩子听。我们讲的是故事,哄的是孩子,更多的是源于故事本身赋予孩子的教育意义。

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龟兔赛跑》的故事被搬上了荧屏。作为父母不再声情并茂津津乐道的给孩子讲,而是陪同孩子一起看。

龟儿子,兔儿子”的比赛,孩子的想象力,颠覆你的认知

动画片直观的展现了龟兔赛跑的场景,形象生动,让孩子乐此不疲。多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孩子听父母讲故事的时代渐行渐远。

不可否认,这是时代进步的象征,新生事物的不断出现,已经颠覆了我们先前的认知。孩子的教育也出现了多元化,多媒体教育手段的运用,孩子的感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某一天,孩子再要求父母给讲故事的时候,似乎有了些许陌生,不知从何讲起。仔细思忖后,还是想借助于智能手机的力量,找一则故事让孩子听。可是,你会惊奇的发现,这些故事孩子好像都知道。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魅力,知识的传播速度之快,让人难以想象,我们大脑里原有的知识储备已经无法满足孩子求知若渴的需求。

唯有另辟蹊径,推陈出新,方能给孩子耳目一新的感受,孩子从中才能受到更多的教育和启发。让《龟兔赛跑》的故事衍生出富有孩子气的作品。

01、《龟儿子和兔儿子赛跑》的故事,更富有想象力

故事教育家苏珊.佩罗的研究,表明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力也变得不再丰富。这也充分说

明学龄前儿童想象力还处于活跃期,对于家长和老师而言,要给孩子创造发挥想象力的机会。

曾经有一位幼儿园老师,就给孩子们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故事会,这位老师利用儿童的好奇心,针对孩子们对故事特有的敏感性,充分挖掘孩子的想象力,把故事新编的权力交给孩子们,老师只负责故事的引入和对孩子们的启发。

这个故事是以《龟兔赛跑》为背景,交代了三年后乌龟和小白兔都有了自己的孩子,龟儿子向兔儿子发起挑战,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情节完全由孩子们想象去完成。

孩子编故事的热情被点燃后,他们像成语接龙一样玩的不亦乐乎,你一言我一语,把《龟儿子和兔儿子赛跑》的故事编的深入人心,仍然富有哲理。

孩子们创编的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

兔儿子开始并没有接受龟儿子的挑战,而是谦虚的回绝了,由于龟儿子的傲慢和一再向兔儿子挑战,兔儿子很生气,决定和龟儿子比一下,比赛过程中,兔儿子吸取爸爸失败的教训,一路飞奔,而龟儿子想,别看兔儿子跑的快,按照龟爸爸的说法,兔儿子会在前面的大树下睡上一觉。

龟儿子爬到大树下时,没有看到兔儿子,就哭了,自言自语说:”爸爸骗了他。比赛的结果与龟儿子想的截然相反,因此,龟儿子很失落。比赛发奖时,免儿子没有去领奖,因为兔爸爸跟他说过,即使赢了龟儿子也不光彩。

这时,兔儿子走到龟儿子面前说:”跑步你肯定比不过我了。可是,我游泳也比不过你呀。龟儿子听兔儿子这样说,开心的笑了,从此,龟儿子和兔儿子成了好朋友。

想象力

其实,孩子们在整个故事的编排中,对龟儿子和兔儿子的心理变化,想象的十分丰富,这样完整的故事情节,就被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想象出来了,整节课,孩子们的参与面非常广,他们在这节课中都有很大收获。

实际生活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更多的是局限于给孩子讲故事,孩子只是故事的倾听者,喜欢故事的趣味性,而故事中的道理并不是孩子关心的。当孩子变成故事创造者时,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从中获得的教育价值是非常可观的。

02、孩子们编故事,对他们有哪些好处

心理学上认为,幼儿期是人的语言潜能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该多给孩子创造说话和语言表达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对孩子来说多多益善,老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经常开展类似的活动。家长也可以效仿这样的模式,经常和孩子互动,开展家庭故事会,这样做会有如下好处。

提高孩子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故事新编对孩子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帮助很大,由于孩子们的性格各异,有的孩子不爱说,这样的机会可以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使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龟兔赛跑

有相关心理学实验证明:与不善言谈的同伴相比,在困难活动中能灵活使用个人语言的儿童,其注意力更集中、更投入,自控能力更好,任务也完成得更好。这就说明从小培养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有多么的重要,语言能力的强弱也事关今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家长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除了生活中和孩子必要的交流外,也可以和这位老师一样,组织开展家庭故事会。比如:农夫救蛇,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展开想象,改为蛇救农夫,在故事改编过程中,孩子不仅要动脑思考,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表达出来。这样,对孩子语言能力的提高意义很大,相信总比家长一味的讲给孩子听效果要好。

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故事新编是在孩子们合作下共同创作完成的,整个故事凝聚了老师和孩子们的智慧,这样做很好的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将来想在社会上获得成功,取得更大的成绩,学会与人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说:

我们不能期待一个没有上过地理课的孩子在这门课的考卷上会答出好成绩;我们也不能期待一个未被训练以合作之道的孩子在面临一个需要合作训练的工作时会有良好的表现。

也就是说,孩子没有合作过程的积累和训练,有朝一日需要这种能力时,孩子也不会有上佳表现,只有提前培养,不断训练,孩子才能在最终的结果中表现出强劲的实力。

语言能力

显然,孩子的合作意识从小就应该培养,老师和家长在孩子合作意识培养上要做好功课,如果家长也像这位老师一样,孩子的合作意识自然会被唤醒,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完成玩具的组装,一起玩拼图游戏。家长要注重生活中的细节,有利于孩子合作意识培养的环节和活动一定要迎合孩子。

孩子在编故事时得到启示

孩子们在编写龟儿子和兔儿子比赛时,开始时,兔儿子并不想和龟儿子比,孩子们当时编排时,就把各自的长处说出来了,兔儿子的谦虚和龟儿子的傲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两种态度,对孩子来讲就是一种教育,从最终的结果反馈,会给孩子带来启示。

龟儿子和兔儿子赛后,孩子们把结局编写的特别富有人性化,这也表现出孩子们沌洁的内心,更为孩子们在今后的交往中,明白小朋友之间怎么才能友好相处,这个故事也无形之中使孩子的人格得到健全。所以,一节课让孩子们收获满满。

总之,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教育孩子也一样不能墨守成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只有不断创新,通力合作才能让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