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跟不靠谱”的八零年代,和特别不靠谱”的九零年代的人当父母了有关吧?
确实从前的翠花富贵是土,旭东建国的也未必高大上。但是现在确实有很多孩子的名字烂大街。
儿化的现象我倒没特别发现。
不过,偶然看到有上面下发的公文,某胖胖”赫然在目的时候,我也吐槽过:
这人是不准备当大点的官啦!
各种张榜公示名字的时候,某胖胖?自带喜感。
还有,下属除了喊某局”某处”之外,难道还能喊胖局”胖处”?!
好为难啊!
中国文字常用的就是3000多字,能用来做人名的就更受限制了,为了起个好听响亮又符合时代气息的名字,起名师头都大了。不仅要考虑不能和长辈重名,亲戚邻居不能重名,还得考虑不能和小区里的狗重名,我一朋友家孩子叫贝贝,结果楼下养的狗也叫贝贝,孩子为这事儿气的要搬家。
幼儿化的名字小时候感觉很可爱,明星家的孩子都是小糯米,小海绵,我们寻常人家的也可以叫个小土豆,小贝壳儿。有姓谭直接叫谭棉花的。简单容易上口。其实孩子长大后如果这么叫会很尴尬。
也不是说现在的人名幼儿化了,过去的很多名人也是有小名的。皇帝还有小名,朱元璋就叫朱重八。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而已。
###谢谢邀请
自己给娃准备了无数好名字,备份多种,可是现在自己还是个单身汪Σ( ̄。 ̄ノ)ノ我太难了
所以这些好名字基本上都献给亲戚朋友的孩子了,还有知乎好友的娃了,嘿嘿
我感觉我给亲戚朋友的娃起的名字都很好听,而且也很有意义的,最近知乎好友也很多采纳了我参考的名字。
这个是我之前在知乎回复的一个关于起名的问答题,后来好多人让我给宝贝起名。还有私信联系我的,加微信的什么的…
其实名字来讲真的不是随随便便起的,一个好名字是给人很大好的印象的,在时代属性层面,姓名可被划分为四种风格:古典、保守、流行、现代。
名字的时代属性受姓名流行时代的影响较大,当然,如果流行特征不够明显的话,依然要取决于受众的观感,很多人也是喜欢不同的风格,所以也要参考于家长本身。
再说几个给亲戚朋友孩子起的名字吧:
李蔚松,赋予了松字望之蔚然”的意境,盘活松字的气质,令名字彰显风采。
周雅弦,则能令人联想到琴瑟之音,为名字赋予了内容,令名字更具表现力。
史景迁,这个名字属于那种动静结合,回味无穷的一个好名字。
罗星棋,展现了独到的表现效果。在现代汉语中,星罗棋布是一个非常鲜明的意象,既通俗易懂,又富有意境,具备浪漫气息,不落凡尘,表现力相当全面。
就说到这里吧。有问题的可以私信联系我,但是伸手党不要来了,我想名字好几天,你一句不用了,花钱找了算命师傅,不用花钱起的感觉不好这种回复让人恼火的很。
看过一些关于名字的统计,但具体是怎么统计出来的,也不是太清楚,友们都和我一样,姑且一看吧。
统计结果是这样的--
2016年最热男宝宝名字top10,
首字:
梓、子、浩、一、宇、昊、俊、睿、皓、博
末字:
轩、宇、泽、豪、宸、睿、航、洋、铭、辰
2016年最热女宝宝名字top10,
首字:
梓、雨、若、诗、思、语、欣、艺、可、梦
末字:
涵、萱、怡、彤、琪、馨、妍、诺、欣、桐
2017年,名字里最常见的字是这样几个:
轩、涵、梓
到了2018年,略微有了些变化,最常用的字变成了这样的:
沐、兮、梓
记得看完这些,我整个人就不好了,哑然失笑,我们这一代,或者再晚一点儿的人,给孩子起名时,千挑万选,左右权衡,最后,大多数还是不知不觉就从众了。
换个词说,也就是俗了。
想一下吧,当孩子入学后,一个班级的小朋友都是看上去文雅的名字,芷晴,雨桐,梓晴,梓淇,梓洋、梓轩、俊宇、俊豪,等等,是不是有种集体出演琼瑶剧的既视感。
回想一下,给孩子起名的时候,我们有木有翻诗经,有木有看楚辞,有木有去唐诗宋词里找灵感,或者,对热播剧里的名字是不是也秉持了拿来主义?
想起单位曾经有一个新来的领导,看到公司花名册时,指着几个名字,甜甜,蕊蕊,丹丹,说,这几位同事一定是90后。
还有个同事刚到公司时做自我介绍,说,一听我的名字,就大概知道我是哪个年龄段的人了,她的名字里,一个艳,一个红。话说,你知道她是哪一个年代生人吗?
当然,这些也不是绝对。只能说,在给宝宝起名字的时候,会受到社会时代文化环境的影响。远的不说,在我们村,父辈名字里就有很多建国,建设,革命,援朝,等。
有一个段子,说一到过年,原本衣着光鲜的城市白领Jack、Mary,回到乡下纷纷变成了狗蛋和翠花。叫Jack、Mary的有多少,叫狗蛋、翠花的又有多少,就好像现如今的宝宝们若兮,一诺又有多少。
放宽心想一下,一直以来,我们就是这么从众又重复着走过来的,也不在于一个人名字怎样,因了某些机缘,被他人被时代记住了,这个名字才是独属于这个人的,而其他的,都泯然众人了。
根据2017年的中国人口数据库资料显示,张伟”是现在重名率最高的名字,同名者接近30万,位列重名率第二、三位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王伟”和王芳”。
中国重名最多的10个姓名是:
1、张伟 ;2、王伟 ;3、王芳;4、李伟 ;5、王秀英 ;6、李秀英;7、李娜 ;8、张秀英 ;9、刘伟;10、张敏
时代不同了,和社会文化氛围有关。
古代的时候人们喜欢诗词歌赋,名字都很文雅。例如:苏东坡,白居易,陶渊明。
建国时候的名字,和国家的兴衰有关。例如:王建国,蔡国庆,郭援朝。
现在人起名字,家长90后偏多,大家从非主流到互联网,接受的新鲜事物也不同,更喜欢有个性很唯美的名字。所以大多数都听起来很幼稚化。例如:林嫣然,陈涵韵,李秋梓。
这类名字大多出自诗经,但是被现代起名给用烂了,搞得孩子的名字都很雷同,而且听着很稚嫩。
现在孩子的名字有些越来越偏幼儿化,比如小雨,豆豆,天天……这些名字听起来虽然有些俗气,但比较好记。
或许是为了独特有的家长专门选用生僻字给宝宝起名,结果不仅读起来拗口,孩子一开始学写字的时候甚至都很难。
研究了一下从古代到现在的起名字特点,从中的主要的一个因素是时代和年代的不同以及科技文化的影响。
古代
古代起名字的特点最突出的是文化底蕴,比较有代表的像诗人陶渊明、李清照、王羲之、颜真卿、欧阳修等等,从中透露出文人的风采。
建国时期
在我们国家建国时候起名字更是突出当时的时代特性,比如建国、建军、建设、建党等等,其实那时候的人们文化水平落后些,但是起的名字好记、易懂突出当时的文化特色。
现代
现代起名字特别是90后的家长因为平时接触的网络比较多,新鲜的事物以及知识面的丰富,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突出,所以名字起的也很有特点和个性。所以说很多的名字听着感觉比较偏幼儿化。
现在还有很多的家长为了能让孩子明显的高于其他人或者说名字和其他人有所不同,采用的是比较难写难认的偏体字。充分的展示出父母对孩子的偏爱。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大多数人给别人起的名字以及在这个年代自己被取的名字都偏向幼儿化,甚至说感觉没那么有厚重感。什么梓、锐、轩、凯,子、睿、煊、锴;什么佳、杰、鑫、浩,嘉、洁、欣、昊;什么鸿、涵、思、祺,弘、晗、楒、琪。含有这些字的名字,现在一抓一大把,重名的也有很多,重音的也不少。可以用扎堆来形容这一现象。类似于李先念、陈赓、吴承恩、朱自清、曾国藩、赵尚志、杨靖宇、瞿秋白、康有为、梁启超等等,像这些比较有厚重感、平仄这么好的名字如今确实很少见了。我个人认为:一,现在我们阅读量少了,特别是一些古文、白话文。现代信息社会每天的信息量特别大,处于市场经济环境的我们很难分拨出时间来阅读一些跟生计无关的文字。受到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的充斥,一些有趣的东西打败了一些有意义的东西。二,受一些文学、影视人物名字的影响,特别是某瑶的作品和一些偶像剧。三,常用的三千多汉字确实难以供应如今中国的庞大人口。要避开古代近代现代名人的名字,又要避开自家人长辈和亲戚的名字。有的地方还要规定名字里的第一个字要跟同辈的一样,以表示辈序。四,很重要的一点。一些人的名字是遵循五行的属性起的。以至于那些木字旁、火字旁、土字旁、金字旁、三点水的汉字被大量使用,导致多数人的名字出现重叠,给人泛滥成灾的感觉。其实不带五行偏旁的汉字也有各自的五行属性。比如:科、仁、伟、东都是属木的。五,迷信作用。名字起得太厚重,容易被名字压垮”,以至于夭折、有灾祸、不走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