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报了所有早教课程,孩子表现越来越差?谁的错?

一个家长从女儿三岁开始,她就送女儿上少年宫,学绘画,学英语,学音乐,学舞蹈,几乎流行的早教课程,所有该学的都学了。但是为什么上了初中,她女儿的各科成绩很差,让她特别失望呢?她不明白,她感到委屈。她说:我付出了这么多心血,可是我的孩子为什么没长成我希望的样子呢?

报了所有早教课程,孩子表现越来越差?谁的错?

这样的困惑,这样的痛苦,无论在媒体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听见和看见。像这样的妈妈到处可见,父母付出了最多的时间和金钱,为什么孩子没有像父母期望的那样成长呢?

很显然,她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期就没有仔细观察过孩子的自我学习特点,所以上小学后,遇到一点儿小问题就惶惶不安,如临大敌。这就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带给家长们的后遗症”。而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早教

儿童处在创造力的荫芽阶段,他们好动、好问,对周围环境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好奇心,儿童此时的创造力是一种潜在的才能,也是成才的起点。家长要为儿童创设有利于发展创造力的条件、情境和场所,鼓励儿童大胆幻想,积极引导儿童在活动中广泛、仔细地观察、比较和体验,及时鼓励孩子敢于表现自己,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家长面对儿童没完没了的为什么”,应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耐心,科学回答孩子的问题,让孩子从小养成敢疑善疑、大胆思考、灵活思维的创造能力。

自由式

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放手给儿童充分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尊重儿童的兴趣爱好,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当对个人的赞许是以顺从为条件时,有创造性的人就会被贬低,同时他们那些不同寻常的思维将会受到抑制。家长应意识到,当你为孩子做出某种选择和决定时,你同时是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对孩子进行规范和约束,久而久之,顺从会逐步影响他的思想和行为,并由此造成他的依赖感。事实上,一旦孩子被允许某些决定权时,他会更加慎用,且更主动征询、尊重家长意见

自由式

创造力只有在创造性活动中才能逐步形成并表现出来。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引发儿童探求,儿童在不停的试验性探究行为中获得经验与智慧。家长要容忍儿童在探究行为中的非常理甚至是错误的行为,对孩子所犯错误采取缓和态度,减少儿童对犯错误的恐惧感。对于儿童探究中天真的发问,或用想象来解释周围事物时,家长要给予积极诱导,最终形成儿童敢于探索、勇于自信的个性。

自由选择

一个自由的心理氛围是创造型人才所必要的,在家庭中安排创造时间,让孩子自由想象,平等交流,营造一种温暖、融洽和民主的氛围对促进孩子的创造力发展十分重要。在这种气氛下,孩子和父母有着积极的交流关系,很小的儿童就会尝试着想出新颖的主意,使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更加独特;也只有在这种自由式的气氛下,孩子敢疑、善疑、允许存疑,才会使孩子的服从意识减弱,独立意识增强,创造力得以发展。

创造力

学习化社会和孩子成长中的现实需要,`要求家长本身首先要更新意识,不断汲收新知,必要时向孩子学习。要和孩子一起,学会构思探索,思考未然,切忌不懂装懂。这不仅能引起孩子探究的热情和兴趣,而且更能使他对生活中模糊不清的复杂事物产生一种可以容忍和敢于接受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家长的这种做法给孩子树立了更新、探求的榜样,这种态度的熏染对于孩子的一生影响都是深远的。

荣景优品全3册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家庭教育心理学育儿畅销书籍 ¥65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