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拼音,轻松学语文。
当小学语文需要加大阅读量才能考一个好成绩的教育目标被提出后,阅读焦虑就变成家长们日常的情绪,市面上的儿童阅读辅导班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还会定期分享儿童图书活动,甚至有的家长带着2岁多的孩子参加活动,美名其曰,让孩子熏陶一下,从小感受阅读的重要性。我也见过3岁多的孩子一本正经地拿着绘本书阅读,家长严肃地说,阅读习惯必须从小培养,不然怎么能学好语文呢?阅读本身是一个全民活动,现在成了从孩子抓起,家长们难道不问问自己,一年能看多少本书吗?

这是一个信息分享高速发展的时代,孩子能够阅读到的儿童文学读物越来越多,选择阅读的方式也很多,图书馆、社区街道图书室、家里的图书角、学校、书吧、书店等等,但事实上,让孩子过早去阅读,当成一项任重道远的学习任务真的好吗?即使从3岁就开始阅读,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到了小学,仍然学不好语文。所以,阅读不等于学习语文,考出好成绩,那我们阅读到底让孩子读什么呢?事实上,让孩子读他们喜欢读的才是真正培养阅读习惯的前提。

1、 小学生的博览群书,需要家长来放手
家长们从孩子3岁起就培养阅读习惯,其实是有一个质朴的阅读目标,那就是希望孩子博览群书。但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有一个无法跨越的问题,那就是识字量,在低年级以前,因为受困于识字量,小学生是不可能做到博览群书的。只有不断积累识字量,能够开始独立阅读后,做到博览群书也是需要漫长的时间过程。而且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并不是所有品类的书都可以看,家长和老师还需要对内容有一个把控。但希望孩子能够多看书,多阅读其实是每个家长的直接诉求,但是家长们又会限制住孩子阅读的内容,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学习引导过程。

其实作为家长,在引导孩子阅读的时候,可以选择更多品类,大部分我们给孩子的推荐读物都是文学类的,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对文学类的书感兴趣。有的孩子逻辑思维非常发达,所以一些科普类的书就可以推荐给孩子看。有的孩子在艺术上非常有天赋,关于美学启蒙、艺术修养等类别的书也可以给孩子看。我们想让孩子博览群书,家长就需要放手,多让孩子尝试一下不同风格的读物。

2、 阅读到底能不能提高成绩,尤其是帮助语文学习
家长们希望孩子通过阅读的直接诉求就是提高学习成绩,尤其是帮助语文学习。但是小学语文的成绩决定于小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那么基础知识点有哪些?生字词、句子、表达能力等。而阅读能够提高的是孩子们的识字量、对故事的理解力,这只是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知识能力应用。所以想通过阅读提高成绩是片面的教育观念,家长应该改变这个观念,帮助孩子建立阅读习惯是好的,因为阅读习惯有助于学习习惯的良好培育,通过阅读,对小学生的文学素养,了解世界是所有提高的。

3、 什么样的阅读方式最好
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对孩子是好的?有的家长说是去图书馆感受氛围,从这个出发点,可以看出,在图书馆感受氛围其实是感受阅读的环境。阅读时保持安静,能够提高专注度,那么图书馆并不是唯一可以感受阅读氛围的地方,相反,图书馆人多杂乱,孩子们觉得很新鲜,甚至把图书馆当成是游乐场。所以,最好的阅读方式,就是在自己家,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阅读环境,让孩子读自己喜欢的读物就可以了。我们可以从图书馆借阅书籍,回家来读。

关于阅读,其实在真正的生活里,我们家长和孩子的阅读时间都是不够的,尤其是家长,把阅读当成是学习任务布置给孩子,那么家长又读了多少书呢?阅读是一门值得我们教育反思的课程,如何引导孩子尤其是儿童阅读,各位家长和老师都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留言评论。
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小岛语文
快乐学拼音,轻松学语文,记录语文教学中的点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