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10岁女孩被妈妈遗弃在火车站:父母必学这几个方法改掉孩子磨蹭

01 能吃苦的孩子内心更强大

近日,一个因拖拉不好好做作业的女孩被妈妈遗弃”在火车站。

女孩今年10岁,是一名小学生,小姑娘一直不愿意好好做作业。一到做作业总是各种拖拉、逃避。

10岁女孩被妈妈遗弃在火车站:父母必学这几个方法改掉孩子磨蹭

妈妈陈女士很生气,在火车站对女儿说我不要你了”,然后自己坐车走了。

其实,陈女士并未走远,只是实在无计可施,才想起用这种方式吓唬吓唬孩子。

确实,面对孩子的拖延,大多数父母情绪都会失控。

当父母都知道,孩子拖延磨蹭是多么痛苦折磨人的事。但是,陈女士的这种做法也的确是不可取。

无独有偶,8月12日晚上,浙江杭州一个10岁女孩莉莉也是因为拖延,没做暑假作业被妈妈赶出家门。

妈妈就反锁了门,到凌晨1点都不让莉莉进门。

邻居报了警。

民警耐心做思想工作,可是怒气未消的妈妈态度依然强硬表示不会开门,莉莉只能跟民警回派出所住了一夜,第二天妈妈气消了才去带她回家。

拖拉似乎成很多孩子的通病。为什么孩子会拖延呢?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专注力很短:

5到6岁的孩子,约10—15分钟;7到9岁的孩子,约15到20分钟;10到12岁的孩子,约25到30分钟;12岁以上的孩子,才能超过30分钟。

再加上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做事就更加容易拖拉、磨蹭。专心快速完成一件事,对孩子来说,确实有难度。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效率。

改掉孩子的拖拉、磨蹭成了父母的最大心病。


02 孩子拖拉是父母最深的痛

33岁的李女士,女儿上小学三年级。

有一天晚上,眼看已经十点半了,女儿还在磨磨蹭蹭,语文作业一小半还没有写完。

拖拉

李女士十分着急,情绪也跟着激动,于是就大声训斥孩子。突然感觉到自己舌头不听话了”,变成了大舌头;右手握笔写字,不仅动作慢,写出的字也变得歪歪扭扭。

李女士开始以为自己气过了头,也没当回事,就让女儿收拾好书包上床睡觉。

然而三天过去了,李女士的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说话更加不利索了。

后来,李女士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南京总医院急诊科就诊。医生给她拍了一张头颅CT发现,结果脑梗了,当即住院。

孩子拖延成了父母心底最深的痛。本来就忙碌一天的父母,再面对孩子的拖拉,又着急又生气,容易情绪失控,造成身心俱疲。

武汉42岁的冯女士,陪孩子写作业,因为孩子拖拉被气出心梗。

冯女士15岁孩子做作业时,经常心不在焉拖拖拉拉,两人经常为此吵架。 就这样本来身体很好的她,被气心梗了。

网上有句话这样说:外面事业再风光,回家辅导作业照样爆缸。

时间管理

孩子的拖拉、磨蹭让父母焦虑,而父母的焦虑,让孩子更容易拖拉,父母不停地催,只能让孩子拖拉有了免疫力和依赖性。这样你磨蹭我焦虑,只能不停地恶性循环。

就像著名教育专家王人平曾说的:

大多数家长是缺乏给孩子辅导作业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技能的;亲子关系又让父母习惯居高临下、情绪化,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和耐心。”


03 家长过度代劳,助长了孩子的拖延

表姐女儿贝贝今年上一年级,表姐每天是从早上起床就开始郁闷。

6点40分闹钟响,贝贝转了个身继续睡,表姐叫了几次,只好自己帮贝贝穿衣服。

为了贝贝能快点洗漱,表姐把牙膏挤好,毛巾拎好,自己还站在边上不停地说:快点、快点……”

20多分钟后,贝贝才慢吞吞地移到餐桌前,看着贝贝半天不动筷子,表姐急了自己动手喂起了贝贝。

就这样贝贝拖拉的毛病不但没改,反而更加严重了,现在都成了班里的迟到大王。

父母事事代劳,让孩子体会不到自己的责任,会让孩子觉得这一切都是父母应该做的,而不是他们的事。小的时候不舍得孩子吃苦,孩子长大后,只会吃更多的苦。

妈妈

在电视剧《虎妈猫爸》中,望女成凤的毕胜男,自己很好强,竞争心比较重,对孩子要求也非常严格。

可就是这样一个虎妈,却在孩子作业来不及时,帮孩子写作业。

很多妈妈都会产生同感。在看到孩子作业来不及的时候,既生气又心疼,还害怕孩子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其实,孩子小的时候,让他吃点苦,真的没有那么严重。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苦。

教育学家认为:父母过度代劳,只是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独立成长的权力。

家长过度代劳,不仅助长了孩子的拖延,让孩子有了依赖性,还会让孩子在成年后难以独立。


04

孩子爱磨蹭,坐不住,本来就是他们的天性孩子,不能全怪孩子。那么怎样才能改掉孩子的做事拖拉毛病,专家给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1.做事从易到难、化大为小

孩子做磨蹭,有很多时候是因为孩子还没进入状态。

小六是我邻居的孩子,小六妈说,每次让小六做事情或作业,她都会让小六从简单或者小六感兴趣的开始做起。

每次做完一件事,小六都会很开心地说:我做好了,接下来做什么呢?”

磨蹭

当一件事,很容易做或孩子感兴趣,孩子就会很快进放状态。反之,如果太难了,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开始,孩子就会用拖拉来对付过去。

心理学家肖恩·埃科尔提一个20秒法则:

如果这件事情需要的启动能量大于20秒,那么这个事情就很难启动。但反过来,如果一个事情需要的启动能量短、很少,启动能量小于20秒,这件事情启动起来就很容易,就能够去启动。当一件事情开始时,要用20秒以内的时间来启动,更容易进入状态。


2.让孩子自己承担拖延后果

孩子爱磨蹭拖延,就让Ta自己来承担后果。

我女儿是个做事磨蹭拖延的孩子。

在每天你快点……”的声音中,我们母女都觉得疲惫不堪。

一天早上,把女儿叫起床后,一咬牙一狠心,不催了。果然,那天早上迟到了,被老师罚站5分钟。

第二天,差点又迟到。第三天,女儿洗漱、吃饭动作明显快了很多。

从此以后,女儿做事不再像以前那么磨蹭了。

绘本《不做小拖拉》中的小蜗牛比利就是因为,尝到了拖拉的后果,后来才能懂得珍惜时间,及时参加小熊的生日会。

只有让孩子知道拖拉、磨蹭的后果,他们才会懂得珍惜时间。

时间管理


3.信任孩子,和孩子一起制定时间表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父母应当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日常生活的时间表,让孩子有自我责任感意识。但主动权请交给孩子,让孩子觉得你信任他们。

新学期开始了,乐乐妈跟乐乐一起制定了一个日常生活时间表,帮助乐乐对付拖延,愉快进入新学期。

首先乐乐妈让乐乐决定几点起床,然后让乐乐决定放学先做作业还是先玩一小会儿。妈妈告诉乐乐:作业是一定要做的,你可以选择做完作业再玩,还是玩一会再做作业。

跟孩子制定时间表可以让孩子觉得你尊重他们,同时也让他们有了时间观念。让他们知道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做为父母,在该拒绝孩子时也一定拒绝,但要态度一定要温和而坚决。

心理学家说过,一定要培养孩子自主感和自由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孩子拖拉毛病。

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孩子的未来,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小拖拉。

只要父母放下焦虑,静下心来,给孩子信任、尊重和自由,让他们慢慢地改变,相信不久的将来,TA就成为一个不拖拉的好孩子。

—End—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公众号——羽木舒亲子育儿,记得留言呦~

作者简介:晓晓,爱生活、爱做梦、爱一切美好事物,左手带娃,右手写文的中年老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