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看综合节目《一路成年》,看到最近一期的节目时,简直让人体会到,家长所谓的唠叨,对于孩子来说,还真就是一种折磨。
达康书记”吴刚,和他儿子吴羽卿的唠叨模式,深深击中了我的内心,看着此情此景,真的是引发了共鸣,但凡是身为家长的我们,都会经常或者是偶尔,切换到这种模式当中来。
节目中,吴刚因为要拍戏,需要提前一天离开。就在离开前的那晚,他对儿子进行了一番轰炸式的唠叨”。
把自己房间,一定要归置得干干净净。”
你在这要跟他们团结好,相互帮助他们。”
需要帮忙的,帮助的,你得伸一把手。”
等等这类的一系列话......

怎样?听起来,是不是似曾相识?虽然说得都有理,但是你,是不是就是不想听呢?
因为话说一遍就够了,你要是反复的去说,如同车轱辘一样,来回滚,那真的是让人要疯掉的节奏。
家长这种无意识地唠叨,正在一步步地折磨”着孩子。
当然,有些孩子面对唠叨,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可是有些孩子,偏不忍,要和你对着干,于是一场你与他之间的争执,就此拉开了序幕。
唠叨其实是多数家长的共性,不是他们喜欢唠叨,而是面对孩子的时候,不得不唠叨。家长们都怕孩子没能听进去,把自己的话当成耳旁风,所以想着多说几句没错。

确实,站在家长的角度上,你认为多说几句没错。可是孩子呢,听一遍就够了啊,你若像个复读机是的,一遍遍地循环,真的是很折磨人的!
就在前段日子,我家里也上演了这样的戏码。女儿那天写作业的时候,由于分神了,导致作业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
那一刻,我开始对着她唠叨起来。我说;你今天没控制好时间,是不是有问题?”
女儿答:我也不想,是作业确实多。”
我说:今天的量不大,就是你有问题,你要是刚才没有看微信,没有吃零食,作业不会这么晚还没写完。”
女儿:我只是看了一会儿,又不影响什么。”
我:没影响什么,你就是影响到了写作业的进度,今天是你没控制好时间,所以才导致作业到现在还没写完。”

女儿不说话了,可我却一再让她表明态度。
我:你说是不是你的原因?下回还这样吗?”
女儿依旧不说话,我一下子烦了,再一次质问。
那天在我的一次次的循环中,女儿大哭起来。后来她大声说:我不就是今天耽误了点时间,没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作业吗,你至于这样喋喋不休地说了四十分钟?”
那一瞬间,我愣了,是啊,我怎么这样,居然喋喋不休地说出四十分钟?真是有病吧!
那天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我认为,其实在我说第一遍的时候,女儿已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只是碍于面子,她没能承认罢了。

可是身为家长的我,却觉得明明你错了,为什么不表态?看来,你还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那么我再多说几次,就是为了让你明白。
可是事实上呢?真的是适得其反,我越是这样不停地唠叨,越让孩子陷入到烦躁当中,而我自已也被这样的情绪所影响,加之孩子一顶嘴,我的气也就更大了。于是一场争执,也就在所难免了。
其实家长所谓的唠叨,无非就是对于某件事情太过焦虑了,就拿写作业来说,我是希望她早点做完,早点休息。可是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内心的焦虑感,也越来越强烈,所以才会唠叨个不停。
而唠叨能带来最大的负面现象,那就是孩子会因你的唠叨,而变得更加叛逆。你不是让她向西吗,她偏要向东,哪怕明知道向东是错误的,她也要和你对着干。
看到没,这就是家长唠叨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找到了问题所在,也就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了。在那之后,我不再因某一件事情和女儿唠叨个没完,话说一遍就够,不再车轱辘话来回讲了。
经过实践,确实是有效果。此时的女儿,再也不和我对着干了,而我也由于不再像当初那样唠叨,很少和女儿发生争吵,简直就是一副母慈子孝的状态!
在此要强调的是,唠叨不仅会损害亲子关系,也降低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不做唠叨的父母,是智慧家长的自我修养,也是深爱孩子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今日话题:
作为家长,你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吗?
欢迎留言讨论!
作者:朱凌 笔名 香如故 报纸杂志写手
作品散见国内各大报刊
累计发表文字五百万
著有图书《自律的孩子更成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