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不能陪得乳癌的母亲治疗,儿子在重要考试交白卷

陪伴每个父母和小孩,成为更好的自己。

搜寻公众号 "亲子天下"(微信 ID:cn-parenting)关注

曾经是歌手的作家陈美龄,将自己与三个儿子都送进美国斯坦福大学,大家都好奇她是如何让三个孩子考上同一所名校,却不知道她真正擅长的是,针对三个孩子的三种性格,施以不同教育方式与关爱。

不能陪得乳癌的母亲治疗,儿子在重要考试交白卷

文:谌淑婷

走红于1970年代的香港歌手陈美龄,除了是歌手、作家、演讲家,拥有斯坦福教育学博士学历,也是抗癌斗士。多重身分中,最让她骄傲的是母亲”,她认为,3个儿子教”会她当更好的母亲。她著有《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谈的并非如何鞭策孩子进入名校,更多的是当父母的觉醒、理解孩子成长过程的需求,让他们长出适当的能力。

陈美龄很了解自己三个孩子的差异,大儿子自小性格沉稳,静静观察四周,做事有A计划、B计划、C计划,无论上学或生活都不太让人费心苦恼;二儿子精力充沛、情感丰富,从小得睁大眼睛紧紧跟着才安心;最小的儿子总是笑脸迎人,充满正能量,只要说几句话就能让原本凝结的空气瞬间轻松起来。

性格差异也表现在三人的行为举止上。

十一年前陈美龄得了乳癌,在美国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想回日本陪伴她动手术,她考虑到二儿子正面临重要的考试,只答应大儿子回来。

大哥一来立刻接手帮小弟做便当的任务,以最日常的方式表达心意;开心果小儿子则在网络上找笑话,每天到床边逗她笑。

海外的老二却在重要的考试交出白卷,吓了我一大跳!”尽管出乎意料,但陈美龄明白,这就是不同性格表达爱的方式。

我从不会对老二说:你怎么不和哥哥一样?

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更要特别小心,要让孩子知道每种性格都是独特的。虽然大儿子最不让我操心,但我不会对老二说:你怎么不和哥哥一样呢?”

陈美龄说,大儿子小学时,老师常赞美她很会教孩子,孩子又听话又会读书;老二入学后,老师又把夫妻俩找去,却是摇头抱怨孩子坐不定、忘东忘西、爱开老师玩笑。

听完我们只有问一句话:『孩子不好的地方我们都知道了,孩子有没有哪里好呢?』”老师顿时哑口无言,因为他只看到缺点,优点完全没看到。

陈美龄与先生承诺会协助孩子改正坏习惯,也请老师只要看到孩子有进步,一定要大大夸奖。

回到家后,陈美龄知道二儿子不可能变得和大儿子一样稳定乖巧,她依照二儿子天马行空的特质来想对策,要他想象:你的裤子和椅子是黏在一起的,如果要站起来走来走去,就要连椅子一起拿起来。”

孩子问:那不是很奇怪?”

是啊,所以你站起来前先想一下,为什么要做这件奇怪的事;如果你想到好笑的事,也不要在课堂上说,全部留着回来跟我说!”

第三招,她要儿子记口诀:起床check、check、check(检查、检查、再检查),上学前check、check、check,回家前check、check、check,睡前check、check、check。”

儿子大喊好麻烦,她也反省是不是话说得太重。

没想到几天后,儿子洗完澡就直接穿上隔天上学的服装,妈妈,我想到一个好办法,check、check、check太花时间了,我前一天准备好就没问题了。”

看着孩子睡前整装待发的模样,让陈美龄好气又好笑,但又佩服孩子小小的头脑已经懂得为自己想办法,深呼吸后决定不动声色道晚安。

二儿子就维持着这样的习惯直到小学六年级,孩子影响上课的行为也在一次次进步及老师的鼓励中慢慢修正。

在学业表现上,虽然三个孩子都念斯坦福,其实只有大哥成绩最好。

老二不像哥哥能靠分数进入斯坦福,但性格活泼的他,课外活动多、表现活跃,高中时在网络社群已经小有名气,借着特殊长处申请入校;老三成绩同样不是最顶尖,甚至没有特殊技能,但爱阅读,也会写论文,凭借着优异的论述能力,和两个哥哥朝同一个方向前进。

陈美龄说,同样的目标,如果你忽视孩子的性格差异,就会逼孩子做自己做不到的事;如果能正视孩子们的性格差异,你就能和孩子一起快乐的面对他们的性格特点。”

这世界就是要人人都不一样,才好玩!

在她眼中,性格没有不好,只有不同。要是每个孩子都像老大一样多闷啊,都像老二,这世界又太乱了,人人不一样才好玩。”

她提醒,父母要改变心态,拿掉好坏定见,孩子性格大方很好,生性害羞也不错,性格本来就无标准可循,关键只在身边有没有能欣赏自己性格的伯乐。

但陈美龄也说,唯一要提醒孩子的是TPO原则”,什么时间(Time)、什么场合(Place)、做什么事(Occasion),即便没定性如二儿子,她也会要求先了解学校规矩与团体生活制度;同时要孩子记得,守规矩不代表不能做自己,孩子还是要记得,自己是好的,在必要遵守的规则之外,他们都可以尽情成为自己。”

会有这样的体悟,来自于充满比较与批评的童年记忆。

陈美龄一直被拿来与姊姊相比较,因为成绩不如姊姊,她被认为不够努力,这导致了她害羞、自我肯定力低的性格发展。

后来我很努力的改变了自己,妈妈这样教育我,不代表我也要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我想相信我的孩子;父母最没必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陈美龄也严格要求自己不可以偏爱任何一个孩子,尽管如此,二儿子在读大学时曾问她:妈妈比较不爱我吗?”慌张的她决定以行动证明自己的心意,陪着演出音乐剧的儿子巡回世界,成为最忠实的粉丝,最后二儿子终于说:妈妈,我知道你是爱我的,我也很爱你。”她才松了一口气,也知道孩子求爱的心情终于获得满足。



别对孩子讲我是为你好”,我只说我爱你”

人生能做聪明选择的人是幸福的,要能依照自己的性格去做选择则是必须经过练习的,许多家长总是忍不住插手替孩子做决定,并将我都是为你好”挂在嘴上。

她认为,做选择是孩子的事情,父母要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数据,多问孩子:你觉得该怎么做?”要不要多想一想?”我只说『我是爱你的』,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才是『好』,也无法帮他下决定,自己的人生必须自己决定。”

当然,陈美龄也像所有的父母一样,对孩子有说不完的牵挂,尤其是生性热情的二儿子,性格使然,容易对友人掏心掏肺,付出所有,她看着儿子被朋友占便宜,很想说些什么,但深知劝告儿子与朋友保持距离是亲子关系的大忌,也只是暗示性的提醒:朋友相交愈来愈好才是好缘分,如果愈来愈坏,朋友间相处不开心,就不是好朋友了。”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让孩子从小就练习做决定,尤其愈重要的选择,愈要放手尊重他的想法。

她记得,大儿子和二儿子当年要到美国留学高中时,自己开车带着他们四处奔波,一所所学校探访,只为了让儿子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儿子不顾排名,选了自己喜欢的学校,她心里知道,那是儿子为自己做的最佳选择,我只跟他们说,努力学习,如果觉得不好,可以转校,一次的选择不代表一生一世。”

乖巧的大儿子自斯坦福毕业后,顺利进入一间大公司工作,升迁快、薪水高,没多久他决定离职,自行创业,我真想劝他多做一、两年,多为自己累积点资本,但儿子觉得年轻就是优势,才该把握此时勇敢创业啊!我只能给他忠告,跟老板保持良好关系,为自己留条后路。”

没想到轮到二儿子毕业时,又给了她另一场震撼教育,儿子因为好友轻生,他只能干著急无法帮忙急救,决定要成为一名医疗急救员,每天活着的意义就是去救人。”

什么才是好”的人生?每个孩子答案不同

她很了解二儿子热情、勇敢、行动力强的性格,我的心跳得好厉害,好想大喊:『你要当急救员不用去读斯坦福啊!』但我知道这是个好选择,儿子已经突破了『浪费学费与时间』的想法。”

她深呼吸一口气,告诉儿子:我支持你,也觉得这个决定很伟大,我等你两年,重新学习、考急救员执照。”

儿子诧异的问:真的吗?你不觉得我该去当名工程师吗?”

她回答:人生是你的,如果你每天醒来都能开心工作,对妈妈来说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结束了那通一个多小时的电话,陈美龄立刻上网搜寻各种急救员相关的数据,几天后,二儿子喜出望外通知她,有间制造助听器的公司聘雇他当研发工程师,他的专长与梦想合一了,陈美龄大大松了一口气,当父母真是天天有惊奇呢!

现在家庭孩子生得少,父母一定都希望子女成龙成凤,希望他们读好的学校,有份光鲜亮丽的好工作,但什么才是『好』?对每个孩子来说答案不尽相同,可是孩子若不开心,我们就失败了啊!”

陈美龄只期盼孩子活得快乐、生命精采、是个好人,而身为母亲,她永远都会看见儿子性格里那些闪闪发亮的优点。

本文收录在亲子天下杂志99期

★版权所有,转载请加注作者及出处,出处为亲子天下微信公众号(微信号:cn-parenting)

★从大脑发展到情商教育,最懂你的婴幼儿早教课程,由亲子天下专家群全新打造,点击了解更多,前往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