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局长~用娘心调查育儿知识问题,为宝妈们拨开育儿道路上的迷雾,真相只有一个!一定要持续关注局长哦~
最近气温骤降,家长总是觉得孩子会冷”,喜欢在孩子睡觉时,给TA盖上厚厚的被子。
殊不知这样一来,很可能会让孩子面临致命的风险!
广西一名两个月大的女婴,就被捂到窒息,送院抢救。
图源:CCTV2
女婴的妈妈心惊胆战地回忆道,当天凌晨她将准备更换的厚被子放到床上,并将孩子放在被子旁边。
过了大概30分钟,她从客厅听到孩子发出奇怪的声音,到了卧室才发现孩子将旁边的被子扯过来盖到了自己的脸上!
妈妈吓得连忙将孩子抱起来拍背,发现孩子咳出了血,全身皮肤青紫、脸色苍白,赶紧将孩子送到了医院。
图源:CCTV2
女婴到医院时呼吸不稳,心率很快,还有胃出血、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医生迅速对她进行抢救。
幸运的是,经过两天的治疗,女婴病情逐渐好转,总算让妈妈松了一口气。
图源:CCTV2
据医生介绍,这名宝宝得的是蒙被综合征”,指的是因为被被子蒙住头部、衣物穿得过多而捂热过久引发的健康问题。
这病易发于换季转凉之际,多发于1岁以内婴儿和,会导致孩子高热、大汗、缺氧、抽搐、脱水、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后果。
所以说,到了天冷的时候,不能一味得给孩子盲目添被、添衣,捂热”并不是简单地盖厚被、穿厚衣服。
那么,究竟怎样才是正确的捂热”呢?给宝宝怎么捂”,才是科学的保暖方式呢?
1
宝宝没有我们想象中冷”
判断冷热,不是手脚说了算
有的人总以为宝宝手脚凉凉的就是宝宝冷了,立马加衣服,其实这种判断冷热的方法是错误的。
手和脚离心脏较远,本身温度就会比身体的其他部位低一些,而且脚直接接触低温的地面,所以脚凉也不代表宝宝冷。
正确的判断冷热的方法应该是摸宝宝的后脖颈,脖颈温热就说明宝宝穿的衣服是够的,如果后背衣服都已经湿了,显然孩子需要及时减衣啦。
2
换季气温忽降忽升
啥时候给宝宝捂”?
● 昼夜温差大于8℃就是要捂”的信号
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就需要捂”,给宝宝多穿一件衣服,以免受寒。
● 气温回升,减衣不能太快
如果气温回升,不能减衣太快,最好再多捂7天左右,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 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做好捂”的准备
在冷空气来临前的一到两天,妈妈要适当给孩子增添衣物,不要等冷空气来到再添衣就太晚了。
恰到好处的捂”,可将感冒、消化不良等拒之门外。
3
平时要做到
三暖二凉”
一是背暖。妈妈在给宝宝增减衣服之前,先摸摸宝宝的背部,干燥无汗表示衣物正好,湿湿热热的就适当给宝宝减衣服,有点凉就要给宝宝加衣服。
二是肚暖。宝宝运动时容易露出小肚肚,建议给宝宝穿个连体衣,以免受凉。
三是脚暖。室内玩耍时不要光脚在地上跑,给宝宝穿上小棉袜,宝宝的小脚暖和了,才能保证一身温暖。
一凉是头部凉。头部捂的过热,容易引起头晕头昏、烦躁不安。
二凉是心胸凉。孩子的上衣不能穿得过分臃肿,晚上睡觉盖被子也尽量不要盖着胸口。
4
这样穿衣,
方便又保暖
洋葱穿衣法原则:多几层、薄一点、易穿脱。
洋葱穿衣法的基本搭配是这样的:
内层——透气、吸汗的纯棉衣物
2岁以下的宝宝可以选择连体衣,方便活动,还能保护膝盖肚子,2岁以上已经不穿纸尿裤的宝宝可以选择分体的秋衣秋裤。
中层——保暖效果好的衣物
根据体温的不同可以选择棉、毛等各种质地和厚度的衣物,比如针织衫、毛衣等等。
外层——防风防水的外套、长裤
视气温而定,可以是风衣、棉衣、羽绒服
5
换季穿衣搭配大法
具体在不同的气温下,可以这样穿:
● 25℃左右:上身:长袖衬衫/长袖T恤 下身:薄款单层长裤
● 20℃左右:上身:打底内衣+外搭线衣,长袖T恤+马甲 下身:薄款单层长裤
● 15℃左右:上身:打底内衣+针织衫+薄外套 下身:稍厚点的单层长裤
● 5-15℃:上身:打底内衣+毛衣+薄款棉衣 下身:加绒长裤
● 0-5℃上身:打底内衣+毛衣+马甲+厚带帽羽绒服 下身:秋裤+加棉长裤 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护好宝宝的小肚子,如果担心宝宝踢被子,可以选择合适的睡袋来代替被子。
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婴儿和父母同室不同床,可以把宝宝的床放在离父母较近的位置,方便照看。
就算和宝宝一同睡,局长也建议家长千万不要和宝宝共用一床被子。
要知道成年人盖的被子对宝宝来说会比较重,更重要的是,母婴同盖一床被,极易形成高热和缺氧的环境,是有安全隐患的。
- 作者简介 -
本文由妈妈网独家专栏「妈妈调查局」特约供稿,版权归妈妈网所有,如果想转载,请联系我们取得授权。
▍本期编辑:Y.T、M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