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大多数爹妈都把“教育”想歪了,所以孩子越教越糟糕


大多数爹妈都把教育”想歪了,所以孩子越教越糟糕

文/儿童哲学启蒙头条号


孩子未来的绽放,

归根结底,

是他自己创造自己的过程,

而不是父母老师的

一己之力可为。


外甥在一家校外培训机构供职,这家机构主要针对应试教育提供课外辅导,自成体系”。

凡是因为校内考试成绩不好,期望孩子得到立竿见影”效果的父母看了之后,都会把孩子送到这里。

外甥从体制内的老师到被邀至这家机构之后,成就感斐然——

因为,从曾经体制内为了提高班里孩子的成绩心力憔悴,到体制外轻而易举看见孩子的进步,甚至有的学生屡屡刷出100分”,那种教育的快感”是从未有过的。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正规军的老师都教”不好,这家机构却能立竿见影,枪枪靶心?

道理很简单,他们借助了外脑”——大数据。


事实上,现在依托大数据开展针对应试教育的线上和线下教育的机构不在少数,并且基本上都能实现精准轰炸”——

以数学为例,假设一个孩子进入类似的机构,会先接受一个水平测试”,然后系统会通过数据分析出孩子没有掌握或是掌握薄弱的知识点,然后根据孩子的现阶段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再然后自动从海量题库中抓取相对应水平的各式各样样的题,让孩子从各个角度进行联系,系统会鼓励孩子的每一次练习和成功。

因为系统一直在记录”的成长,所以系统会准确推送给孩子略高于他水平的题,孩子所作的这些题足以应付现阶段应试教育的考试大纲。

结果,……,孩子的成长”飞快。


大数据的精准判断、推送、鼓励,然后再判断、推送、鼓励,然后再……的循环,就像一个手到擒来的医生,能够一次次精确诊断病情”继而开出处方,并且能始终如一地做到父母、老师做不到的分析判断、坚持和不懈鼓励等等——在知识教育上,它已经比我们更了解孩子了,这是人脑所不能企及的——因为人脑无法容下这么精细庞杂的数据,并做出准确的分析断位,立即给出相应的题库。

毫无疑问,大数据是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基于这一事实,未来事实知识”教育的趋势了——大数据+人”模式已成定局——所谓优秀”的孩子也会越来越多,但问题在于我们的父母、我们的教育究竟想要什么?

是仅仅装满知识会考试的孩子?是一个个100分?是清华北大?……?还是成为一个真正能绽放自我的人?


刚刚结束的罗辑思维”在上海的跨年演讲中也举出了很多震撼人心的事实,以证明那些优秀的创业者或称创造者,都来自四面八方,他们中既有文盲”,也有高材生,这再一次说明——

一个人的绽放,归根结底是他如何创造自己的过程。

换句话说,脑袋里装了多少事实知识”,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能否引领和创造自己,继而创造其它。

关键在于,他是否具备运用活知识”的能力创造自己,继而创造其它,绽放自我。

创造,是人的最高价值体现,而任何创造,必经此路,殊途同归。


一个人运用‘活知识’的能力”就是不断主动思考、更新和使用事实知识”创造自我,继而创造其它的能力。

也就是说,事实知识”之所以会变活”,并能完成自我创造的过程,注定会涉及到一个人的兴趣、思考、意志、品质等,这才是教育的根本。

所以,一切教育的目标是能使孩子自觉地做到知行合一,继而创造自我”,而非让孩子知道”而已。

如果要实现这一目标,只要反观自己,你就会找到答案——

一个人的兴趣就是他人生的永动机;

一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他人生的指挥官;

一个人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他人生的补给站;

一个人的坚定与坚持就是他人生的一面帆;

……。





荣景优品 5册 好妈妈不娇不惯不打不骂男孩女孩正面管教育儿书籍 ¥150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