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照射到房间。两个孩子在床上蹦蹦跳跳,把床铺弄得咚咚直响。
你们在做什么啊?”
妈妈,我在抓阳光。”小宝说。
多美的意境,两岁的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大宝,你也在抓阳光吗?”
不是的,妈妈。我在抓飞尘呢。”四岁的大宝笑嘻嘻地回答着。
仔细一瞧,那一缕阳光下漂着许多细微的浮尘。两个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跟阳光快乐地玩游戏。我很庆幸,那未曾出口的呵斥,让我看到他们那有趣可爱的行为。
游戏,在孩子的世界中随处可见。对于大人而言,游戏只不过是闲暇时的消遣。对于孩子而言,游戏却是生活的主要成分。
不管是在婴幼儿出生期、发育期,还是孩子长大成人后,都需要游戏这样的一种行为方式。孩子在游戏中促进智力发育、锻炼身体、提高思维逻辑等。

父母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陪伴孩子一起玩耍,玩游戏还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亲子游戏建立亲密联系父母坚持与孩子联系,建立与孩子的情感连接。游戏能让父母与孩子联系得更加紧密和亲昵。
做孩子游戏中的同伴,几年如一日陪伴孩子玩游戏,这样父母的并不多,邓超就是其中一个。邓超在微博上常常晒与孩子互动玩游戏的照片。
在与孩子的关系上,邓超说:我和孩子的关系,是哥们,是朋友。逗比,其实是一种快乐育儿的态度。”
邓超也是很爱玩,很逗比的一个人。经常与儿女玩那些小游戏。

2019年1月份,邓超微博上发出几张很惊艳的图片,就是女儿小花打扮他头发的照片,稀奇古怪让人忍俊不禁。
有一回,邓超的手受伤了,就用那只没有受伤的手拿着桶与孩子玩接球游戏。
有一张雪人”照片让我印象深刻。邓超坐下来,让孩子玩堆雪人游戏。孙俪和孩子收集很多树叶,他们在邓超身上堆满落叶,掩盖住邓超,只露出邓超的头部。
邓超会让等等在他大腿上手臂上画画,让小花打扮他,绑辫子、插头花。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们一家子玩游戏的那一种欢乐。
平时工作忙碌,家庭时光便显得珍贵,在日常相处邓超便用活波有趣的游戏增加与孩子之间的亲密。
游戏可以作为一种纽带,连接父母与孩子的亲密,让彼此之间更加了解,发现对方那有趣的一面。游戏满足孩子的内心,建立父母与孩子的亲密联系。

儿子不喜欢去打疫苗,每次去打疫苗都会大哭。到了打疫苗的地方就开始哭,直到打针结束后才会慢慢安静下来。
儿子会紧紧抱着我说:妈妈,我害怕。”
我跟孩子耐心讲过道理,他还是觉得害怕。事后,我总会抱着他,带他去坐摇摇车,安抚他的情绪。
每次儿子要打疫苗,我都很头疼。后来,一个小游戏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我和孩子玩起了假扮游戏。儿子当医生,我当被打疫苗的小孩。
孩子要打针时都会兴奋地大喊:我要打针喽”。我也会像儿子打疫苗时那样挣扎几下。
这样的游戏玩过几回后,碰到打疫苗时,儿子不再像之前那样抗拒,可以安静地接受医生打针。
玩游戏过程中,孩子把自己的害怕宣泄出来,明白自己面对打针时的状态,降低自己的恐惧感。

有一天晚上,因为维修原因,所有楼道里的灯都无法使用。
儿子抱着我,把头缩在我的脖子里。看着黑漆漆的楼道:妈妈,好黑,我害怕。”
那你想不想玩探险游戏呢?我们在黑黑的楼道里探险,然后回家,好不好?”
好。”儿子顿时兴奋起来,自己下来爬楼梯,我在后面看着,一边跟他说话。
爬到了六层楼,儿子显得特别高兴。探险成功”
我和儿子同时欢呼。
孩子的心思简单可爱,转换思维方式,一件害怕的事物顿时变成一种有趣的游戏。
面对各种事情,与成人相比,有时候孩子会觉得弱小的自卑和无可奈何的挫败感。孩子在游戏中宣泄负面的情感,释放过剩的精力,情绪获得安抚。

育儿过程中,总是避免不了父母与孩子意愿不同所产生的矛盾。
如孩子觉得父母做得不对,逃避父母,拒绝父母的拥抱,不肯跟父母说话。那么,父母可以选择用游戏的方式来缓和亲子冲突。
电视剧《蜗居》,海青所扮演的海萍和老公苏淳在上海打拼,就把女儿冉冉放在老家让父母照顾。夫妻与女儿冉冉每年就见一两次面。
有一次,海萍的父母带着冉冉过来上海。海萍在出口处接到女儿时问:你想不想妈妈。”
女儿立马回答:不想。”
哪怕海萍觉得爱女儿爱到骨血里,不断地跟女儿说:妈妈喜欢你。”
女儿晚上也不愿意跟她一起睡,哭着闹着要跟外婆一起睡。
苏淳为了能和女儿玩在一起,连续一星期都在练习跳跳虎的歌舞。
苏淳头上戴着虎头帽,手上戴着小老虎手套,后面装上小老虎尾巴。见面的第一天晚上,冉冉便围绕在苏淳身边,一直在小老虎”后面转来转去。
海萍带着嫉妒的语气说道:早知道,让我装了。”
父母深爱着孩子,可有时候表达的语言仍然被孩子拒绝。那么,游戏则是打开父母与孩子连接的一个通道。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与孩子玩游戏,缓和亲子之间的隔阂。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亲子冲突,当父母与孩子发生冲突时,不要使用冷暴力。如何打破僵局,可以尝试使用游戏的方法。

父母与孩子的游戏是一件不错的事,那么如何玩游戏呢,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注意。
挑选适合孩子玩的游戏游戏,孩子是主角,挑选适合孩子年龄阶段所玩的游戏。不要因为孩子的性别去限制孩子的玩法,在游戏中,鼓励男孩表达情感,帮助女孩获得力量感。
父母要放下成年的架子,不要觉得孩子的游戏太幼稚,觉得尴尬和不好意思。游戏是父母和孩子之间良好的互动,它能使孩子获得快乐,也能让父母的心态变得更年轻。
如何知道是否适合孩子的游戏?看孩子是不是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是不是处于一种完全享受的状态。如果是,那就是适合孩子的游戏。

父母上一天班,觉得累了;被领导批评,觉得委屈;路上碰到长时间塞车,觉得倒霉。回到家里,看到孩子捣乱,就会忍不住想发脾气,更别说和孩子一起玩游戏。
网上有一句话:你不是想发脾气,你只是太累了。
在情绪糟糕时,即便是亲子游戏,效果也不好。父母先调节自身情绪,放松心态,放下内心的浮躁和疲惫,让自己心态保持平和,用活跃有趣的情绪参与到孩子游戏中。

有时候,孩子玩游戏的方式过于单调,孩子的兴趣也不大。那么,父母便可以主导游戏。
父母在游戏中加入变化。如孩子在玩钓鱼,可以一个人假装是鱼,四处游玩,不让钓鱼的人抓住。或者不仅仅是是钓鱼,也能钓胡萝卜、钓娃娃、钓衣服等等,游戏可以多样化。
父母主导游戏,并不是说父母控制游戏,孩子仍然是游戏的主角,游戏要让孩子感到快乐才有意义。
多多与孩子互动,玩着快乐的亲子游戏,享受快乐育儿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