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为什么宝宝总是缠着你一个人?孩子的安全感需要这样找回来

闺蜜最近出差回来表示烦透了,原因是她那一岁多的小宝天天黏着她一人,只要她在家,其他家庭成员一概不要,就连她上个厕所也哭得稀里哗啦,简直到了寸步不离的地步。

宝宝这样的表现相信我们身边并不少见,有的宝宝在妈妈上班时一副生离死别的样子,弄得妈妈恨不得马上辞职。

有的宝宝平时和家里其他人在一起情绪非常稳定,可只要妈妈一回来立马就变脸,各种欲求不满和蛮不讲理,令妈妈们头疼不已。

其实我觉得这些宝宝的表现都很正常,没有哪个孩子愿意离开自己的妈妈,因为离开妈妈后没有了安全感,所以才会产生分离焦虑啊!

别说孩子,就算成人也会有分离焦虑。比如热恋中的男朋友突然要出差,女朋友不也一副要死不活、生离死别的样子嘛。

其实养娃也就跟哄女朋友似的,宝宝幼小的心灵就像一颗玻璃心,如果没有呵护好,分分钟就会破碎给你看。

可宝宝的安全感到底要怎样呵护呢?

为什么宝宝总是缠着你一个人?孩子的安全感需要这样找回来

妈妈的情绪要稳定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妈妈们不可能再寸步不离地陪着孩子了:比如重返工作岗位,出差,旅游等等。

而此时宝宝肯定是不愿和妈妈分开的,反过来,妈妈其实也是一万个不愿意和宝宝分开。

但是作为妈妈,即使心里再不愿意,依然要表现出一副泰然处之的样子,特别是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因为情绪可是会传染的哦!

如果妈妈不觉得这是个事儿,孩子也必然觉得不是事儿,很快便过去了。

记得以前在幼儿园带小班新生的时候,家长们送完孩子后做贼似的躲在教室外偷偷观察孩子,有的妈妈看到孩子在里面哭,自己却在外面泣不成声。

有的妈妈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时和孩子一副难舍难分的表情,嘴上虽然安慰孩子,其实心里却比孩子还要焦虑。因此这类妈妈们的孩子分离焦虑感都特别严重,适应能力也比较差。

相反,那些送孩子上学时表现淡定的家长,即使孩子也会有分离焦虑,但面对孩子的依依不舍和哭泣时她们也没有焦虑的不行,而是轻松地告诉孩子几点来接,说完再见后就径直离开。

孩子刚开始会哭一会儿,但排泄完情绪后很快就能融入到集体活动中,适应能力也特别强。

忌哄骗和悄然离开

有的妈妈不忍心看孩子伤心哭闹,便随意哄骗孩子。明明是要出差一个星期,却骗孩子明天就回来;明明答应五点来接孩子放学的,结果六点才来。

有的担心孩子纠缠,干脆趁孩子不注意时悄悄溜之大吉,结果等孩子发现时妈妈早已不见踪影。所以等你回家后孩子干脆就寸步不离地看着你,一下没有看到便嚎啕大哭,因为他实在是害怕你突然会又不见了啊。

偷偷溜走、胡乱答应会伤害孩子的安全感,会让他更加不信任你。养成提前规划、说到做到养成习惯后,会让孩子对暂时的分别更有确定性也更安心。

妈妈

分开的日子里也可以陪伴孩子

很多家里有宝宝的妈妈都不喜欢出差,尤其是长期出差。这样不仅不能陪伴孩子,很多妈妈发现出差回来后宝宝都会跟自己有点疏远,而且还要花好长时间才能恢复。

记得在微博里看到过一位妈妈,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要长期出差,为了让孩子在分开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妈妈的爱,这位妈妈给孩子写下了很多爱意浓浓的便条。

每天,当孩子想妈妈时就翻开妈妈留下的便条,感觉妈妈就在身边一样。

除了写便条,也可给孩子录视频,聊聊妈妈现在在哪里,在做些什么。年糕妈妈每次就会在出差前做足工作,特意给孩子录了音频和准备了各种小礼物,分别藏在家里的各个角落。

每天和孩子视频时除了表达思念之情,还会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去找一个小礼物,当孩子找到礼物时,那份惊喜之情很好地弥补了妈妈不在身边的遗憾。

这样,即使是分开,孩子与妈妈的感情联结没有中断,孩子的安全感便不会中断。

安全感

欠下的陪伴好好补回来

有时候,努力工作和高质量陪娃总是难以做到平衡,如果暂时无法陪伴孩子,那就日后努力弥补回来。

平时多留意孩子有什么小心愿和想去的地方,回来后帮孩子一一实现,并开启全身心的高质量陪娃模式。

表妹平时工作非常忙,早上上班时孩子还没有醒,晚上加班回来孩子已经睡着了。虽然表面看孩子是和自己生活在一起,其实根本就没有时间陪伴孩子。

所以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表妹都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所以表妹的孩子虽然平时缺少父母陪伴,但因为陪伴的质量高,所以一点也不影响他的安全感。

安全感

总之,孩子没有安全感,是因为和妈妈的情感联结中断了,他不喜欢和妈妈分开,是因为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回来,甚至是担心妈妈不再回来了。

可是生活本来就充满着分分合合,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中断了这种联结,即使中断了,也要及时连接上,这样孩子的安全感就建立起来了,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稳固。

最后,就算孩子还是只黏妈妈一个人也不要焦虑,更不要为此去指责和抱怨孩子。其实孩子黏你也就这几年而已,等他长大后你想他黏他都不乐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