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铭的妈妈(专注于优质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朋友家的孩子最近变得有些奇怪,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时,就能一个人玩得好好的,不哭不闹,自己玩完了还主动收好自己的玩具。可是只要自己回到家,孩子就总是粘自己在身边,而且什么事情都要妈妈的帮助,晚上还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睡,如果不顺从他,孩子就开始哭闹扔东西,还要闹好久的小情绪。一谈起这个,朋友就苦不堪言,又不知道怎么解决。
其实这是典型的孩子和父母分离焦虑和过度依赖的表现。早上一起床,可能爸爸妈妈已经出门了,要等好久好久才回来,可是回来以后爸爸妈妈好像还是很忙。于是孩子就逐渐变得害怕与父母分离,同时还表现出对父母强烈的依赖性,希望通过向父母求助和哭闹这种行为来引起父母的关注,晚上更是要粘着父母一起睡,生怕自己睡着后爸爸妈妈又不见了。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逐渐和父母分离,学会独立的过程。但是有的孩子反而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依赖父母了,这实际上就是孩子产生了分离焦虑。面对分离焦虑,父母不能简单推开孩子,强令孩子学会独立,而要反思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方式。因为父母培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进步的过程。

在0到3岁时,孩子对于父母有近乎本能的依赖,因为他们还无法做到自我照顾,不仅需要父母的喂养,还需要父母在身旁的安全感。随着孩子逐渐成长,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更多的偏向心理的依赖,即被爱的心理感受。比如孩子已经做到了生活自理,但是遇到难题时第一时间会想向父母寻求建议,遇到挫折后会首先向父母倾诉。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给予了错误的引导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在和外界接触增多,以及生活技能的习得中,孩子会逐渐变得独立。但是如果父母在孩子幼儿时期没有给予足够的陪伴,就会使得孩子安全感缺失,后期无法正常的实现自我独立。而相反,如果父母过度宠爱孩子,不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孩子就不愿意离开父母。

所谓的依赖心理”指的是个体出于自己无法选择的关系之中,被迫做违心的事,虽然其本身也讨厌被迫形式的方式”,试想一下,如果在单位,工作的完成总是需要依靠同事,在家里的生活总是要依靠另一半,自己心里也会有郁郁不欢的感受。所以对父母依赖性高的孩子,在依赖中虽然有得到了父母更多关爱的愉悦感,但也有强烈的挫败感。而当父母不在身边时,孩子更可能会出现被抛弃感,茫然感和焦虑。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依赖,总是认为是孩子的任性,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是不快乐的。而孩子对父母不符合年龄的依赖需求,也往往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出现了偏差。所以,孩子的依赖心理问题,其实也是父母需要反思自己教育方式的信号。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奇而充满变化的,所以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往往伴随着恐惧。父母无疑是孩子最信任最亲近的人,自然也就成为了孩子攀登中的保护绳。所以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依赖需求,一方面不能过度满足,另一方面也不能无动于衷。
放纵孩子依赖是在阻碍孩子成长很多孩子对父母形成依赖心理的原因,是父母对于孩子的过度满足和宠爱,导致了孩子不断地向父母索求。但是一味地满足孩子,代劳孩子的大小事务,不仅是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了依赖心理,还抹杀了孩子探索世界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们在研究中得出过这样的一个结论——当一个人处在依赖”别人的境地,随之而来的,除了有点感谢之外,更多的感觉是——没有能力,没有价值感,挫败和生气。所以孩子在依赖的过程中其实也就纠结痛苦的,一味的满足并不是真正的爱孩子。

很多父母能意识到放纵孩子对自己的依赖是不对的,于是面对孩子的索求总是狠心拒绝,让孩子独立完成;出门时怕孩子哭闹,总是瞒着孩子悄悄出门。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过度依赖的行为,家长要接受这个事实,但是在纠正中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时间和耐心,简单粗暴的拒绝孩子的依赖性需求,会让孩子产生被抛弃感和无助的心理感受。纠正孩子的错误,不仅是改正孩子的行为,更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
控制帮助欲,鼓励孩子自己动手保护和爱护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也要给孩子自我学习和成长的空间。比如看见孩子穿衣服时,扣子总是扣不好,有的父母就忍不住一边指责孩子笨手笨脚一边帮孩子完成,这样是非常打击孩子的自信和积极性的,也是助长了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心理。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些生活自理的技能都很简单,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需要不断练习的。

依赖性强的孩子有一个突出的性格表现就是害怕和父母分离,比如父母出门上班,孩子要去上幼儿园,都要进行一番斗智斗勇和哭闹。其实除了和孩子斗智斗勇的偷偷出门和用哄骗的方式让孩子去幼儿园以外,家长更应该向孩子传递分离并不可怕的观念,提前在分离前给孩子做好铺垫,让孩子习惯分离,知道和父母分离并不可怕。
真正的爱,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应当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必要的鼓励和有效的督促。孩子对父母出现过度的依赖,往往是父母给予了孩子错误的爱,所以孩子也回馈了错误的行为。面对孩子依赖性强的性格特点,需要家长和孩子一同去努力和进步。
互动话题:大家身边有这样对父母依赖性高的孩子吗?大家平时又是怎么处理类似的情况的呢?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发表看法,参与讨论。
我是铭铭的妈妈,专业高级育婴师,专注于解决亲子成长,早期教育,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希望可以给予您更多的专业指导,和大家在育儿的道路上共同成长,越走越远,成为您育儿的好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