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和朋友聊天,我问:你心情怎么样?”她说:一般。”我说:失落、悲伤、绝望、平静、伤心……,请准确说出你的心情。”
当我这样提出这些概念后,她立刻说出了可以准确形容心情的词语。当她准确的描述出来之后,我们的交流变得清晰了,因为我们对自己内在的发生是清晰的,对自己内在是有认识的,那么,交流也会变得更加深入和有效。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用一般、挺好、还好、不错、不好等词汇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但是,我们的心情没有这么简单,这样的描述太简陋,因为这样的描述除了简单之外,它不够丰富,那么,我们对自己及他人的认识到底是怎么展开的呢?
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儿童的心理感受开始只是一些原始的感觉,所有不舒适的感觉带给小婴儿的情绪都是哭,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心理感受一天天的复杂起来,他们的情绪感受也跟着发展起来,简单的情绪已经不能够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于是,复杂的情绪感受越来越多。

幼儿园有个小朋友在走廊上摔倒了,他开始哭起来,老师去安慰他,他开始变得很生气,我走过去问他:你摔痛了吗?”
他生气的边哭边说:我摔倒了!”
我一下子明白了,他不是因为痛,而是因为对摔倒产生了疑惑,而我们成人却围绕着摔痛了在做工作。我问他:你是因为自己摔倒而生气吗?你不知道为什么会摔倒是吗?”
他平静了,然后点点头,这个心理感受对孩子来讲有点复杂,但是他感觉到了,他的感觉也让我感觉到了儿童心理感受的发展和情绪表达的发展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这对儿童来讲,是个比较难的过程,而对成人来讲,理解这个过程也是有难度的。
那一天,理解了这个孩子内心的感受,让我明白了一件事:儿童很小的时候会因为摔倒而哭,这在我们看来一般是因为疼痛,所以会安慰孩子,觉得痛过了就好了。
但是这个理解是有偏差的,一岁多的孩子摔倒产生的痛感并不太大,他们哭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们不会这样表达,也不会表达自己的疑惑和因为身体姿态发生变化而带来的害怕。

在后来的那几天,那个摔倒的孩子开始不停地练习摔倒这个动作,一边练习一边说:我摔倒了。”
我看到他这样,就走过去问他:你是在想为什么会摔倒吗?”
他想了想说:为什么会摔倒?”
我说:有时候就是这样,我们会因为自己的动作或者因为地面的障碍等原因摔倒。”
他没有再回复我,我想我说的太复杂了,依照他现有的认知水平,是没有办法一下子明白这些的。
但是,他显然对这个事情开始了更加复杂的思索,这个思索的开始,是一个人发展内在的契机,他开始经由事件来认识自己,并且在不断地练习中自我发展。

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孩子从感受到情绪,从情绪理解到对事件的认知是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
也就是说,儿童通过经历一个事件,同时会发展他们的心理感受、情绪认知、心理认知和智能发展。所以,对年龄段越小的孩子来讲,所有生活中的事情对他们而言都是学习的过程。
因为儿童借助这些事件,发展出对自己、对他人的认知,这个认知中包括情绪认知、心理认知等。最后,这些认知的发展结果形成儿童的智能,当一个孩子经历了这些认知过程的发展,那么在他们成年之后,就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有清晰而确定的认识。

回到一开始的例子,当他们和他人进行交流的时候,会深入而丰富。
如果我们能够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地抓住时机,那么孩子的心理发展就会一步步的丰富起来,这种丰富的过程,就是一个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生命趋向完整的发展过程。
如果我们没有帮助到孩子发展心理,那么孩子的发展就会相对简单。
在未来,对自己以及对他人对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都会缺乏,因为,他没有发展出可以理解这个复杂世界以及复杂心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