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坦然接纳孩子的选择,愉快的和她拥抱 接纳自己所有的情绪和状态

亲子是指父母与子女。子”是指孩子,亲”就是指孩子以外的家庭内部成员,主要指孩子的双亲。亲子教育是指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而达到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培训方式。

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坦然接纳孩子的选择,愉快的和她拥抱

亲子教育不同于通常理解的以家长为中心的家庭教育”和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教育”,其核心内容是父母与其子女相互尊重、共同教育、一起成长。

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我朋友的事情,以下为全文分享:原来约好一家三口晚上去我妈家吃饭。结果,中午孩子变卦,说外婆家蚊子多、饭菜不喜欢吃……就是不愿意去。后来,说要和姐姐去玩水。

接纳自己所有的情绪和状态

当下,我就有些生气、不爽了。对孩子的评判马上就出来了,每次去外婆家都来这一出。谁求你去似的。你就是娇气!都是我们惯的。”评判转为自我攻击!

当孩子又跟我说话时,我还在情绪之中,不想理她。于是,采取隔离、漠视”的方式,不回应!

熟悉的模式……

但,不是我想要的。

所以,我选择:改变!

首先,先连结感受。

女儿不愿去外婆家,我感到失望、生气、担心。

我允许自己难过、生气吗?

原来约好一家三口晚上去我妈家吃饭。结果,中午孩子变卦,说外婆家蚊子多、饭菜不喜欢吃……就是不愿意去。

棍棒教育

当下,我就有些生气、不爽了。对孩子的评判马上就出来了,每次去外婆家都来这一出。谁求你去似的。你就是娇气!都是我们惯的。”评判转为自我攻击!

当孩子又跟我说话时,我还在情绪之中,不想理她。于是,采取隔离、漠视”的方式,不回应!

熟悉的模式……

但,不是我想要的。

所以,我选择:改变!

【连结感受】:

女儿不愿去外婆家,我感到:失望、生气、担心。

那么,我允许自己有这这些感受吗?

应该可以吧。(说实话,理性的头脑不希望自己有这些情绪。)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呢?

哦,因为我认为孩子要听话,要和我一样爱我的妈妈。我妈尽她的全部去爱外甥女,但不被领情,我担心她伤心,又替她觉得不值。

儿童教育

孩子不愿去我妈家,我会认为她不在意我的家人,这也意味着她不在意我。

这是小我的演绎。结果是:我越想越生气!但又不愿意求着她去,你爱去不去。我的妈妈我自己爱!”内在和孩子赌气。

深呼吸、深呼吸、深呼吸!

恩,抛开我的各种演绎,孩子只是表达她当下的感受。放下对她的种种期待,我只需要自己去照顾自己的妈妈,自己的心意自己表达。不把情绪强加给孩子。也相信孩子对长辈的爱!

整理好自己的情绪,我坦然接纳孩子的选择,愉快的和她拥抱、再见。

骑上电驴,与我亲爱的妈妈约会去!

外婆家

时代在变,观念也在更新,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必须跟着变通。棍棒教育已经是落后时代的产物,如今的父母应该懂得: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反而更能培养孩子独立而理性的人格;以激励、赏识和引导的方法教育孩子,反而更能教育出成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