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妈妈,为什么他有我没有”面对“同伴压力”,家长可以这样做

现在的社会中,攀比的风气很是盛行,人们总是有意无意的与其他人做比较,小到身边的物件,达到自己的孩子。尤其是有孩子的父母,很多家长都会把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会夸奖其他的孩子,这样做会让孩子感到自卑。同时,在家长攀比之分的影响下,孩子也会孩子之间也会主动攀比,不少孩子看到别人有的东西的时候,也会向父母索要,这使得父母在教育中很头疼。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一位母亲,她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了,有一天,母亲带着孩子出门散步,路过一家玩具店的时候,孩子拉住妈妈,说想要买最新的玩具。母亲认为家里的玩具很多了,就拒绝孩子,孩子说自己班里的同学都买了,自己也想要。母亲立刻就说,只要孩子在考试中超过那些同学,就给孩子买。

就在这么一件小事中,看似和平解决了,但是在孩子心中,还是感到伤心的。虽然买玩具是孩子一时兴起的攀比的想法,母亲给孩子卖玩具的前提的要孩子在比较中超过其他孩子,这就是在强调其他孩子的优点,批评自家的孩子,孩子受到了同伴压力,这对他的成长会有负面影响。

妈妈,为什么他有我没有”面对同伴压力”,家长可以这样做


什么是同伴压力?

同伴压力指的是:同伴之间相互比较而形成的心理压力,同伴之间组成的图案以会对其中的个体施加影响,使得原来想法与其他成员有差异的个体改变原来的甜度,价值观或者行为,反而去遵守这个团体的规则。

其实就是孩子的同伴对孩子的影响,这是一个中性词,说明这种压力对于孩子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需要父母辩证的看待。

对孩子的正面影响是,能够促使孩子在与其他人的竞争中取胜,使得孩子变得优秀。负面影响是会迫使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一致,使得孩子之间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小圈子,危害孩子的成长。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同伴压力?

孩子从小到大都是会受到身边的压力的,只是在长大之后,孩子能够更好的认识到这些压力。但是在年幼的时候,由于孩子的认识水平不高,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自我判断,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孩子很差。在他们的眼中,更希望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尤其是身边同龄人的认可,希望自己的同伴能够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在父母看来的孩子的攀比行为,很多时候是孩子被动的去做的,只是为了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当孩子被身边的同伴关注,赞美的时候,就会产生优越感,希望这种感觉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当其他人享受这样的待遇的时候,孩子心中就会感到自卑,从而会去与其他孩子攀比。孩子在攀比,说明孩子心中在承受同伴压力了。


其实,观察仔细的人会发现,同伴压力带来的攀比之分给孩子的影响大多是负面的影响。比如,孩子们在学习上比较的是谁开学时返校的比较晚”。之所以会有这个比较,是因为在假期有的父母会带着孩子外出旅游,返校晚,就说明父母带孩子晚的地方远,玩的时间久,体现了家庭比较有钱,有的父母就是故意在开学之前带着孩子出去玩,甚至的出国,这样孩子在陈述返校晚的理由时,就会说是出国玩,能够引起其他孩子的羡慕,在攀比中获胜。

其实孩子在学校的时候,攀比心是很重的,恶性攀比的情况经常发生,这种风气的形成是很难遏制的。父母这样教育孩子,实际就是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攀比,俗语不蒸馒头争口气”,争的气就是恶性攀比中的获胜,父母这样给孩子树立错误的榜样,就会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


面对同伴压力,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1、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恶性的同伴压力会给孩子带来危害,因此,在孩子遇到之前,父母就要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孩子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如果,身边的人做的与父母,老师教育的有出入的话,要相信父母与老师的教育,对于同龄人的不合理的要求要用于拒绝,不要害怕,遇到问题有及时和父母,老师沟通。父母在平时也要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不要让孩子感到自己被孤立。

2、引导孩子与其他人的良性竞争

父母在给孩子提供外部的物质享受时,要引导孩子培养内部的品质。要引导孩子独立自主的去做事,培养孩子良性竞争意识,与其他人竞争的方面要积极向上,竞争的过程也要公平,公正,公开。


3、要学会对孩子说不

现在的经济条件在不断改善,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在不断的被满足。对于父母而言,要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与孩子的成长状况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享受。多于孩子一些过分的需求,或者是一些过剩的需求,父母不要一味的去满足孩子,要合理的满足孩子的需求,对于孩子积极向上的需求还是要支持。要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金钱观,教会孩子懂得取舍。

4、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的人际关系

不良的同伴压力的来源之一就是孩子身边出现一些对孩子有负面影响的同伴。有的时候,同伴对于孩子的作用会影响父母的教育。因此,父母要教育孩子如何交友,如何交一些对自己有益的朋友,在给予孩子交友自由的同时要给孩子把关,不要任由孩子加一些狐朋狗友。

孩子成长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会遇到各种困难,作为父母要给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要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但也不要事事包办改变孩子本来的成长规律,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