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奇心,能帮助他打开科学的大门和孩子的探索精神,能帮助孩子走上科学之路。孩子越好奇就越勤,于动脑思路就变得越开阔,但是仅仅动脑是不够的,还要动手、动身,积极探索并解决自己的疑问,才算真正掌握了知识。
著名的猴子理论”告诉我们,呵护孩子的探索精神有多重要。
5只猴子被关进一个笼子里,笼子顶上悬着一个梯子,梯子上有一串香蕉,香蕉挂得很低,猴子伸手就能摘到,但是每当有猴子试图去摘香蕉时,都会触发机关被泼一身冷水,过了一段时间5只猴子都老实了,再也不打香蕉的主意,这时用一只新的猴子替换掉一只老猴子,当新猴子准备去摘香蕉时,就会被4只老猴子打一顿,这样新猴子很快也不敢去碰香蕉了,随后依次替换掉剩下的4只老猴子,而5只新猴子,谁也没有被水泼过,但是全都不敢去碰那串香蕉,因为他们都认为只要碰就会被其他猴子打
很多父母就像那几只被泼过水的猴子,总是根据自己固有的经验教育孩子,当孩子伸手去进行某项探索时,他们会立刻阻止,唯恐孩子也被泼水,这样结果是让孩子做起事来小心翼翼畏首畏尾,缺乏探索精神和冒险精神,虽然回避了一些风险,但同时也会与许多机会失之交臂,缺乏了探索精神,也就没有多少创造性,孩子很容易变得碌碌无为,无法享受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乐趣。
一旦孩子探索未知事物的精神受到了压制,长此以往孩子会习惯等别人告诉自己那是什么”该怎么做”,自己却变得什么都不敢尝试,什么都不想尝试。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以两件事为例:1.当孩子发现红彤彤的辣椒,以为是好吃的,想尝尝辣椒的时候!不要阻止他,可以给他一个小小的,嘱咐他轻轻咬一小口,孩子八成会被辣得哇哇直叫,这时可以告诉他:这就是辣椒的味道,非常辣吧,快去喝口冰水会好一些的。2.当孩子看见从未见过的菠萝时。感到好奇,想摸一下,这时不要阻止他,告诉他可以轻轻摸一下,孩子稚嫩的小手会被刺得生疼,这个时候告诉他:孩子你真了不起,你发现了菠萝会刺手。孩子在家长的鼓励下探索,精神和冒险精神都得到了提升。
作为父母要怎样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1.善于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前面说过,孩子对某个事物好奇才会产生思考,进而产生探索的欲望,所以鼓励孩子勇于探索,必须先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2.发现孩子破坏”行为中的创造成分
很多孩子都有拆掉家里小物件的经历,这是孩子思维活跃勇于探索的表现,父母不能轻易地将这种行为定性为破坏”而是要看到孩子行为中的闪光点!在肯定和鼓励其探索行为的基础上讲清道理,提供答案,还要尽可能地提供一些较为安全的机械或电器,例如坏了的钟表之类来让孩子探究。
3.激发孩子的思考和想象力
父母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交谈,努力激发孩子的思考,交谈时尽量谈及一些可供孩子独立思考的问题,不要代替孩子去思考,孩子多思考一些天马行空的东西,有助于提升想象力,父母要努力配合,此外还可以让孩子通过画画等行为提升想象力,让孩子的视野变得更宽更广,这样探索精神就会随之得到提升,探索的目标也会变得更深入。
还有什么想说的,在评论区里聊聊,记得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