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善良却成了“老好人”,教孩子“善良有度”,才能不被欺负 孩子太善良被欺负如何教孩子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昨天晚上我带着孩子去公园散步的时候,遇到了孩子的同班同学,正好他的妈妈也带着他一起出来玩,于是两个孩子就正好一起搭伴玩耍了。孩子们在一旁玩耍,我们两位妈妈就在一旁交流关于孩子成长方面的一些问题或者是情况。孩子同学的妈妈告诉我,她发现自己家孩子好像存在着老好人"的这种特点,并且询问了我的意见,问我在这一方面是否存在着教育的经验。

我听了她的话,首先愣住了一下,再回想起孩子平日里的行为,似乎也存在着一些老好人"特质的表现。那么,对于这一问题,究竟应该如何解决呢?

孩子善良却成了老好人”,教孩子善良有度”,才能不被欺负

孩子太善良被欺负如何教孩子

孩子存在老好人"特质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总是习惯性的委屈自己,从来都不会拒绝

孩子在社会生活中,因为其本身与人交往经验的不足因素,因此,很容易就会在这个阶段中出现各种各样的交际问题。而来自父母教育的"善良"这一特点影响,孩子便很容易会出现因为想要做好"善良"的自己从而委屈自己甚至是做出从来都不会拒绝他人的这种情况。而这种习惯性因素的产生,便是孩子老好人”特质的一种外在表现。

在社交上总是喜欢取悦他人,很少有自己的主见

孩子存在着"老好人"特质的还有一大外在表现,便是在社交上出现的具体问题。因为"过度善良"的这一因素,所以孩子就会条件反射的出现喜欢取悦他人的这种行为。不仅如此,这种"老好人"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主判断,长久以往,便会影响到孩子主观的意见,孩子会因为过度善良"从而出现过度妥协"的这种做法,这对于孩子独立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必然是极为不利的。

孩子在年幼阶段的时候,他们在性格塑造这一方面的改变,也是属于一个比较敏感的状态。对于孩子来说,在面对生活或者是社会接触中的一些经历时,难免会出现一定的情绪转变,这是很正常的一种状态。而对于孩子在性格养成时出现的老好人"特质,也是十分常见的。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善良却成为老好人"的这种情况?具体的原因有哪些?孩子在人际交往时出现的情绪问题是最大的因素

孩子是很简单的,他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想法或者是意见,都是带着"单纯"的特点的。孩子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因为各种人际交际的不理解和不熟悉,很容易就会陷入"人际交往的困境",从而产生的不安或者是害怕情绪,便是导致其出现委屈自己从而成为"老好人"的最大原因之一。这种人际交往中最典型的自卑和不安情绪,便是最大的因素。

孩子心中对于善良"定义的错误理解也是一大问题

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孩子"善良"这一方面的引导和督促,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教育内容。所以,正是因为这种自古以来被称之为传统教育"的内容,很容易就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这就相当于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使得孩子在交际的过程中不得不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以此而产生的过度"善良"表现,便是必然的结果。因此,孩子对于"善良"定义的理解误区,便是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孩子是很单纯的,他们在面对一些人际交往或者是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都是属于真心实意的对待他人的这种状态。因此,孩子群体的这种特质,便决定了其很容易会在早期的成长阶段中,出现一些性格方面的问题。而孩子善良却成为老好人"的这种状况,便是其中的一种问题。

性格养成

善良有度"的把握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有哪些?可以给孩子带来成长积极性的一面

孩子存在着善良"的这一特点,是一种很好的本质,当然,拥有着"善良有度"特质的孩子,对于其的成长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孩子的情绪对于其的整个成长状态都会带来很大的改变。在性格上更为乐观或者是积极的孩子,其的"善良"本质会给其带来更加热情的一面,这种正能量的存在,是成长中的孩子所需要的健康因素,自然可以给其带来成长积极性的影响。

对于孩子的良好性格养成也是一种有利的辅助

善良"的人,其在性格和气质方面都是可以体现出来的。因此,"善良"的这种特质,可以给孩子在性格养成的这一方面,带来很好的塑造影响。孩子性格的养成是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而若是父母在教育的基础上就做到"善良"一词的引导的话,那么就相当于给孩子在性格养成上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是一种前提的扩展影响,是十分有利的一种辅助。

人际交往

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孩子掌握了"善良有度"的这种技巧后,不仅仅能够对其性格的养成带来好处的影响,对于其人际交往的各种阶段活动,也是能够带来帮助的。孩子能够很自然的处理与人交往时的一些问题和法则,会因为掌握了善良有度"而很好的协调与人打交道的一些法则,这是一种十分有利的成长现象。

对于一个人而言,在性格方面的"善良"因素存在,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一味的"善良",只会让他人越来越欺负自己,从而出现的"老好人"特质,其实是非常不利于其的人生整体发展的,这一点教育的前提需知,父母还是应该要把握。

性格养成

如何教孩子善良有度",不被别人所欺负?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善良"的正确定义

想要教育孩子让孩子正确地做好"善良有度"的这一法则,那么父母首先要做的,便是要将"善良"的正确定义教于孩子。让孩子明白,"善良"不是绝对性的,也不是所有的"善意"都能够被他人认可和尊重,这一点定义的认知和了解,是孩子掌握"善良有度"所必须要明白的前提。

性格养成

教会孩子不卑不亢"的人际交往法则是关键

其实,在很多时候,孩子出现"老好人"的这种问题,与其在人际交往时存在的自我身份定位或者是"自卑"的这种情绪,是有着必然联系的。因此,父母在这一方面,也要教育好孩子"不卑不亢"的这种人际交往法则,这是重要的一点。

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初期阶段,始终都是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角色的,因此,对于孩子在性格养成的这一方面,出现的"老好人"的这种问题,自然也是需要来自父母的辅助引导和教育的。想要让孩子做到"善良有度",孩子本身的理解固然重要,父母方面的辅助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是需要双方的配合的,不是单方面的事情,只有明白这一点,才能达到完善的教育。

我是刺猬奶爸,也是3岁宝宝的奶爸,每天记录和分享不同的育儿知识及经验,喜欢文章请关注我。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