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关于亲子阅读的真相,孩子的思考力就是这样被父母破坏的

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认同婴幼儿时期的绘本阅读,特别是亲子共读时光。

很多家长却奇怪,为什么我家囤了上百本绘本,可是宝宝却不愿意自觉地每天去翻一翻,都是个别时候头脑发热,拿来玩玩而已。很苦恼,是因为买来的绘本都是孩子不喜欢的吗?

其实基本上是因为爸爸妈妈在亲子共读,陪伴阅读的时候用错方法,导致孩子并没有想投入太多的精力去阅读,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关于亲子阅读的真相,孩子的思考力就是这样被父母破坏的

这里超妈总结了几条平时带娃阅读的小建议,希望能帮到爸爸妈妈避坑,并提高孩子阅读的兴趣。

超妈发现多数亲子共读,都缺少互动性。

爸爸妈妈都觉得孩子比较小,不认识里面的文字,或是表达的意思。积极的帮孩子解读。可惜这是错误。亲子共读,更多的应该是引导和互动。在读绘本的过程中,大人只要依照图文直译,就可以了。每本绘本,都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去看,孩子的角度都可能和大人并不相同,就像孩子的视觉范围,和成人的视觉范围不一样,是同个道理。带读,仅需表达客观事实,就可以。多引导孩子自己表达图文中的内容,多问孩子这是什么,在他的眼里,他看到的是什么,想到什么。不需要去纠正他。绘本中没有对错,并不是说不符合作者的故事方法,就是不对的理念。这样才能从多方面去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时候成人的理解能力,被社会性所限制了,孩子天真的创造力,反而是教导了我们。

另外,亲子共读中,先肯定孩子的观点,不要过早的结论,也不要先于孩子之前提出自己的观点。

亲子

有些爸爸妈妈,在陪伴阅读的时候,读完一本绘本,总是非常喜欢提出自己的结论,告诉孩子这本书就是要告诉我们怎么样怎么样。其实,并没有标准的答案,如果先提出了成人的结论,就相当于让孩子放弃了自我思考。如果有时候孩子和成人的观点不同,会经常性的不敢提出来。毕竟一个幼龄孩童,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被大人一阻碍了思考,反而会讨厌正在读的这个绘本。你想想是不是经常和孩子读得好好的绘本,最后你一发表观点,孩子就急了。把书一拍,”这本书不好看!我不喜欢!就转身跑。这是由于孩子的观点无法表达。

绘本

在亲子共读中,多问孩子”为什么?”怎么做?让孩子在练习思考,加强语言组织能力,在回答的过程中,多想,多说,多运用语言。这样才是我们大人陪伴阅读的目的。这样才能开阔孩子的思考力。让他知道原来绘本可以了解到这么多他不曾知道经历的事情。这样才会更加的喜欢看绘本。

让爸爸妈妈更多地能在孩子五花八门的思考创作力中,享受彼此珍贵的亲子共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