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小班故事目标 给幼儿讲故事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活动目标

目标一般都分成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如果你的语言课是理解故事,那么一般第一条目标就是理解故事内容,第二条就是喜欢听故事或者大胆用语言表达感受什么的。还是要看你上的课主题是什么。
谈话活动
1学会安静得挺同伴说话,不随便插嘴。
2喜欢与同伴交谈,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
3能听懂并愿意说普通话。
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围绕主题谈话,能用对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5初步学习常见的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

讲述活动
1能有兴趣地运用各种感官,按照要求去感知讲述内容。
2理解内容简单,特征鲜明的实物、图片和情景。
3能正确地说出讲述内容的主要特征或主要事件。
4能安静的听老师或同伴讲述,并用眼睛注视讲述者。

听说游戏
1乐于参加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大胆的说话。
2发准某些难发的音,初步掌握方位代词及人称代词,学习正确运用动词。
3在游戏中尝试按照规则运用简单句说话。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1喜欢欣赏文学作品,愿意参加文学活动,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感兴趣。
2能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3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内容或画面情结。
4在文学作品原有的基础上扩充想象,仿编诗歌,散文中的一句话或续编故事结尾。

早期阅读活动
1喜欢看书,知道看书的基本方法。
2能用口头语言将儿童图画书的主要内容说出来。
3对文字感兴趣,能在承认的启发下认读最简单的文字。
4在活动中以描画图形的方式练习基本笔画。

自己概括不好,复制来的,我觉得蛮全的,不好意思

小班故事目标

小班阅读故事小苹果回家教案

故事小苹果回家教案
设计依据

动物对于幼儿来说很有亲切感,他们平时就很喜欢模仿各种动物。由于幼儿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因此特别乐于扮演身边的小动物,如小兔、小狗、小猫等。为了帮助幼儿做进一步知识经验的拓展,选择了一个离幼儿生活较远但又很有特点的动物,借助音乐游戏为工具,结合幼儿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将故事形象地用乐器展现。

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中感知大象和小兔的不同音色,并尝试创编简单节奏,选择乐器为故事
2.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想法,体验乐器故事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小兔和大象的图片及春天景色图。
2.对大象和小兔的外形特征有初步了解,如笨重的或灵巧的,为创编简单节奏铺垫。
3.对乐器有一定的操作经验。
4.鼓、小铃。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大象和小兔》
1.出示图片,讲述故事
T: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苏醒了,森林里又变得热闹起来。大象和小兔约好了一起来找春天。小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它看见树枝上冒出了嫩芽,草地上开出了五颜六色的小花。大象也甩着长长的鼻子来到草地上,看见小溪的冰融化了,觉得春天的太阳暖洋洋。春天真美呀,两个朋友在草地上晒太阳做游戏,不知不觉太阳落山了,该回家了。大象走在前面,小兔走在后面,他们约好明天再来找春天。
2.理解故事
T:故事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看到了哪些春天的美景?

(二)为故事配器
1.为小兔配器
T:今天请来了小乐器为故事配音,小兔怎么走路? (引导幼儿动作表现,感受小兔的形象。)
T:什么小乐器代表小兔?为什么? (引导幼儿选择小铃为小兔配音)
2.为大象配器
T:大象怎样走路?发出什么声音? (引导幼儿用动作和声音表现。),
T:什么乐器代表大象?为什么? (引导幼儿选择大鼓为大象配音)
3.初步为故事配音

小班故事目标

给幼儿讲故事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睡前给孩子讲故事的目的,主要是想让孩子能够伴着故事早点入睡,而不是利用这几分钟的时间让孩子学会什么知识,得到什么教育。最好的催眠故事是那些和现实世界没有直接关系的,能够在讲述的时候具有强烈想象成分同时适合宝宝理解能力的。

在哄孩子入睡之前,最好是把卧室里面的灯光全部关掉,然后就开一盏小小的台灯。温暖的灯光中,让孩子躺在床上,你可以陪孩子一起躺着,也可以坐在床边。要是在这种环境中让你挑选一个故事哄着孩子慢慢睡着,首先在你脑海中出现的,是不是《白雪公主》、《灰姑娘》、《海的女儿》之类的大家经常能够听到的经典童话?这些经典的童话真的是一辈一辈流传下来的,所以当我们做爸爸妈妈的时候,我们就会不假思索地拿来给孩子讲,最近受到一些心理学家的质疑,觉得爸爸妈妈在孩子睡觉之前给孩子讲这类经典的童话,非但没有能够帮助孩子入睡,反而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

“首先要明确的是,在孩子睡觉前给孩子讲这些童话故事对于孩子入睡是没有一点帮助的。”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跟各位爸爸妈妈这样说,睡前给孩子讲故事的目的,主要是想让孩子能够伴着故事早点入睡,而不是利用这几分钟的时间让孩子学会什么知识,得到什么教育。催眠故事最好是能够和现实世界没有直接关系的,能够在讲述的时候具有强烈想象成分同时适合宝宝理解能力的,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和小动物有关的、能够让孩子有想象空间的故事,让宝宝喜欢听、觉得有乐趣,符合他们的口味,不要觉得讲故事的时候就要穿插着人生道理。

第二,“灰姑娘之前非常辛苦,最后终于和王子在一起”、“卖火柴的小女孩因为没人买自己的火柴,所以冻死了”,这些与社会伦理有关、揭示某种人生残酷性的东西,孩子还小的话是无法体会的。孩子在5岁前,也就是“前儿童期”接受暗示的能力非常强,但是对于困难的事情又不能一下子体会,将残酷甚至恐怖的东西告诉他们,他们会觉得非常恐慌,有些排解不了,承受能力比较低的孩子还有一定的可能性会有心理方面的疾病。最好是在孩子上学后,明白事理了再给孩子讲这些故事。

与《白雪公主》等童话故事相比,王国荣觉得,《唐老鸭和米老鼠》、《猫和老鼠》之类的动画故事对于孩子来说会更加适合,原因在于这些故事里面没有绝对的善恶、好坏、敌友之分,里面的任务都是非常活泼可爱的。并且,他希望能够依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特点,可以选取一些适合孩子的故事,最好是经过一些改编。像是《龟兔赛跑》可以讲第一次乌龟赢了,第二次兔子明白了自己不能太狂妄自大,吸取教训赢得了比赛。要是孩子勇敢、活泼好动,那么可以给孩子讲述一些在原始森林里面软弱的角马战胜狮王的故事,让孩子知道要是你现在比较弱小的话,只要经过努力就可以变强大的,改变的故事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在改变的过程中也能够提高自己和孩子的想象力。王国荣还说了,给孩子讲故事有个关键的原则:别只讲自己知道的故事,重要的是要讲孩子爱听的故事。

小班故事目标

小班教案讲故事变大变小的狮子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一家人即使吵架了,也不能(并且不应该)分开。

  2、想出更好的办法让爸爸妈妈不生气、不吵架。

  活动准备:

  1、挂图第3号。

  2、ppt:妈妈和爸爸的形象图:妈妈头发有点散乱,好像刺猬;爸爸怒瞪双眼,好像狮子。

幼儿园小班故事圆圈滚滚的备课

活动目标重点难点

  1.学习用涂圆的方法画出圆糖的形状。

  2.通过模仿教师的师范画出五颜六色的圆糖。

  3.在教师的鼓励下喜欢参与涂画活动

  活动准备

  1. 一袋小圆糖实物

  2. 作业纸,幼儿人手一张,红,黄,绿,蓝四种颜色的蜡笔

  活动内容:

  一. 教师以给小圆糖画照片的方式激发幼儿的绘画欲望。

  1. 教师出示一袋糖让幼儿说说是什么?

  教师:你们猜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2. 叫个别幼儿到黑板上画圆糖,老师帮忙指点和纠正

  3. 教师:小圆糖真漂亮,老师想给小圆糖画一张照片,想不想看老师是怎样画的?

  二. 教师在作业纸上示范画小圆糖的方法,幼儿观察

  1. 教师:小圆糖,圆圆的,找支红色笔一圈一圈往外涂

  2. 啊,红圆糖真漂亮

  3. 教师换其他颜色的笔画小圆糖,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提醒幼儿要画在纸里面

  4. 啊,红圆糖真漂亮!黄圆糖真漂亮!绿圆糖真漂亮!蓝圆糖真漂亮!

  三.幼儿自由作画,教师指导

  1. 鼓励幼儿大胆使用各种颜色的蜡笔画糖

  2. 教师:你还喜欢用什么颜色的蜡笔画糖?换支蜡笔试一试。

  3. 教师观察幼儿对画的方法掌握情况,遇到问题适时指导,对不敢画的幼儿,教师可握住他们的手一起画,让他们感受画的动作,再鼓励他们自己动手画。

  四 集体行赏作品:

  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大家画的糖的颜色,形状,并带领幼儿用语言说出来,如红圆糖,绿圆 糖,黄圆 糖,蓝圆 糖。

  2. 教师和幼儿齐拍手说:小圆 糖,圆又圆,五颜六色真漂亮。

  五.操作游戏

  准备:纸,彩色蜡笔——红,黄,绿,蓝

  目标:了解圆形,认识红,黄,绿,蓝四种颜色。

  活动:请幼儿用各种颜色的蜡笔画小圆糖。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目标有哪些

小班科学领域教学目标

  情感方面:

  1.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使其乐意感知和摆弄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

  2.萌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

  3.使其喜爱动、植物和周围环境,并能在成人的感染下表现出关心、爱护周围事物的情感。

  方法技能:

  1.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

  2.帮助幼儿掌握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3.帮助幼儿学会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体大小和数量的差别。

  4.引导幼儿用词语或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现,与同伴、教师交流。

  5.帮助幼儿学习使用他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科技产品的简单方法,参与简单的制作活动。

  知识方面: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的个别自然物的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它们与幼儿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并感受它们和幼儿生活的关系。

  3.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小班语言领域教学目标

  倾听部分:

  1.乐意听老师和同伴讲话。

  2.能听懂普通话。

  3.听别人说话时,能保持安静,不打断别人的说话。

  表述部分:

  1.愿意学说普通话,喜欢与老师、同伴及成人交谈。

  2.知道在集体面前要大声发言,在个别交谈时音量要适当。

  3.会用简单的语言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请求、愿望、感情与需要等,能讲述图片和自己感兴趣的事。

  欣赏文学作品部分:

  1.愿意欣赏并初步感受和理解不同体裁的幼儿文学作品。

  2.能独立地念儿歌,讲述简短的句子。

  3.能仿编较简单的儿歌、散文和故事等。

  早期阅读部分:

  1.知道可以用一段话来讲述一幅图的含义。

  2.知道每个字的发音不同,所代表的意思也不同。

  3.喜欢听成人讲述图书的内容,并尝试自己阅读图书。

  4.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会按顺序翻阅图书,看出图书画画内容的主要变化。

  5.对文字感兴趣,能学认常见的简单汉字。

幼儿小班故事课教案孤独的鲸鱼

教学目标1、认识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鲸鱼及其生活习性。
  2、学习从多角度搜索有关鲸鱼的信息。
  环境与材料1、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鲸鱼的信息。
  2、教学挂图《鲸鱼》。
  3、《科学》下P.22~23。
  一次备课一、引导讨论1、观看教学挂图《鲸鱼》,教师问幼儿: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什么?
  2、你了解到有关鲸鱼的哪些信息?
  3、小结:蓝鲸是鲸鱼中最大的一种,它的身长达30多米,体重约1700吨,一张嘴能容纳10个成年人自由进入。它运动的时速为27公里,主要食物是小虾、水母、硅藻 等浮游动物。他的力气很大,大约相当于一台中型火车头的力气。由于长时间待在水中,每次浮上海面换气时,会从鼻孔内喷射出高达15米的水柱。
  二、看画册《大鲸鱼》
  1、发现鲸鱼的全身都是宝,知道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绘画:可爱的鲸鱼。

小班的语言课讲故事该怎么写教案

活动目标:1、体验小动物乘坐轮胎时欢乐的情绪。

2、能跟随故事情节展开想象。

活动准备:

1、课前玩滚轮胎。

2、小松鼠玩具、轮胎、故事磁带。

3、幼儿用书第一册26-29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 .分别出示小松鼠玩具和轮胎——引起幼儿兴趣并引出故事。

老师:在他们俩之间发生一个有趣的故事。

(给幼儿讲故事)

二、基本部分:

1、利用小松鼠和轮胎讲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提问:(1)山坡上滚下一个什么东西呢?

(2)快乐轮胎滚呀滚,都滚到哪了呢?

(3 小动物坐在轮胎上,像乘坐什么一样呢?

2、 第二遍讲故事——体验小动物的快乐。(利用故事磁带)

3、 让小朋友展开想象轮胎还可以滚到哪——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4、 让幼儿把自己当成一个快乐的轮胎——体验快乐。

展开自己的想象,轮胎都能滚到哪也可以根据老师的语言提示做相应的动作(如:滚过山坡、穿过隧道、越过小河、两个轮胎碰面了打招呼等)

三、结束部分:

带领小朋友到院子里玩轮胎——体验快乐。

四、活动延伸

看幼儿用书并学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