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脱垂一度吃药多久会好?
膀胱脱垂就是指膀胱移位,所以出现了膀胱脱垂以后是不能够自行恢复的,只能通过一些按摩或者是手术方法来使膀胱归位,膀胱脱垂的治疗方法如下:
1.对于咳嗽引起的膀胱脱垂,可以服用一些镇咳药和缓泻剂来治疗咳嗽和便秘,如果并发尿路感染的患者还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2.对于手法复位无效的患者,或者是手法复位后又复发的患者,可以进行膀胱悬吊术。
3.也可以使用金属尿道扩张器和膀胱镜,把膀胱慢慢的推回原位,并留置导尿管。
出现了膀胱脱垂,膀胱会经尿道外口脱出,呈淡红色表面比较光滑,如果脱出的膀胱不能够回缩就会发生膀胱扭转,从而引发剧烈的疼痛感,还会发生膀胱坏死以及膀胱感染,也会并发尿路感染,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进行检查的时候会发现尿道外口有肿胀物。有时还会见到三角区和输尿管口,膀胱粘膜充血。
出现了膀胱脱垂一定要做好日常护理,应该避免剧烈的咳嗽,打喷嚏和用力排便,进行膀胱归位手术以后一定要注意卫生,防止出现继发性感染,一定要保证良好的心态,适当的运动,也可以进行盆底肌的肌肉锻炼,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调理,可以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这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有利于消化和排便,患者还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可以有效的增强体质,促进恢复。
膀胱下垂的治疗方法
补中益气汤对膀胱下垂有很好的疗效。
【组成】黄芪 甘草(炙)各1.5克 人参(去芦)0.9克 当归身0.6克(酒焙干或晒干) 橘皮(不去白)0.6~0.9克 升麻0.6~0.9克 柴胡0.6~0.9克 白术0.9克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者。
膀胱下垂可以用什么方法治疗
病情分析:,对于膀胱下垂及尿失禁,中医认为属于中气不足,肾虚不固,治疗上可以采用补中益气丸,肾气丸等治疗。,意见建议:,对于轻症的情况,中药治疗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对于中到重度的脱垂,中药治疗效果可能有一定局限,需要采用手术治疗了。
膀胱下垂有点外露,想问医生有没有治疗方法
您好!膀胱下垂,是指膀胱的一部分或全部由尿道外口脱出。正常膀胱受三角韧带,侧韧带以及周围组织的固定,不易脱垂。尿道在内外括约肌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膀胱无法经此脱出,但是如果上述结构及其功能遭受破坏和削弱,就有发生膀胱下垂的可能。
膀胱下垂中药治疗
对膀胱下垂的治疗要补中益气,主要配方为当归12克,陈皮10克,升麻8克,柴胡10克,太子参12克,白茯苓12克,黄芪15克,人参10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
膀胱下垂手术治疗
膀胱下垂的手术有手法复位和手术悬吊两种方法。手法复位是在麻醉下用手或直的尿道金属探子或膀胱镜将膀胱轻柔的推回原位。不完全性脱垂的膀胱在回纳后常导致大量潴留尿排出。回纳后留置1周F6气囊导管。单纯将膀胱复位而不留置导管常不易达到复位的目的,短时间内即复发。手术悬吊适用于手术复位无效者。手术方法是将膀胱固定于前腹壁的筋膜上。
您可以在上述两种治疗方案中选择一种,或遵医嘱。谢谢阅读!
膀胱脱垂和阴道前壁膨出是同一种病吗
病情分析: 您好,这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有一定的联系。膀胱脱垂是膀胱的一部分或全部由尿道外口脱出,是由膀胱三角韧带,侧韧带以及周围组织的受到破坏的削弱有关。阴道前壁膨出是膀胱和尿道膨出常合并排尿功能的紊乱。轻度膨出一般没有任何症状,是盆底肌和筋膜以及子宫韧带因损伤而发生撕裂所致。
您好:我想问?生完小孩五个月,膀胱脱垂怎么办?
你好治疗中药治疗 对膀胱下垂的治疗要补中益气,主要配方为当归12克,陈皮10克,升麻8克,柴胡10克,太子参12克,白茯苓12克,黄芪15克,人参10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手术治疗 膀胱下垂的手术有手法复位和手术悬吊两种方法手法复位是在麻醉下用手或直的尿道金属探子或膀胱镜将膀胱轻柔的推回原位不完全性脱垂的膀胱在回纳后常导致大量潴留尿排出回纳后留置1周F6气囊导管单纯将膀胱复位而不留置导管常不易达到复位的目的短时间内即复发手术悬吊适用于手术复位无效者手术方法是将膀胱固定于前腹壁的筋膜上。
急性膀胱炎的诊断
1,多由逆行感染所致,起病急,病程短,有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明显,尿液混浊。尿道口、会阴部疼痛及耻骨上区压痛。2,尿中有大量白细胞及脓尿,可有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但无管型尿,尿涂片可发现致病菌。
产后子宫多久恢复?
当孕育了10个月的胎儿从母体娩出的那一刻起,小宝宝就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可是妈妈体内的那个小房子——子宫,可不会一下子就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如今,它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此时它更需要关心和照顾,才能早日恢复健康。 子宫可以说是母体在怀孕、分娩期间体内变化最大的器官。它可以从原来的50克一直增长到妊娠足月时的1000克。一般来讲,产后的子宫需要6-8周左右才能恢复到原来的大小。 延伸阅读:准妈咪产后都有哪些变化? 产后,阴道恢复改善性生活 子宫恢复 主要包括三方面,即子宫体的复原、子宫颈的复原和子宫内膜的复原。 子宫体的复原 在胎盘排出之后,子宫会立即收缩,在腹部用手可以摸到一个很硬并呈球形的子宫体,它的最高处和肚脐的水平同高。以后子宫底的高度,会每天下降1-2厘米,大约在产后10-14天内,子宫变小,降入小盆骨腔内。这时,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宫底了。 子宫颈的复原 在分娩刚刚结束时,因子宫颈充血、水肿,会变得非常柔软,子宫颈壁也很薄,皱起来如同一个袖口,7天之后才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7-10天后子宫颈内口会关闭。一直到产后4周左右,子宫颈才会恢复到正常大小。 子宫内膜的复原 胎盘和胎膜与子宫壁分离,由母体排出以后,从子宫内膜的基底层,会再长出一层新的子宫内膜。产后10天左右,除了胎盘附着面外,其他部分的子宫腔会全部被新生的内膜所覆盖。刚刚分娩后,胎盘附着部分的子宫壁面积约手掌大,到产后2周左右,直径已经能缩小到3-4厘米,但产后6-8周才能完全愈合。 如果子宫里有残留的胎盘或胎膜组织,或产后子宫收缩不好,子宫复原的速度就会放慢。产后的子宫为了恢复原来的大小,需要更有力的回缩,所以在产后一周内妈妈会感到产后宫缩的疼痛,这种宫缩会在妈妈给孩子哺乳时更为明显,但不会令人难以忍受。医学专家认为,多与孩子肌肤接触及哺乳是促进子宫复原的最佳刺激。 延伸阅读:产后保养的十个错误观念 痛快挥别产后de几种疼痛 影响子宫复原能力的因素 ● 胎盘或胎膜残留于子宫腔内。 ● 子宫蜕膜脱落不全。 ● 合并子宫内膜炎或盆腔内炎症。 ● 子宫过度后屈,使恶露不容易排出。 ● 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 ● 排尿不利,膀胱过度充盈,致使子宫不能下降至盆腔。 ● 产妇年龄较大、健康情况差、分娩次数多或多胎妊娠,也往往会影响子宫的复原能力。 四招令子宫快复原 1、产后应及时排尿。不使膀胱过胀或经常处于膨胀状态。 2、产褥期应避免长期卧位。产后6-8小时,产妇在疲劳消除后可以坐起来,第二天应下床活动,以利于身体生理机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如果子宫已经向后倾屈,应做膝胸卧位来纠正。 3、产后应该哺乳。因为婴儿的吮吸刺激,会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从而促进子宫复原。 4、注意阴部卫生。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 什么叫子宫复原不全? 子宫复原不全是指产后已经多日,子宫收缩不好,还是比较大而柔软,迟迟不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褐色恶露却常常持续不断。 如果子宫复原不全,子宫迟迟不入盆腔,在耻骨上区总能摸到子宫底,有时还有压痛。如果恶露量多,且为暗褐色或红褐色,就应考虑为子宫复原不全;如有臭味,可能已经并发感染了。 延伸阅读:产后常见症状应对全方案 产后30天瘦身四大关键 我们主要可以通过注意观察恶露的颜色、量和气味来判别是否有子宫复原不全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在产后3周左右恶露就干净了,也有少数延长到产后6周才干净。根据恶露的性质和阶段性,一般可分为3种:一种是产后3-4天,量比较多,颜色鲜红,称为血性恶露(红色恶露),除大量血液、小血块及坏死的蜕膜组织外,有时里面还有胎膜的碎块、胎儿皮脂、胎毛及胎粪等;第二种是产后的一周左右,恶露变为淡红色,所含的血液量较少,有较多量的宫颈黏液及阴道渗出液,还有坏死的蜕膜、白细胞及细菌,这种恶露称为浆液性恶露;第三种是产后10-14天,恶露呈白色或淡黄色,血量更少,内含有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细菌及黏液,这时的恶露称为白色恶露。 子宫复原不全者,血性恶露明显增多,且持续时间延长,可能长达10天左右(正常情况约为3-4天);恶露混浊或有臭味,有时可能发生大量出血;血色恶露停止后,白带(也称白恶露)增多,产妇有时感到小腹坠胀或疼痛。 小心“产后子宫脱垂” 除了以上所说的子宫复原不全以外,产后子宫脱垂也是影响产妇子宫健康的又一疾病。正常子宫的位置是前倾前屈的,子宫颈在坐骨棘水平以上。这个正常位置是依靠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以及子宫的韧带来支持的。如果这些组织发生了损伤或过度松弛,子宫就会沿阴道下降,甚至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这就是所谓的子宫脱垂。 分娩时用力不当,例如有的产妇子宫口尚未开全,即过早屏气、使劲;分娩时未能很好保护会阴,产后又未能及时修复,导致子宫的支持组织松弛或撕裂;产后经常仰卧;产后过早活动,尤其是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提拉重物,长时间蹲位、立位等等,这些原因都可能会引起产后子宫脱垂,影响产妇的子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