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绝经后为什么反而年轻了 女性更年期是什么样的状况?

年轻时月经推后,中年后月经提前的原因是什么

展开全部


有很多女人到中年后反而月经提前,这很正常.有的是每次提前一星期,有的是月头来一次,月尾来一次.都是很正常的.到了更年期,就更乱了.有时来,有时不来,有时二个月来一次,直到停止月经.原因是:自然规律.

绝经后为什么反而年轻了

25岁闭经有什么危害

?专家提醒,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很多女孩在节食减肥后,就出现了月经量减少、来月经的周期逐渐变长等情况。由于减肥造成停经闭经的女性也很多,轻则月经稀发,重则出现闭经。那么?这个年龄是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龄,希望女性重视闭经问题避免造成不孕的发生。 ?闭经的常见危害: 危害一、闭经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既涉及到下丘脑、脑垂体、卵巢、子宫的功能是否正常,又涉及到全身的健康状况。一般说来,闭经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本身对身体不会带来什么危害。 危害二、一般情况下,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及绝经期后的闭经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女性自身没有认识到非正常闭经的危害,反而认为就此解除了“麻烦”,一些家长也忽视了对女儿成长阶段身心健康的关心,可能将因此造成终身的遗憾。 危害三、闭经大多是由疾病引起的,主要包括消耗性疾病,如重度肺结核、严重贫血、营养不良等。 ?一上班为您做了简单介绍,但是专家提醒,如果您发现月经超过一个星期没来最好是去医院检查确诊一下是否怀孕。您知道闭经跟怀孕有什么区别吗?

绝经后为什么反而年轻了

女性更年期是什么样的状况?

更年期通常是指女性从有生育能力到无生育能力的过渡阶段,也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一般确定为40至60岁。一般必须连续12个月无月经才能确认为绝经。40岁或以后自然绝经称为生理性绝经,55岁以后绝经称为“晚绝”,40岁以前绝经称为“早绝”,早绝可能为病理性绝经。 那么,为什么女性会有更年期呢? 1.卵巢中没有成熟卵泡的排放是出现更年期的直接原因。 2.遗传基因控制着女性卵巢中的原始卵泡数量。原始卵泡由遗传基因来决定,而且存在一定的家庭性差异,因此,女性绝经的年龄有早有迟。3.更年期是人类寿命延长的一种结果。在人类700多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无论是男是女,只有极少数人能活过40岁,基因理所当然地安排在40岁以后终结生育(控制原始卵泡的数目)。4.更年期降低了高龄女性的生育风险。即使在富裕的20世纪的西方社会,40岁以上的女性死于生产的概率也要比一个20岁的母亲高7倍。另外,高龄女性产下的婴儿存活率和身体健康的概率也比较低。女性年龄越大,抚养的孩子越多,花在照顾孩子身上的精力越多,以后的每一次生育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高龄产妇收益少、风险大,少生育孩子倒有可能使更多的孩子能存活下来。 5.更年期的出现可能有利于使其子女的数目最大化。高龄女性怀孕的风险很高,子女健康存活的机会很少,相反,她的年轻子女正处于最佳生育年龄,其子女的存活率较高,高龄女性与其自己冒极大的风险去生育,不如去帮助其年轻的子女照顾孩子,虽然牺牲了个人的利益,但有利于种族的繁衍。 更年期女性可以将她们的大多数时间(每天7小时)用来采集食物,而少女和新婚少妇每天只能花3小时左右。另外,劳动的收获会随着年龄和实践经验的增加而增加。更年期女性已经没有未成年的孩子需要养活,能够把食物分给她们的孙子孙女。女人到底是经历更年期有利还是保持生育能力有利,只要我们列出双方的损益表就会一清二楚。 6.更年期女性对原始部落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大多数现代人通过书籍、电视或报纸等途径获得信息,而在文字出现之前的原始社会,数量稀少的老年人被看成信息和实践经验的宝库,是整个部落的图书馆,对整个部落的生存至关重要,因为老年人可以清楚地记得上一次自然灾害的情况,能够带领整个部落安全地度过灾荒。这些老年人往往就是绝经后的女人,男人活到这个年龄的机会要比女人少。 7.为什么现代女性的更年期反而提前了。现在有很多女性在35岁左右就出现了更年期综合征,学术界称之为隐性更年期。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现代女性月经初潮的年龄提前了,平均为12.5岁,而原始社会女性月经初潮的年龄平均为19岁。二是生育减少了,因为在怀孕、哺乳的几年时间内,卵巢是不排卵的,这就节省了很多卵泡。三是生活节奏加快,精神极度紧张,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体力活动减少,再加上肥胖、慢性病等原因,降低了原始卵泡对垂体激素的敏感性,闭锁卵泡的数量增加,成熟卵泡的数量减少,因此,更年期的年龄提前。 8.女性应该提前接受针对更年期的妇女保健,以便延迟更年期的年龄,有利于改善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虽然遗传基因控制着原始卵泡的数量,但环境因素决定着发育成熟的卵泡数量,因此,可以通过改善环境因素延迟更年期的年龄,如加强运动、改善营养、改善婚姻质量、保持心理平衡、戒烟、改善职业状况、增强体质、减肥等。针对更年期的妇女保健绝不能在出现更年期综合征以后才开始,而应该在30岁左右就开始。同时,每年测量两次雌激素水平,得到一个正常的基础水平,以此作为参考值,指导更年期的激素替代治疗,坚持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使女性激素保持在正常水平,提高激素替代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资料: http://www.511511.com/NX/200506/NX430962050621103055.shtml

绝经后为什么反而年轻了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carcinoma of the endometrium),又称为子宫体癌(carcinoma of the corpus uteri),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镜下可分为腺癌、腺角化癌、鳞腺癌、透明细胞癌。

症状

极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或其他原因作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则多表现为: (一)子宫出血: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为大量出血。不仅较年轻或近绝经期患者易误认为月经不调,不及时就诊,即使医生亦往往疏忽。个别也有月经周期延迟者,但表现不规律。在绝经后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无接触性出血。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样组织。 (二)阴道排液:因腺癌生长于宫腔内,感染机会较宫颈癌少,故在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后斯发生感染、坏死,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有时排液可夹杂癌组织的小碎片。倘若宫颈腔积脓,引起发烧、腹痛、白细胞增多。一般情况也迅速恶化。 (三)疼痛:由于癌肿及其出血与排液的瘀积,刺激子宫不规则收缩而引起阵发性疼痛,约占10~46%。这种症状多半发生在晚期。如癌组织穿透浆膜或侵蚀宫旁结缔组织、膀胱、直或压迫其他组织也可引起疼痛,往往呈顽固性和进行性加重;且多从腰骶部、下腹向大腿及膝放射。 (四)其他:晚期患者自己可触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宫或/及邻近组织器官可致该侧下肢肿痛,或压迫输尿管引起该侧肾盂输尿管积水或致肾脏萎缩;或出现贫血、消瘦、发热、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子宫内膜癌发生年龄较晚,合并妊娠似不可能,但文献曾有个别合并妊娠或输卵管妊娠的病例报道。

体征

(一)全身表现:相当一部分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肥胖。贫血而发生于出血时间较长的患者。病人晚期因癌肿消耗、疼痛、食欲减退、发热等,出现恶病质。 (二)妇科检查所见:早期盆腔生殖器官多无明显变化,子宫正常者占40%左右,合并肌瘤或病变至晚期,则子宫增大。绝经后妇女子宫不显萎缩反而饱满、变硬,尤应提高警惕。卵巢可正常或增大或伴有女性化肿瘤的可能。双合诊时如因患者肥胖、疼痛或者缺乏合作而触诊不清,不必坚持非要查明,因诊断的依据并不在于子宫的大小。患者的子宫颈多无病变可见。只是在晚期侵犯子宫颈时,可见癌组织自宫颈口突出。宫旁有浸润系宫颈受累后所致。 (三)转移病灶:晚期患者可于腹股沟处触及肿大变硬或融全成块的淋巴结,或有肺、肝等处转移体征。

雌激素对女性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作用的呢啊?

雌激素补充被医生称为激素替代疗法,它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主要是用于改善更年期综合征。仅在美国就有超过40%的更年期女性服用雌性激素替代药物,很多人要用到七八十岁。女性们还被告知雌激素是青春的源泉,于是有人用它来丰乳、美容、治疗痤疮。

1997年,美国女性健康促进会开始进行一项临床调查研究,在近17万50~79岁的美国女性中调查心脏病、乳腺癌、结肠癌、骨质疏松的病因。调查从饮食、雌激素等5个方面进行。 这些妇女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同时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另一组服用安慰剂。经过长达5年多的跟踪测试后发现:虽然服用激素有些好处,比如能减少髋骨断裂和患结肠癌的危险,但弊大于利,同时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妇女患乳腺癌、心脏病、中风、血栓的危险比服用安慰剂的人高出许多。其中,乳腺癌发病率高出26%,心脏病发病率高出29%,中风发病率高出41%,肺脏和大腿静脉出现血栓的情况是后者的2倍。这一发现让科学家大吃一惊。该机构将试验结果告知所有参加试验的妇女并要求她们停止服用雌激素。

现在美国妇产科学会已经开始修订雌性激素替代药物的使用准则。医生们更为谨慎,不再认为雌性激素是必需的,不再大力提倡雌激素替代疗法。

◆无关爱恨,视乎需要

雌激素替代疗法是一种治疗方法,就像对其他任何病有治疗方法一样,它治疗的是雌激素不足给身体带来的伤害,因此不必谈激素色变。但是任何治疗方法都会有副作用,它也不例外。它是适用于一部分女性而非所有女性的,它的目的应该是改善生活质量而不是永葆青春美丽,把雌激素作为美容保健品来养颜、延年益寿是不对的,它必须在医生指导和经常性的体检监控下进行,必须使用处方药,而且开始之前必须由医生和本人共同做出健康风险评估,根据家族遗传特征、生活环境、个体差异和年龄段制定适合本人的方案。

有医生认为,美国向雌激素替代疗法喊停与其国情有关。他们在几十年间使用激素像使用维生素那样普遍,这样的试验结果给众多毫无防范的人造成恐慌情有可原。而我国女性使用此种疗法的人不足1%,国人一向对激素抵触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其副作用的蔓延。

但如果更年期综合征确实给你带来了不是一般的痛苦,到目前为止,雌激素替代疗法仍是最好的甚至是惟一的治疗方法。使用前和使用中的体检相当重要,可以极早发现它可能带来的疾病、极早处理。另外,更加安全的雌激素替代法也正在研发当中。

而对于想拿雌激素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年轻的你,则应该放弃用雌激素美容养颜的念头。好心情、好营养、好睡眠、好身体自然就会带出滋滋润润好气色。

子宫肌瘤是怎么得的

我就是子宫肌瘤,我是吃鹿胎膏调理好的,子宫肌瘤的形成原因就是 月经期经血排除的不干净,子宫内膜脱落没能及时排除体外导致的,鹿胎膏首先可以活血化瘀,将之前没能排除的血液排出,另外就是可以调节月经周期,补气养血,我 子宫肌瘤就是吃这个彻底治愈的。我在淘宝买的 叫鹿乡人家鹿胎膏,可以试试!

脚抽筋是怎么引起的?

抽筋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强直收缩现象,会造成肌肉僵硬疼痛。而脚抽筋却是一般人最常有的经验。
有研究报告指出45岁以上的人每七人就有一人曾经有脚抽筋的经验。而65岁以上老年人,有高达一半的人有过脚抽筋的不舒服经验。尤其是女性比男性多。多数的脚抽筋发生于晚上,而患有周边血管病变及关节炎患者,较易有脚抽筋现象。百分之七的青少年,在过去一年当中曾经有脚抽筋的现象,其中以16到18岁这个年龄层最容易发生。
造成脚抽筋的主要原因有:

1.局部循环不良,周边血管病变或脚部静脉曲张。
2.环境温度突然改变。
3.情绪过度紧张。
4.
5.饮食中的矿物质(如镁、钙)含量不足。
6.某些慢性疾病、孕妇的抽筋发生率也会提高。
7.
8.运动神经元疾病,脊髓神经根病变或周边神经病变。
9.某些降血压及降血脂等药物也可能会引起脚抽筋。
10.不知名的原因。
如何减少脚抽筋的机会:

1.注意钙质的补充:青春期的阶段,钙质会相对较缺乏,较容易引起抽筋。
2.晚上睡觉时易抽筋者,在睡觉前在易抽筋的部位作伸展运动。
3.睡觉时注意两小腿的保暖。可以穿上多些衣服使手脚有暖意。
4.足板过度下垂(往足底方向垂)有可能会诱发小腿的抽筋。睡觉时避免让足板过度下垂。
5.文献上有报告指出维他命E可减少发作次数,但目前尚未有定论。
小腿正抽筋时,可把痉挛的小腿肌肉拉直、揉搓,并且把往下抽筋的脚板往上扳。并在抽筋过后注意小腿肌肉的保暖。

民俗疗法中建议以指头用力压人中穴位的方法,亦可尝试。

脚抽筋痛起来虽然非常痛,痛得人半夜醒来,唯一可以庆幸的是不会有生命危险。

================
隆冬时节,不少中老年人往往睡到半夜,容易出现脚抽筋的情况。到底什么原因会导致脚抽筋的发生?抽筋的原因很复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动脉硬化。年龄增大、动脉硬化,血液的供应相应出现障碍,一旦气候转变,天气变冷,这种障碍就会更加突出,于是手脚就会出现抽筋的现象。这就是中老年人半夜脚抽筋的主要原因。

二.血脂高。因为血脂高,血液粘稠度高,血液的流动减慢,这样就更容易出现半夜脚抽筋。

三.缺钙。缺钙也是比较常见的原因。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比较多见。一旦身体缺钙,不但中老年人,即使是年青人也会抽筋;不仅晚上,白天也容易出现抽筋的现象。

四.心脏病。尤其心功能不全的人会使手脚抽筋加重。因为全身的肌肉营养要依靠心脏搏出血液供应,心脏功能不全,血液的供应当然会比较差一些。



抽筋在医学上叫做痉挛。说起小腿抽筋,人们往往会联想为游泳时肢体受寒所致,但在睡眠中并没有“受寒”呀,于是人们又认为是缺钙引起的。可是,不少小腿抽筋的人服了钙片和喝了含钙丰富的牛奶后,抽筋的症状不但不减轻,反而加重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引起肌痉挛的原因很多,人们在众多原因中偏偏忽视了缺镁这个因素。事实上,不少病人肌痉挛不是缺钙而是缺镁引起的。镁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阳离子,它在细胞内与ATP等物质起到激活很多重要酶的作用。如果血液中的镁不足,某种酶的活性随之降低,细胞内钾离子外溢,神经肌肉因细胞内钾不足而兴奋性增强,便容易出现肌痉挛。在这种情况下一味补充钙剂,无异是雪上加霜。因为钙与镁有对抗作用,钙能减少镁在细胞内的活性,致使缺镁性肌痉挛变得更加严重。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是不会缺镁的,因为含镁丰富的食物很多,如香蕉、硬果、鱼、大豆、花生、玉米、绿叶蔬菜等,这些食物都能经常吃到。但是,如果膳食不合理,偏食,吃粮过于精细,那也未尝不会缺镁;慢性病患者或老年人由于食量小,也可能导致缺镁。所以,经常有小腿抽筋症状的人不宜盲目补钙,而应及时请医生检查。


许多人都有过在夜间睡眠过程中出现小腿抽筋的经历。小腿抽筋实际上是神经肌肉异常兴奋引起腿部肌肉或肌群痉挛,此时肌束的牵拉强度明显大于肌肉正常收缩时肌束的牵拉强度,因此,小腿抽筋时会有酸胀或比较剧烈的疼痛感觉。一般情况下,发作时可持续数秒或数十秒。夜间发作的小腿抽筋与以下因素有关:
(1)疲劳:白天腿部的运动量过大或用力过度而造成疲劳,夜间肌肉紧张的状态未得到改善,过多的代谢产物未能及时代谢掉,它的刺激可以引起小腿抽筋。
(2)寒冷:夜间睡眠时,脚和腿部受凉可以引起腿部肌肉痉挛。
(3)低钙血症:当体内发生低血钙时,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阈值降低,低于正常情况下的刺激强度即能使神经肌肉兴奋,因而极易产生异常的收缩,引起小腿抽筋。这种情况多见于缺钙的孕妇和老年人。
(4)血流因素:对于腿部静脉曲张或深部静脉血栓的患者,若睡觉时长时间保持某种姿势,腿部静脉受压,回流受阻,造成血流淤滞,当血液淤滞达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引起腿部肌肉的痉挛。
夜间睡眠时发生小腿抽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何种原因引起小腿抽筋,都会产生不适或疼痛的感觉影响正常睡眠。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消除能够产生小腿抽筋的因素,如睡觉时注意保暖并对下肢进行按摩等。如果发作比较频繁,就应该去医院求医,查明病因及早治疗。

多发性子宫肌瘤怎么治疗

子宫肌瘤的治疗一般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生育情况等,来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法,肌瘤只要是良性的,我们都可以为患者保留子宫。为了保留患者的生育,为患者保留了子宫,同时去除肌瘤。

  1、期待疗法:

  这种方法不用任何药物和其它手术性的治疗。每3-6个月进行一次妇科内诊、B超检查。若无瘤体快速增长,出血、疼痛症状未加剧,则可通过年龄的增大,性激素水平的日益下降,“期待”子宫肌瘤的日渐萎缩。

  适用人群:患者年龄在40-50岁以上,肌瘤较小,临床上又无明显出血过多、疼痛等症状的。

  2、子宫切除:

  通过手术将子宫完全切除,根除了肌瘤及其它可能的残留病灶,但患者同时也丧失了生育能力,并不会再有月经。病人术后需要4—8周的恢复期。

  适用人群:对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肌瘤体积大、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或有恶性病者。

  3、介入疗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特制的导管在先进的数字影像设备引导下插入子宫动脉,然后注入栓塞剂,阻断肌瘤的血液供应,达到“饿死”肌瘤的目的。

  适用人群:适用范围较广,不受肿瘤个数的影响,但8%易发生闭经,可能会栓塞卵巢动脉。

  4、微创疗法: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分院妇产科专家推荐:宫腹腔镜系统治疗子宫肌瘤

  该微创手术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最有效的方式,医生在病人的腹部隐蔽处开3个5毫米大小的小切口,然后放入腹腔镜。通过连接腹腔镜的电视监视屏,可清晰地观察经过放大的腹腔内的情况,然后操作留在病人体外的设备进行治疗。手术不需开腹,创伤小,病人恢复快,这样就不会降低病人自身的免疫力,不容易发生感染,也不会发生腹腔或盆腔粘连,并能保全女性子宫等生殖器官的完整性,能保全女性的生育能力及和谐的夫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