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一二年级孩子养成好的学习惯
一二年级的孩子还处于小学低年级。家长在学习上要多引导孩子自主预复习,独立完成作业,不懂的题多问同学,老师。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家长可以咨询下文启优思,让孩子在低年级养成好习惯,更胜一筹。
怎样让一年级孩子养成阅读习惯?
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核心,而一年级阅读习惯,正是小学阶段的开始,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在这一时期开始逐步培养。
首先,要激发阅读兴趣,让孩子爱上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一年级的孩子正处于爱玩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如果有条件可送到一个阅读氛围好的大环境中来激发他的阅读兴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利用一年级小孩强烈的从众心理,帮孩子驶向读书的轨道,要创造阅读的大环境,当初把孩子送到家对面的卓越大语文去,老师会通过游戏阅读的方式激发他的想象力,培养读书的兴趣,慢慢地使孩子自觉自愿的去阅读。
其次,引起孩子注意,促使孩子专心阅读。不少家长无法培养一年级孩子的阅读习惯,除孩子缺乏兴趣之外,还在于阅读时注意力分散了。这种情况要靠老师运用一定控制手段,调动其视觉、形象、声音、动作等多种感官,以限制其注意力的分散,逐步促进专一阅读习惯的形成。由于那个时候孩子识字量比较少,而且读书容易疲倦,因此老师有意无意读书给孩子听,读的过程采用夸张的比喻手法,从而提高孩子专注力,扩大词汇量。
一二年级学生家长应培养孩子哪些好习惯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习惯。”
1、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习惯。
专心致志是形容一个人做事全神贯注,一心一意。在学习时就应该专心学习,在玩耍时就应该专心玩耍。有调查显示,人与人相比,聪明的程度相差不大,但如果专心的程度不同,取得的成绩就大不一样。做事专心的人往往成绩卓著,而时时分心的人终得不到满意的结果。
2、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阅读习惯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阅读不仅仅指教材,更多地是指课外读物,如童话、寓言、科普书籍等。孩子喜欢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可以培养听力、理解力,成为“听话高手”,集中力和持久力也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作为家长首先要起表率作用,自己没有读书的习惯,强求孩子读书很难以理服人。
3、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
不要认为书写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素质的评价。握笔方法、书写姿势、书写能力都是学力的指标,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整体素质。
4、培养孩子有条理的习惯。
生活有条理、学习有条理的习惯对孩子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此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条理性思维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孩子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等等。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做作业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就低。
5、培养孩子学习与生活的习惯。
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孩子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诸如:自己按时上学上课、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自己起床睡觉、自己做作业等。
6、培养孩子及时改错的习惯。
由于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犯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对于犯错误的孩子家长不应训斥,而应视为教育引导的机会,帮助孩子找出错误之所在,培养孩子及时改错的习惯。
7、培养孩子提问与思考的习惯。
每个孩子对这个世界很好奇,孩子爱问“为什么”是好事,说明孩子在思考,在主动地动脑筋,要重视孩子提出的问题,鼓励并积极帮其解答疑问。假如孩子最初问你为什么,每次你都含糊的回答,或者忙你自己的事情,忽视孩子的好奇心,慢慢的孩子就不会再向你提问了,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就扼杀在你的手里。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会的尽量用他能理解的语言告诉他,不会的就记下来查资料,然后共同学习。每位做家长的都应该多鼓励孩子提问题,孩子的智慧可以说是在各种问题中积累起来的。
此外,还应培养孩子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用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爱动脑思考,保管和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等优良的学习习惯。
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做到以下几点:
1、起点要低。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没受过正规的教育训练。这时,教育切不可太心急。只有耐心,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要求起点低,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孩子的承受、掌握情况,孩子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步步走好。也才能树立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信心。
2、要求要细。一二年级孩子,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概念理解不够,也把握不好尺度。为此,家长对孩子提出的习惯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细,要实,要孩子一听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
3、训练要严。家长提出的一些细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而且训练要严格,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如为了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习惯,就要求孩子平时见到师长都要目视打招呼。
4、检查要勤。孩子持久性差,意志薄弱,容易出现循环往复的现象。因此,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检查是督促孩子长久做好一项事情的良方。孩子的一个行为如果能自觉的坚持21天,他才能养成一个习惯。
7、帮助要实。孩子是一个个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当然习惯方面的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一些习惯不好的,要寻找原因多加帮助。可以通过教师的耐心教育,家长的行为指点,学生的榜样熏陶来培养,想方设法,使其养成好习惯。
一二年级学生老师应培养孩子哪些好习惯
写字工整,姿势要正确,这对以后的生活学习很重要!
注意作息时间,只有休息好了,学习效率自然高!
饮食要均衡搭配,不可挑食!
适当的体育锻炼!
如何让一年级的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拿破仑说: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是呀!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因此,本学期我班班级工作的重点落实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上,在细、实上下功夫,力求收到较好的成效。
一、良好的时间观念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对孩子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级的孩子是没有时间观念的,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所以在家长会上,我建议家长们千万别让孩子迟到,让孩子准时上学。每次写课堂作业时,快的孩子十几分钟就写完了,可是有些孩子两节课都写不完,一节课也就几个生字,有些孩子一边玩一边写课堂作业这样,家庭练习也如此。在课堂上我会让孩子们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做不完的也交上来,一开始有一半的孩子没完成,慢慢孩子们都能在规定的时间了完成了。所以我也建议家长们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练习。
二、良好的卫生习惯
开学的第一天我就告诉孩子们:教室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所以大家一定要讲卫生,不要乱扔纸屑:并要求孩子们不能带转笔刀来学校,上学前准备好三支转好的铅笔。第一减轻书包的负担,第二省得孩子们没事就转笔,笔屑把地板弄脏。一上午过去了,我发现教室特干净,于是我及时的表扬了全班同学,第二、三天教室依然很干净,慢慢的孩子养成了讲卫生的习惯。
三、规矩的意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一开学就要制定班规,让孩子们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此我把常规的学习要求编成儿歌:上课铃声响,赶紧进教室,书和文具盒放在课桌上。这样,孩子容易记忆,经过反复训练,孩子都能做到。同时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教师的榜样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因此,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要求孩子不迟到,我每次上课都提前到,要求孩子写字工整,上课时我板书时也尽量写工整,总之,自己处处起到表率作用。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正确的写字姿势
1、握笔姿势:虽然孩子都上过学前班,也学过握笔,但有很多孩子的握笔姿势是不正确的,所以,在写字时,我先示范正确的握笔姿势,再要求孩子们跟着学,再检查他们的姿势,平时他们书写时也注意观察,发现又不正确的及时纠正,也请家长们协助监督孩子的握笔姿势。
2写字时的坐姿:为了然孩子们有正确的坐姿,我先请一个孩子上来示范坐,并请大家评论,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然后我总评,最后编儿歌,让孩子对照儿歌坐好写字,经过长期的训练,让孩子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二)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正确的读书习惯。古代教育家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经久不忘。有些孩子读书水平不高,这不能不说是因为平时没有按照正确的读书习惯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读书时,因为孩子年龄的特点,可让孩子在接触课文时指读课文,就是一边读一边用手指每一个读得字,等读熟之后再让孩子端起来读,大声读。
2、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作为课文学习的先导,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新课标要求一年级的孩子多识字少写字,所以每课都有十个左右的生字,还有二类生字要求能认,于是预习就显得更有必要了,孩子在学前能把生字读熟记住,把课文读熟,在上课时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孩子会越学越爱学,所以一开学我要求一年级的孩子养成预习的习惯,并表扬预习好的孩子。
3、良好的复习习惯。俗话说:温过而知新。所以我要求孩子们每天回到家首先要复习今天学过的内容,再做练习,这样不但可以让孩子巩固当天的学习内容,还可以检查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每一天上新课前,我也会让孩子们回忆昨天学过的知识,然后再上新课。
4、认真书写的习惯。看到书写干净整齐的作业,心情总是舒畅的。一年级的孩子不知怎样才能把作业写工整,所以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写字时要看一个字写一个字,看一个拼音写一个拼音,不要看一个笔画写一个笔画,这样写出来的字不美,写错的擦要擦干净,只有经过反复的提醒,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让孩子慢慢养成习惯。
( 三)认真倾听和复述的习惯。认真倾听不仅是对别人的尊敬,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讲课,在其他同学发言是认真倾听,并在心里把同学回答的正确答案复述一边,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
总之,孩子的时间观念,规矩的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彼此相联系的,这几者不光是对现在,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影响,所以我特别重视习惯的养成。
小学一二年级要养成什么学习习惯
1、集中注意力
2、踊跃举手发言
3、书写规范
4、按时完成作业
5、自己看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
6、珍惜时间,学习上不磨蹭
7、认真、细心、不马虎
8、正确的坐姿、看姿等
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怎么办?
您好,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我想不能把好习惯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孩子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其实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孩子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应充分地关注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那么,应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想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要 培养孩子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首先要认真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第二要专心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第三要仔细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第四要好好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作为我们家长,不能亲眼看到孩子的上课情况,我想除了平时与老师多交流,也可以与你孩子的同学聊聊,平常要求孩子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要让孩子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平时遇到一些学习或生活的问题,尝试让孩子自己解决,一些问题可以让他和同学小伙伴一起想办法。还有培养孩子从生活中发现知识、应用知识的习惯。知识来源实际生活,我们要培养孩子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学习发现知识。通过寻找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知识,调动孩子主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最后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书写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家长让监督孩子认真完成作业。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才能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按照不同年龄段分配责任给孩子。责任感必须在执行责任的过程中培养。如果你从来不让孩子负责任责任感就无从培养。清楚地告诉孩子什么是他们的责任。比如:小孩子,把你鞋子放到指定地方,大一点的,负责打扫卫生多久一次,诜碗筷,等等。对于上学的孩子我是这样对驰说的:妈妈有工作的责任要按公司的要求把工作做好,做母亲我的责任是赚钱养家,保证你的基本生活得到满足。你是学生。学习好,完成学校要求的任务是你的责任不是妈妈的责任。在家里帮助做家务保持你自己房间的整洁是你的责任。你应该尽你的责任做个好学生。
中国父母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把孩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为孩子代劳负孩子该负的责任。孩子变得没有责任心,没有独立
性,没有自觉性。因为他们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父母做的。不是他们需要做而是父母要他们做。在父母意志的压力下孩子往往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而且很容易丧失自信心。最好的方法是鼓励。批平是孩子自信心最大的敌人。尽量强调孩子的优点,忽略他的缺点,孩子的自信心才会提高。这点中国父母要好好向美国父母学习。中国父母以批评为主,美国父母以表扬为主。因此美国孩子自信心比中国孩子强。有了自信心才能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
你想他们有什么好习惯你就不断表扬他们说他们会这样做他们自然就会向得到表扬的方向努力了。家长还要身体力行做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