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0-1岁育儿手册 0-1岁的宝宝应该怎样教育

育儿宝典0-1岁

不知道你要哪方面的,给你找了儿歌方面的:

适合0-1岁宝宝的儿歌宝宝

《小娃娃》

小娃娃,嘴巴甜,喊爸爸,喊妈妈,喊得奶奶笑掉牙。

《小宝宝》

小宝宝,怀里抱,一逗他一笑,再逗他还笑,老逗他老笑。

《点点窝窝》

点点窝窝,宝宝笑一笑,两个小酒窝。

《洗澡》

娃娃洗澡澡,肥皂变泡泡,泡泡散开喽,娃娃干净喽。

《喝牛奶》

小宝宝,喝牛奶,喝了又喝还不饱,抱着奶瓶舔舔舔。

《吃豆豆》

吃豆豆,长肉肉,不吃豆豆精瘦瘦。

《外婆桥》

摇、摇、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真爱我,叫我好宝宝。

《我是好宝宝》

小鸟自己飞,小鸟自己跑,我是好宝宝,不要妈妈抱。

《学走路》

乖宝宝,学走路,一二、一二迈大步。不怕黑,不怕摔,真是妈妈的好乖乖。

《外婆桥》

摇、摇、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真爱我,叫我好宝宝。

《鸟儿妈妈》

秋天到,树叶飘,鸟儿妈妈追着跑,它把树叶当宝宝。

《乖宝宝》

小鸟自己飞,小马自己跑,我是乖宝宝,不要妈妈抱。

《睡午觉》

枕头放放平,花被盖盖好。小枕头,小花被,跟我一起睡午觉,看谁先睡着。

http://www.lebei360.com/baby/yinger/158559.html

0-1岁育儿手册

新手爸妈的育儿方案.0-1岁效果怎么样?

内容提要 ,掌握宝宝每个成长时期的特点,关于宝宝的情绪,教养及常发生的小病痛,通过本书,无论衣,食,住,行上出现的任何状况,都可以让新手父母迎刃而解。抽一点时间阅读本书,新手爸妈可以应付各种幼儿突发状况,从四商均衡发展着手,培育出最好的宝宝。 ,本套丛书全面汲取“全人教育”这一全新教育理念的精髓,采用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滴渗式”亲子互动施教形式,为广大家长朋友提供一套较为系统的,切实可行的家庭教育方案,力求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轻松美好氛围里,汲取知识的营养,接受爱的熏陶。丛书广泛涉猎了诸多方面的知识,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使用方式上着重于灵活,简便,可操作性极强。家长在使用本套丛书循序渐进教育孩子的同时,亦将充实自己的教育文化底蕴,与孩子建立起更加浓厚的亲情。

0-1岁育儿手册

0-1岁的宝宝应该怎样教育

可以用互动游戏来培养宝宝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学会对大小物品的分类和对比,认识事物的不同特征,可以把父母的物品和宝宝的物品,如衣服、玩具之类,大小分明的东西并排在一起。反复对宝宝说:“这是大的,这是小的。”小的排在前边,大的排在后边。通过游戏让宝宝分辨大小,认知事物的不同。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给宝宝创造机会教他分辨大小。也可以到户外看到停放的车辆有大卡车、小轿车,就反复教宝宝:“这是大车,这是小车。”

0-1岁育儿手册

0-1岁同步成长百科全书

胎教早教月月通:0-1岁同步成长百科全书》是这样提供科学育儿方式,开发宝宝潜能的同步成长育儿手册。宝宝的0~1岁是爸爸妈妈们最最辛苦最最手忙脚乱的时期,即使已经竭尽了全力,可付出的爱似乎总是显得不够。包含着爸爸妈妈的这份拳拳心意,体贴新手父母们,考虑到新生儿的方方面面。只要是妊娠和育儿中必要的信息,书中力求齐全无缺,甚至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微信息,也都在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全书内容包括父母需要掌握的宝宝每月身心发展,简明
、科学的育儿要领,宝宝健康成长的营养指南、宝宝日常护理的方法与技巧,婴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新手爸妈育婴难题的专业解答,促进宝宝语言、操作等方面发展的益智游戏,提高宝宝身体素质的健身游戏,还贴心的提供了宝宝成长的记录,生动有趣的育婴档案以及宝宝成长图片见证。

一岁的育儿书籍

我知道一个非常好的育儿书籍网站,里面都是非常好的书籍,我买了很多,你可以去看看。http://www.hongniba.com.cn/bookclub/ 《轻松育儿全书》台湾陈浩、王晴天著。其实呢,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所以父母首先要清楚分辨是非黑白,其次父母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诚信诚实,父母不能轻易说而实际上做不到。第三,父母应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哪怕自己工作不如意,哪怕自己在外受了气,都不能将这种不如意传递给孩子,要言传身教鼓励孩子乐观勇敢地生活。第四,安全防范意识一定时刻提醒,可以改传统的一味说教的方法,可以通过有趣的图画或相关的动画宣传片来教育孩子安全知识。 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深刻体会到教会自己的孩子当一个好人比当一个聪明人更重要。最后再提供一本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马悦凌著。有健康的体魄孩子才能冲得更远。。。

0-1岁的宝宝应该如何喂养?

建议:4-6个前纯母乳喂养,4-6个月后混合喂养,从母乳为主,逐渐过度到以辅食为主,此为最佳喂养方法.
最好从4-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4-6个月前我们提倡纯母乳喂养(可以喂点水和鱼肝油)。

4-6个月后如何给孩子添加辅食

  随着孩子消化吸收功能逐渐完善、营养需要逐渐增加,第五个月孩子无论是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孩子都应按照下述方法添加辅助食品,为孩子做好断奶准备的,使孩子适应各类食物,慢慢过渡到年长儿成人饮食。

辅食添加原则:

  (1)从少到多,如蛋黄从1/4开始,如无不良反应2—3天加到1/3—1/2个,渐渐吃到一个。
  (2)由稀到稠,米汤喝10天左右,稀粥喝10天左右。
  (3)从细到粗,菜水—菜泥—碎菜。
  (4)习惯一种再加另一种。
  (5)在孩子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出现反应暂停两天,恢复健康再进行。

辅食添加时间安排:

  (1)4个月后先从晚餐开始,先加辅食后喂奶,按上述原则进行,根据孩子情况,一般1个月后,晚餐可完全又辅食代替。
  (2)6—7个月,晚餐逐渐由辅食代替同时,从中餐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到第九个月,中餐、晚餐均可由普通食物代替母奶和牛奶,早餐也可增加辅食,孩子可由5次喂奶改为3次喂奶,早晨5—6点一次,晚上9—10点一次,中午1—2点一次即可。
  (3)一周岁可基本过渡到以粮食、豆类、肉蛋、蔬菜水果为主的混合饮食。

  如何用食物提高孩子的智商  美味不同寻常的水果辅食 给宝宝喂食面条的参考

添加辅食方法:

  (1)在愉快的气氛中进餐,进餐前保持愉快的情绪,不能训斥、打骂孩子,并先做好准备,如给孩子洗手、围餐巾、使之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
  (2)从一勺开始:每添加一种新食物都从小量开始,用小勺挑一点食物,轻轻放入宝宝嘴里,待宝宝吞咽后再取出小勺。
  (3)观察反应:每次添加辅食时,要观察孩子的大便,有无拉稀或未消化的食物,如孩子加辅食后拉稀或有食物原样排出,应暂停加辅食,过一两天后,孩子状况较好又可进行,孩子不吃不要强迫,下次再喂。不吃某种食物,并不等于以后不吃,应多试几次。尽可能使食物多样化。

辅食添加顺序:

  4—5个月:鸡蛋黄、稀粥、豆制代乳粉、菜泥、胡萝卜、果泥、肉汤。
  6—8个月:蛋羹、豆腐、肝泥、鱼泥、瘦肉末、稠粥、煮烂的面、饼干、碎菜、碎水果。

蛋黄的制作与喂食:

  将鸡蛋煮到十成熟,然后然后去皮并剥去蛋白,取1/4蛋黄放在小碗里,用小勺将蛋黄压碎,研磨,再放入少许白开水或奶、慢慢用小勺尾给婴儿吃。也可以将磨得非常碎的蛋黄放入奶瓶与奶一同喂给孩子。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怎样培养0-1岁宝宝的注意力?

宝宝到9~10个月,可以开始培养注意力了,因此爸爸妈妈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给宝宝创设一个安静的环境:当宝宝做事时不要有过多的人围观宝宝或在他身边聊天。在适当的时候,比如宝宝游戏时,睡觉前等,可以为宝宝播放柔和的古典音乐,让宝宝心神宁静。
②从视觉上引导:在宝宝的视力所及范围内,物品不要过于杂乱,周围布置2~3个玩具,1~2幅画即可,以免宝宝不知道在看哪个。引导宝宝观察的物体不能被阳光直射,也不能处于较暗的光线下,否则宝宝的眼睛感觉不适,当然会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另外,绿色观叶植物有助于“养眼”,也要多看。
③生活习惯:足够的睡眠,有规律的饮食起居及游玩时间,能让宝宝有专注学习的好情绪。如果宝宝精神不振,就很难引起他的注意力。
④语言与动作:为了吸引宝宝注意,与宝宝交流时吐字要清晰,语速要慢,语气要柔温柔,以免引起他的厌倦而放弃注意。为训练宝宝而在宝宝眼前晃动的物体要比较大,色彩要较明亮单一,容易区分,而且晃动时慢,并在他的视线中停留片刻,在他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之前,不要拿开物体。
⑤适当重复:不要频繁更换宝宝所的音乐和看的物体,重复容易增强宝宝的注意力。
⑥注重兴趣:只有宝宝感兴趣的东西才能吸引他的注意,这是永远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文章转自

0到1岁的小男孩怎么教育比较好

1、生理上,要先是培养滚、爬、坐、站、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语言上,要和他和蔼地多谈话,都让其识物,并说出词组或句子,要用普通话(孩子说话先是一个字一个字、然后是词、最后是句子)。方言顺其自然。3、智力上,要培养他识颜色、形状、数数(循序渐进)。4、品德上,要培养他礼貌,会跟人打招呼,起先是抓抓手、挥手(表示再见),会说话就要教其叫人等。 教育孩子还要把握以下原则: 1、首先应该合理的爱孩子。不要太严格,也不要骄宠。太严格会培养出“奴隶”,没有自己的思想,长大总依靠人来做决定,那是一种教育的悲剧。骄宠会培养出“小霸王”,凡事自我中心,目中无人,长大一有不顺心意就与父母争执,到社会上别人又不是自己父母,哪能容忍?所以这种孩子,将会人际关系紧张,处处碰壁。应该合理的爱孩子,即有原则的爱孩子,这种爱才是理性的爱,是大爱,爱孩子一定要坚持教他们如何做人,比如:讲诚信、为别人着想、有爱心、会感恩等等。在爱孩子时一定要把好这些关卡,不能纵容。 2、教育者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要知足,对孩子要“高标准,低要求。”要用对待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心态去教育孩子。一定要顺其自然,不要拔苗助长,只管耕耘,不要在乎那些结果。孩子的心灵是否舒展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 3、教育者要做好的榜样。因为受教育的眼光是向上看的,所谓“上行下效”。 4、家庭要和睦。正所谓“家庭和,是港湾,夫妻睦,儿心安。”儿女心安,才能静。古人云:“静能生慧。” 5、养习惯。真正地爱孩子,就要培养给孩子一生受用的好习惯,好习惯才能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