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留行能治带状疱疹吗
王不留行中药店有售。 解毒散瘀汤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病,近年来,笔者用自拟解毒散瘀汤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治带状疱疹有偏方吗
不要信偏方,到正规医院看,没事的,现在临床很常见的皮肤疱疹。就是很疼,很疼。一般用阿昔洛韦内服加外用,对有些人管用,有些不管用。所以还是到正规医院看看吧!
有谁知道治疗带状疱疹的土方?
得了带状疱疹,1~3天后,发病部位的皮肤即出现绿豆粒大小、张力很大的丘疹、水疱,沿神经分布,集簇状排列,呈条带状。患此病者,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很快发病部位感觉灼热,跳着疼痛或痒。轻者可以不痛,但有痒感,或只见红斑而没有明显疱疹;重者疼痛明显,坐卧不安,数日后由澄清透明的水疱变为混浊的脓疱,部分可破溃形成糜烂。老年患者常出现剧烈疼痛,影响睡眠,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在皮损消退后,仍遗留疼痛。进入带状疱疹后遗症期,留下反复的神经疼痛。
治疗: 建议用“带状疱疹及后遗症专用药”治疗,可拔毒化淤,迅速阻截病毒蔓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阻滞的神经畅通,患处膏药外敷将侵蝕神经上的疱疹病毒拔出,内服驱毒败火胶囊帮助体内向外驱毒排毒,内服外贴,里外同治,修复疏通被破坏的神经,逐步减轻解除疼痛,使患者彻底康复,不留后遗症。
中医怎样医治带状疱疹?
瞎胡扯,,中医治疗 带状疱疹非常简单,,非常有效的。。1,,中药 王不留行30克研成细面,,香油调成糊状,,涂抹。。。2,,中药 六神丸 用水化开,,涂抹。。当天见效,,几天就好的。。另外可以服用几天西药 病毒灵,,或者中药 百兰根,,量大一点。。
中医怎样医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疱疹样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一般发病期在春天。多呈不规则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腹、腰背及颜面部,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伴有神经痛,发病前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在中医上,一般根据病人的发病部位治疗
1上部:指颈部以上至头面,治以清热泻火、平肝凉血为主,方用银翘三黄汤(黄连、黄芩、人中黄、丹皮、银花、连翘、紫草、大青叶)加野菊花。
2中部:指腰腹至胸胁,治以清肝泻火,理气止痛,方用银翘三黄汤加延胡索。
3下部:指少腹以下,治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方用银翘三黄汤加黄柏。
具体的可以去中医药铺让医生根据你的情况开药方,毕竟人家更专业。
谁知道带状疱疹该怎么治啊
皮肤表面的疱疹一般的药膏
比如阿昔洛韦抹几天就会好的呀
神经痛就建议用谢氏中草药了
专门针对这个的 用过感觉不错
王不留行如何种植
王不留行又名奶米、麦兰菜,为1年--2年生草本植物,石竹科,王不留行属,多生长于山区的路旁田边和丘陵地区,是麦田中的杂草之一。除华南地区外广泛分布于中国其他各省。茎无毛。单叶,对生,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微抱茎,全缘,无叶柄。聚伞花序,顶生,花萼管长,略具5棱,5齿裂,花后基部稍膨大,花瓣5枚,粉红色,先端有小齿,基部有长爪,雄蕊10枚,子房上位,2心皮,1室。蒴果4齿裂,包藏于宿存萼管内。种子球形,黑色,种子形状似油菜子,可作药用,具有通经、活血、消肿、止痛、催生、下乳等功能。种子油可做润滑油。种子淀粉可以制醋或酿酒。
下面将王不留行的种植技术简介如下:
1.选种待播:选择饱满、有光泽、黑色的果实作种子,晒干贮藏。播种的时间应定在9月中下旬--10月上旬,也可春种夏收。
2.选地整地:宜选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2500千克作为基肥。
3.播种方法: ①点播: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25厘米x20厘米挖穴,穴深3厘米--5厘米。然后按每亩用种量1千克将种子与草土灰混合拌匀,制成“种子灰”,每穴均匀地撒入一小撮,约含有7粒左右的种子,播后覆土1厘米--2厘米。②条播:按行距25厘米--30厘米开浅沟,沟深3厘米左右。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播后覆土1.5厘米--2厘米,每亩用种量2公斤左右。
4.中耕除草:当株高7厘米--10厘米时,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松土时宜浅,避免伤根,用手拔除杂草。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和补苗,每穴留壮苗4株--5株。第2次中耕除草于第2年春季2月--3月进行。条播的按株距25厘米定苗。以后视杂草滋生情况,再进行一次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和田间无杂草。
5.追肥:生长期间一般进行2次--3次追肥。第1次在苗高7厘米--10厘米时进行,中耕除草后每亩施入稀人畜粪水1500千克或尿素5千克。第2年春季进行中耕除草后,每亩施入较浓的人畜粪水2000千克及过磷酸钙20千克,或用0.2%磷酸二氢钾进行1次--2次根外追肥,这样有利于增产。
6.防病治病:危害王不留行的主要病害是叶斑病,其症状主要是在病叶上形成枯死斑点,发病后期在潮湿的条件下形成灰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①增施磷钾肥,或在叶面上喷施0.2%磷酸二氢钾,增强植株抗病力;②发病初期,喷65%代森锌500倍--6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10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每7天--10天喷1次,连喷2次--3次。
若发生食心虫则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喷杀。
7.采收加工:王不留行宜于秋播后的第2年4月--5月采收。一般当王不留行的子粒多数变为黄褐色,少数变为黑色时就要将地上部分割下。收割过迟,种子容易脱落,难以收集。收割后,置通风干燥处后熟5天--7天,待种子全部变黑后,晒干,脱粒,除去杂质,晒干后即可出售。
王不留行都有什么功效
【中文名】: 王不留行(《本经》) 【类 别】: 种子类 【异名】不留行、王不流行(《吴普本草》),禁宫花、剪金花(《日华于本草》),金剪刀草(《稗史》),金盏银台(《纲目》),麦蓝子(《甘泉县志》)。 【植物形态】麦蓝菜(《救荒本草》),又名:道灌草、大麦牛、兔儿草、麦加菜、王牡牛。 生于田边或耕地附近的丘陵地,尤以麦田中最为普遍。除华南外,全国各地区都有分布。 【采集】四、五月麦熟时采收(东北地区在秋季)。割取全草,晒干,使果实自然开裂,然后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干燥种子,近球形,径约2毫米。幼嫩时白色,继变橘红色,最后呈黑色而有光泽,表面布有颗粒状突起,种脐近圆形,下陷,其周围的颗粒状突起较细,种脐的一侧有一带形凹沟,沟内的颗粒状突起呈纵行排列;胚乳乳白色。质坚硬。气无,味淡。以干燥、子粒均匀、充实饱满;色乌黑、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于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此外,山西,湖北、湖南、河南、安徽、陕西、江苏、浙江、扛西、吉林、新疆等地亦产。以河北产量为最大。 王不留行的药用部分,《本草》记载,多系全草与种子并用,而目前则用种子。但在商品中,有时易混入豆科野豌豆属植物的种子,主要的如硬毛果野豌豆(植物形态参阅"小巢菜"条)、窄叶野豌豆的种子,应予区别。 【化学成份】: 含王不留行皂甙(vacsegoside)、王不留行黄酮甙(vaccarin)等。 【炮制】簸净杂质,置锅内,用文火炒至爆开白花六、七成时取出,放凉。 【性味】苦,平。 【功用主治】行血通经,催生下乳,消肿敛疮。治妇女经闭,乳汁不通,难产,血淋,痈肿,金疮出血。 通经下乳:用于经闭及乳汁不下。王不留行治乳汁多而不通;如乳汁少之虚证,则需配用补益气血之药。 活血消肿:用于瘀血肿块及疮痈肿毒。 【宜忌】孕妇忌服。 ①《本草经琉》:"孕妇勿服。" ②《本草汇言》:"失血病、崩漏病并须忌之。" 【选方】①治妇人因气,奶汁绝少:瞿麦穗、麦门冬(去心)、王不留行,紧龙骨、穿山甲(炮黄)各等分。上五味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后食猪蹄羹少许,投药,用木梳左右乳上梳三十来梳,一日三服,食前服,三次羹汤投,三次梳乳。(《卫生宝鉴》涌泉散) ②治难产逆生,胎死腹中:王不留行、酸浆草(死胎焙用)、茺蔚子、白蒺藜(去刺)、五灵脂(行血俱生用)。各等分为散。每服三钱,取利。山水一盏半。入白花刘寄奴子一撮,同煎温服。(《普济方》胜金散) ③治血淋不止:王不留行一两,当归身、川续断、白芍药、丹参各二钱。分作二剂,水煎服。(《东轩产科方》) ④治诸淋及小便常不利,阴中痛,日数十度起,此皆劳损虚热所致:石韦(去毛)、滑石,瞿麦、王不留行、葵子各二两。捣筛为散。每服方寸匕,日三服之。(《外台》) ⑤治痈肿:王不留行(成末)二升,甘草五两,冶葛二两,桂心四两,当归四两。上五物,治合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医心方》王不留行散) ⑥治乳痈初起:王不留行一两,蒲公英、瓜蒌仁各五钱,当归梢三钱。酒煎服。(《本草汇言》) ⑦治疔肿初起:王不留行子为末,蟾酥丸黍米大。每服一丸,酒下。汗出即愈。(《濒湖集简方》) ⑧治金疮,被刀斧所伤,亡血,寸口脉浮微而涩:王不留行十分,蒴藋细叶十分,桑根白皮十分,甘草十八分,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去汗),黄芩二分,干姜二分,芍药二分,厚朴二分。上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阴于百日。(《金匮宴略》王不留行散) ⑨治鼻衄不止:剪金花连茎叶,阴干,浓煎汁,温服。(《指南方》) ⑩治粪后下血:王不留行末,水服一钱。(《圣济总录》) ⑾治头风白屑: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为末。干掺一夜,篦去。(《圣惠方》) ⑿鼻血不止。用王不留行连茎、叶阴干,煎成浓汁温服。很快见效。 ⒀大便后下血。用王不留行研为末,每服一钱,水送下。 ⒁刀伤失血。用王不留行十分,蒴翟叶十分,桑根白皮十分,川椒三分,甘草十分,黄芩、干姜、芍药、厚朴各二分,前三味,烧存性,后六味,研为末。两组和匀。治在伤。每服一匙,水送下;治小伤,只须用末敷伤处即可。妇女产后亦可服用。此方名"王不留行散"。 ⒂妇女乳少。用王不留行、穿山甲(炮)、龙骨、瞿麦穗、麦门冬,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服药后再吃猪蹄汤,并一日数次用木梳乳,助乳汁流出。此方名"涌泉散"。 ⒃头风白屑。用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为末,干搽头上。第二天清晨篦去。 ⒄痈疽诸疮。用王不留行、桃枝、茱萸根皮各五两,蛇床子、牡荆子、苦竹叶、蒺藜子各三程式,大麻子一升,以水二头号半,煮取一斗,多次洗患处。此方名"王不留行汤"。 ⒅疔肿初起。用王不留不行子研为一末,加蟾蜍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丸,酒送下。汗出即愈。 【临床应用】治疗带状疱疹 将王不留行用文火炒黄直至少数开花,研碎,过筛,取细末。如患处疹未破溃,用麻油将药末调成糊状外涂;如疱疹已溃破,可将药末直接撒布于溃烂处。每日2~3次。治疗16例,一般用药后10~20分钟即可止痛,2~5天痊愈;局部未见不良反应。 【附方】 王不留行以善于行血知名"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所以叫"王不留行",但流血不止者,它又可以止血。在妇科,王不留行又是发乳的良药,常与穿山甲同用,俗谚有"穿出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的说法,可见本品通乳汁的作用是很显著的。 下奶偏方: 1.鲫鱼,通草煮汤喝 2.通草清炖前猪蹄,放生姜。飞龙肉屯汤。飞龙蛋西红柿煮挂面。 3.猪蹄1只,通草2.4克,加水1500毫升,放入铝锅或砂锅内同煮,先用旺火煮,水开后再用文火微煮,煮1-2小时,稍凉后将汤分成两次喝完,每天服1剂,连服3-5天,即可见效。 4.猪骨500克,通草6克,加水2000毫升,炖1-2个小时,将汤1次喝完,每天喝1次,连喝3-5天,即可下奶。 5.生南瓜子120克,去壳、取仁捣烂如泥或焙干研末,加白糖适量搅拌,每次服30克,温开水冲服,每天早、晚空腹各1次,连服3-5天,即可见效。 6.豆腐150克,红糖50克,米酒50毫升。将豆腐、红糖加适量水煮,待红糖溶解后加入米就酒,吃豆腐喝汤, 1次食完,每日1次,连吃5天,效果显著。 7.穿山甲 10克 王不留行15克 通草15克 黄精15克 生黄芪 15克(喝的时候加红糖,效果更好)最多三付,一天一付,早晚各一次。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