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小班蒙氏数学目测数群教案 小班蒙氏数学欢乐的一天教案

蒙氏数学小班涂一涂教案

预设目标

  1. 知道三角形的特征,能找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2. 能按几何图形的名称分类。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 布袋1个。

  2. 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画有不同类型三角形的纸若干;彩笔若干。

  3. 《数学》下P.11。

  活动建议

  认图形

  —教师出示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卡片,让幼儿分别说出其名称和特征。

  —让幼儿从图形中找出三角形卡片,教师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的边和角的特征。如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有的三角形的一个角是直角,有的三角形的一个角是钝角,还有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等。(这些概念不用教给幼儿,只是让幼儿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即可)

  —启发幼儿按图形的名称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过程(如先把图形放在一起,再把正方形放在一起等)。

  —请把幼儿点数每种图形的数量,分别说出圆形卡片和三角形卡片各有几张。

  猜图形

  —教师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卡片装进布袋里,请幼儿摸一摸。

  —幼儿先猜出摸到的是什么图形,小声地告诉老师,然后说出图形的特征,其他幼儿根据这个幼儿的描述判断出它是什么图形。

  —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找出三角形的物品。

  观察画册《涂一涂》

  —教师提问:画面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在画面中找出三角形。

  —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每种物体上有多少个三角形。

  —引导幼儿给三角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小班蒙氏数学目测数群教案

蒙氏数学教案

推荐一个免费教育教学资源下载网站-课件素材库 http://www.kjxy8.cn/caidown/ ,教案/论文/反思/说课/课件下载/课本插图/试题试卷/课件视频教程/课件制作素材等资源约20多万条, 相关教育教学资源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

小班蒙氏数学目测数群教案

小班蒙氏数学欢乐的一天教案

1、使幼儿知道幼儿园里也有清洁工,并知道清洁工的工作。

  2、知道清洁工很辛苦,教育幼儿要尊敬他们。

  活动准备:

  1、课前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清洁工的工作。

  2、间笔画:清洁工在铺床、洗毛巾、拖地板、倒都浆、洗玩具等。

  3、录音机、磁带、蛋糕、小盘子、蜡烛。

  活动组织:

  1、出示蛋糕,引出课题《夸夸我们的好婆婆》。

  教师用语参考:“请小朋友们猜一猜今天是谁过生日?”(幼儿边讲教师边出示间笔画,使幼儿知道婆婆是为我们搞好卫生创设整洁的环境的)

  2、让幼儿知道清洁工的工作很辛苦,教育幼儿要尊敬清洁工,并尽量减轻清洁工婆婆的工作。

  教师用语参考:“我们要听婆婆的话,对婆婆要有礼貌,不乱扔饭菜,爱护玩具,减轻婆婆的工作。

  3、点蜡烛、吃蛋糕,祝婆婆生日快乐。

  教师用语参考:“请每组小朋友讲一句祝贺婆婆的话。”(放录音《祝你生日快乐》)

  4、小朋友们分组活动,帮助清洁工婆婆做事:擦桌子、洗杯子、洗毛巾。清洁工婆婆感谢小朋友。

  建议:

  经常组织幼儿洗毛巾、洗茶杯、洗玩具,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小班蒙氏数学目测数群教案

蒙氏数学排序教案

蒙氏数学活动教案

活动名称:排序

活动目标:

1. 感知长短,并学会从长(短)到短(长)的顺序排列。

2. 找相同图形,并从大(小)到小(大)的顺序排列。

3. 培养幼儿专注的观察力。

4. 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顺序)。

活动准备:教具(长棒、数棒、图形) 操作手册 作业纸 胶棒 房子图片

活动过程:

1. 游戏:切西瓜

游戏规则:幼儿拉成圈,在留一位幼儿切西瓜,拉圈饿幼儿边说儿歌边走,切西瓜,切完之后,切成两半,让幼儿站成两排,然后问一下切西瓜的幼儿,说一说哪边的队排的长,哪边的队排的短。反复两边。

2. 通过游戏引出长棒:

(1) 集体活动:在5个物体中找出最长的,教师出示“长棒”散放,请幼儿找出最长的和最短的,教师示范比较,验证幼儿找的是否正确。

(2) 请幼儿找出最长的长棒,然后在从剩下的长棒中找出最长的,依次类推,由长(短)到短(长)的顺序排队。

(3) 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和长棒相同的数棒,一一对应。

(4) 把长棒拿走留下数棒,让幼儿数出数棒多少节,并找出相应的数字一一对应。

(5) 巩固复习感知长短,纸上作业P27---28页。

3. 熟悉图形宝宝:

(1)教师出示“图形宝宝”,请幼儿观察,这里都有什么图形?每位幼儿从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说一说图形的名称。

(2)游戏:《比比谁最快》

游戏规则:教师说出图形宝宝的名字,看看哪位幼儿反应的最快,先拿出相应的图形。

(3)找朋友:教师引导幼儿把相同图形宝宝放在一起,并从大(小)到小(大)的顺序排列。看谁最好最快。

4. 亲子活动:《小熊的一家》

(1) 由图形宝宝引出房子:这个房子是谁的家呢?你们知道吗?(小熊) 小熊一家怎么没出来呢?难道它们不在家吗?噢,原来小熊一家在家穿衣服呢。可是,衣服有大的大,小的小,怎么穿才合身呢?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来帮帮小熊一家吧。

(2) 教师引导先拿出帽子,让幼儿找一找最大的帽子,然后把最大的帽子给最大的熊宝宝戴上,小的给小熊宝宝戴上,依次类推帮它们穿好衣服出去玩啊。幼儿和家长一起完成。

急求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蒙氏数学教案

蒙氏数学小班下学期《比多少》 《比多少》 ----深圳市远恒佳教育集团 龙华中英文实验幼儿园 饶婷 活动 设计 蒙氏数学 《比多少》 重点领域 科学 活动重难点 1、会用对应摆放的方法比较谁多谁少。 2、知道用减增的方法变成一样多。 创新意图 1、学具不复杂,很好的利用了身边的物品做为教学具。 2、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本节课的重难点,并且游戏简单易懂贴近生活,游戏适合小班年龄,小朋友都爱玩。 3、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程序也有变动,没有按照蒙氏课程的路线走,例用线上活动进行游戏巧妙的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 这是一节小班下学期的课程,主要亮点是孩子可以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体验多一些,少一些,一样多的含义,通过游戏教学喜欢蒙氏活动,学会探索。 活动 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多一些,少一些,一样多的含义 2学习运用并置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具体感知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3乐意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 准备 1、教具准备:椅子、音乐、小红花、录音机。 2、学具准备:玩具红色雪花片和白色雪花片。水彩笔。 3、《操作册》第3册第9--10页 活 动 过 程 一、预备活动和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多与少一样多) 师幼互相问好。 游戏名称“快乐转转转”。规则:音乐开始所有小朋友围着椅子转,当音乐停“STOP”小朋友要赶紧找一张椅子坐下。(椅子摆在蒙氏线里面,摆成一个圆圈) 1、椅子比幼儿少三张,音乐起所有的小朋友双手插腰,走线,当音乐停所有的小朋友赶快找一张椅子坐下,教师提问幼儿: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没有坐到椅子了?(因为小朋友多椅子少) 2、椅子比幼儿多2张,音乐开始小朋友们继续插腰走线,当音乐停止时幼儿赶紧找椅子坐下,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有的椅子没人坐了?(因为椅子比小朋友多) 3、椅子跟幼儿一样多,进行游戏,教师提问:现在有没有多椅子?幼儿回答没有,教师接着提问小朋友有没有多?没有,(椅子和小朋友一样多) 二、 操作活动 1、用对应摆放的方法比较谁多谁少。 师:在游戏中很多小朋友都表现不错,现在老师请一些表现很好的小朋友上来,给他们奖小红花,(8个小朋友上来)花10朵。 请下面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帮老师发小红花,一个人给一朵小红花请幼儿回答红花多还是小朋友多?(红花) 2、启发幼儿说出红花比小朋友多两朵。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小朋友和小红花一样多了? (添2个小朋友或减少两朵红花。请小朋友们回到位置上。) 3、比较教室里的物品谁多谁少? 请幼儿比一比班里的男孩和女孩,电灯和电扇,等,谁多谁少?怎么样又能让他们变成一样多了? 三、 分组活动 第一组:操作“学具小星星”比较各种星星的多少。(大星星8个,小星星7个) 第二组:两名幼儿一组,比较谁红花栏里红花多? 第三组:比较教室里的玩具红色雪花片和白色雪花片哪种多哪种少?(红色雪花片6片,白色雪花片5片用两个栏子放好,每个幼儿人手一份)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请分组幼儿交流自己操作的结果,并收拾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 在校活 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1册第17-18页的活动。 2、交换操作分组学具 在家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物品的多少。 教学 资源 《取学具儿歌》师:摆好工作台,学具拿出来。 生:——工作台,——拿出来。轻轻拿,轻轻放,我的学具我爱护。 《收学具儿歌》 小学具,要回家,谁最快,喜欢它!一二三四五,我来数一数,五四三二一,有没有到齐?家门要认准,认准你才进! 建议: 1、操作活动中缺少集体操作的环节,最好是有同一个要求,全体幼儿同步来做。比如:利用学具小星星来感知多少和比较多少。如:教师给每个小朋友5颗红星星,3颗黄星星,请幼儿观察探索,哪种颜色的星星多。 2、分组活动应体现照顾孩子的个体差异,投放的材料应该有层次。最好是有实物组,学具组和纸面材料组三个层次。

蒙氏数学相等化教案

蒙氏数学教案:http://wenku.baidu.com/view/631580365a8102d276a22f7d.html
蒙氏教具使用方法:http://wenku.baidu.com/view/18ce6796dd88d0d233d46a22.html?from=rec&pos=0&weight=16&lastweight=11&count=5
蒙氏教学法初级培训:http://wenku.baidu.com/view/b97531ea6294dd88d0d26bad.html?from=rec&pos=2&weight=14&lastweight=11&count=5
蒙氏数学如何教孩子学数学:http://wenku.baidu.com/view/7acbe94c852458fb770b5624.html?from=rec&pos=4&weight=11&lastweight=11&count=5

可能提交不上去,希望对你有帮助。

《蒙氏数学》小班的教育内容有哪些

《蒙氏数学》是专门针对孩子的幼儿园数学学习,进行设计和编排的书籍,根据宝宝的心理和生理年龄特点进行分类。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蒙氏数学》小班的教育内容。
一、分上下两册教育。

孩子们在小班的数学学习,也是分阶段的,根据这一点,《蒙氏数学》小班的教材也是分为两册,它们分别是《蒙氏数学1》即上册,和《蒙氏数学2》即下册,这样的分类,让教育更加细致。

二、《蒙氏数学1》内容。

学习内容:颜色配对、求同存异、归类、按规律排序、对应、认识长短、按长短排序、区别“1”和许多、比多少、3以内的点数、4以内的点数、5以内的点数、圆形、正方形、图形分类、区别上下。

三、《蒙氏数学2》内容。

学习内容:配对、按一种特征分类、变得一样多、按大小排序、比较高矮、按高矮排序、对应、2的形成、3的形成、4的形成、5的形成、5以内数物结合、目测数群、认识长方形、感知三角形、认识前后里外。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蒙氏数学》将小班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细致的分类,让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基础更加扎实,所以,这个学习段的孩子们,数学学习就选择《蒙氏数学》吧。

小班蒙shi数学教学计划

小班蒙氏数学教学计划

九月份

第一周

活动主题:《颜色配对》

活动目标:尝试将相同颜色的物体配对,在游戏中体验两个物体之间的色彩关系。

第二周

活动主题:《求同求异》

活动目标:能按物体的一种属性找出同类或不同类的物体,并尝试说出物体的特征。

第三周

活动主题:《归类》

活动目标:在操作活动中感知和探索物体的共同特征。

第四周

活动主题:《按规律排序》

活动目标:学习将两种物体按交替重复的规律排序。

十月份

第二周

活动主题:《对应》

活动目标:初步了解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第三周

活动主题:《认识长短》

活动目标: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对应比较的方法感知物体的长短。

第四周

活动主题:《按长短排序》

活动目标:在操作活动中体验物体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列的顺序关系。

十一月份

第一周

活动主题:《区别“1”和许多》

活动目标:在操作活动中体验“1”和许多的关系。

第二周

活动主题:《比多少》

活动目标: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多一些、少一些、一样多的含义。

第三周

活动主题:《3以内点数》

活动目标:收口一致地按顺序点数3以内实物并说出总数。

第四周

活动主题:《4以内点数》

活动目标:能有序点数4以内的实物。

十二月份

第一周

活动主题:《5以内点数》

活动目标:学习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以内实物。

第二周

活动主题:《圆形》

活动目标:认识圆形,能在生活中辨认出圆形。

第三周

活动主题:《正方形》

活动目标:认识正方形,能在生活中辨认出正方形。

第四周

活动主题:《图像分类》

活动目标:在分类操作中进行简单的计数和分类。

一月份

第一周

活动主题:《区别上下》

活动目标:在操作中尝试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