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蒙氏的七大规则 蒙氏教育的课程有哪些环节?

蒙氏教学的基本步骤?

课程教学流程 1. 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走线,线上游戏。集中幼儿注意力,调整心情或做一些与本次活动有关的小游戏作为导入。 2. 集体活动创设一定的情景,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供幼儿操作探索,达成本次活动的基本目标。 3. 游戏活动以丰富、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参与到游戏中,进行经验的提升。 4. 分组活动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大量的材料,让幼儿有选择性地进行活动。一般分三组:实物操作组、学具操作组和纸面操作组。三组活动或是形式不同、难易程度不同,或者相同的形式用不同的材料。 5. 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蒙氏的七大规则

蒙特梭利大班都有哪些班级规则标语

1、教育理念的差异
首先,蒙台梭利幼儿园与普通幼儿园的最大区别就是在于教学理念的不同。在传统幼儿园,老师们更多的是按照成人的“是非标准”和“标准教材”去教导学生、塑造孩子的个性,让孩子更加适应社会是以成人思维为导向的。
而在蒙台梭利幼儿园,孩子会得到更多的尊重,蒙氏教育法认为每个孩子都应该是与众不同的,拥有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和创造力。
2、教学方式的差异
虽然普通幼儿园也开设了多样化的教学课程,但是在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模式上依然走的是传统教学路线,用本土化的方式教授多样化的课程。而标准的蒙台梭利幼儿园,是以“工作”代替考试,摒除了传统的奖罚制度,让孩子更加自由的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培养独立人格。
另外,普通幼儿园大多是根据年龄段进行分班,一般分成大、中、小,而且在入园年龄上会有相应的限制。而蒙台梭利幼儿园实行混龄制,让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上课形式部分,普通幼儿园会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以团体的方式进行教学,而蒙台梭利幼儿园则是以不同形态的学习环境、学习教具,让孩子根据自身的潜力、兴趣来学习。
3、教学环境的差异
在普通幼儿园中,环境的设置通常只要求整洁、干净,对于其它的层面却没有太多关注。而在蒙台梭利幼儿园,教室就是环境,蒙氏幼儿园注重为孩子提供有准备的环境,除此之外,精心设计的蒙台梭利课程则被称为“预备环境”,为学生提供一种非正式、和谐的学习氛围。
4、教学用具的差异
教学用具是幼儿接受教育时重要的辅助用品,在普通幼儿园中,虽然也会有使用教学用具,但更多的还是以教师的教学为主。而在蒙台梭利幼儿园中,蒙氏教具是教学的关键要素之一,孩子的学习主要是在通过操作教具来了解并接受知识,这样的以儿童为主的教学方式不仅利于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学习。

蒙氏的七大规则

蒙氏教育的课程有哪些环节?

三阶段的次序和具体做法,是按以下的次序进行:   第一阶段:本体的认识──其目的是在建立实物和名称之间的关系(先由物体──名称)譬如家中用的由小到大,可以装在一起成套的糖果盒,就是很好的教材,父母亲用双手拿起整个盒子向幼儿说:“这是红圆形的糖果盒。”反复地说到你觉得你的孩子了解了“物体”和“名称”之间的联合为止。   第二阶段:对照物的认识(由名称到实物)。母亲要确知前一阶段的效果如何,就对幼儿说:“请把那个红色糖果盒拿给我。”一面以期待的眼神盼望幼儿正确地拿给你为止(当然你必有两个以上不同颜色的盒子)。   第三阶段:类似物间的辨别(事务的确认和辨异)──当幼儿已经了解红色糖果盒和记住了这个名称之后,就指各种类似物问幼儿说:“这叫什么?”他应该答出正确的名称“这叫×××”。假若答不出了,再帮助他反复说到会了为止(这样也同时训练了语言发展)。以上这些原则或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第一要站在幼儿的立场来看,却是极为新鲜但颇困难,因为小头脑中对于红色盒子、糖果,都不一定有深刻的印象。所以父母要有百分的耐心,十分的用心来做这件事才行。 此外,在你计划安排你“亲职教务”的时候,必须注意你孩子的年龄,和他心智发展的程度,应该依期年龄层次的感官发展的敏感状况,和孩子的实际情况,而适慎地思考策划,千万别着急!同时也要记住,现行的每一步骤,都关系到下一个步骤的进行;所以必须按照进展程度的模式去进行。

蒙氏的七大规则

蒙氏幼儿教学法

很不错的价格应该根据不同的地方不同吧,我觉得,如果真能培养孩子的"自理与自立"能力是相当不错的,现在好多小孩到了十几岁就啥子都不会,根本不会自理更谈不上自立,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我有小孩,是愿意送她到你们学校上学的!

什么是蒙氏教育

蒙氏分为蒙台梭利数学教育.蒙台梭利感官教育.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以及一些科学文化知识的渗透。蒙氏教育有专门的教具来帮助幼儿参与“工作”。例如感官教育,就有像是粉红塔的教具让幼儿排序,认识大和小的概念。

谁知道蒙氏教育?

蒙氏教具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玛丽亚·蒙台梭利依据其教育思想所发明设计。它主要分6大领域:感官教育教具、数学教育教具、语言教育教具、科学文化教育教具、日常生活教育教具及音乐教育教具。

在蒙台梭利教具中,最经典的教具为感官教育教具部分,例如:插座圆柱体、粉红塔、棕色梯、长棒等。蒙台梭利教具最大的特点在于,孩子通过自主地操作教具,从中主动地获得大量感官经验及掌握不容易被理解的数理知识。蒙台梭利教具是依据孩子的年龄段而设计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适用不同的教具。

什么是蒙氏教育法

蒙氏教育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又名蒙氏教学法,全名蒙特梭利教学法。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



扩展资料:
蒙氏教育法认为儿童不是成人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据此,蒙特梭利为学前儿童设计出一整套有效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训练方法。
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操作性极强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他不但能完成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而且能全面提升儿童的身心素质。蒙特梭利非常重视儿童智力早期开发,但是反对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蒙特梭利学校主张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蒙氏教学法

“蒙氏概念”服从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蒙氏教育中用的"三阶段教学法"
所谓三阶段教学即命名、辩别、发音.幼儿在三阶段教学法中获益良多,且能够简单明白地将语词和已有的观念联结在一起,尤其是透过感官教学,将对幼儿语言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在没接触三阶段教学前,大家教孩子的方法便是"宝宝,你看这里有什么呀,-----(有苹果),对了,是苹果,看看,苹果红红的,是圆的,苹果还有皮,是长在树上的.苹果很甜的"我相信会有很多家长都是这样和孩子述说一件物品.但是,说了这么多,或者更多的时候,孩子真的理解了吗?
一直以来大家觉的这样去教孩子是对的.但是,这样不仅帮不到孩子,而且会让孩子很迷惘.蒙特梭利博士曾说,“话说得愈少,教学效果愈好。”因为说得少,孩子更能专注在老师所说的教具上。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所用的语言要有下面三个原则:
1、命名(简单)
例如教三角形摸一下说出形状就好。不必说角,边的概念。
2、辨别(客观)
教学前不要加入太多个人经验、感觉。以免孩子用我们的方式来看事情。
3、正确
指的是发音要正确,名称要正确。以免因不正确的发音或不对的文法影响孩子正确的学习

如我上面的例子,让孩子认识苹果,用三阶段的方式教孩子是这样的:

指着苹果,以清楚、缓慢的语调对儿童说:“这是苹果”(重复三次)
然后问儿童:“苹果在哪里?”或“哪一个是苹果呢?”(用以检查儿童是否已经记住了实物与名称之间的关系)
如果儿童用指头去指了苹果,就再接着指着苹果问儿童:“这是什么?”
儿童回答:“苹果”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三段式”。即:1.这是某某(命名) 2.某某在哪里?(辩别)3这是……(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