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只什么鸟。
中文学名:紫啸鸫 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鹟科 中文属名:啸鸫属 中文俗名:鸣鸡、山鸣鸡、乌精、箫声鸫、黑雀儿 拉丁文名:Myophonus caeruleus 英文名:Blue Whistling Thrush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Scopoli,1786 物种信息:体长约32厘米。通体蓝黑色,仅翼覆羽具少量的浅色点斑。翼及尾沾紫色闪辉,头及颈部的羽尖具闪光小羽片。诸亚种于细部上有异。指名亚种嘴黑色;temminckii及eugenei嘴黄色;temminckii中覆羽羽尖白色。虹膜褐色;嘴黄色或黑色;脚黑色。笛音鸣声及模仿其他鸟的叫声。告警时发出尖厉高音eer-ee-ee,似燕尾,受惊时慌忙逃至覆盖下并发出尖厉的警叫声。栖于临河流、溪流或密林中的多岩石露出处。地面取食,以昆虫和小蟹为食,兼吃浆果及其他植物,在山地主要吃昆虫。繁殖于4-6月,巢筑在岩隙间、树叉或山上庙宇的横梁上。巢呈杯状,以苔藓、须根、残叶等构成。每窝产4枚卵,纯绿色,或黄绿色,具深浅不一的红色细斑。分布于土耳其至印度及中国、东南亚、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爪哇。常见留鸟于中海拔至3650米的山林。亚种temminckii为留鸟于西藏南部及东南部;eugenei为中国西南部留鸟;指名亚种为中国北方东部、华中、华东、华南及东南的留鸟。
这种鸟叫什么名
白眉鹀
别 称 白三道儿、五道眉、小白眉
属小型鸣禽,体长13-15cm。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雄鸟头黑色,中央冠纹、眉纹和一条宽阔的颚纹概为白色,在黑色的头部极为醒目。背、肩栗褐色具黑色纵纹,腰和尾上覆羽栗色或栗红色。颏、喉黑色,下喉白色,胸栗色,其余下体白色,两胁具栗色纵纹。雌鸟和雄鸟相似,但头不为黑色而为褐色,颏、喉白色,颚纹黑色。一般主食植物种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主要分布于俄罗斯,朝鲜和中国。
白眉鹀雄鸟春羽整个头黑色,头顶中央有一显著的白色中央冠纹,眉纹白色长而显著,从嘴基直到颈侧,颚纹亦为白色长而宽阔并延伸至颈侧,后颈沾栗红色。背、肩栗褐色有时沾橄榄灰色、具显著的黑色中央纹,腰和尾上覆羽栗色或栗红色,有的具灰白色羽缘;翅上小覆羽灰色或灰褐色,中覆羽和大覆羽黑褐色具皮黄色或沙皮黄色羽缘,有的尖端棕白色或白色;飞羽褐色或黑褐色,外侧飞羽具窄的白色羽缘,内侧飞羽具红褐色或栗红色羽缘。尾羽黑褐色,中央一对尾羽具宽的栗红色或栗褐色羽缘,最外侧两对尾羽具长的楔状白斑。颏、喉黑色,下喉有一白斑,胸和两胁棕褐色或锈褐色、具深栗色或暗色纵纹,其余下体白色。冬羽头上白带沾皮黄色或棕色,颏、喉具宽的皮黄色或淡褐色尖端,使颏、喉部黑色常被掩盖。上体栗黄色羽缘亦较显著
搜索网页图片可以验证
这是什么鸟?长喙、白颈、被毛黑蓝色、叫声像喜鹊。
学名:蓝翡翠 附图: 简介:又名秦椒鸟,是翠鸟科翡翠属的鸟类。嘴粗长似凿,基部较宽,嘴峰直,峰脊圆,两侧无鼻沟;翼圆,第1片初级飞羽与第7片初级飞羽等长或稍短,第2、3、4片几近等长;初级飞羽基部具白色斑;尾圆形。以鱼为食,也吃虾、螃蟹、蟛蜞和各种昆虫。常单独站立于水域附近的电线杆顶端,或较为稀疏的枝丫上,伺机猎取食物。晚间到树林或竹林中栖息。繁殖及过夏于华东、华中及华南从辽宁至甘肃的大部地区以及东南部包括海南岛。稀有物种!请放生!
这个到底是什么鸟啊
这是一只1.亦作"鸬鹚"。 2.水鸟名。俗叫鱼鹰﹑水老鸦。羽毛黑色,有绿色光泽,颔下有小喉囊,嘴长,上嘴尖端有钩,善潜水捕食鱼类。渔人常驯养之以捕鱼。 鸬鹚是鸟类中优秀的潜水明星。 3.鸬鹚陂的省称。 4.鸬鹚杓的省称。 鹈形目(Pelecaniformes)鸕鶿科(Phalacrocoracidae)26∼30种水禽,有黑色金属光泽,能在水下潜游。这种鸟在东方和其他各地已为人驯化用以捕鱼。以对人类价值不大的鱼为食。所有种类均生产鸟粪。除寒冷乾旱的内陆和中太平洋岛屿外,鸕鶿栖息於所有海滨、湖泊和河流。鸕鶿用海藻和鸟粪在悬崖上筑巢,或在树木或灌丛上用树枝筑巢。这种鸟每窝产2∼4枚白垩色卵(刚产下时呈淡蓝色)。鸕鶿孵化期为3∼5周。第三年内性成熟。鸕鶿喙长,尖端钩状。脸上有数块裸露的皮肤。有一个小喉囊。在这种鸟中,普通鸕鶿(Phalacrocorax carbo)是最大的分布最广的种;白颊,体长100公分(40吋);繁殖於加拿大东部到冰岛,跨越欧亚大陆到澳大利亚和纽西兰,及部分非洲。普通鸕鶿和稍小的绿鸕鶿(P. capillatus)可驯化用以捕鱼。秘鲁鸕鶿(P. bougainvillii, 即南美鸕鶿)和非洲南部海滨的好望角鸕鶿(P. capensis)则为最重要的鸟粪生产者。 鸬鹚也叫水老鸦、鱼鹰。鸟类。身体比鸭狭长,体羽为金属黑色,善潜水捕鱼,飞行时直线前进。中国南方多饲养来帮助捕鱼。是鹈形目鸬鹚科的1属,有30种。除南北极外,几乎遍布全球。该鸟可驯养捕鱼,我国古代就已驯养利、用,为常见的笼养和散养鸟类。野生鸬鹚分布于全国各地,繁殖于东北、内蒙古、青海湖及新疆西部等地。 形态:该鸟体羽黑色,并带紫色金属光泽。肩羽和大覆羽暗棕色,羽边黑色,而呈鳞片状,体长最大可达100厘米。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喉部具大 白点。生殖期中,胁下有大形白斑,头及颈密生白丝状羽。后头部有一不很明显的羽冠。幼鸟的下体黑色,杂以白羽。眼绿色,嘴端褐色,下嘴基部灰白色,而裸区及喉暗红色,脚黑色。脚后位,趾扁,后趾较长,具全蹼。 生态:鸬鹚善于潜水,能在水中以长而钩的嘴捕鱼。野生鸬鹚平时栖息于河川和湖沼中,也常低飞,掠过水面。飞时颈和脚均伸直。夏季在近水的岩崖或高树上,或沼泽低地的矮树上营巢。性不甚畏人。常在海边、湖滨、淡水中间活动。栖止时,在石头或树桩上久立不动。飞行力很强。除迁徙时期外,一般不离开水域。主要食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为食。鸬鹚在捕猎的时候,脑袋扎在水里追踪猎物。鸬鹚的翅膀已经进化到可以帮助划水。因此,鸬鹚在海草丛生的水域主要用脚蹼游水,在清澈的水域或是沙底的的水域,鸬鹚就脚蹼和翅膀并用。在能见度低的水里,鸬鹚往往采用偷偷靠近猎物的方式到达猎物身边时,突然伸长脖子用嘴发出致命一击。这样,无论多么灵活的猎物也绝难逃脱。在昏暗的水下,鸬鹚一般看不清猎物。因此,它只有借助敏锐的听觉才能百发百中。 鸬鹚捕到猎物后一定要浮出水面吞咽。所以,在我国南方和印度的江河湖海中能见到渔民们驯养的鸬鹚在帮助渔民们捕鱼。渔民们放出鸬鹚之前,先在鸬鹚的脖子上套上一个皮圈,这样,就可以防止鸬鹚将捕获的猎物吞下肚子。鸬鹚捕到鱼后跳到渔民的船上,在渔民的帮助下将嘴里的鱼吐出来。鸬鹚很贪食,一昼夜它要吃掉3斤重的鱼。一条35公分长,半斤重的鱼它能一口吞下。 种类:中国有5种:鸬鹚(又称普通鸬鹚)、斑头鸬鹚、海鸬鹚、红脸鸬鹚和黑颈鸬鹚。东南沿海各省常见。鸬鹚广泛分布与亚欧大陆及非洲大陆的江河湖海中。人们常见的是江河中的普通鸬鹚。其实,鸬鹚的种类也很丰富。它们虽然都属于鸬鹚,但是相貌和习性各有特色。生活在加拉帕哥斯群岛上的加拉帕哥斯鸬鹚和广泛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大鸬鹚都是十分有特色的品种。 繁殖:该鸟在人工驯养条件下能正常产卵, 每年初夏进入繁殖期,每只雌鸟可产卵6—20枚,其繁殖生态与家鹅相似。每当繁殖季节,到临近水域的悬崖峭壁上、大树上或沼泽地的矮树上、芦苇中以树枝或海藻营巢。每窝卵2~5枚。卵白色而具蓝或浅绿光泽。孵化期28天。雏鸟为晚成性。亲鸟把捕捉到的鱼贮在喉囊中,雏鸟将头伸入啄食。在一些地方人们驯化它们用以捕鱼。渔民称之为鱼鹰,其实,叫鱼鹰的还有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鸟——鹗。
帮我看下这是什么鸟
这是八哥,国内常指中国南方常见鸟种黑八哥。八哥为鸟纲雀形目椋鸟科八哥属鸟类的通称。额羽甚多,形特延长而竖立,与头顶尖长羽毛形成巾帻;头侧或完全披羽,或局部裸出。两性相似。共有6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中国有普通八哥等4种。普通八哥通体黑色,嘴基上羽额耸立,形成羽帻;头顶、颊、枕和耳羽具铁黑色金属光泽;上体余部沾褐或灰黑色和生铁色;初级飞羽基部和初级覆羽先端白色,形成大型白色翼斑;尾羽黑色,除中央尾羽外,均具白端。下体灰黑色,尾下覆羽黑而具白端。八哥是中国南方常见的鸟类。
外观跟麻雀差不多 但是背部毛色深蓝 腹部白色 鸟喙细长黑色 是什么鸟
你的这一个问题还真的是很少见到的这么一个问题的这么一个问题,外观跟麻雀差不多,但是背部毛色深蓝,腹部白色,细长黑色,你可以百度一下看看的。
请问这是什么鸟啊 刚撞到我家的窗户 就飞不起来了 很漂亮 从没见过这种鸟
是蓝翡翠。很漂亮。
蓝翡翠(学名:Halcyon pileata),是翠鸟科翡翠属的鸟类,身长29 -31 cm,体重71-138g,寿命10年。是一种以蓝色、白色及黑色为主的翡翠鸟。以头黑为特征,翼上覆羽黑色,上体其余为亮丽华贵的蓝紫色。两胁及臀沾棕色。飞行时白色翼斑显见。虹膜深褐色;嘴红色;脚红色。尾羽较喙长,翅形短圆,头顶黑色,颈有白圈,额至上颈,喙角、颊至颈侧,以及内侧翼上覆羽等均绒黑色,此下具一小型白斑。上体辉紫蓝色,腰部更辉亮。颏和喉白色,下体其余部分均为棕黄色。
嘴粗长似凿,基部较宽,嘴峰直,峰脊圆,两侧无鼻沟;翼圆,第1片初级飞羽与第7片初级飞羽等长或稍短,第2、3、4片几近等长;初级飞羽基部具白色斑;尾圆形。[3]
活习性
蓝翡翠繁殖及过夏于华东、华中及华南从辽宁至甘肃的大部地区以及东南部包括海南岛。在台湾为迷鸟。在海拔600米以下的清澈河流边并不罕见。北方种群南迁越冬。喜大河流两岸、河口及红树林。栖于河边的枝头。较白胸翡翠更为河上鸟。
其生态习性与该科内其他种相似。以鱼为食,也吃虾、螃蟹、蟛蜞和各种昆虫。常单独站立于水域附近的电线杆顶端,或较为稀疏的枝丫上,伺机猎取食物。晚间到树林或竹林中栖息。[3]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繁殖季节发生5月至7月。营巢于土崖壁上或河流的堤坝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双方共同挖隧道,可以达到60厘米的深度。这些洞穴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一旦巢室完成后,雌鸟下4个或5个纯白色的卵。雌雄轮渡孵化。雏鸟出身时肉眼看不见是盲目。
朱鹫指什么
你打错了吧 是朱鹭吧~~
东方宝石--朱寰
又称朱鹭,是世界上一种极为珍稀的鸟,素有东方宝石之称,被世界鸟类协会列为国家保护鸟.它过去曾广泛生活在我国,朝鲜,日本,和苏联远东地区.现在朝鲜,俄罗斯早已绝迹,日本只剩下笼中饲养的几只,我国的朱鹭也失踪了20年.直到1981年,才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重新发现了7只,当时曾轰动世界.
朱鹭长喙,凤冠,赤颊,浑身羽毛白中夹红,颈部披有下垂的长柳叶型羽毛,体长约80厘米左右.平时栖息在高大的乔木上,觅食时者飞到水田,沼泽地和山区溪流处,以捕捉蝗虫,青蛙,小鱼,田螺和泥鳅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