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小班石头教案 小班教案鹅卵石真好玩科学

小班哪块石头不见了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沙子和石头的特征,知道沙子和石头是多种多样的。

  2、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沙、石的用途以及它们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课件:有用的石头。

  2、课-照片:岩石。

  3、幼儿用水彩笔。

  4、幼儿搜集的小石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图片欣赏:漂亮的岩石。

  教师提出疑问:漂亮的岩石是怎样形成的呢?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展开。

  1、教师讲解岩石的形成。

  岩石是经过风吹日晒,又经过雨水、空气等外力的作用,沉积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教师:你们出去旅游的时候看见过岩石吗?想一想在哪里见过岩石?(提示:海边,山林等)

  2、实验。

  出示:一团捏在一起的湿沙。

  你们看这是什么?www.jy135.com现在,我们用吹风机吹一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小结:小球上的沙,由于湿度的变化和挤压,可变成岩石。

  老师告诉小朋友,岩石经过风吹、日晒或水浪的冲击可变成大石头呢。

  3、了解岩石的沙化特征。

  课件演示:岩石和沙子。

  教师:看看照片上是什么?,你们知道沙子是怎样形成的吗?

  小结:岩石被风化成为小块后,还必须经水流的不断冲涮,才能形成沙子,粗沙进一步又可变成细沙。所以,可以说沙是石头变的,石头也是由沙变的。

  4、引导幼儿在探索中认识石头。

  (1)让幼儿自己玩自己的石头(每人一块,颜色、大小、形状不一)

  (2)启发提问:

  石头是什么样的?(硬硬的)

  摸上去有什么感觉?(粗糙、光滑)

  你手里的石头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说出:石头是多种多样的,颜色有……,形状有……)

  5、讨论:石头有什么用?

  课件演示:《有用的石头》

  铺路、铺地、筑防洪堤、做假山、石桥和石凳、石栏杆。

  结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石头。

  三、结束。

  引导幼儿在小石头上作画。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回家后继续收集不同的石头,了解不同石头的作用,然后讲给大家听。

小班石头教案

小班故事小路上的石头教案与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对路边那些形状、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很感兴趣。每每走过石堆旁都会捡几颗来玩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石头的特征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3、发展幼儿的数数和分类、排序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认知目标——数数、分类、排序能力的培养
  活动准备
  石头若干,每人一只小篮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回忆故事,引导幼儿一起去铺路
  (活动一开始通过老师简短的话,既帮助幼儿复习了有关故事的角色,同时也揭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和去帮兔姐弟来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捡石头
  1、观察石头
  1)看看这里有多少石头?
  2)这些石头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石头是各种各样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进一步掌握、了解石头的特征,并突出了石头特征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为后面的根据石头的特征进行排序埋下了伏笔。
  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既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使他们的语言得到了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不仅说出了石头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还有的幼儿说出了石头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样,这些都说明了幼儿比较细致的观察能力。如果在教学中老师能及时的抓住幼儿的这一回答引导幼儿再细致的进行观察、描述,那么更加体现了多种教育内容的整合。可见我们老师心中应该时时装有整合的目标。使整合真正落实、体现,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整合而整合。

小班石头教案

小班教案鹅卵石真好玩科学

综合活动 有趣的鹅卵石
活动目标:1.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物的特征,丰富词语:光滑。
2.主动,大胆,合作探索,了解鹅卵石的功能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提高知识学习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4.会大胆想象创作绘画。
活动准备:1.每组一份鹅卵石,水瓶一只装三分之二的水,乌鸦头饰一个,每组颜料,棉签。
2.事先组织幼儿去走走鹅卵石铺的路。
3.在鹅卵石上画的笑脸等表情的范作。
活动过程:
一、“石头、剪刀、布”游戏引出主题。
1.老师用石头赢了小朋友,我厉害吧?今天,老师来给小朋友变个魔术,也让你们得到一块神气的石头好吗?
2. 请幼儿闭上眼睛,在“变变变”之后睁开眼睛,看看桌子上放的是什么呀?
二、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鹅卵石的特征。
1.我们自己看看,摸摸,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和一般的石头有什么不同?
2.鹅卵石真神气,请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玩鹅卵石,然后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玩的,好吗?
三、了解鹅卵石的功能作用,了解它的保健作用。
1.你在那里还见到过鹅卵石?有什么用呢?
2.请幼儿说一说走在上面的感觉。
四、教师表演“乌鸦喝水”,请小朋友帮忙想办法解决。
五、幼儿操作。
1.老师说了它很神气的,你看我把鹅卵石变成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把它变成这些可爱的娃娃好么?
2.幼儿操作在鹅卵石上作画,教师指导。
3.作品赏析。

小班石头教案

小班科学石头会说话

石头是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无生命的物质,同时也是幼儿经常接触的事物,在户外活动时,引导孩子去捡石头玩,用石头在地面上、墙面上、花坛边等各地方敲一敲,一边玩一边兴奋地叫同伴一起过来听石头敲击所发出的声音。通过游戏引起孩子们对探索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的兴趣,引导他们在“玩中学”在“玩中求发展”,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发现和感觉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保持永久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小班快乐的周末 写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将三种物体有规律的进行交替排序。

2.能发现并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三种物体排列的规律。

3.积极参加排序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花园宝宝场景创设。

2.花园宝宝依古比古、唔西迪西,路线图一张,红黄绿花2组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1.师:宝宝,这是谁啊?(依古比古)今天依古比古想请你们到花园宝宝的花园里去玩,你们想去吗?那我们一起跟着依古比古出发吧!

2.感受花的颜色:

师:花园宝宝的花园到了,让我们休息一下吧!花园沪单高竿薨放胳虱供僵宝宝的花园漂亮吗?哇,有这么多漂亮的花呀!闻一闻,香不香呀!都有什么颜色呀?

二.游戏活动--三种花色有规律的排序(1)游戏――依古比古去朋友家做客1.观察路线图,感受三种花色的排列顺序出示三种花色排成的路线图,请幼儿说说他们的排列顺序2.摆放路线,体验三种花色的排列顺序根据路线图的指示,请幼儿摆出小路,送依古比古到唔西迪西家(2)游戏――依古比古回家1.填充路线图,再次感知三种花色的排列顺序出示路线图,请幼儿按规律填充完整2.幼儿讲述路线图,并摆放路线。

幼儿讲述操作结果,并摆放好小路,送依古比古回家。

三、延伸:三种物体按大小排序

小班健康活动500字石头剪子布

目标:
  1.练习双脚并拢行进跳,萌发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2.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准备:
  1.配班教师分别扮演大灰狼和另一个兔妈妈。
  2.狼、兔头饰,呼啦圈,《兔子舞》音乐。
  过程:
  一、妈妈抱抱
  1.师(头戴兔妈妈头饰):我是兔妈妈,我的兔宝宝们在哪里?
  2.师(微笑着张开双臂做拥抱状):我的兔宝宝,妈妈好喜欢你们呀,快来和妈妈抱一抱。(幼儿扮兔宝宝跟兔妈妈拥抱。)
  3.师:我有这么多可爱的兔宝宝,真开心,我们一起来跳舞吧。(兔妈妈带着兔宝宝随音乐跳舞:甩甩头――转转手――扭扭腰――摆摆尾――跳一跳――抱一抱。)
  二、小兔抱抱
  1.师:兔宝宝们,跳完舞,我们来玩游戏吧!(带班教师带领一半幼儿在场地一侧草地上自由练习双脚并拢行进跳,配班教师带领另一半幼儿在场地另一侧草地上自由练习双脚并拢行进跳。教师进行随机指导,鼓励幼儿坚持跳一段距离。)
  2. 教师指导幼儿分成四排,面对面站在场地两侧。师(对另一侧幼儿):兔宝宝们,你们在那边玩得开心吗?真想你们呀!你们想我们吗?让我们一起跳到中间来抱一 抱吧!(所有幼儿学小兔跳,跳到中间相遇时互相抱一抱再跳回。教师提醒幼儿双脚并拢,鼓励幼儿坚持跳到中间再返回。)
  三、大灰狼来了
  1.把与幼儿人数相同的呼啦圈散放在场地上,让幼儿自由跳着玩耍。
  2.师:不好了!大灰狼来了,兔宝宝们快跳到山洞里去!(引导幼儿一人跳进一个山洞。)
  3.拿掉几个圈,幼儿自由玩耍。
  4.师:大灰狼又来了,哎呀,这些兔宝宝没有山洞,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想出两个兔宝宝紧紧抱在一起躲进一个山洞的办法。)
  5.重复游戏,让所有幼儿体验团结友爱共同躲过大灰狼的喜悦。
  6.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回家,活动结束。
  设计意图: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意识较弱,同伴关系也不稳定。该活动从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游戏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掌握双脚并拢行进跳的技能,感受和同伴游戏的快乐。幼儿在和兔妈妈抱抱、和好朋友抱抱、互相抱在一起躲避大灰狼的环节中,都能积极参与,体验到了集体活动 的快乐。

大班 石头有什么好处的教学活动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的孩子对石头已有一定的经验,我们户外活动是,孩子们对幼儿园旁边公园里路径上的各色石头,非常感兴趣,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所以设计了这节课,通过活动引导孩子进一步去探究各种各样的石头以及他妈的功用。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 在活动中,引导孩子探索各种各样的石头,感受石头的有趣。
 3. 在活动中,引导孩子认识了解石头的用途。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是让幼儿探索各种各样的石头,感受石头的有趣。
 2.难点是让幼儿认识石头的作用。
 活动准备
 1.实物各种各样的石头:鹅卵石,玉石配饰,玛瑙石,铁矿石,煤矸石等各种石头。
 2. 纸盒,放大镜。
 3. 幻灯片,多媒体。
 活动过程
 1. 导入新课
 1).手指游戏《大树下面有个洞》。

科学活动有趣的石头中班对教师的要求有哪些

[活动目标]
  1、感知石头的作用。
  2、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探索石头的作用。 [活动准备]
  1、提前让幼儿感受、观察石头
  2、各种各样的石头
  3、图片
  4、成品石头 比如:石臼、假山、磨轮。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成品石头。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好东西,我们一块数三下,吹起神秘的丝绸打开看看吧!   2、欣赏各种成品石头
  (1)教师分别介绍石臼、假山、磨轮等等。
  (2)教师提问:这些东西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   3、出示石头
  (1)昨天我们玩过的石头都有什么形状的?
  (2)昨天我们摸过的石头有什么感觉?(请每个幼儿都能感受石头的粗糙、光滑)
  (3)石头都有什么颜色的?
  教师总结:石头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有三角形、长方形等等;颜色也有很多种有:红色、白色、黑色、褐色等等;石头有的是粗糙,有的是光滑的。   4、讨论
  教师:石头都能干什么?   5、出示图片——幼儿欣赏图片了解石头的作用   6、出示石头小路
  (1)教师请幼儿在小路上走、跳、爬,使幼儿感受石头小路。
  (2)提问:你踩在小路上有什么感觉?   7、游戏:“小小建筑师”
  请幼儿用石头搭东西什么都可以发挥幼儿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