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激发孩子想象力文案 如何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如何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在创造发明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每个孩子都是极具想象力的天才。还未经文明熏染的孩子,其思维模式还没有被纳入社会公认的体系中,他们天马行空、稀奇古怪的想法其实正是可贵的想象力的火花。鲁迅说过:“孩子是可敬佩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到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在品品很小的时候,妈妈从网上下载了《宝宝异想世界》的曲子,经常放给品品听。乐曲很好听,很轻柔委婉,连妈妈都百听不厌。品品稍大些,妈妈和她一起根据故事情节表演感兴趣的故事。 品品扮演小刺猬,一块毛巾当桌布,藏在桌布下,妈妈是大灰狼,用手摸桌布下的小刺猬;一个纸箱子当大木头箱子,品品是小猴子,藏在里面。当大灰狼打开箱子,她就将手在空中做抛撒沙土的动作,大灰狼赶忙捂着眼睛逃跑了。 品品最喜欢火帽子、跳跳蛙和红袋鼠了。只要穿上带拉链的衣服,品品肯定会像跳跳蛙一样,很潇洒地打开衣服,故意露出里面口袋里的“棒棒糖”,妈妈会配合着说:“哇!这么多棒棒糖!给我一个。”品品很爽快地拿出来给大家发,自己也装作吃得很香的样子。 奶奶给品品买了把小蓝伞,小家伙特别喜欢。妈妈也凑过来和品品一起玩。 “哗——哗——哗——下雨了。怎么办?妈妈没打伞。” “和我一起打。”品品将伞移了过来。 “奇怪,路边那是谁躲在电话亭里?”妈妈故意用手向房子一边指着问。 “是跳跳蛙!”小家伙配合道。 “哇!快看,小猪向我们这边跑过来,它怎么没有打伞呀?” “快来,快来!一起打伞。”品品作招呼小猪状。 表演了一阵子,有些累,刚坐下,小家伙用手比画着,嘴里喊着“哗——哗——哗——”,呵呵,示意妈妈又下雨了,还要表演,看她兴致那么高,妈妈也来了精神。 去公园,品品最喜欢开车。运动公园里有停放一排的观光车。品品每次都要坐在驾驶座位上握着方向盘玩开车游戏。比如正在开车,想象前面马路中间有人在放风筝,品品赶快刹车、摁喇叭等。生活中类似的亲子游戏很多,经常玩,品品也很喜欢。这些活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也增进了母女的感情。在教育界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中国孩子的知识基础扎实,但想象力不足。那么,我们孩子的想象力到哪里去了呢?事实上,想象力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一种认知能力,并非伟人、奇人或者外国孩子所特有,但为什么我们孩子的想象力就是不足呢?其中一个原因当然是“个别差异”,也就是说想象力与其他能力一样,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有差异,但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却是“人为的束缚”或者“人为的忽视”。 上小学的孩子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正因为小学孩子单纯天真,思维较少束缚,所以可以自由想象。作为妈妈,应努力发现和挖掘生活中蕴涵想象力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尽心呵护想象的幼苗,努力培养孩子创造性的想象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小学孩子在学习各门课程中都要借助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孩子将难以理解教材中的图形、概念,写作文也不会有形象生动的描写。想象力还直接关系到孩子创造力的发展,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 【妈妈应该这样做】 要提高小学孩子的想象力,妈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指导孩子丰富头脑中的表象储存。 表象是外界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留下的影像,是具体的、形象的。因为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材料,所以头脑中的表象积累得多,就有进行想象的丰富资源。带小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到郊区游览、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或走亲访友等,都可以让孩子记住许许多多的表象。为了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可以让孩子用语言描述或者通过写日记把头脑中的表象再现出来。 2.指导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的积累。 想象以形象为主,但离不开语言材料,特别是需要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述出来时,语言材料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让小学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的积累。比如,让孩子备一个摘抄本,把阅读中遇到的名句、名段摘抄下来,平时可拿来翻阅。 3.利用玩具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一天妈妈带着京京到商场的儿童乐园去玩,妈妈和京京一起玩一个圆盘状的垒高玩具。当把五颜六色的积木都插在圆盘上时,京京高兴地说:“蛋糕,蛋糕!”妈妈仔细一看还真的有点像“生日蛋糕”,于是妈妈对京京说:“我们玩吃‘蛋糕’过生日好吗?”“好!”京京回答。于是妈妈把“蛋糕”放在桌子上,京京对着“蛋糕”像模像样地唱起了《生日歌》,还有“吹蜡烛”的动作,京京甚至还煞有介事地找来了“刀”,“切”起了“蛋糕”。有很多玩具都能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如色彩丰富、质地柔软、可塑性强的彩色胶泥。孩子在玩彩泥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捏个蔬菜、水果,捏个小花、大树,捏个房屋、小人……只要是孩子想到的,捏个什么都行。再如可以自由拆装的积木。小孩子可以信手拈来,拼个合自己意的,摆上个三两天;不如意了,拆了再拼,想拼个什么,就拼个什么。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的过程中,孩子凭借着无拘无束的想象力,也发展着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4.鼓励孩子编故事、讲故事。 歌德小时候,他的母亲几乎每天都给他讲故事,头一天讲完后,让他自己想下面的情节,激发歌德的想象力。就是在这样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中,培养出了一位世界级的伟大诗人。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生于一个生活窘困的鞋匠家庭,幼时听父亲读《天方夜谭》和拉封丹的寓言,那神奇的故事从父亲的口中流出,深深地吸引着他,他在对那些故事的想象中遨游。这位童话作家丰富的创作想象,从小便开始了。 俄国著名的革命文学家高尔基从小是一个穷孩子,在他如痴如醉的自学之前,是外祖母的民间故事开启了他的想象力之门,为他上了“作家入门课”。 ……上小学的孩子喜欢编故事、讲故事,有时讲给小朋友听,有时讲给妈妈听,有时还会自言自语。这是锻炼表达能力的好方法,也是发展想象力的好机会。妈妈要积极鼓励孩子,不要冷言冷语,更不能随便阻止。妈妈可以引导上小学的孩子按照某个主题去编去讲,适时地给予赞扬,指出不足。给孩子讲故事,尤其是讲不完整的故事,可以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得到的是语言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可以从语词联想到相应的形象,并通过形象的联想,去展开想象活动。让孩子参与编故事,而不是单纯地接受故事,更有利于培养孩子创造性的想象。 5.用画画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画画是很好的开发孩子想象力的方式。一次林林画画,她把苹果画成了方形,理由是不想让苹果滚到地上。当妈妈看见林林所画的画时,并没有批评林林,而是鼓励林林说:“好孩子,你真会动脑筋、想办法,希望你能早日发明、培育出方苹果!” 林林听了十分高兴。以后,她又画出了更多的想象奇特的东西,其中一副名叫《未来世界》的画还获得了省少年书画比赛的大奖呢。想象力是创造力的翅膀。对于孩子富有想象力的图画、凭自己想象拼搭的东西、自编的故事,等等,妈妈都应给予肯定和赞赏,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孩子的创作。 想象是创造力的萌芽,孩子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从想象开始的。没有想象,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吧。

激发孩子想象力文案

如何激发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指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是创造力最本质的内涵,没有想象力就意味着创造力的贫乏。幼儿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孩子的想象力是孩子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的。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不是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相结合的产物。21世纪是开创人类创造力的世纪,将孩子培养成“创造、开拓型”的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所以,要尽早的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激活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激发孩子想象力文案

如何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可以带孩子做一些艺术活动,如画画、亲子阅读、手工等,这些活动能充分的调动孩子内心强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绘画上讲,三岁的孩子处于涂鸦阶段,可以让孩子尝试各种材料如水粉、手指画颜料等让孩子去涂鸦,画的时候,除了用笔画,还可以用手、树枝、小棍子、海绵等等身边随处可见的材料来画画,让孩子体验不同的材料带来的不同触感,同时每种不同材料所带来的效果也会激发孩子的灵感,她们会非常惊喜的投入其中进行创作。 手工方面可以利用平时家里和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来进行,比如面塑,普通的白面中加入盐和水做成面团,就可以带孩子一起捏一捏、拍一拍,做出各种造型;随处可见的树枝、树叶、花朵等等,都可以拿来做手工,如可以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树叶拼一拼摆一摆,做出动物的形象;还有平时废弃的纸盒子,通过剪、粘贴,都可以进行再创造。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能力很强,这些活动都可以充分的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激发孩子想象力文案

怎么丰富孩子想象力?

在家长的引导下,激发小孩动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是相当重要的。在吃饭、洗澡、散步的时候,家长都可以利用身边的事物问孩子问题,还可以讲述一下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再让孩子说说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如此去引导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小孩子的想象大胆而没有任何限制,家长不要用任何程式化的思想约束孩子的想象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幼儿教案

想象力是指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是创造力最本质的内涵,没有想象力就表明了创造力的贫乏。幼儿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的。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不是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相结合的产物。21世纪是开创人类创造力的世纪,将孩子培养成创造、开拓型的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所以,要尽早的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激活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日本著名育儿专家让内藤主张:对孩子的教育要顺乎天性,崇尚自然,尊重儿童的想象,无论他是怎样怪癖离奇,本质上却是在尊重孩子的自由幻想的权利。这是对孩子创造天性的最大保护。那么,如何保护幼儿的天性,激活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要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使其头脑里充满各种事物的形象,这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因为婴幼儿时期想象的特点是由无意想象到有意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特别是幼儿初期,想象没有预先的目的,只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自然而然的想象出某种事物的形象。所以,孩子生活内容越丰富,得到各类事物的形象越多,就越有助于想象力的发展。要有计划的经常带幼儿进行参观、旅游等活动,启发他们认识自然事物和各种动植物。孩子在见多识广的情况下,就容易把各种事物的某些特点联系起来进行想象,而想象力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较全面发展,这是创造想象的基础。
四、充分利用文学等艺术,激发幼儿想象力讲故事、猜谜语是激发孩子想象力的主要途径。充满想象的童话和神话故事最能引起幼儿的遐想,所以,要有目的地去选择能够激活幼儿想象的文学作品。还可以采用续编故事、排图讲述等形式来激发孩子,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音乐和美术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的有效途径,可供孩子一些展开丰富想象有益于表现的音乐,让孩子根据音乐编动作,通过语言表现对音乐的理解,让孩子画意愿画、主题画、填充画、涂物画,鼓励孩子自己想,自己画,大胆想象,大胆去试,别出心裁。
五、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想象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引起孩子想象的物质基础。要多为孩子提供各种不同游戏材料和玩具,可促使孩子去做相应的游戏,产生相应的想象。如,一副几何图形,可促进孩子自由想象,他能组成自己喜爱的各种形状与物体。要为孩子提供半成品的材料,让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加工、制造、想象。在游戏中,要启发孩子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去想象。比如,在孩子玩娃娃家时,你假装着摸布娃娃的肚子,故做惊讶地说:呀!这孩子怎么肚子疼啦?那么,玩布娃娃的孩子就会围绕孩子为什磨肚子疼的问题展开无穷的想象。
想象力是孩子思维的翅膀,古今中外的事例证实,凡是创造想象能力发达的孩子,大都有强烈好奇心,有热情的学习研究愿望 ,也有顽强的意志力,而且勤奋乐观,还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智力,所以,伟大的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怎样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家长您好孩子的知识、经验比成人贫乏,但想象力却极丰富。孩子每日的游戏几乎都是在想象中进行的,可以说,孩子的整个游戏王国是靠想象支撑的。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首先要注意培养小儿表达想象力的基本技能,如绘画、手工、朗诵、唱歌等。另外,家长鼓励孩子要多实践。宝宝经常会做家长或成年人不能理解的事甚至觉得是错误的事,这时家长便会制止或约束孩子。其实,这是在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只是脑中的想法,当想法付诸实践时,才是真正的锻炼,才可以增加对表象认识的积累,刺激对事物本质的思考。

如何培养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目前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教育目标均定在强化知识和“会回答问题”的层面上,幼儿想象的嫩芽一点一点地被我们的“统一化”和“标准化”给吃掉了。我们重视知识,更要强调“知识活用”,让知识借助想象力得到超凡能力的升华。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设置实践角 有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好奇心是一种探究反射,婴幼儿来到世界,对一切都想探究”。假如教师为幼儿提供自由、联想、好奇的广阔天地,他们探究、发现的动机和欲望就能得到满足。我利用教室四角,设置了有图片和事物相结合的“益智角”“科学试验角”“工艺制作角”等等,“角”的设置引起了幼儿的极大兴趣,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我经常在“工艺制作角”放一些新产品,向孩子们简单介绍世界上的新技术,使他们知道这些都是叔叔阿姨认真学习、专心研究的成果,激起孩子们的创作欲。张梦达设计了一辆折叠式自行车,他说: “我家住在六楼,我的这辆车能折叠,你们喜欢吗?”…… 试验角的设置,为想象力插上腾飞的翅膀,为鼓励孩子,我班还先后举办“新产品”“变形金刚”等专题展览会,并给孩子的作品发“成果奖”,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鼓励幼儿“异想天开”。 二、在游戏中注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玩具和游戏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玩具容易再现过去的经验,使幼儿触景生情,从而展开各种联想,启发幼儿去创造,如拼图玩具、拆装玩具等,凡幼儿自己动手玩的,幼儿都可以想出多种玩法。例如给孩子一个火箭玩具,孩子就会回忆起他看到的电影和动画片,参观科技馆见过的模型火箭、画书中的火箭形象,想象自己坐飞船、上月球的图像。 三、有时利用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游戏规则在游戏活动中不仅起到规定、限制的作用,还可以为幼儿创造想象空间,让幼儿在玩中展开想象。如:大班游戏“小猴运西瓜”,西瓜用皮球来代替,游戏规则是把西瓜从起点运到终点,在这个过程中双手不能碰西瓜。幼儿根据规则,大胆想象,最后想出了许多办法,如用双腿夹住皮球,像小兔跳一样将西瓜运到终点;把球胸贴胸或背靠背夹着,像小螃蟹横着走将西瓜运到终点…… 在游戏中,我鼓励幼儿各抒己见,引导幼儿设想、体验一物多玩、一物多变,激发幼儿思维的发散性。如在玩绳游戏中,我问:我们应该怎么玩绳,多数幼儿马上说出“跳绳”“单人跳”“双人跳”“集体跳”等,我继续问:“除了这些,还可以怎么玩?”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幼儿的兴趣逐渐增强,很快提出了其他玩法,如“马拉车”“过河”“跳圈”等,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想,游戏在给幼儿带来欢乐的同时,也拓展了幼儿的眼界,发展了智力,拓宽了思路,以想象代替现实,以模仿创造了“社会生活”,孩子的想象力在游戏中得到了极好的发展。 四、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一)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想象思维的能力 美国哈佛大学的伯顿提出:要鼓励和称赞儿童的新奇念头、想象能力和别出心裁的合理行为。根据这一理论,在美术教学中,我画一条曲线问幼儿:“老师画的是什么”?他们有的说是抖动的绳子、有的说是游动的蚯蚓、有的说是弯曲的树枝、有的说是妈妈烫过抖动的头发、有的说是荡动的水波……有时连我也叹为观止。再比如,我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圆圈,让幼儿任意添画,小女孩、电扇、钟表、小白兔、向日葵、桌布、脸盆、太阳、皮球……都成了孩子的作品。有时我还找来碎布条、树叶、彩纸板、精美糖纸等材料,让幼儿自由创作。幼儿天生喜欢动手做做玩玩,有一次在剥花生时,突然来了灵感,花生多像一个小人,我就在花生身上穿两对小孔,让幼儿用烟花棒从小孔里穿过去做小人的胳膊和腿,因为烟花棒可以随意折捏,并且样色鲜艳,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他们折出了各种形态的运动小人,跳舞的、举重的、走钢丝的、射箭的、打球的、游泳的……一个个可爱逼真,百折不厌。 (二)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言教学中的讲述练习形式是多样化的,其中想象、创编讲述、排图讲述和剪贴讲述等形式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根据教育活动的内容,组织安排一些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游戏。如我准备很多图片放到“阅读区”,让幼儿随意抽出几张,幼儿根据抽出的图片编故事,如一幼儿抽出的图片有“小河”“小鸭”“小鸡”“水桶”“土坑”,这个幼儿就讲:有一天,天气很好……孩子在讲述中,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有时候,我让幼儿想象编故事,幼儿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自由发挥,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不断给幼儿创造有利于幼儿开动脑筋积极进行想象、选择、判断,提高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良好氛围。 (三)利用几何图形进行拼图、想象,培养幼儿的综合思维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提出:“要注意提高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因此,我让幼儿用不同颜色、不同规格的各种几何图形卡片拼图,如用红色的圆作花朵,绿色的长方形作花茎,三角形作叶子。也可以让幼儿为各种几何图形添画,如把三角形添画成一棵松树,把圆形画成镜子,把正方形、三角形添画成电冰箱、收录机、火箭等。我还让幼儿用几何图形拼画成各种图像,自编成小故事,幼儿用语言把各种形象联系起来,概括成自己喜爱的小故事,促进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聪明才智来源于成人的教育和有目的的引导培养,只有改变陈腐的教育思想,才能改变过去教师示范、幼儿临摹、时时处处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局面,才能真正体现以幼儿为学习主体,使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全面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怎样培养幼儿想象力发言稿

看着1朵云让孩子说像甚么?连起周围的云连起来它们做甚么?举1反3让孩子平时视察周围的事物发挥想象来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