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一样骨髓捐赠会成功吗
不见得!
骨髓还有专门的配对关系.
血型很容易相同,骨髓配对很难找到.
骨髓移植也不见得都能成功.
(但是,从道理上讲,即使骨髓移植不成功,"捐献"这个行为本身还是成功的.你的语言表达不严谨.)
为白血病患者捐赠骨髓
各地的器官捐赠者可先向当地红十字会咨询后提出申请,但由于各种原因,并非每个自愿捐献者都能成功捐献。目前常见的捐献有:血液、角膜、肾、骨髓、皮肤、骨格、遗体等。中国红十字会根据各地医院规模、专业等设不同的器官库,比如:骨格库、骨髓库、角膜库等。
一,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条件:
1,年龄为18-45周岁的中国公民.
2,身体状况良好,无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3,在捐献地常住的.(志愿者异地报名可联系当地的红十字会)
4,亲人配偶不反对的.(避免配对成功后捐献者无法顺利捐献)
二,报名方式
1,电话报名:播打各地捐献热线,通过电话报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出生年月等.
2,邮寄资料:电话报名后,当地的捐献处会按照你所报的地址给你邮寄一份关于如何捐献造血干细胞以及如何去捐献的方法和地址.
3,去通知的地点做捐献:骨髓库会安排您在恰当的时间验血(5毫升),并将化验后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储存在电脑资料库中,供患者寻找配对。
此处要说明的是:加入中华骨髓库只是做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登记,并不代表马上就要捐献.直到有匹配的患者,才需要做下一步准备.。
白血病骨髓移值大约多少钱费用,我和我姐配型成功了,对我姐有没有风险?
异体移植如果有医保的话,至少要三四十万,当然还要看你的排异现象严不严重, 对骨髓捐献者没有什么风险的。
hla 骨髓移植 姐弟血型 白血病
1.不一定一样,有可能一个是ab,一个是o或其他.
2.要找适合的骨髓,与患者有血缘的人匹配的可能性更大,但也不是一定的.
3.骨髓移植是以捐献者与患者之间的骨髓匹配度来判断的,匹配度越高越好.
4.HLA是(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是目前所知人体最复杂的多态系统,HALⅠ类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α重链,由HLA-A、B、C位点编码;其β轻链是β2-微球蛋白,编码基因在第15染色体。HLAⅡ类抗原受控于HLA-D区(包含5个亚区),由其中的A基因和B基因分别为α重链和β轻链编码,抗原多态性取决于β轻链。以上各基因(名称为WHO命名委员会1975年修订)均系多态性位点(复等位),且共显性。如果把MHC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其多态性则更为突出。保守地估计,至少存在1300个不同的单体型,相应地约有17×107个基因型。这就是除同卵双生子以外几乎无HLA相同者的遗传基础,从而HLA可视作个体的“身份证”.
不怎么好明白,你不用了解,了解也对治病没帮助.
5.大概要20-30万吧,只要安全度过危险期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但终身都要服用抗排斥药,终身免疫力低下,只能勉强正常学习生活,这是永远的枷锁.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动骨髓移植的念头,骨髓移植可能能救他的命,但也毁了他的下半生.
骨髓移植成功后
按道理来说会,因为红细胞是骨髓造的。骨髓变了血型自然也变了。但是骨髓移植得前提是,捐献者的骨髓必须与接受者的骨髓相符合。受者的身体对捐献者的骨髓不产生排斥,骨髓移植手术才是成功的。血型不符合就是一个大的前提,假如两者的血型不符,骨髓移植手术绝对是不能成功的。理论上来说骨髓改变血型便会改变,但实际生活中式无法做到的。
14岁男孩两次移植骨髓救母成功了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了救治身患白血病的妈妈,一位14岁的上海少年在一年内两次移植骨髓给妈妈。在普陀区中远实验学校,八(2)班隋翼远的孝心故事感动了校园内外。
记者前天、昨天连线隋翼远和他的爸爸,以及他所在的学校,感受到了这位小小少年的孝心和勇气。
“妈妈,办法总比问题多”
2016年7月,隋翼远的妈妈不幸得了急性髓系白血病M5b,这是一个很凶险的病,在治疗期间翼远妈妈几次被下了病危通知,这让隋翼远又难过又心疼妈妈。
“医生说,捐献骨髓是唯一一种治愈白血病的方法,但是骨髓匹配的概率是很低的,大概只有十万分之一的概率才能匹配上。作为家人,不管是我还是我儿子,都有责任一试。真的是很幸运,匹配后发现,我太太和我儿子的基因相似程度是非常高的,大概是99%以上!但是我们也犹豫,他还那么小……”隋翼远的父亲隋斌告诉记者。
事实上,在2016年12月隋翼远给母亲第一次捐献骨髓时,那个时候他还只有12岁,在整个医院他都是比较小的骨髓捐献者,“我们都担心,捐了骨髓会对孩子的生长有影响”。 隋翼远却想也没有多想,就同意了。他很认真、很坚定地跟爸爸说:“我要救妈妈”。爸爸问他:“你怕吗?”
他说:“妈妈不怕,我就不怕。”妈妈也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接受他的移植,看到妈妈心事重重的样子,他总想办法逗她笑。他还反过来安慰妈妈说:“妈妈,办法总比问题多。多想点开心的,你很快就会好了。”
“我是家里的一员,就要做出自己的一部分贡献,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母亲受苦。”隋翼远坚定地告诉记者。
“我好紧张,不仅是身体疼痛,更为妈妈担心”
为妈妈移植骨髓的过程中,隋翼远记录下了其中的点滴。
“细胞分离器不绝的声音在耳朵边嗡嗡作响……采集已经持续四小时了……我又捏了一下手中的压力球,疼痛,还是得捏……这才知道救妈妈那么不容易……”
“年龄太小了,浑身疼,发烧,别人三个半小时就可以抽完,我要六小时,为了妈妈的移植成功,我抽了两次,粗了不止十倍的采集针插在我的两臂和双腿内侧,每一刻我都在咬着牙,胳膊有些麻,人有点晕,但不能动,我好紧张,不仅是身体疼痛,更为妈妈担心……”
“凭着对生的渴望和对我们的爱,妈妈硬是挺了过来……妈妈是那么热爱生活……看到妈妈脸色灰白,嘴唇失去颜色,我的心里好难受,我说过一定能救你!你也要完成对我的承诺,好好活着!”
在移植前,妈妈对他说:“儿子加油!”他却对妈妈大喊:“妈妈加油!”
正是靠着对妈妈的爱,以及自己的坚强与毅力,隋翼远坚持了下来。
2016年的手术是很成功的,可是到了2017年10月份的,去医院检查时,妈妈的病情又复发了。于是,2017年11月,隋翼远又一次为他妈妈捐了骨髓,当时,隋翼远告诉爸爸:“既然我们已经努力了这么多,我们就再努力一把,看看能不能把妈妈再一次救回来。”
“我现在只能好好学习,才能让妈妈高兴”
也正是因为妈妈的这个病,才让这个小男孩瞬间成熟,一夜长大。
移植前的日子里,每天不管什么时候回来,隋翼远都先到房间陪妈妈说会话,用小锤子帮妈妈敲腿,只要妈妈有力气,他都会把小凳子搬好,洗脚水泡好让妈妈泡泡脚。双休日在家的时候,隋翼远就当妈妈的小跑腿,帮她烫水果,分中药,取东西。只要妈妈一动嘴,他就麻利地帮她办好。
他的成绩一直很优秀,妈妈生病后,他的学习更是没让家里人操心过。寒假即将开始,隋爸爸告诉记者,孩子假期里要走很远的路去补课,“到时候也都是他一个人自己来回”。
“本来我们担心,捐献了骨髓会影响孩子的精神状况,事实上对他的影响不大,反而使孩子形成了一种责任感,他觉得妈妈身体不好,爸爸既要照顾妈妈,又要照顾家庭,对我非常体贴,经常会对我说:“爸爸,你辛苦了”。隋斌感慨地说道:“每个父母都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是长不大的,可能长到三四十岁了,也觉得他还是小孩子。但是,通过这事我觉得我儿子长大了,他有了责任有了担当。”
“妈妈现在在医院隔离病房住院,我也只能在微信里和她聊聊天,我现在只能好好学习,才能让妈妈高兴。”隋翼远笑着对记者说。
一个好消息:隋妈妈现在的病情比较稳定,再过10天左右,她可能就出院了,隋翼远正热切等待着妈妈回家……
[八方关爱]
同学:“我们都在呢!”
隋翼远的班主任申慧青老师说,翼远在班级成绩很优秀,“他的脾气性格也好,虽然妈妈生病了,可他很坚强,一直对同学都是笑眯眯的,没有半点悲观,去年开始他就变得更加懂事了,学习更加自觉。
“隋翼远的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经历了那么多,但是他依旧一脸阳光,我们都很感动。”中远实验学校校长陈婷告诉记者,学校师生都知道这个乐观开朗的男孩,他的精神也是对大家的一种鼓舞。学校也拿出了数千元的帮困基金,鼓励这个小家庭笑对人生。
在九年一贯制的中远实验学校,从三年级开始,学校就为学生开设“情商课”,引导孩子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人生,“老师告诉孩子们,遇到事情,可以这么想:‘还好没有更坏’,‘以后会变得更好’”,也许就是这样的阳光教育,为隋翼远做了坚实的精神铺垫,帮他在困难时走出了低谷。
对学校的帮助,隋爸爸也很感激。“翼远两次骨髓移植,都请了半个月假,期间每天都有同学帮忙送作业,还有同学为我们讲解新课知识,老师也会特别关注我们,不让我们拉下课。”
在他移植骨髓后的调养期间,同学和老师到他家中慰问。有一张贺卡签上了班里36位同学的名字,上面写着:“我们都在呢!”
同父异母,哥哥25岁有白血病,妹妹可以移植骨髓吗?成功率大吗?(急)
25%左右。做一下配型就知道了,没必要算概率,就算概率是90%,配型不成功也没用 。骨髓移植花费较大,几十万吧,每个医院的花费是不同的。
如果是白血病人妹妹的子女去配对捐骨髓,机率有多大
直系亲属的成功率大概是四分之一,妹妹的子女成功率会更低,如果都不行,那就只有求助于中华骨髓库了,但是那就是真正的大海捞针,运气好很快就能配到,运气不好就难说了。祝你们好运!到当地的红十字会去问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