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宫秘密
在所有清一代的宫掖中,董鄂氏都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人物。 民间还一度盛行董鄂氏实际是汉女的说法,此人名董白(字小宛),系苏州著名歌伎,才貌双全。
古代宫廷十大未解之谜?
清宫十大未解之谜的说法:孝庄下嫁、顺治出家、雍正夺嫡、雍正暴崩、乾隆身世、孝贤道没、同治天花、慈禧之疾、慈安之死、光绪死因
清朝皇宫老照片中的这位女子是谁?
左起第一个德龄 裕德龄
后排左起第一个四格格 庆亲王奕劻的四女
后排左起第二个元大奶奶 内务府大臣庆善之女
最右边的容龄 裕容龄
历史上清代后宫真的是你死我活的吗?
并不是的,清代后妃恪守入关前的传统,一般较为安静,也极少踏出本宫门,当然在接近立皇储之时,会有些纷争,当然也不会像电视剧里的那样
谁人了解清朝皇家秘史?
满清政权的后宫历来是秘密最多的,孝庄、顺治董妃、康熙容妃、雍正即位、乾隆身世、嘉庆杀和绅、道光立太子、咸丰收慈禧、同治之死、光绪变法失败、宣统末世等等非常之多。 当然每一次后宫出乱子都和前朝有关。具体去看看《前清秘史》、《清朝野史大观》这几类书籍比较多。 关于民间的野史和传说就更多了,自己平日去网上搜集就能得到,关键字:清 野史 传说 秘史
精彩发现:野史秘闻,清朝乾隆皇帝是如何防范太监的
乾隆为了有效的治理太监,专门出台了一部“宫廷法典”,对太监的等级、职权和待遇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同时还对太监的管理的处分也进行了具体的说明,根据这项规定,太监稍有小错,就会被大板打得血肉模糊,疼痛不已。
清朝人如何行礼(有图最好—)
宫人见正三品以下妃嫔行躬身礼,正三品以上及皇上,太后行屈膝礼。对比自己位高的宫人,需行躬身礼。 后宫妃嫔遇比自己分位高者,需行躬身礼。遇皇上或太后,行屈膝礼。 秀女遇后宫妃嫔一律行躬身礼,遇皇上,太后或皇后,需行屈膝礼。 附注:关于礼仪 一、行礼 行礼时,女子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前。一般情况女子应右手握拳在外,左手在内。 1、打拱 轻于跪拜的一种礼节。女子行礼时,两手抱拳,臂的前部上举,略微摆动。 2、打恭 弯下身子作揖。表示恭敬。打恭时,上身弯曲,至九十度为最恭敬,同时两手相抱拱手,自下而上移动。 3、团拜 行礼时跪地,两手前伸至地,头低至腰平。 4、跪拜 行礼时,两膝着地,伸直腰及大腿,上身端直,前倾,双手伏地,以头碰地。 5、三拜 拜礼重复三次。三拜要行跪后两手相拱于地,俯首至手,重复三次。 6、九叩 连续三次一跪三叩首。该礼节是最庄重的大礼,行礼时,先放下马蹄袖,然后跪下挺直上身,将右手伸平举起到鬓角处,手心向前,然后放下,再举起再放下,连举三次站起。1万福 妃子见面的礼节。行礼时,正身起直立,两手放胸前,微俯首、微动手、微屈膝,口中同时称“万福”,有祝福对方多福之意。 7、欠身 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稍微向上欠前,属对人恭敬的一种礼节。欠身前身体一般为坐姿,欠身时腿部用力,身体上提,稍离所坐之物 二、嵇首(前可加作揖-然后再嵇首) 第1步:举手齐眉 第2步:双膝跪下, 第3步:头伏地一段时间,仍举手齐眉 第4步:直起上身,仍举手齐眉 第5步:双膝起,仍举手齐眉 第6步:手放下 三、叩首(前可加作揖-然后再叩首) 第1步:举手齐眉 第2步:单膝跪下, 第3步:头触地。手放于两旁 第4步:直起上身,手复齐眉 第5步:单膝起,仍举手齐眉 第6步:手放下 拜(若要重复叩首的话,仍跪着但直起上身,手复齐眉,是为兴。再头触地,手放于两旁,是为拜。这样来回重复,就看几拜了) 四、顿首 第1步:双膝跪下 第2步:手交叠放于地,低头 第3步:顿首 第4步:双膝起 五、空手 第1步:双膝跪下 第2步:手交叠放于地,头碰手(但不要碰上) 第3步:双膝起 六、作揖 第1步:举手齐眉 第2步:庄重缓慢的鞠躬45度同时两臂自眉下移至胸部。 还有微微的作揖 第1步:举手齐胸 第2步:微微鞠躬 七、颔首(答礼,用于受礼者对施礼者的答谢) 平时起立而不是坐着的时候,叉手于腹部,微微的鞠躬颔首 八、拱手 只举手齐胸一下,上身不动 九、万福 第1步:举手齐胸,但在左胸侧 第2步:右脚后支 第3步:庄重缓慢的屈膝并低头 后来的万福,就像现在常看到的一样 第1步:双手轻轻搭于左胯处 第2步:右脚后支 第3步:庄重缓慢的屈膝并低头
清朝后宫群的宫殿。要多一点宫殿
延禧宫、景阳宫、景仁宫、永和宫、慈宁宫、坤宁宫、漱芳斋、长春宫、宁寿宫、毓庆宫、乾清宫、交泰殿、太极殿、永寿宫、咸安宫、储秀宫、体和殿、钟粹宫、寿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