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可笑,还是可悲-读《堂吉诃德》有感700字[合集4则]

真正的英雄_读《生存还是死亡》有感400字

读了《生存还是死亡》,我的心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生存还死亡?这是我从未考虑过的问题。

文中的晓丽误解了英雄的含义,她把自杀当成了英雄的行为,但她从未考虑过父母、家人、同学的感受。

生活不可能每天都充满阳光,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阴霾的日子。真正的英雄,会在遇到挫折时勇敢面对,并且积极解决;而一个选择自杀的人,永远只会被定义成懦夫,而不是英雄。

晓丽误解了英雄的含义,她把她自己自杀的行为定义为了一种正视死亡的英雄主义,然而她没有意识到,她自以为的“英雄”的背后,却是对朋友,对家人的无情抛弃,为爱自己的人增加了精神与物质上的负担,是对生活的一种不负责任。

一个不懂爱、不懂回报爱的人,又怎么会懂得生活,又怎能谈得上是真正的英雄?

作者:宋一诺

指导老师:陈永凤

可笑,还是可悲-读《堂吉诃德》有感700字[合集4则]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读《堂吉诃德》有感800字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经典之作,也是西班牙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二十本书之一。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采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现实和幻想结合起来,否定中有歌颂,荒诞中有寓意,作品表达他对胡编乱造的骑士小说及其在人们心中产生的恶劣影响的反对,同时也有对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扶弱济贫等优良品质的歌颂。

《堂吉诃德》的主人公原名叫阿伦索·吉哈达,是一个乡坤。吉哈达由于沉迷于当时风靡社会的骑士小说,竟然萌生出了效仿骑士外出当游侠的想法。他从家传的古物中,找出一副破烂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唐·吉诃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仆人桑丘和邻村一个挤奶姑娘,取名杜尔西尼娅,作为自己终生为之效劳的意中人,然后骑上一匹瘦马,带着桑丘,离家出走。堂吉诃德还按他脑子里的古怪念头行事,把风车看作巨人,把羊群当做敌军,把苦役犯当作受害的骑士,把酒囊当作巨人头,不分青红皂白,乱砍乱杀,闹出许多笑话。他的行动可以说是损人不利己。他最后一次到家后便卧床不起,临终才明白骑士小说对他的毒害。于是他立下遗嘱,唯一的继承人侄女如果嫁给骑士,就取消其继承权。

第一次看这部作品时,并没有领会作者的深意,只是觉得好笑,一个举止怪异的人,穿一身破铜烂铁,骑一匹瘦骨嶙峋的马,带一个名利熏心的仆人,抛弃富足的生活,妄想去荒野中寻找理想,多么愚蠢啊。

但多年后的现在,当我再一次重拾这本书时,他的身上却绽发出了另一种光彩。他虽然已病入膏肓,但也没有自愿回到他那温暖而舒适的家,这不仅体现了他的迂腐,也体现了他对自由和理想的执着追求;他嫉恶如仇,但从不背后捅人刀子,只是向别人的正面发起进攻;他被白月骑士击败,白月骑士的要求是让他解甲归田,尽管这意味着放弃他的理想,但他依然答应了他的条件,因为他坚信诚实守信是骑士最重要的品质。

他既然有这么多为人称颂的品质,但为什么得到的却是人们的同情、怜悯、甚至嘲讽呢?鲁迅先生曾说过:堂吉诃德的想法并没有错,错的是他的打法。是啊,理想和现实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我们不能只注重于理想的实践,也要注重于现实的限制。

可笑,还是可悲-读《堂吉诃德》有感700字[合集4则]

做新时代的堂吉诃德-读《堂吉诃德》有感700字

最近,我读了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这本书,短短的书名刻在我的记忆里。我一度沉浸在里面,在辽阔无垠的田野上,清晨,初阳轻柔笼罩在大地上,四周无比静谧。刹那间光芒万丈,光辉四射,只见远方两个身影,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他们迎着初阳,开启了新的征程。当身影从视线中离去,空无一人的田野上只剩下了沉重和悲凉。

《堂吉坷德》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巨作,在世界上可谓家喻户晓。故事讲述了一名乡绅因整天沉迷于骑士,觉得自己应该去做一名游侠骑士,他三次出征却都以失败告终,最后生了场大病,临死前他恢复了清醒,理智地死去。在很多人眼中堂吉诃德是一个愚蠢的人,竟然想复兴绝迹一世纪的骑士,整天说一些疯癫的话,做一些疯癫的事,与风车大战,把客店当城堡,把羊群当军队,把酒囊当成巨人,许诺让自己的侍从桑丘当上海岛的总督……毫无疑问,在大家的眼里他就是个疯子,可就是这么一个疯子,却心地善良,立志铲除人间邪恶,他头脑清醒,思维缜密,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竟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地淋淋尽致。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文笔。

一位夫子曾说过:读《堂吉诃德》第一遍笑,第二遍是哭。第三遍是思考。《堂吉诃德》是一部幽默的悲剧,堂吉诃德是一个可悲的人,在大家的嘲笑声中度过一生。就这么一个疯子,却是一个有信仰执念且付诸行动的人,只可惜他信仰执念不符合那个时代。而在骑士兴起的时候,有多少骑士能像堂吉诃德一样做到扬善惩恶,扶正黜邪?那些道貌岸然的虚伪的骑士却受到人们的追捧。而堂吉诃德的虔诚、忠贞不渝被视为了疯子。正是因为他的信仰执念不符合那时代思想发展。

堂吉诃德的例子告诉我们,我们要有顺应时代、顺应当下思潮的信仰目标,要勇于行动。有可能我们在实现人生目标道路中,会受到挫折、冷嘲热讽,我们应学习堂吉诃德的精神,大胆地走自己的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正如孙中山所说:“踔厉奋发,各尽所能,由此成功。”

可笑,还是可悲-读《堂吉诃德》有感700字[合集4则]

可笑,还是可悲-读《堂吉诃德》有感700字

当我读到书的结尾时,我才猛然从这位“游侠骑士”的滑稽事迹下反应过来,我不禁开始思考,他真的做错了什么事吗,我们为什么会取笑一名敢于追求梦想的人,难道追求梦想是不对的吗。

“堂吉诃德”是一位乡绅给自己取的名号,他痴迷于骑士小说无法自拔,这位绅士无比欣赏游侠骑士的风度。所以他幻想自己也是一名游侠骑士,像书中一样周游世界,像书中一样追求真爱,像书中一样惩恶扬善……于是他模仿书中的骑士准备好了马和盔甲,带上了侍从,开启了冒险之旅。

一路上,堂吉诃德想用游侠骑士的方式来扶助弱小,声张正义。所有人都知道书中的那些小说中单挑巨人、剑砍恶龙的游侠骑士都是假的。所以当他们看到堂吉诃德时,都笑的龇牙咧嘴,他们不把他当做追求理想的人,而把他当做疯子,表面对他尊敬不已,其实背地里都都看他的笑话。

尽管如此,他仍旧坚持着骑士的风度,不断救下需要帮助的人,可是没有人感谢过他,只是把他当疯子。有一次,他从看押罪犯手里救下了几名自称是怨犯的人,结果他们不但没有报答堂吉诃德,反而合伙打了他一顿还抢走了他身上的钱财。无奈的堂吉诃德只能蜷缩在地上任人宰割,但即便如此依然没有打消他做游侠骑士的念头。

渐渐的,当地很多人了解到了这名骑士,但都是关于他的笑话。于是他们不但嘲笑堂吉诃德,甚至开始合伙欺骗他。即便附近的公爵不惜代价,“造”出许多假事,把堂吉诃德耍的团团转,当地人不但没人反对,反而恨不得一起捉弄他。也在那些人的安排下,堂吉诃德在所谓的决斗中败下阵来,回到家乡,郁郁寡欢,最后因病而死。

“一生惑幻,临殁见真。”在他的一生中,那些当游侠骑士时的事固然十分滑稽、可笑,但是他拥有敢于追求理想的精神,只可惜他生活在一个腐败社会 。有权有势的人把别人看做取乐的工具,还有人不断想要通过联姻发财。堂吉诃德的追求与他们相反,这位骑士剑指的方向正是这些迂腐的权贵,他所向往的便是人们能够过上那种和谐、美好的生活,可是他却得不到人们支持,多么戏剧性啊,这样不如说是他的一生是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