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读《红楼梦》有感700字
早闻《红楼梦》之伟大与复杂,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今年夏天我便读完了这本世界名著。
若将这本书比作巧克力的话,打开书本,我从为只是普通的功克力,翻开目录时,就如入口时初尝到淡淡的甜,一路看下去,又犹如一层层的浓郁被剥开,再慢慢回味时才发现原来隐藏了一颗酒心。整册书如同一颗入口绵甜的酒心巧克力,令人口齿生香,回味无穷。
一册书,一个人,捡拾着盎然的趣味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想,用这两句诗来形容小时候我翻完《红楼梦》后的感想再确切不过。那时还小,爸爸买回来了《红楼梦》放在书架上,我吵嚷嚷着要看,但爸爸缺说我太过年幼不懂其中奥妙,因此便将它束之高阁,但这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得空爬上梯子,悄咪咪地取下来,粗略的翻着,却误打误撞的摸索到了宝黛的爱情,但又不很完全懂,只知其过程很美,但二人的悲惨结果却让我只误以为是他们有缘无分。忽觉已是傍晚时分,怕被发现,又悄咪咪地塞回去,但涵盖着宝黛爱情的《红楼梦》却已在我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一册书,数百人,捡拾到鲜明的主题
再大些,《红楼梦》便成了老师钦点的必读书目,也许是因为这本书在我的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吧。我开始和同学们一起阅读,然后就是无休止的争论;什么黛玉太痴,宝钗太贤,熙凤太辣,迎春太懦.......最后还得是老师一锤定音。少年时对《红楼梦》的认知,现在拾起来看那“一册书,数百人”的”相识”,亦不是“我是人间惆怅客”般落寞。
一册书,千万人,捡拾起时代的烙印
世上曹公只有一个,但研究“红学”的却有千万人,红学与甲骨学、敦煌学并称二十世纪三大显学,无数文人墨客挥墨于此,叶圣陶、吴世昌、吴思裕、吴组缃先生都曾为之挥笔,《红楼梦》所反映出来的历史与文学价值之高、曹公思想之深刻,令后人望尘莫及。
合上书本,思绪却仍在其中翻飞,如同薄暮的光线在其间破碎,化作彩色的星辰,隐没于夜空中。
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感
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感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娄葑第一中心小学六(4)徐佳琦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第四条,我想这辈子都不可能忘记。
昨天,奶奶问我;“你在学校里怎么样啊?学习成绩进步了吗?”不巧,由于我心思没放在学习上,成绩一落千丈,本来我的心里就很烦,一听奶奶这话,我就更为恼火了……奶奶成了我的出气筒:“关你什么事,老太婆!”说完我就冲进房间,把门“砰”的关上了。瞬间我看到奶奶在擦拭自己的眼角……
我站在窗前,推开了窗,寒风立刻钻进了我的衣服,冷到了我的骨头里。我打了个寒颤,【育儿指南 www.yuerzhinan.com】同时这风也使我清醒了很多,想起刚才对奶奶的态度,觉得真不应该……
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我努力装出平静的样子,问:“谁?”
“我!”
“奶奶,有什么时吗?”
“我想告诉你,下雨了,别开窗,否则会冻出病来的。如果你非要开窗,就多穿件衣服。窗开得小一点……”
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我对奶奶这么不尊敬,她居然不怪我。点点雨滴飘进来,落在我的脸上,分不清是雨还是泪……以后我可要想想《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条例,切记三思而后行。
指导教师:许秀玲
读《学生“杂念”当尊重》有感800字
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学生“杂念”当尊重》,颇有同感。
记得,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开学不久,五年级某班的学生兴致勃勃地上了第一节英语课,英语老师在课堂上首先教学生用英语说师生问候的话,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英语,全班同学都学得很认真。第二天,有一位同学告诉老师,××同学给英语老师起绰号,叫他“煤气灶”,询问原因,才得知原来英语老师姓赵,英语应称呼“Miss Zhao”,所以便给老师取名“煤气灶”,当时英语老师也在场,这位英语老师是位中年教师,有着二十几年的教育实践经验,他没有立即去批评、指责那位起绰号的同学,而是大度地一笑了之,继续做自己的工作,课上也没有去责难这位起绰号的学生,后来通过与那位同学私下谈话,了解到原来他是想记住老师的称呼,所以就用了中文的谐音,老师便表示了对他的谅解,并出乎意料地赞扬这位学生会动脑筋想办法,并告诉他只要学会了国际音标,大多数英语单词,只要看见拼写,便能较准确地发音了,鼓励他认真学好英语。这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原来在班级属中下等,语文、数学都只能考六、七十分,但英语却学得特别出色,成为他的强项。我想,这成绩的取得应归功于这位英语老师,正是他的大度、宽容,激起了学生对老师的崇敬,并把对老师的爱转化到对他所教学科的爱,增强了学习的动力,这种培养出来的对英语学科的良好的情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确信这孩子成人以后,别的老师也许会记不清姓什么,叫什么,但这位英语老师“煤气灶”——“Miss Zhao”会让他终生难忘。试想,如果这位老师揪住孩子起绰号的小辫子不放,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逆反心理,英语也许会成为他学得最差的一门学科。
“杂念”就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花絮,生活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不仅仅是学习。作为教育者应该学会“编织”学生心中的杂念,采取巧妙的方式方法给予合理的疏导,给学生的“杂念”留出适当的空间,宽容、大度地待生处事,将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的培养,也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读《西游记》有感800字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甘泉,滋润着我的心灵;一本好书,就像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西游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谦恭儒雅的唐僧、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憨厚淳朴的猪八戒和任劳任怨的沙和尚,他们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有人说,他机智勇敢;有人说,他嫉恶如仇;有人说,他敢做敢当;有人说,他善恶分明。但最让我敬佩的,还是他的知恩图报。当他被唐僧从五指山下救出时,他便对唐僧心存感激。在取经路上,他斩妖除魔,从不让师傅唐僧受到一点伤害,不论自己受到多大的委屈,他始终都对师傅不离不弃。
掩卷深思,我不禁想到了自己。
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家,饥肠辘辘,还没来得及放下书包就直奔餐桌。可当我坐在餐桌旁时,却不禁有些纳闷:“咦,香喷喷的米饭怎么还没端上来呢?”于是,我转身就对着还在厨房忙碌的妈妈大喊道:“妈妈,我的饭呢?”妈妈一脸平静的看着我:“在锅里呀!”我更加气愤了:“为什么不帮我盛好?”妈妈温柔地说:“你已经长大了,要学着自己盛饭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涨红了脸,跺着脚,双手叉着腰,生气地嚷道:“我不要,我就要你帮我盛!我上学已经很累了,你为什么还不帮我盛饭?”可是妈妈却像没听见似的,摇摇头,走开了。
现在想来,当时的我是多么无知。妈妈不给我盛饭,只是想让我慢慢学会独立,我不仅不理解她的良苦用心,还认为妈妈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们都是妈妈十月怀胎生下的骨肉,我们都是妈妈不辞辛苦照顾的宝贝。自从有了我们,妈妈就是世界上最刚强的超人,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她宁愿自己千疮百孔,也要让我们平安无事!父母给了我们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最慷慨的情,最深沉的期待。孙悟空仅仅因为唐僧撕去了符咒,重获自由,他就用自己的一生去回报唐僧,何况生养我们的父母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我已经长大了,该我来报答您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黄香扇枕温席、杨时程门立雪、韩信报一饭之恩……无一不在诉说着感恩。其实,感恩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它可以是一个亲切的眼神,可以是一个甜甜的微笑,可以是一句温暖的话语……
感恩,充实着我们的生活;感恩,塑造着我们的心灵;感恩,使我们拥有爱心……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