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古诗文》有感-记叙文800字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不拘一格,都有自己深远的发展过程。我颇为感兴趣的就是中国的古诗文。
这个假期,我读了朱首彦的著作《漫读课本里的古诗文》,全书以古诗文为聚焦点,以阐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为旨趣,语句流畅、优美,处处散发着诗意,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释怀。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的一句,通过作者对古诗文的解读,使我深深理解和体会了谦虚好学的含义。老师也经常在课堂上对我们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更深刻的体会”。我也深深地感悟到了,读完一本书,再次反复去品味,就似品茶一样,每一次所品出的味道都有另一种芳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们不能只知道“死学”,不会思考变通,最后就会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更不能只思考而不认真读书,脑子里没有一点知识,学习起来也很吃力。所以,我们要把学与思结合在一起,就会使学习变的轻松。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在其中心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从中,也告诫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的向别人学习,并且一定要有严格端正的求学态度。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拿我们班来说吧!在这个49人的集体里,就有许多我的良师益友:作文天才王智吴;唱歌能手孙铭博;小书法家李旸烨;学习能手王熙妍……他们的才华都值得我们学习。这不正是孔子《论语》传与我们做人求学问的道理吗?
这一个个阐述读书求学的古诗文,多么让人终身受益匪浅,告诫后人应该具有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气节的思想品德。
重温最美古诗文,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孔子、老子、李白、陆游这些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诗人,他们都富有激情,充满着无穷的想象力。古诗文只有中国有,可想而知,我们的古代人民的智慧有多高,古诗文——就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伟大瑰宝。
登长城有感 初中生优秀原创古诗100字
居庸关前聚峰峦,万里蜿蜒金蟒还;
青砖铺就通天路,云梯千层曲也弯。
不知绝巘何人在,却见近处几【https://www.yuerzhinan.com】人攀;
皆言长城英雄处,不登焉知越岭难。
高山抹绿映雄关,山河秀色一朝览;
终可向天一声吼,吾到长城是好汉。
古诗四首
古诗四首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小学六(2)班潘燕雯 桂花
阳春三月桂花美,
清香扑鼻惹人爱。
蜜蜂蝴蝶齐喝彩,
热闹非凡增春色。
荷花
夏日湖畔荷花艳,
绿叶衣裳荷花舞。
暖阳照射水中仙,
荷叶荷花天天笑!
菊花
秋高气爽菊花开,
清香四溢精神好。
五彩缤纷真好看,
碧叶衬托美少女。
梅花
大雪纷飞腊月天,
百花凋谢让人怜。
独有梅花迎风雪,
粉嫩清香令人迷。
指导教师:潘月萍
读《水调歌头》有感_古诗读后感500字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起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深深的写着他的怀念,想着家人、皇帝的忧愁,通通映衬在这首诗上,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更是显得凄凉啊!回忆着以前家人一起团聚的日子,现在在这里孤零零的一人,也只能在中秋,跟家人同时看着那颗又圆又皎洁的月亮。但虽然同时看着月亮,却相隔两岸,不免感到惆怅。
中秋节,农历十五日。中秋节就像过年一样,家人团结在一起,一起在那又圆又大的月亮下,一起烤肉、吃柚子,还一起欣赏月亮。而看到那皎洁得月亮,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月亮种种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砍树、玉兔捣药等传说,我们不妨停下脚步,仰望月亮,说不定可以看到吴刚努力的砍伐着树木,玉兔“咚咚咚”的捣着药呢!
如今中秋节又到来了,家家户户都高兴得买柚子、准备烤肉用具,又在那又圆又大的月亮下,一起吃烤肉、吃柚子,高高兴兴的团聚一起赏月;全家团聚,宛如过年除夕一起吃团圆饭一样,团聚一堂,大家有说有笑的,这样的日子并不多,但只要好好珍惜,会得到很多快乐。比起苏轼来,我们的中秋不是比他好多了吗?
古诗-初中随笔400字
我相信当我开始提起古诗这个东西的时候,我相信我们大家,任何人都不会觉得陌生甚至还会觉得很亲切,很想靠近。古诗词自古就是我们中国源远流长下来的,我相信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一定都有着对古诗词的热爱和亲切。我这没有胡扯!我相信这一定是必然的,不管是牙牙学语的儿童,而是成年冷静的成年人他们或多或少都能说出一两句流畅的古诗词。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或者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些古诗大家耳熟能详,都生出亲切之感,可见古诗词早已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里。
古诗词必然是我们中国的产物,不管是在那个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代,还是那盛世繁华的唐代,还是那带着凄凉色www.yuerzhinan.com彩的宋代,又或者是那异想天开的明代,或者是那最后凄凉又悲惨的清代……不管是哪个朝代古诗词必然有,拿圣堂来说,古诗词一定发展到了巅峰,拿明朝来说,古人虽没有多少发展古诗词,但是却异想天开的写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小说……我们中国人必然有着古诗词的情怀,古诗词一定会远远流传下来的!
与圣贤同行-读《古诗文诵读》有感700字
撒贝宁叔叔说:“当你读过经典,山水意境自然不同。看山是‘空山新雨后’,看水是‘坐看云起时’。”暑期伊始,我就开始阅读《古诗文诵读》,这套精妙绝伦的书,让我领略到经典的无穷魅力,感受到古圣先贤的智慧。
这套书从《尚书》、《诗经》及诸子百家,到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收录了各个时期最精华的篇章。它仿佛为我推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任我穿梭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灿烂的文化之中,它让我结识了诲人不倦的孔子,才华横溢的李白和豁达乐观的苏轼……每次诵读时,我都犹如和圣贤们站在了一起,与他们在历史的时空中对话,聆听他们的谆谆教诲,赞叹文中的诗情画意,感受他们赤诚的家国情怀。每一次诵读都能让我感受到古诗文无穷的魅力。
古诗文带给我们自豪,它哺育了祖祖辈辈的中华儿女,成就了世世代代的中华民族。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诗歌,古今中外没有哪一种诗歌有这样的生命力。
古诗文带给我们美好,上下五千年留下了多少优美的诗文。“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春的明媚;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夏的绚烂;“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是秋的思念;“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是冬的静美。
古诗文带给我们智慧,短短的几句话就能表达世间万物,用最少的语言传递最多的信息。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高瞻远瞩,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通透豁达,无一不记录着祖先们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
古诗文带给我们震撼,它的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的灵魂,每一句诗都有自己的故事。它蕴含着老祖宗的深刻智慧和丰厚哲理。今年的冬奥会开幕式,采用了古韵优美的诗词串联二十四节气,最后完成北京冬奥会倒计时,真的超级震撼!
在这炽热的盛夏时节,我诵读经典,对话圣贤,感受着千年文字的力量。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任何一个民族都望尘莫及。作为民族希望的我们要诵读经典,好好学习,让灿烂的中华文明世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