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小学生观后感600字
快乐的暑假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每当到了9月份开学前,心里总是满怀期待,因为开学的前一天里,又可以看一个特别有意义的节目《开学第一课》了,今天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
随着主持人娓娓道来,我们了解到了祖国那段艰辛岁月,看到了党的发展历程,见识了许多革命先辈在那段岁月里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壮举。这些伟大的壮举,让我热血沸腾,这种大无畏精神深深感动了我,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是李大钊的故事,“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这是李大钊在105年前的9月1日发表在《新青年》上《青春》一文的内容。节目中李大钊之孙李宏塔和李亚中分享了祖父的革命事迹:李大钊生前每月收入有200多块大洋,他却把大部分经费投入了革命事业中,李大钊牺牲后,只给家里留了一块大洋。他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我为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我们的祖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哪怕途中有艰难也屹立不倒。
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我深深地体会到在祖国的发展历程中,有那么多的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也让我体会到:少年强则国强,让我扛起历史交予我们的使命,挺起腰杆,走向成功的道路。我们一定要有坚定的爱国之心,时时维护我们国家的荣誉,以自身的行动,来回报我们的祖国母亲。
通过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让我明白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要充分利用好时间。作为学生的我们,要学习《开学第一课》里面各位先辈的精神,以饱满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的学习,不断努力充实自己的知识,这样在未来的祖国,才能贡献出一份力量。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50字:做新好学生
9月1日的晚上,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节目分为“孝”“礼”“爱”“强”四个部分,让我收获颇丰。
“孝”是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可以每天放学回家亲热地叫一声“爸爸妈妈”多于父母沟通,关心父母的健康,发时间陪陪父母。“孝”从当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也要孝顺父母,我会用我的小手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我长大了,我想带着父母去世界旅行,让他们开开眼界。我要尽我能力让他们幸福地安享晚年,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字眼,爱是温馨的。《开学第一课》教会我们爱他人、爱生活、爱生命、爱家人,我们在爱中成长。爱让我们获得幸福和快乐。
“礼“是立身之本。家风教育中“礼”是尊敬长辈、关爱家人。校园里,“礼”是团结同学、遵守纪律。生活中,“礼’则是日常行为的每一个细节:待人接物使用礼貌用语、懂得宽容谦让,在公共场合举止文明。
新学期的《开学第一课》真的很棒,让我明白要讲礼有孝有爱,做个好学生。
(作者:杨湘湲指导老师:龙利如)
《开学第一课》-小学生观后感600字
九月金秋的登台,代表着炎炎夏日的退场,也代表着我们新学期的到来。
是的,开学了!《开学第一课》也如约而至了。这几乎成为我们的习惯,也成为开学第一天的精神大餐。因为《开学第一课》中我们到能看那些杰出的人物所的带来熠熠生辉的故事,鼓着舞我们在新学期的征程上奋斗拼搏,往勇前直!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就是:奋斗
成就梦想!随着镜头的切换与主持人的枢道来,我们了解到了冬奥赛场上的青春之光、50年的金色种子梦、一粒稻米的故事、塞罕坝机械林场劳动课、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青藏科考的故等事。让我们在观看与听中聆,感知。
到民族脊梁的挺拔,以及先烈志士的伟大,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树立梦想、爱党爱国、奋斗拼搏!
奋斗成就梦想,梦想点亮人生。故事里的他们为了实现梦想,在各自岗位上的平凡努力,不懈奋斗,汇聚中族伟大复兴的澎湃动力。我们都知道,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国家是由人民组成的,只有你我的小改变,才能让新中国走上新的台阶,才能让中华民族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走过几多的风风雨雨,在多少代人的不懈奋斗中才有了如今耀眼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实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有着前人不可比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更应当努力学习,勇于奋斗。我们一定要勇敢地奔跑在青春的赛道上,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不负新时代给予我们的新使命,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能够早日实现!正所谓:无奋斗,不青春!只有依靠奋斗,去努力,去知行合一,才能实现梦想。
岁月的长河,从不停息;
奋斗的征程,永远向前;
梦想的实现,抬首可见。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创是造新的历史。
2017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_小学生观后感900字
九月晚上的风是暖暖的,吹的脸热热的,红彤彤的。天空像一块洗净了的蓝黑色的粗布,星星仿佛是撒在这块粗布上闪光的碎金,很美很美。此时的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了客厅的沙发上,一起准备迎来这学期的《开学第一课》
这学期的《开学第一课乘着梦想的翅膀》又一次的感动到了我们一家人,但让我最深刻的还是自闭症孩子的妈妈郑亚波的故事,他们的故事,让我们一家人留了一桌子的泪水和满满的感动。郑亚波妈妈是一位加油站的工人,很普通的一个妈妈,家庭不富有,却很爱自己的孩子,作为单亲妈妈,她为给自闭症的儿子开发智力,看视频自学弹钢琴,学会后再手把手的教给儿子,虽然儿子的智力有问题,虽然也想过放弃,但她整整11年来从未间断,11年啊,这是要多久啊,我们没有体会过这种感受,所以,我们并不明白,一个妈妈对孩子那是多么伟大的爱啊。9岁前,还不会说话的儿子如今已经能自弹自唱,这是要多大的爱心,多大的力量啊!她为了让孩子活得更有希望,从没叫苦叫累。我记得她说过:“即使全世界都放弃了你,妈妈也不会放弃你。弹钢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它给了我和我的孩子最后的希望。只要坚持梦想,每个人的人生,都能精彩。”看到这一句话,我的泪水就像坏掉了的水闸,关也关不掉,我看着我的妈妈,心里那个叫感激的东西突然蹦了出来,“妈妈,其实我真的很感谢你,真的真的很感谢你”
另一个让我感动得故事就是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孩子和双腿的廖智老师,她让我更深的明白了挫折并不困难,只要你有一个坚强的心,她的精神让人敬佩,更值得让我们学习。以前,我真的很懦弱,一遇到什么挫折,就只会躲到一边,在令我最头疼的体育课上,每回跑800米,不管你怎么找,都找不到我,因为我会以一千一万个理由不跑。可廖智老师和我不一样,在遇到汶川那么大的地震中,就算没了双腿也仍在努力的跳舞她也曾深深绝望过,没有双腿还怎么跳舞?但她没有中断对舞蹈梦的追逐,她忍受巨大的疼痛学会了穿假肢站立行走,跌到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她一次一次的重复着这样的动作,在不断的失败,不断的站起中坚持训练,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用自己的经历向我们证明了“一旦你不再恐惧害怕,困难也不是那么难以战胜”。
不知不觉节目结束了,我和爸爸妈妈的眼睛都红成了小白兔,但是我们现在还仍记忆犹新。
开学第一课-小学生读后感700字
每一个新学年的开始,都会有新的开学第一课伴随着播出,今年也不例外。九月一号的晚上,不到八点,我便打开cctv1频道。
这次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一封相隔七十二年的书信令我泪下。
七十二年前,红军蓝蒂裕在狱中用尽他最后的力气,给他五岁的儿子蓝耕荒写了一封信。而今,蓝耕荒已经成为一名七十七岁的古稀老人。他在节目中与成为革命先烈的父亲隔空对话,并写了一封回信。理想是火,点燃革命热血。
红其拉甫执勤点的护边员拉齐尔·【yuerzhinan.com育儿指南】巴依卡,二零二一年一月四日,为救落入冰窟的儿童英勇牺牲。当人们把他从冰冷的湖水中抬出来时,他的手仍保持托举的姿势。这是他留个世界最后的定格,如今,他长眠于帕米尔高原,守卫着他魂牵梦绕的边防线。开学第一课上,他的女儿和儿子来到现场,十二岁的拉迪尔掷地有声地承诺:“爸爸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长大当兵,退伍后当一名的护边员。”为国守边,是拉齐尼一家三代人守护了七十二年的理想。
还有彭士禄爷爷,由一个目不识丁的放牛娃,通过不畏艰苦的学习,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一个颠沛流离的孤儿,到造核潜艇、建核电站的大科学家。在他幼时,到处都在缉拿他,贫苦的老百姓们冒着危险照顾他,后来,由于叛徒的出卖,年仅八岁的彭士禄爷爷被捕。老一辈的科学家们在那种困苦的环境下都能成就事业,拥有更好条件的我们为什么不能?
张桂梅建立女高,为的就是打破加在大山中女性脖上的枷锁,用知识来改变她们的命运,用知识送她们走出大山,用知识圆了她们的大学梦。
什么是小康?开学第一课答复了令我疑惑不已的问题。在西周时期,小康就已经出现,《诗经》上的《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指的是相对稳定的生活。在今天,小康不仅包括人民安居乐业,还有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都得到较好满足。文化、财富、教育等等方面。
每一次的开学第一课都给我新的感受,新学期已经开始,我要用革命先烈们和老一辈科学家们的拼搏、奋斗精神来鼓舞自己,脚踏实地,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