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参观博物馆-记叙作文600字【汇总9则】

参观宁波博物馆

参观宁波博物馆

10月3日的那天,天阴沉沉的,天空还时不时的飘着零星小雨。不知谁提议了一句:“我们去宁波博物馆参观一下吧,听说那里在展览乾隆皇帝时期的物品。”我听了马上附和着。于是,心动不如行动,爸爸开着车带我们去了宁波博物馆。
车子很快到了宁波博物馆,只见那里的建筑十分奇特,表面是用古老的转头和瓦片堆砌起来的,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参观的人真多,我们一步一步往前走,终于来到了展览馆里面,里面果然陈列这乾隆皇帝的画像,画像里的乾隆皇帝很年轻,目光炯炯。旁边还挂着清朝时期最繁荣的画像,在走进去,玻璃橱窗里放着清朝时期的“玉如意”、“玉屏风”等等之类的珍贵文物,那些文物是晶莹剔透,十分精致.参观完清朝的展览馆后,我们有参观了原始人遗址,在这里,可以看到原始人用过的工具盒居住环境。再往里走,就看到了老宁波的旧址,像状元楼、源康布店、十里红妆、赵大有等等这些珍贵的文物至今在宁波还保留着......
通过参观这次的博物馆,使我对中国的历史和宁波要有了新的认识!

参观博物馆-记叙作文600字【汇总9则】

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

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

陈梦雨

记得去年的夏天,爸爸、妈妈带我参观了位于东莞市虎门镇的鸦片战争博物馆。
从广州坐车出发,约一小时就到了虎门,踏进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林则徐纪念碑。林则徐是福建人,清朝时的一个大人物,著名的“虎门销烟”就是他组织和指挥的。是我们的民族英雄。离开林则徐纪念碑往左走,就到了销烟池,销烟池有两个,呈方形,比游泳池小一些,池子旁边有一涵洞,通向大海。爸爸说,别看池子不起眼,一百多年前,林则徐就在这两个池子里销毁了二万多箱鸦片,也就是著名的虎门销烟。我问爸爸为什么要销毁呢?爸爸说,鸦片是毒品,是英国侵略者用来毒害中国人的,人吸食鸦片后就会上瘾,骨瘦如柴,什么事都干不了,弄得家破人亡,害国害民。我心想【育儿指南 yuerzhinan.com】:这些外国人怎么那么坏,林则徐真是太伟大了,鸦片烧得太好了。
离开了销烟池,再往前走就到了一幢三层楼的门前,上面写着“鸦片战争博物馆”,走进大厅,陈列柜里摆了很多东西,有鸦片烟具、大炮、火药缸、大刀、长矛,还有洋枪洋炮等等。有一样东西,特别引人注目,它黑黑的、圆圆的,大小有的象乒乓球,有的象铅球。讲解员阿姨说,这就是鸦片,它是从婴粟这种植物里提练出来的,当时主要在印度种植,提练好后英国人把它运到中国来,毒害中国人。阿姨说,虎门销烟后,英国人不服输,发动了鸦片战争,英国人用大船大炮打败了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把香港给抢去了。
走出博物馆,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国家不强大,就会有人来欺负我们,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让祖国更加强大。

参观博物馆-记叙作文600字【汇总9则】

参观博物馆-日记作文600字

今天我与少通社的其他十九位小记者一起参观了莆田市博物馆。在众多展厅中我最喜欢的是“开普来学”以及“闽中抗日战争”。

“开普来学”中的每一个字都令我们莆田人骄傲无比。从唐至清,莆田出了二千四百八十二名进士,仅状元就有十一名武状元便有二名,而最小中进士的只有十四岁,最大的有六七十岁,因此莆田有“一科两状元”、“魁亚占双标”、“一家九刺史”、“一门五学士”和“兄弟两宰相”等科甲佳话也不足为奇,更令我自豪的是咱们莆田的尽是名人清官:名臣蔡襄、彭韶、彭鹏、林润……著名史学家郑樵、柯维棋、黄仲绍,理学家林光朝,以及民族英雄陈文龙等。作为正宗的莆田人,我为祖先的智慧而骄傲,为祖先的清廉而敬仰,为祖先的勤奋苦读而钦佩。

“闽中抗日战争”这一部分令我十分的难忘。抗日战争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国家自卫战,全国各地都受到了日军残酷无比的攻击。作为抗海的莆田只能放下使用了千年的笔杆子,与中央红军一起扛起枪杆子,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开创了闽中游击根据地,为最终赢得抗日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闽中的抗日勇士们在海上坚持毛主席打游击战:“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敌驻我扰”的原则,坚持抗日斗争,最终于1949年8月21日,莆田解放;8月25日,仙游解放。我赞美莆田的抗日勇士。赞美他们的宁死不屈,赞美他们的吃苦耐劳,赞美他们以身殉国的高尚情操!

参观完莆田市博物馆,我参观完莆田市博物馆,感到自豪无比。“文献名邦,海滨邹鲁”,莆田,毫不愧于这个称号。我一定要传承华夏人民“学而优则仕”的家国情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奋发读书,学成后报效祖国,为国奉献,从而重振我兴华!

参观博物馆-记叙作文600字【汇总9则】

参观昆明火车博物馆

到昆明旅游,一定要去昆明火车博物馆,像我这个火车迷,不去就怪了!

博物馆分为南、北二馆。南馆的前身,是开远火车站候车室呢!从外面看南馆,有外国古典气息,并与北馆的现代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南馆到北馆,仿佛跨越了时代。

南馆门口,有寸轨600毫米、米轨1000毫米、准轨1435毫米的实物样品展示。其铁轨下的不同的铸铁枕木、旧木枕木与这锈迹斑斑的铁轨一起静卧此地,就仿佛向人们叙述着古老而又悲惨的中国火车的发展历史。在二楼,展厅里全是勘测仪器,是当时洋人的东西呀!看着它们,让我兴奋惊讶,在那个年代居然有如此先进的东西!而汗颜当时中国的贫穷及苦难呀!以及法国列强对中国路权的掠夺。

到临时展厅里,照片记载着滇越铁路的历史,有的是记载修铁路的重要时刻、有的是记载“人字桥”的建造、有的是铁路列车变化的记载!总之,任何一点变化都彰显中国火车、铁路的变化,展现中国铁路的辛酸历史。

当我看到一句话,我惊呆了——滇越铁路每前进一米,就死12个中国劳工。这,是用生命搭起的铁路!是贫穷、苦难之中国建设铁路的血泪历史!

南馆看完了,我到北馆。哇!这是我最想看的,曾做梦都想见的、想抚摸的、想体验的、想留影照的――各种实物火车!真真的实物、不是模型、是真的。甚至我可闻到蒸汽、柴油之味,抚摸机车上的难有的煤尘、油渍!而感慨火车机车及车辆的饱经沧桑。这里陈列的中国绝版机车,准轨上游型0388号蒸汽机车――1971年中国唐山机车车辆厂制造。准轨东风1型2058号内燃机车——1973年戚墅堰制造。这是“东风始祖”――东风1。还有东风2 等等!当然、机车有寸轨、米轨机车及配套车辆等,这里可谓是火车大世界,是名副其实的火车博物馆!

在北馆,我看到了老式的火车票,原来是这么的小,就象一个小小的卡片、只有我们2手指宽、太简单了,完全没有现在火车票的大气、美观!看着历史、展望未来,中国铁路与共和国同成长!

寒暑轮替、草木荣枯,回首往事、时间是伟大的作者,演绎了神州大地的沧桑巨变,书写了亿万人民的生活变迁!今日之中国铁路、加速奔跑,借力民族复兴之东风,将奏响追梦奋进的时代乐章!

参观博物馆-叙事作文600字

伴随着丝丝微风,“顶”着一轮烈【yuerzhinan.com】日,我们踏着欢快的脚步来到了位于昭通市北郊的市博物馆。

一路上,我的耳边都掺杂着同学们的嬉笑和大闹声,吵吵嚷嚷的,好不热闹。下了公交后,我们带着期盼大约走了十来分钟,终于来到了已盼望了一个多小时的博物馆。

刚进入博物馆,我立刻被带进了一种安静的气氛中,让人也不由的紧张起来。我环顾四周,参观的人寥寥无几,所以显得很安静,可随着我们的进入,马上就变得热闹起来,同学们的讲话声就布满了耳边。

我们首先进入第一个展区,映入眼帘的便是几个原始人,我被吓了一跳:在这个年代还会有原始人出现吗?可再一看,我发现他们目光呆滞,而且没有任何活动的迹象,我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原来只是几个人工的雕塑而已呀!可它仿得太逼真了,让人感觉他们就是真实的。在他们旁边的一块木板上,介绍了人类的进化史。我们在这里停留了好一会儿,直至把简介都详详细细地看完了,才继续向前走去。

转过一个弯,有很多展台,每一个展台里都摆放着一件珍贵的文物,有宝刀、陶碗、泥人,每一件宝物都像在和我们说着一个故事,传播着很多知识。我们很快参观完了这一个内容,接着进入了下一个展厅。这里向我们展示的主要是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有一面墙上贴着许多民族的人文照片,还有一些民族服饰,以及各民族的英雄人物。

最后,在一阵阵惊呼声中,我们完成了这次有意义的采风。

从博物馆出来后,我不禁暗暗感叹,我们昭通的历史竟然这么久远,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许多故事、许多知识,是一种复合多元性的文化。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继续发扬家乡这一伟大的传统。

参观江海博物馆_关于参观的作文600字

今天,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来到江海博物馆参观。江海博物馆坐落于海门的新城区,地处汇智路北侧,张謇大道东侧,在绿树苍柏、小桥流水“抱拥”中的博物馆,显得古典静美,大气厚重。

走进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大厅内的主题雕塑――《江海神韵》。它是一个高9米,直径1。8米的圆柱形浮雕柱,据解说员阿姨介绍,他是根据《西游记》中对“定海神针”的描述而设计创作的,意思就是海河永固,圆柱上的浮雕内容是神话“精卫填海”的故事,我仔细一瞧,柱子上的那只精卫鸟,正闲着数只往大海奔去呢。

在圆柱形浮雕柱身后,是按照由东到西的顺序排列,透明的亚克力管,上半部分的蓝白色体现的是长江径流的造型。象征着江海之水,中间的黄色是江海冲击而成的泥沙,整体营造出长江之水奔流入海的意境,也体现出江海文化的现实性、时间性和空间性延展性。

跟着讲解员阿姨往里走,我们来到了优秀特色文化展区内。最吸引同学们目光的就是“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模型了。一只只造型逼真的帆船布满了整个海面,船上的人物雕刻的栩栩如生,他们有的在挂帆,有的手持望远镜在观察,有的在和外商交易……看着眼前的模型,我仿佛回到了600多年前的明朝,看到了站在船头英姿飒爽的郑和,他正镇定自若的指挥船队破浪前行。是呀,我们不得不感激郑和,感激他揭开了中外友好往来的篇章,感激他让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

这次博物馆之旅,不但让我们领悟了江海文化的风采,还让我们了解了海门的历史,我真为海门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自豪。

参观铜陵博物馆-叙事作文600字

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常对我说,我们的家乡盛产“青铜”,是古铜都。为了近距离感受铜都文化,我们一家人来到了位于西湖湿地旁的铜陵博物馆。

一下车,我就被博物馆的雄伟气势所震撼。古朴、闪亮的铜柱矗立在眼前,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似跳动的生命,召唤着来往的游客。

走进博物馆,我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长卷历史画。现代的、古代的,交错纵横,应接不暇。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编钟”。据说这些精致的乐器源于汉朝。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编钟配上投影出的婀娜多姿的舞蹈和那虚拟的音乐让我仿佛走进了汉朝宫廷。宫廷中央一位乐师优雅地敲击着绣着青色“兽纹”的编钟。那编钟声一会儿如同山涧泉水,叮叮咚咚,一会儿似涛涛江水,奔流不息……回过神来,那袅袅余音仍回荡在我的耳畔。

离开编钟,我来到了第二展厅,一把青色的利剑吸引了我。这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复合剑”。尽管受尽岁月的洗礼,那把利剑仍然透着一股杀气。昔日锋利的剑口已有了残缺,但丝毫不能掩饰他昔日战场的辉煌。望着这把青铜剑,我的视线模糊了,眼前隐隐约约出现了战马、盔甲……那刀光剑影、驰骋厮杀的场景让我顿觉凉意飕飕。哭泣、呐喊……宝剑仿佛哭诉着战争的残酷。莫非这把剑也如同曹操的“倚天”剑,曾让无数将士胆寒?

“潘峙宇,看这只金螃蟹!"爸爸把我拉回到现实中。真是一只可爱的金螃蟹呀!在放大镜下,我甚至可以看到它的纹路。古代人真是心灵手巧!红宝石的腹部,白玉做的眼睛。讲解员阿姨说这是古代的“金镶玉”,看来古铜都不止有“铜”呀!

离开博物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脑海里浮现了李白的诗句“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好一个炉火照天地的古铜都呀!我很自豪地对爸爸妈妈说:“我爱铜陵!”

参观南京博物馆400字

今天,我参加了现代快报组织的参观南京博物院的活动。

一大早,我就和几个小伙伴来到了博物院门口。迫不及待的我,不时问妈妈:“妈妈,妈妈!活动什么时候才开始呀?”妈妈总是这样回答:“快了,快了。”

终于,活动开始了,我们走进了博物院。讲解员阿姨先给我们每个小记者发了一个语音机,它小小的,上面有几个按钮和一个特别的耳机。我一开始还把它当成了扩音器,对着它叽里呱啦,说个不停,后来,我才知道那是语音机,戴在耳朵上,即使离得远,也能听见讲解员的介绍。

讲解员先领着我们来到了马年特展馆,这里的“马”可真多呀!有石头雕成的石刻马;有陶制的战马;有绒布做成的似风火马。在这些各式各样的马中,我最喜欢《八骏图》。这八匹骏马和真马一样大,它们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显得十分高贵优雅。讲解员告诉我们,《八骏图》是西洋画师艾启蒙为乾隆皇帝的御藏宝马画的肖像图,十分珍贵,因为今年是马年,才全部挂出来展览的。

看完了马,讲解员又带着大家来到了历史馆。历史馆的宝物数不胜数,有的金光闪闪,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古朴精致。我最感兴趣的是光着肚皮,大跳古代“肚皮舞”的唐代陶人;还有南博镇院之宝之一的铜牛灯。这盏灯不仅外表精致,设计也很巧妙。听讲解员说,牛的肚子里装着水,灯燃烧时产生的烟和杂质可以溶解在水里,十分环保!

活动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南博。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我们也要努力,也要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些让他们赞叹的宝物!

参观国华珠算博物馆

  参观国华珠算博物馆

星期四下午,李老师带我们去参观国华珠算博物馆,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的,别提有多高兴了。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博物馆的馆标:雪白的底色上刻着“国萃”两个深蓝色的大字,顶上有三颗算珠——两颗平叠在一起,一颗竖立其上。在馆标的旁边,侧卧着一个大大的算盘。听老师讲这是全铜浇铸的算盘,重589千克。“哇,这么重!”同学们听了大吃一惊,一拥而上又摸又推。我也去试了试,用双手花了很大力气才推上一个算珠。珠算博物馆真是名不虚传啊!还没进展厅就给了我们一个惊喜。
穿过园子,爬上楼梯,我们来到了第一展厅。“哇!”这里简直是算盘的海洋,长方形的、鸟笼形的、宝塔形的、笔筒形的……应有尽有,千姿百态,令人眼花缭乱。瞧!墙壁上的算盘像一位位威风凛凛的将军;横梁上的算盘仿佛一个个严守纪律的士兵;橱窗里还藏着不少的算盘呢。最引人注目的要算“巨算”啦!一个个算珠比我们的脑袋还要大。李老师告诉我们:“巨算长6.5米,高1。68米,重1008千克,是算盘王国里的‘世界四绝’之一。”算盘王的下面躺着一个长长的算盘,是档位最多的算盘,它长6.12米,共有225档,可以供15人同时使用,是“四绝”中的长个子,在展厅里从北墙一直延伸到南墙。
走出第一展厅,我们到了第二展厅。这儿有各种各样材料制成的算盘:有金壁辉煌的纯金;有洁白无瑕的雪银;有金光闪耀的真铜;有熠熠生辉的珍珠;有古朴典范雅的景泰蓝;有古色古香的檀香木;有翠色欲流的翡翠;有千姿百态的海螺;还有珍贵无比的象牙算盘等。真让我们大开眼界!
第三展厅里陈列着“财源广进”、“财茂三江”、“老媪持家”、“八仙过海”等有关珠算的故事。各种雕塑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既有趣又长知识,大家的记录本上都写了密密麻麻的好几页。
恋恋不舍地走出展览厅,我心里又惭愧又高兴。惭愧的是以前我对珠算真是小看了,认为算盘已被计算器代替,因此也不愿意去学去了解。高兴的是现在我才明白珠算被誉为中国五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指导教师:王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