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党恩 砥砺前行-观《少年雷锋》有感600字
电视屏幕一黑,我站了起来。屏幕中倒映出我模糊的影子,我才猛然发现,我哭了,为少年雷锋在黑暗年代所经历的折磨和苦难的经历,也为了他对党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少年雷锋》这部电影主要讲:雷锋五岁那年,日本人向他们的村庄投下炸弹,乡亲们躲在山上的一个山洞里饿了好几天,雷锋爸爸下山去为乡亲们寻找食物,却被日本人发现杀死。小雷锋从地上捡起被父亲鲜血染红了的粮食时,仇恨从此种入他幼小的心里;日本人走后,雷锋哥哥去镇上当学徒,得肺结核死去;雷锋的弟弟也连病带饿安安静静地死去;雷锋妈妈被汉奸刘绍礼和地主徐二老婆设计奸污,怀着满腔的悲愤,离开了这个充满苦难的人世。短短三年时间,雷锋接连失去四位亲人,成了孤儿,靠打零工、讨饭度日。地下党员彭六叔在雷锋濒于绝境时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自己家里,成为了第一批少先队员。
“党让我去哪我就去哪,党就是我的母亲!”这是《少年雷锋》中雷锋的经典台词。对呀,是党让他吃饱饭,是党让他不再受苦,是党让他背上书包,是党让他有学上,是党让他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
雷锋小小年纪就去给地主家放牛,大年初一,路过徐二恶婆家门口,徐胖崽放狗来咬他,妈妈跑来用身体护着他,被家丁抽了几鞭子,额角沁出了血印。雷锋经历的苦难,生活优渥的我们是难以体会的。因此,当我们坐在宽敞的教室读书时;当我们躺在妈妈怀里撒娇时;当我们吃着丰富的大餐时……心中又怎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样得来的呢?
少年周恩来曾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更应该用我们滚烫的血,青春的魂,砥砺前行,把每一滴汗,每一滴血浸入祖国的大地,让我们最爱的祖国母亲更加强大!
《寻找最美孝观少年》心有感_小学六年级作文250字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留下来的一句古话,也时常告诫着我们要孝顺。https://www.yuerzhinan.com而今天,我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这个影片后,让我更加明白了这个道理。
这次“最美孝心少年”一共有10个人,老师带我们看了3个人的事迹,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赵文龙。他父母离了婚,他被判给了爸爸,但当他得知妈妈患了病,就毫不犹豫的回到了妈妈身边。因为***妈患了尿毒症和脊椎病,所以每天他都把他的妈妈送到医院,每天晚上帮妈妈按摩,直到凌晨三点才睡。他不怕苦不怕累,孝敬父母的品质值得我学习。
通过这个片子,我才发现自己为父母所做的都只是一点点,我有时候,还对父母乱发脾气。而赵文龙却能这样对父母,我一定会向他学习。
我以后一定会更加孝敬父母,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观《少年毛泽东》有感-优秀作文450字
“好耶,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这样开心的喊话声来自好莱坞影城正在播放的影片《少年毛泽东》。每个人都在认真地看着。
这部影片真是精彩极了,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边远的韶山冲里成长着一个叫毛泽东的阳光少年,童年的无拘无束让他与伙伴们经历了一些有趣的事情。虽然他的爸爸希望他成为一个种田人,但他热爱读书,后来终于走了出韶山冲去了外面的世界。
这部电影最令我感动的一个片段是:在旱灾和蝗灾的双重折磨下,乡亲们的庄稼都颗粒无收,只有秋满家和毛泽东家有存粮。于是乡亲们便拿着锄头,挑着担子去秋满家借粮,谁知却被人误解是来抢粮的。就在双方互相猜疑甚至要火拼的时候,毛泽东来了,他高声疾呼说:“我们家有粮,我们家借给你们!”乡亲们一听这话,又是激动,又是高兴……一场冲突就这样避免了。之后,大家一起来到了毛泽东家,都分到了粮食。而毛泽东父亲因为家中没有粮食而发愁。这时,秋满一家受到感动,推着几辆车,把粮食送来了。毛泽东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令我感动。
看完了《少年毛泽东》这部电影后,我的感触很深:少年毛泽东不仅热爱读书,志向远大,而且富有同情心、助人为乐。我想到自己,现在的读书条件那么好,更应该以少年毛泽东为榜样,努力学习,长大作对祖国有用的人。
观《最美孝心少年》有感_小学作文300字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再次看了一遍子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仪式,还是很感动,值得我们学习。
黄凤、吴林香、邵帅、龙花、徐泌烨、赵文龙、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王芹秀和何秀巡姐弟是这次颁奖的主人公。他们用单纯、善良的孝道诠释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对于在蜜罐里的我们有什么不知足吗?
在这些人中,我最感动的是板车女孩黄凤。她本来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不幸的是在2001年爸爸打工时从楼上摔了下来,脊柱摔断了,从此下身瘫痪。这个只有6岁的活泼女孩,肩上扛起了家庭重担,开始独立照顾瘫痪的父亲和双目失明的奶奶,12岁那年,她带着家里仅有的27元钱,用安了轮子的铁板床,去了500百公里以外的上海,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她们祖孙三人来到了上海,可是各医院都不能治。但她并未放弃,每年都重复着一样的动作,每晚起来翻身,坚持了10年。
最美孝心少年,带来了不是几个精彩的片段,而是让我们知道孝的意义。
观《感动中国十大孝心少年》有感_小学作文350字
今天下午,在班会上我们全班观看了“感动中国十【http://www.yuerzhinan.com】大孝心少年”,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位少年的事迹。
第一位她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有滋有味。可有一天,不幸却接踵而至,先是她父亲摔断脊椎,紧接着她母亲不堪重负,离家出走了。但她并没有放弃,推着百斤重的铁板床,床上躺着爸爸,带着年迈的奶奶到上海去求医。一路上,她感动了许多人,这些人们都为她们伸出了援手,帮她们渡过了难关,她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孝心真是太令我感动了。
第二位少年名叫赵志龙,他的母亲患有尿毒症,每天不得不靠透析来维持生命,赵志龙他每天都推着轮椅去送妈妈,然后再去上学。在那条路上,他的鞋底不知被磨穿了多少回,但他仍坚持不懈,他的感人事件让老师知道了,老师很感动,每天亲自去为她补习。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感恩自己身边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他们的年纪都不大,但却已经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相比之下,我们却远远不如她们。我们一定要去学习他们,他们不但是感动中国的少年,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观《少年杨靖宇》后有感_记叙文600字
《少年杨靖宇》主要讲述了:杨靖宇从出生到牺牲,都跟李老财有仇。他生来命硬,虽上不起学,但很有志气。在县高小和岳老师一起建立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宣传小组,成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五四运动”的组长。
《少年杨靖宇》中,有四个主要人物:马尚德(杨靖宇原名);潜伏在县高小的共产党员岳老师——岳文清;永远站在马尚德这边,永远会帮助马尚德的——李世方;李家大少爷——李孬。
马尚德(杨靖宇原名),小时候家里就很穷,说准确的:他家从没富裕过。但哪怕就在这种家境贫困的情况下,他上不起学堂,就在门外偷听,李孬称他为“学偷”,他的这种顽强不屈,勤学好问,志气过人的精神,让老师免费收他这个学生。他也不负重望的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确山县高小。在县高小和岳老师一起建立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宣传小组,成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五四运动”的组长。他上完高小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河南省第一工业学院。为中国做出了做卓越的贡献。让泥腿子吃上了天鹅肉。
潜伏在县高小的共产党员岳老师——岳文清,在县高小和马尚德一起建立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宣传小组,一起打击了假洋鬼子——黄校长、孙学监和赵局长。他将学生们的问题告诉了张主任,张主任不是假洋鬼子,他让黄校长不在成为县高小的校长,让他永远的离开了学校。孙学监从此再也不去监督县高小。
李世方则是一个少了不行,多了不多的人。他总能在马尚德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他。就像在马尚德在打李孬家的大黄狗,李世方把李孬带过去玩,马尚德把大黄狗埋了。李世方不算一个主要人物,但没了他整部电影就没了滋味。
李孬在这里算一个半反派人物,他虽然家境富裕,但遇到了他的克星——马尚德,他虽然上课不好好听课,下课不好好写作业,但是他也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加入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宣传小组。改名为李学正。
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百善孝为先,孝是每一个做晚辈应尽的义务。孝字当头:老在上,子在下,古人这哪是创造字啊!而是给我们立下了一个规矩呀!观看了颁奖典礼,我深有感触。这十位孝心少年分别是:黄凤、赵文龙、吴林香、徐沁烨、林章羽、何秀巡、高雨欣、路玉婷、龙花、邵帅、王芹秀。等十位孝心少年为我们呈现了一段感人的故事。
黄凤,六岁时父亲瘫痪,母亲也离开的家,家里还有双目失明的奶奶,黄凤每天除了要照顾爸爸以外,还要照顾奶奶。后来她听说上海的医疗技术有可能会治好父亲的病,黄凤找来村里的焊工,为爸爸焊了一张铁床,推着爸爸便走着去了上海。但是上海的专家也对爸爸的病没有办法,小黄凤仍然没有放弃,依然照顾着爸爸。
吴林香,父亲去世,母亲患有重病,家中还有年迈的姥姥,她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一边照顾妈妈和姥姥,同时还要照顾弟弟,也要上学,但是她也并没有因此退缩,也是选择了要把母亲照顾好,现在,母亲却永远的离开了小林香,在为小林香颁奖的时候,主持人问她,想不想再看一眼母亲的照片,小林香说想,当看到母亲照片的那一刻,小林香留下了眼泪,在那一刻,感动了全场的所有人。
看看他们,想想自己的,我觉得自己还是挺幸福的,有妈妈亲手为我们做的可口的饭菜,穿着妈妈给我们洗的衣服,同时还能无忧无虑的读书,这些都是我们比他们都要好的,但是,我们却忽视了对父母以及对亲人的关心,对他们的爱。孟子曾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这个节目,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与感悟,让我最终明白了一个道理: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们做善事的基础。这一些些响亮的名字回荡在我们的脑海中,时刻让我们别忘了孝心这两个字。我们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为父母做事。我也为我们中华民族有这样的孝子感到骄傲!
观英雄风采,做有志少年-读《三国演义》有感700字
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三国演义》,我觉得没趣,不喜欢读。直到一天下午妈妈既不让下楼玩,也不许看电视,百无聊赖,我随手翻来这本被我遗弃的《三国演义》。
不看不知道,一看停不了!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赤壁之战……一段段优美的文句,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场景,让人如身临其境,令人一读起来就爱不释手!
“妈妈,这本书也太好看了吧!”我每每看到精彩片段都忍不住要跟妈妈分享一下。
“那当然了,这本书可不简单,它是著名作家罗贯中的大作,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呢!”妈妈翻着书跟我说道。
这本书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东汉末年,宦官干政,地方豪强强横暴敛,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最终爆发了著名的“黄巾军起义”。群雄争霸,刘备、关于、张飞桃园结义,后有诸葛亮出山相助,刘备在众多英雄的帮助下,雄居西蜀,孙权霸踞东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称雄北方。天下一分为三:魏、蜀、吴,经过多年征战,最后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西晋。
想想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妈妈说幸福当下也不能把自己惯成“温室里的花朵”,我觉得很对,只有努力学习,让自己变得强大,以后才能有守护我们幸福生活的能力。
在这三国众多的英雄豪杰里面,我最敬重的大英雄就是常胜将军赵子龙。在当阳长坂坡救主这一章节中,赵云英勇神武,我看得热血沸腾!
曹操派5000名虎豹骑兵围困刘备。刘备无力抵抗,只能逃跑。赵云负责保护刘备家人,但在兵荒马乱中他们走散了。赵云发现后,立即单枪匹马杀回曹营救人。面对强敌,他英勇无畏!七进七出,孤勇奋战,救出了甘夫人和刘备的儿子阿斗……
这一精彩片段,我反复看了很多次,我被赵云这英勇无畏、舍身为主的大无畏精神深深的触动!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这样的大英雄怎能不令我敬佩!?想想生活中的自己:学自行车时摔疼了就要放弃,学炒菜一点油炸到手上弃铲就逃,犯了错推托给年幼的弟弟……越想越羞愧难当,太缺少男子汉的担当和英雄气概了!
我一定要向我心中的大英雄学习,做一个有勇有谋、敢做敢当的有志少年!
激昂少年志,闪耀追梦人-观《开学第一课》有感600字
又到了每年的开学日,同时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展开了“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团结奋斗”三个篇章。同时邀请到了“八一勋章”获得者、冬奥志愿者、奥运健儿们等时代楷模,给我们带来了难忘的开学第一课。图片
“七十春秋过,江山万里红。共和国成长,雄姿勃发新”从冬奥赛场上奋力拼搏的奥运健儿,到塞罕坝三代造林人扎根荒地五十年传承;从征服世界之巅探寻气候秘密的青藏高原气候科考队,到舍命也要保飞机的英雄飞行员;从老一辈航天人手中接过接力棒,撑起中国载人航天科技璀璨星空的科研人员……他们用生动的讲述启发我们——感悟奋斗的真谛。
他们的一个个故事时刻激励着我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只有奋斗且努力,我们才能看到暴风雨过后的彩虹。
在我们生活中也同样如此,不经历拼搏奋斗怎能尝到胜利后的快乐。“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贝多芬与困难的抗争;“今朝有心苦勤奋,明朝一举步青云”,这是苏轼对逆境的回击。我们要整理衣衫,扑扑身上的尘土,向往日的颓废挥手告别,正所谓星光不负赶路人!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生在阳光下,长在春风里,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好机遇,我们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把书读好、读深、读精、读透,更要懂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深刻含义,追求美好的人生,为新时代的发展建功立业。图片
时代需要我们,我们就要上!
我们就是中国,中国就是我们,我们什么样子,未来的中国就是什么样子。让我们把开学第一课中时代楷模的嘱托记在心上,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为中华之崛起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面对苦难 请选择坚强-观《少年雷锋》有感550字
“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人人都知道他,人人都要学习他。可你知不知道他小时候心酸的故事呢?
《少年雷锋》中讲到:一天,日本人来到雷锋的村子里,乡亲们都躲进了一个山洞。雷锋爸爸为给乡亲们寻找食物,被日本人残忍杀害;日本人走后,雷锋哥哥去镇上工作,应得肺结核病死去;雷锋弟弟也连病带饿死去了;妈妈承受不住打击上吊自杀。从此,雷锋只能和彭大叔住在一起,白天上山砍柴,晚上给地主家干活。可有一次,地主婆硬说雷锋砍了他们家的柴,在雷锋手背上砍了三刀。最后,雷锋等来了解放军,上了学。
还不到十岁的雷锋,就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但他却在面对苦难时选择了坚强。上学后,他成为了第一批少先队员;长大后,他坚定地为人民服务。
英国的作家和诗人沙士比亚,原来是替人看管马匹的,是剧院中的一位打杂工。但他不因身处逆境而怨天尤人,一有空闲便从剧院的门缝和小孔里偷看戏台上的演出,他凭着这种执着的“偷学”精神,终于使自己闻名于世。
西汉著名大史学家司马迁身受“腐刑”,但他并没有被逆境击倒。出狱后,以惊人的毅力,忍受残体的折磨,完成了名垂千古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他们都是苦难中的英雄。
“面对苦难,请选择坚强。”苦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泥土。勇敢面对苦难,不再因为一次小小的考试失利就选择自杀,不再因为和父母的一次争吵而放弃生命……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拥有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