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看不厌的《西游记》_动画片观后感600字
在小学的第一个寒假里,我读了第一本中国名著《西游记》,它主要描述了一位善良的和尚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历经磨难,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我不光看了书,妈妈还允许我看了动画片,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那天,我和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聊天。
“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谁?你给排个名次。”妈妈问我。
我说:“孙悟空排第一,唐僧第二,其他的人嘛就没什么喜欢的。”“为什么只喜欢他们两个呢?”妈妈又问。
我想了想说:“因为孙悟空本领大,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他总是能一眼就认出妖怪,师傅被抓走了他都冲在前面想办法营救,而且最后都赶走了妖怪;唐僧心地善良,总是不忍心杀妖怪,还把他们放走,经常念阿弥陀佛……。”
妈妈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喜欢沙和尚和猪八戒呢?”
我说:“沙和尚嘛,其实还是有一丁点儿喜欢的,因为他总是看着大家的行李,跟着师傅念经。猪八戒最不喜欢了,他只知道吃,有时候又很懒。”
其实,我也挺喜欢白龙马的,他把唐僧的马吃掉了以后,就把自己变成了一匹马,一直默默无闻地驼着唐僧去西天取经。妈妈说,知错改错就是一匹好马,就像我们做错了题目,又订正了错误并牢记了同样值得表扬。
《西游记》里让我喜欢的人物其实还有不少,但最让我向往的莫过于孙悟空了。自从看了《西游记》以后,我脑子里经常就会想起孙悟空的模样,如果我也有孙悟空的那些本领就好了。比如,遇到哪些地方出现火灾了,不用消防员过来灭火,我一个人就能把火扑灭;还有,如果我想去奶奶家,一个筋斗就能变到她家……可是妈妈说,如果我好好学习,也相当于身上有很多和孙悟空一样的本领,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都能很快发现并解决,我好像懂了又好像不是很懂这些,希望我读到三年级的时候能慢慢明白这些道理吧。
这是我最喜欢的故事,也是我百看不厌的动画片。
看到看不到的-议论文1200字
现代社会大多遵循顺性思维,因为这符合人类的本性,与人类的惰性与智性相符合,对于大部分来说,他们认为逆性思维是反人性的。
究其缘由,是因为他们不习惯这种思维,不懂得这种思维对于他们的人生将会有很大的帮助。逆性思维可能能让你少走弯路,走上正确的道路,可能让你找到正确的奋斗目标,因而在即将后退时,力挽狂澜,奋勇前行,获得成功。
在社会生活中,幸存者偏差时常能在我们的耳边听见,因为人们不仅沉迷于所谓虚拟的,幸存者的假性人力,而且对墨菲定律等定律不屑一顾,但实际上这正顺合了人性,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莫非定律,逆性思维等都是反人性的,为什么呢?因为人本身就是充满惰性的,可是人又是充满潜力和激情的,只要能把这种逆境思维点开,我们将会进一步创造新的辉煌,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生活。
培养逆性思维,需要我们看到看不到的,在万事万物的背后往往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复杂的原因,我们需要去探讨的是这种原因的本质和根源,而不是仅仅探讨一件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时间地点以及整件事情的由来,我们需要了解的这件事情,在整个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中,各自分别属于什么位置,什么地位,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去注意,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这种逆性思维,这种看到看不到的思维,它是真正能够促进我们走向成功的有利的思维。
但是也是有人要反驳我的,既然逆性思维是反人性的,那么我为什么要去学这种思维呢?难道就是为了反驳自己的人性吗?反驳自己本身先天性记忆中,岁月中流淌着的性格吗?当然不是的,因为成功不一定说要去反驳自己的天性,因为只要合理的利用你的天性,即使是坏的习惯,也可以成为好习惯的陪伴,怎么说呢?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让体验走在颜玉之前把勤奋至于懒惰之后,比如说考试前认真复习,考试完之后你想怎么懒就怎么懒,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就是一种让勤奋走在懒惰之前的一种逆性思维啊,所以说逆性思维并不是说,一定要去反驳自己的天性。顺从自己的天性,我们不需要去改变他,我们只是要试着去改变一下我们天性在实施的时候的顺序,我们就能够达到我们想要的成功。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顺应天性,有的人与天性对抗。而逆性思维,实际上不要被他的字面意思所曲解,我们只需要去探讨万事万物的本源,去看到看不到的我们,便是走向了成功,一步步的走向了自己的辉煌之路,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去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需要因为所有的惊天动地都是用血和泪凝结而成的,我们只需要用我们的汗水拼尽全力的去实现我们的目标就好了,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培养一下我们的内心思维,看到看不到的,比如说某个人成功了,他为什么成功,我们应该看到他背后的优秀的品质,而不仅仅是说他机遇好的命运,好什么的,在机遇面前,如果你准备不够充足的话,那么很难想象你能走向成功,你也不可能走向成功,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资格走向成功,所以看到看不到的金额培养逆境思维,是我们走向成功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培养逆性思维,看到看不到的,对于成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让我们发挥出我们应有的潜力,于无声处听惊雷。
我看不惯的一件事
我看不惯的一件事福建省惠安惠安实验小学608班苏冰松 “放学喽”“回家喽”随着同学们一阵阵欢快的叫喊声,我也拎起书包向校门走去。哇!我不禁大吃一惊,校门口又是一片大堵塞。车水马龙,如滔滔江水一般。瞧,来接孩子的家长把校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人们踮着脚,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原来今天是周末啊,难怪校门口人山人海呢!”我自言自语地说。
正当我喘着粗气从人群里挤挤出来时,耳边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叫卖声:“新疆羊肉串,好吃又划算;”“玉米棒,香喷喷的玉米棒;”随着一阵诱人的叫卖声,三五成群的小学生蜂拥而上,围着摊主要这要那的,好不热闹。同学们拿着自己喜爱的食物,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外面尘土飞扬,他们连灰尘也咽进肚子里。
我无奈地摇了摇头,刚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眼前又出现了另一番情形,只见大大小小,各种品牌的汽车无规矩地排放在街道两旁,因此就形成了另一种大堵塞。车声,叫卖声,人声,形成了一首乱七八糟的交响曲。就连学校的保安也变得束手无策。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脱离了困境,望着这人山人海的场面,不由得想起:这难道就没有人治理得了吗?
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师恩难忘作文800字
老师的模样终究会随时间淡去吗?
我想是会的,随着时间,记忆也会衰老。我执着的想要记住与老师相处时我所能看到的点滴,却忽略了那些看不到的地方。
“快点啦,脚步大一点啦,干脆跑起来啦!”
从走廊尽头走向他的我,见着他裸色的风衣在风中摇曳,朝阳从长廊尽头渲染过来,照穿了一整条廊。他总是会在着急时,用手心往上挑着他额前的发。这是我的语文老师,他的模样,尽管你不能从他那深邃杏仁眼里读出什么,但却特别容易从他生气时看到他的嘴搓成了圈圈。
顺着他的视线,不难看到那人群中开始从迈大步到提溜着书包小步跑的人,甚至校门口班上的同学看着前面的跑了赶紧也追着上去,他丝毫不会在意别人,看着脚步慢下来的赶紧补上一句叫他快点,导致其他的人看着也加快脚步。这个时候老师的小圈圈才会消失,然后转过身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淡淡的笑着,而我也赶紧拉着大步走。
进入教室总会看见他在黑板上留下的,“今天又是我最早”“7。05分班里来了一个人”“7。10分总算有10个人啦”。这种自言自语式占满了黑板,却又无辜向今天的值日生说着今天又要辛苦啦。可这种模式似乎慢慢在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每个人把它当做了习惯。
那是在这种模式的第三天,脚步会在进了校园那刻起加快。我们开始定了个点大家都准时到位,在黑板上写下,“今天我们比老师早”当时他看到时没有在上面接话,只是轻轻盖上门,回到了办公室,听说那天老师在办公室把我们狠狠的夸了一遍,嘴巴咧了一整天,又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我们接连做了很久,不知何时这种行为已经变成我们的习惯。
在我们看到的地方,他竭尽全力的帮助我们成长,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他也是习以为常的呵护着我们,这也是他的习惯。鲁迅的藤野先生,他的老师会把鲁迅的讲义从头到尾的批改一边,放眼过去满是红字,这是多少个鲁迅看不到的日夜伏案。魏巍的蔡芸芝先生,将她所爱的诗在他们看不到地方一首首谱成歌教给她的学生。
老师的模样兴许我会在10年后忘记,甚至连照片都不知遗落到何处,但这一件件细碎的事会拼凑起他的模样。
盼望着在多年之后在某个地方,在人海茫茫中一眼就能认出他,望着他用当年稚嫩的声音说声老师好。
重拾动画片_关于动画片的作文550字
在幼儿园的时候,我曾经沉迷于动画片,总是喜欢一集接着一集看。家里有堆积成山的动画片光碟,看完这盘看那盘,百看不厌。
可是后来,因为学习过于繁忙,人也变得成熟了许多,我开始喜欢上情感多变的电视剧,而动画片则被我冷落在了一旁,那些碟子已经蒙上了厚厚的灰,有些已经不知去向了……我也将少儿频道从喜爱栏里删除,从此就再没有将目光停留在动画片上。每每看电视时,我总是挑着电视剧看,对于动画片,只是匆匆掠过……
直到这次整理房间时,找到了那堆已经陈旧了的碟片。拂开上面的灰尘,“海绵宝宝”这几个熟悉的字再次浮现在我眼前。这不是我以前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吗!
我快速吹掉光碟“身上”的灰尘,这是一盘已经“锈迹斑斑”的碟片。刹那间,我想起以前暑假的时候,喜欢看动画片的我,总是一遍一遍的“欣赏”它,看到好笑的时候,我还会拍着肚皮不停笑。现在想想,有一种冲动,让我迫不及待地开始看了起来……
将光碟放入vcd机,熟悉的主题曲又响了起来。以前,因为不懂,我只是大概理解故事的意思。然而现在,我总【www.yuerzhinan.com】是能明白作者的用意,理解主人公的“话中话”,总是能看清故事的真实性。
虽然老故事有了新理解,但重拾动画片,我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笑一笑,不由自主地学着主人公的情绪波动。我好像又回到了幼儿园的时光,没有烦恼的快乐时光……
动画片,似乎可以冲淡烦恼,似乎可以瞬间让人快乐起来。
重拾动画片,真好……
《星际宝贝》,想象的乐园_我喜欢的动画片作文500字
每当我们一打开电视机就会被丰富多彩的电视栏目所吸引。我也不例外,如果你问我:“你最喜欢什么栏目”,我就会大声告诉你:“我最喜欢——《星际宝贝》”。
在我的角度来讲,《星际宝贝》满足了我的许多胃口和欲望,也十分符合我的多种性格。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626试验品史蒂仔与其他试验品大战的过程满足了我的野蛮性,各种丰富多彩的试验品,符合了我的幻想性,而它们生活中的搞笑小事又适合了我的幽默性……说实在点,每当我看完一集,一个礼拜的学校的辛苦和劳累就立刻烟消云散、灰飞烟灭不留一点痕迹。而这时的我就象一节刚刚充足了电的电池,精神饱满,比吃了顶级兴奋剂的人还兴奋。
举个例子吧,就上个礼拜天,我正在看《星际宝贝》,只见我一会儿为史蒂仔帮助米畏躲过了雪妮的致命一击而高兴,一会儿又为米锣和史蒂仔被613试验品雪妮封住而难过,又一会儿为503试验品火龙和613试验品雪妮在冰冻城堡里大战的精彩而喝彩……连吃饭了都不知道,妈妈见我认真样儿不忍打断我,于是先吃了起来。总之我兴奋时上捅天花板下踩地板砖,难过时精神状态一落千丈,可看完后我还是那么兴奋,那么精神饱满。
对我而言,《星际宝贝》是一部十分营养、十分开胃的“精神大餐”。让我看完了还想看,一直到看完也不过瘾。
怎么样?心动了吧,心动不如行动,赶快打开电视看看吧,你一定看完后回味无穷!
相看两不厌-随笔作文1000字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苏霍姆林斯基
2020年,这个特殊的鼠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到来,“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春天变得“触目凄凉多少闷”。“停课不停学”,响应国家号召,大家都安安静静的在家上网课。殊不知,网深背后暗藏着多少“勾心斗角”!
因为此时此刻已在教室放声朗读课文的我们,如今却已在家中上了一个多月的网课,以往整日在校“老师为主,家长为辅”学习:如今却整日在家以“家长为主,老师为辅”形式学习。也正因为如此,就多了机会与同学在课上,以老师未讲重点时的空档聊天。与父母的关系,从以往早出晚归的时空距离美,到如今整日在家的相看两生厌。
终于在多次散漫后,数学作业上遍布的叉号成了父母声导我的引子:“你看看你上课不好好听,作业不好好写,放假在家给你惯的这些坏毛病!”“我怎么了?你们为什么不看看自己一个整天早出晚归忙着钓鱼打扑克,另一个除了数落我还会干什么?”就这么你来我往,最终这场战场在妈妈的手势下停止了。
妈妈平复了心情,对我说道:“你不就是认为我们没做好榜样吗?那么从明天开始,上午你爸爸陪读,下午我来陪读,好吗?”“好!”我点了点头,“击掌为誓!”我抬起手,爸爸妈妈亦抬起了手……
第二天,闹钟一响,我与“书童”爸爸便洗漱好,吃完早饭打开平板,坐在桌前等待上课。原以为爸爸只会坐在板凳上看屏幕,没想到,在我准备好的书本黑笔旁,又多了一份同样的课前准备。看来课堂笔记爸爸也要记下了!
一节课结束,爸爸已经哈欠连连,我用略带戏谑的语气问道:“怎么样?有没有体会到学生的‘乐趣’啊?”可爸爸似乎没听出我的调侃,一本正经的说:“嗯,你们现在学的可比我们当年初中学的难多了,学无止境,我也要努力喽!”
下午的课则用来讲作业、复习。语文课复习名著,妈妈一边忙着手头的工作,一边陪我听课。课上了一半老师停下让我们看从书本上摘抄的段落。妈妈忙问:“傅雷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啊?”“他是一位翻译家,文学家。”“那他有哪些作品呢?”“《傅雷家书》啊!”我朝妈妈狡黠地眨了眨眼睛……
英语课讲作业,我厌倦地打起了哈欠,却不想老师已经讲到了,我错误的那题,连忙拿起红笔,却因为着急将屏幕中上一题的答案订正在了错题旁。旁边的妈妈将这一切看在了眼中,装作不经意的指向作业上的那一题,问的“咦,真是奇了怪了,到底是你对还是老师的答案对呢?你的要是对的,怎么不向老师提出改正的?”闻言我忙抬头,果真抄错了,忙改正,随即避免尴尬,朝妈妈笑了笑。
转眼“陪读”已过了一段时间,我终于将假期养成的坏习惯改正了。和父母的关系也从当时见面就相看两生厌,变得一对话全是新闻政治,作业难题互相促进……
“真正的教育以及说是言辞,不如说是在实践。”正因为父母的以身作则,才令我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坏习惯,引领我们的关系,从“相看两生厌”到如今“相看两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