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目山-游记作文650字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我的要求下瞬间开启,经过大家投票决定,我们选择了就近的景点——临安西天目山。
天目山以“大树华盖”闻名于世,拥有世界罕见的柳杉群落。而西天目山据说有4溪、5潭、6洞、7涧、8台、9池、12岩、27石、28峰,正是“天目千重秀,灵山十里深”。
来到山脚下,首先看到的是禅源寺。禅院寺门前有一座小桥,桥下面“叮叮咚咚”地流着山泉水。绕过禅源寺,就会发现一条清幽淡雅的小路,路边种着一棵棵笔直的松树,这些古树历经沧桑依然挺立。延着小路往上爬,映入眼帘的是两棵高大的银杏树,这两棵银杏出生在两个家庭,一雄一雌,呈拥抱状生长,因此人们称其为一对“夫妻鸳鸯树”。
山路边有一条小溪。这条小溪由石头形成了许许多多个小瀑布,清澈的山泉“哗哗”地向山脚奔去。随着海拔的变化,树种也有了新的变化,松树变成了柳杉,原先水壶大小的树干变成了两、三个人才能合抱的巨大树干。
继续往上爬,经过一里亭、三里亭、五里亭就到了七里亭和狮子口。虽然还是半山腰,但也可以看到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峰和峭拔挺立的山岭,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经过高峰塔院,张公舍就到了天目山最著名的景点“大树王”。据说这棵大树王还是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钦点的,树龄已有两千余年,传说这棵大树的皮可治百病,导致游人香客竞相剥树皮,使得这棵大树于20世纪30年代枯死,但“大树王”死后70余年仍傲立不倒,枯干上还寄生出一棵翠绿的新枝,可称中华一绝。
绕过大树王,就来到被称为“五世同堂”的一组银杏树,其中有一棵被称为“地球活化石”的古银杏有着120xx年的历史,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被称之为“世界古银杏之祖”。苍老的歪曲身影仿佛在向游人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这里是树的海洋,也是动物们的天堂,更是人类的天然氧吧。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尽情地嬉戏着,欢快着……
游黄山-游记作文450字
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旅游胜地―――黄山。
一进黄山旅游区,我就睁大眼睛搜索莲花峰。只见它高耸在巨峰之中,傲然挺立。莲花峰是黄山的一大险峰。听爸爸讲,它海拔1860米,高耸入云,峰顶烟雾弥漫,堪称人间仙境。
我们一家开始登山了。我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一步步地向上爬。到了山腰,妈妈劝我歇一会儿,我兴致正浓,不觉得累,还是一个劲地向上爬。经过三个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到了莲花峰的峰顶。山顶上有一个凉亭,人们都在那休息。我朝山下一望,“天呀,这山真高!”站在山顶,黄山的美景尽收眼底。对面山上的“仙人指路”中的仙人手指向前方,我顺着它的手势看到了月亮,那弯弯的看似月亮的巨石似乎被旁边的“天狗”咬了一块,又可爱,又好玩。
在莲花峰上的宾馆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下山了。下山可比上山轻松多了,不用那么费劲。我边看边欣赏路边的美景。那流过的泉水淙淙作响,那深山老林【育儿指南 www.yuerzhinan.com】油绿苍翠。再往下面走,到达了一个清澈见底的泉水边,我不由自主地停下来。捧起一汪泉水,洗一洗脸和手,舒服极了。早晨的阳光透过林隙,在水面上洒落斑纹似的影子。周围鸟语花香,惬意极了。我呼吸着,欣赏者,仿佛自己已融入美景中。
直到爸爸妈妈催我下山,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黄山。
黄山游记-游记500字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暑假里,我终于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这里的美景。
我们来到黄山风景区入口处,乘着缆车来到了天都峰的脚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棵名扬天下、枝繁叶茂的迎客松。它舒展的树枝,像一双张开的手臂,正热情地招呼我们:“欢迎你们到黄山来!”几只小鸟也站在枝头向我们唱起了迎宾曲,大家不由得游兴大发。
站在天都峰脚下向上望,啊,高高的山峰直插云霄,我心里不禁打起了小鼓:我能爬的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铁链,那长长的贴脸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两腿发颤。望着一个个向上攀登的游客,我来不及多想,也跟着迈步向前。有时我抓住铁链,有时双手着地,手脚并用,像猴子一般,有时还需要后边的大人推我一把……就这样,我也奋力的向上爬着。
终于,我登上了天都峰。向下望去,脚下是万丈深渊,似乎一不下心就会栽倒下去,真叫人心惊肉跳。看山下远处,房子小的像火盒,,游客仿佛一只只小蚂蚁,大树成了盆景中的小苗。此情此景,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杜甫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黄山还以云海著称。你看,眼前白茫茫的云海翻腾着,让人同置身仙境一般。山风阵阵,云彩的样子也变了,瞧。小白兔刚刚跳着跑了,又来一只机灵的猴子。猴子的尾巴渐渐拉长了,身子也慢慢变得模糊了,我正惋惜呢,一个造型奇特的木偶又跃入眼中……
身在黄山,我累着,美着,流连着,陶醉着……啊,黄山,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游黄山-游记作文800字
星期六,天还没有亮,爸爸就催我起床。我从迷迷糊糊中醒来,一动也不想动。爸爸着急地说:“快点起来。我们不是说好今天去游黄山的吗?去迟了就看不到云海了。”我一下子睡意全无,一骨碌地从床上爬了起来。
来到客厅,妈妈和弟弟已经等在那里了。等我快速地梳洗好之后,我们一家人的自驾游开始了。
到达黄山脚下的时候,时间刚刚是六点。下了车,抬头一看,啊!我惊喜地发现在我的面前不就是是一幅巨大的风景画吗?连绵不断的山峰上绿树成荫,山顶半空中云雾缭绕。那云雾在不停地流动,不停地变化着形状……
我们一家人迫不及待地坐上了上山的缆车,很快就来到玉屏楼前。玉屏楼前有一棵古老的松树,高大粗壮,像一个士兵威武地守卫着玉屏楼!树下有一块大石头,我走近一看,石头上写着“迎客松”三个大字。哦,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山迎客松”!我围着迎客松转了几圈,仔细地打量着它,感觉它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告别了“迎客松”,我们沿着石阶继续向上爬。爬了好长时间才到山腰,在一处平台上,我放眼望去,顿时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这里景色实在是秀丽神奇,山峰上,到处都是奇形怪状的石头和松树。很多怪石的名字我都猜得到,左边那个应该是“天狗望月”,那只“狗”高高地仰着头,正朝着天空中张望。可是,现在没有月儿,它在望什么呢?我想,大概也是在看空中的云雾吧。右边还有“仙女弹琴”“猴子观海”……每一块奇石都是那么栩栩如生,就像是一位雕刻大师在黄山上雕刻出来的一样。
快到达山顶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爸爸赶紧买了几件雨衣,我们穿上雨衣继续赶路。路上还有好多外国游客与我们同行,他们一边走一边交谈,说着一些我听不懂的语言。不过,我能猜到,他们一定是在赞美黄山。
又不知爬了多长时间,我们终于达到山顶了。我们来到的是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海拔有1841米呢!山顶上下着雨,我们没有看到壮观的云海奇观,可我一点儿也不失望,因为在雨中游黄山,也有一种奇特的感受。
在回去路上,我想到了古代的旅行家徐霞客,他曾经赞美过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今天,我也当了一回小小的旅行家,看到了天下最美的山。
黄山游记写游记作文1100字
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今年暑假我和妹妹两家人来到黄山,一睹黄山的风采,那里的风景果然名不虚传!那天一早,经过5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黄山。
我们先游览了黄山脚下的一个景点——翡翠谷。这是一个烈日当空的下午。我们跟着导游走进了这个幽幽的山谷,顺着山间小道向前走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细长的小溪,各色的雨花石沉睡在溪底,美不胜收。水浅的地方人们有的坐在大块石头上踩水,有的俯下身子把水轻轻地向手臂、脸上泼洗,还有的挽起裤腿踏入冰凉的水中。我飞快地跑向溪边,将双手伸进水里。啊!真难以相信,这水冰得离奇,一股清凉感觉顺着我的手臂溢满全身。翡翠谷游览结束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休息一晚后,我们坐景区公交车,到达云谷索道口,乘索道上升八百余米,大家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到了玉屏楼站。玉屏楼,古称“文殊院”,左连天都峰,右接莲花峰。古时有“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的美称。玉屏楼前面有一棵闻名中外的迎客松,迎客松在玉屏楼左侧,它生长在悬崖峭壁中,高10米,树龄至少已有800年,一侧枝桠伸出,犹如人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态优美,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
说到黄山的松树不得不提到始信峰。有一句话说得好: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始信峰是黄山著名的山峰之一,以奇松而著称,这里云集了黄山十大名松,有探海松、接引松、卧龙松、凤尾松……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连理松和龙爪松。连理松一根两干,一左一右,娇健多姿,仿佛是一对孪生兄弟似的。而龙爪松则是根系发达,盘在地面上,如龙爪一般,形态十分奇特。
游完了www.yuerzhinan.com始信峰,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继续前行,去征服黄山最高峰——莲花峰。因为中间主峰突出,四周小峰环绕,远远望去,好似新莲初开,仰天怒放,故名“莲花峰”。山回路转,我们踏上了登峰的小路。我背着沉重的旅行包,一步一步向上爬,才一会儿功夫我就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不得不停下来休息。我抬头往上一看,一位老人拄着拐杖努力地向上登;低头往下一瞧,一个小孩拉着父母的手吃力地往上爬。看了这幕情景,更增加了我登上山顶的信心。这时妹妹在前面喊我,我赶紧跟上。山路崎岖,时陡时缓。好不容易我们才到了峰顶,我环视四周,黄山的美景尽收眼底:浅蓝的天空、金色的阳光、群山连绵起伏,苍松郁郁葱葱。犹如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油画。站在峰顶,看着这美丽的风景,一种胜利的感觉油然而生。让我想起了毛泽东说过的名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学习、生活也是一样,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爬完莲花峰,我们又登上了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因为天气晴朗,没有云雾,所以对面的奇石都看得很清楚。这些石头,各有各的名字,什么“猪八戒照镜子”、“猴子观海”、“鳌鱼吃螺丝”,它们各具特点,都有其象形和寓意,变换角度观察,更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三天的旅行结束了,我们离开了黄山。虽然我们没有看到云海,但是我们还是被黄山的美景所震撼。多年以后,我会带着对黄山的回忆,带着对黄山的期待,故地重游。
西白山之行-游记作文550字
在竹海碧波荡漾的西白山深处,品清茶之香甜,忘世外之浮华;洗涤心中之浮躁,感受桃源之真谛。在城市生活久了,不用远行,偶尔到这里放空一下,小隐在深山里……在快节奏中,学会放慢脚步!
清晨,我们乘着皮卡出发了。我站在皮卡车斗之上,车子发动了,伴随的是巨大的轰鸣声和清翠的鸟鸣声,柔和的微风抚过我的脸庞,阵阵的桂花清香令我陶醉。我不禁闭上眼细细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这感觉真的妙不可言。不知过了多久,一分钟?两分钟?又似乎过了很久很久。突然,冰冷的寒风和露珠把我从梦幻般的冥想中惊醒。但这并没有阻挡我观赏这林中之景的热情。在城市中一栋连一栋的楼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棵棵承载百年历史的挺拔高大的古树,它们默默记录历史的变化与桑沧。
皮卡车继续向竹海深处驶进,穿过了大小不一的村庄。雾越来越大,能见度只有三四米,司机不得不小心起来,生怕一不小心掉下悬崖。雾慢慢散开,只见山中一抹又一抹苍翠欲滴的绿色,此外别无他物。不久,天空竟下起了绵绵细雨,害我满脸都是水珠,真的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露珠,让我深刻地体验一次正宗的露水之浴。偶尔,路边窜出几只大白鹅,跳着轻盈的舞蹈,争当我们的领路人。好一派自然和谐的田园之画,使我心神皆醉。
深藏在嵊州西北的古老村庄,有你未曾见过的星空、竹海,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数隐藏深山的美景神秘却很低调,有大美却不善言语,这就是美丽的西白山。
黄山之旅-游记作文700字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多么向往黄山啊!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和一家人来到黄山,观赏它那壮丽的景色了。
开始,我们从山底下向半山腰爬。一路上走走停停,累了就休息一会儿。经过我们的努力,在爬上半山腰之后,我们又开始向着光明顶出发。好在我们不怕辛苦终于来到了山顶。我站在山顶上感叹到:“黄山的山真高啊,像一把利剑直插云宵。黄山的风真柔啊,像母亲温暖的怀抱。黄山的水真甜啊,像甘甜的乳汁。”过了一会儿,起风了,黄山的云雾千变万化,一会儿像一条腾空而起的龙;一会儿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一会儿像一朵盛开的荷花,美丽极了。
在下山的时候,我看到了盼望已久的迎客松,迎客松真名不虚传。这株举世闻名的松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经过无数的风吹雨打,依然纹丝不动,挺拔的屹立在黄山山顶。这株松树有笔直的树干,有翠绿的,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全部集中在两根一高一低的树枝上,从远处看,松树像个专业的服务员在欢迎游客的到来。从迎客松的树枝上垂直向下看,树枝正好对着上山的石梯,这样一来,就更像服务员在招呼游客了。
后来,我们又看了黄山著名的奇石。我的眼睛最尖,看见“梦笔生花”的旁边还有一个石老人,手里握着一根渔竿,这就是“姜太公钓鱼”了,“姜太公”还回头看我们,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再左右一瞧,忽然间又发现姜太公”的旁边有另一座山峰,上面有一对夫妻,正在面对面谈天。在听过导游的仔细解说后,我才了解到,原来这就是“夫妻谈心”石,心里不禁感叹到黄山的奇石可真有趣呢!
一天下来,登山过程的确实让我们感到很疲惫,可一路上美丽的风景让我们忘记了疲劳,我们看了黄山的迎客松、光明顶、奇石……看到了黄山的雄伟,黄山的秀丽。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发现了它不同于寻常的美,真是移步换景,风光无限。黄山确实是名不虚传啊!
西黄山漂流记-游记作文600字
上周末,妈妈给我和弟弟安排了一场惊喜之旅,原来她跟同事一家约好一起去石台玩漂流。
周六一早,我们收拾好东西,就向目的地出发了。汽车沿着蜿蜒的公路前行,时而穿过田野,时而路过河流,远处群山连绵,路边山花浪漫,郊外的风景美不胜收,让人心旷神怡。
大约两个小时后,我们到达石台县西黄山漂流点。换上救生衣,提上水枪,登上橡皮艇,漂流开始了……
我和弟弟还是第一次玩漂流,刚开始非常紧张,尤其是弟弟,扒着船舷不敢放手。开始的一段水流比较平缓,秋浦河水清澈见底,碧水蓝天交相辉映,妈妈带我们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坐着小船随波漂流无比惬意,弟弟慢慢的也不紧张了。
玩漂流当然少不了打水仗,当两只船相遇的时候,我们拿起早就准备好的水枪水桶,吸水、射击……很快大家都成了落汤鸡,但个个都很开心,笑声叫声飘荡在山水间,快乐极了。
最刺激的还是遇到激流,“前面有激流了,坐好坐好……”奶奶在船头不住的提醒我们,“哗啦”一声,船从高处冲下,浪花瞬间打进船里,给我们浇个透心凉。路过浅滩也很有趣,船在礁石间打转,像在玩碰碰车,我和弟弟爬下船来玩水、捉鱼,鱼的速度太快,一条都没捉到,我的一只鞋子还被水冲走了,真是得不偿失。
不知不觉间,我们到达了终点,橡皮艇被景区工作人员拖上了岸,但我还意犹未竟,刚刚学会游泳的我,准备一展身手,谁知看似缓慢的水流,冲击力却非常大,下水后身体根本不受控制,幸好穿了救生衣。“不能随便下水游泳,尤其是在野外……”老师的防溺水教育在我耳边回响,感受到水的强大力量后,更能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这次漂流非常开心,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