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事迹-观后感400字
今天下午,我们全班同学去后操场看雷锋事迹图片展,30块展板,近百张珍贵图片,一张张图片详细记录了雷锋的生活。
雷锋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8年11月,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鞍钢参加工作。他利用一切机会做好事,“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雷锋牺牲后,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现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雷锋这样乐于助人的人。比如我市的宋丽萍,她长期坚持投身公益事业热心求助弱势群体,先后为15个重症患者组织捐款50多万元,并为黄河滩区5所小学赠送图书一万余册。
有一次,我和妈妈坐5路公交车去新华书店。车上人特别多,一个小朋友被挤得哇哇地哭了起来,妈妈从座位上站起来让小朋友和***妈坐了上去。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书店,下了公交车我问妈妈站着累不累?妈妈笑着说:“当然累了。”我不解地问:“那你为什么还把座位让给别人?”妈妈牵着我的手说:“因为那个带孩子的妈妈更累。”
看了雷锋事迹图片展,我知道了学习雷锋并不是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从我做起帮助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从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
《雷锋事迹》-观后感400字
3月23日下午,我们在学校集体观看了电影《雷锋事迹》。
电影讲述了雷锋不平凡而又短暂的一生。不满七岁的雷锋成了孤儿,在邻居家的六叔奶奶和六叔公的拉扯和自己的流浪下,艰难地活了下来。解放后,他参加了儿童团,进了小学读书,后来当上了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做过许许多多的好事。
有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得知一个从辽宁去吉林看丈夫的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把车票和钱丢了,他二话不说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没有留下姓名就走了。还有一次,雷锋出差在沈阳转车,在地下通道遇到一位去抚顺看儿子的白发苍苍的老大娘,他一路细心照顾老人,下车后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帮助老人找到儿子。雷锋感人的事迹还很多很多,他的精神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人学习。
然而,当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的今天,雷锋精神却越来越少。如果佛山的小悦悦被卡车压到后,第一个路人能把她及时送到医院抢救,而不是等到第十九个路人才把她救起的话,也许她还活得好好的。在这里,我呼吁大家都来学习雷锋精【www.yuerzhinan.com】神,助人为乐,让爱充满人间!
《雷锋故事》读后感
家乡的荔枝
我的家乡漳州,位于闽南金三角。这里四季如春,终年花果飘香,盛产龙眼、荔枝、香蕉、芒果、芦柑等许多水果,是著名的“花果之乡”。在众多的水果中,我最喜爱的是享有“果中珍品”美誉的荔枝。
春雨如丝,沉睡了一冬的荔枝树在蒙蒙的细雨中苏醒了。沐浴着春风茁壮成长,长出新枝,开花,结果。
到了夏天,荔枝成熟了。来到漳州市郊的荔枝之乡——九湖镇,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荔海”。远远望去,茂密的枝叶丛中挂满了一串串红彤彤的荔枝,犹如满天的繁星撒在了这绿色的海洋。走到荔枝树下,那熟透了的饱满的果子让人垂涎欲滴。摘下一颗荔枝,圆圆的,鲜红的果皮特别粗糙,好象披了一身盔甲。剥开果皮,里面是白嫩嫩的果肉,像夜明珠一样晶莹剔透。当舌尖触到果肉,顿时一股凉爽的感觉油然而生,轻轻一咬,果汁四溢,甜津津的,沁人心脾,令人尝过之后难以忘怀。
家乡的荔枝不仅让人们大饱了口福,还让广大的果农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荔枝。
读《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后感400字
做好事的人,有很多很多,但能感动中国的却没有几个。
一天晚上,我在电脑上搜索与《感动中国》有关的视频。我点击了《感动中国2005年度评选》的连接。视频里讲了许多人物,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位青年歌手“吴文景”获得金蝶大奖的精彩回放。他夺冠的每一步都振奋着我的心,十五进九,九进六,六进三,过关斩将,最终成为评选人物之一。他每次上台那扣人心弦的歌曲,时尚的衣着服饰以及发型,巨大的感染力吸引着台下的每一个人。
当我看到吴文景的爸爸妈妈骄傲自豪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在舞台上一展风彩时,也仿佛明白自己父母的一片苦心,我曾经抱怨过父母对我严格的要求,记恨他们在周末给我报的补习班,每当我看到其他孩子像小鸟一样玩耍时,我的心思早已不在作业上。是啊,我已厌倦了这种生活了。但此时,我完全懂了。父母这样做,是在让我们自己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那个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栋梁呢?
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来吧,为了那个未来属于自己的舞台,为了明天更美好,一起发愤努力吧!
读《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后感400字
我读完了《陈玉蓉母爱齐天下》后,深深地感动了,泪水直流出来。
陈玉蓉,湖北武汉一位平凡的母亲,她的儿子患有先天性肝脏功能不全的疾病。因儿子的病情多次发作,陈玉蓉决定用自己的肝脏换回儿子的性命,因为自己患有重度脂肪肝而不适合做移植手术。后来陈玉蓉用了七个月日行10公里减肥,治愈好了自己的脂肪肝。2009年11月3日,陈玉蓉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
为了救活儿子的生命,她就这样暴走了七个月,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世上没有一种爱可以与母爱相提并论。为了儿子,母【www.yuerzhinan.com】爱的奉献到底有多少?这是一个永无止尽的回答。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得好,能活得好。当自己的孩子遇到生命危险时,每个母亲也会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孩子的生命。就像陈玉蓉一样,相信每个母亲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母子之情,感动天地,她用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创造了奇迹!她真的救了自己的孩子!她用意志感动了上天,感动了每一个人。母爱齐天!母亲永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我的妈妈为了我的学习成绩好一点,晚上陪我写作业,帮我复习功课。我睡了,她还拿着书本看。妈妈为了我,真下了不少功夫,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为有这样一个母亲而感到骄傲!
学雷锋精神-读《雷锋日记》 后感500字
暑假的时候,妈妈送给我一本书—— 《雷锋日记》,它是我读的第一本“红书”,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
雷锋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毛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那本《雷锋日记》,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雷锋叔叔在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五日写的日记。那天是星期日,雷锋叔叔没有外出,却为部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日记的末尾,他写道:“今后要少说多做。”
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件事情:那天老师有事,要我管理开放班级的纪律卫生情况。快放学了,我叫同学们去捡地面,正常是组长捡前面,我就没有去捡,后来,看组长捡的很吃力,我才去帮着捡。我觉得我应该像雷锋叔叔那样,永远记住那两句话: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今后,我也要做些日常的、平凡的、细小的工作,少说漂亮话。
这本书我看了好几遍,但是每次看,我都深有感触。雷锋出生在1940年简家村的一个冬天里,他一生从事革命事业,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人民,他曾经在日记里写着: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叔叔是多么伟大啊,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了,可他的螺丝钉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读《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后感400字
看完《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后,我心中明白了:感动别人的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爱,有时也是琐碎平凡的小细节;感动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大举动,只需要一颗真正被爱充满的心。
其中有一个叫张丽莉的老师的事迹让我印象最为深刻。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到了,老师失去了双腿,学生安然无恙。
看完这个事迹,我被张老师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了。只要我们心中有大爱,这个世界一定会绽放出光芒。
读《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后感400字
今天,我在网上看到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其中有一篇写何玥到了生命的尽头,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人。
故事主要讲了年仅12岁的女孩,因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然而,她毅然要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人。何玥的爸爸却把何玥骂了一顿,而何玥却坚持把器官捐出去。何玥心只想帮助有需要的人,最终何玥的爸爸同意了。2008年汶川地震时何玥让父母捐出一个月的工资。最后何玥的父母实现了女儿何玥的心愿。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深地体会到何玥乐于助人、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也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比如:从压岁钱里取出一点钱,就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世间就会变得更加灿烂。在生活中,确是有这样的事例,位在我家附近的陈叔叔,一听到邻居们出事了,他都会积极的去帮助别人。捐钱,捐物,助人为乐更是常有的事了,所以我们都给他起了个外号“陈为人”,他有时看见我们招做义工的,他都是第一个报名。
助人为乐只是一件简单的事,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我们的明天将会变得更缤纷!是啊!我们要从自己做起,坚持每日一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