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发芽实验_一堂科学课作文450字
科学课上,我们曾做过一个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这也是我认为最有趣的实验。
首先,老师让我恩准备两个小纸杯,在里面装上土,或是贴上一张湿巾,种上几颗绿豆种子。我选择了用土来种。
实验开始,老师让我们把一个杯子放到有阳光的地方,一个杯子则放到阴凉处,看哪个杯里的豆芽长得快。我想都没想,张口就说:“这谁不知道,当然是在阳光照射下的豆芽长得快啦!”老师说:“请同学们画一张表格,来记录绿豆芽每天的成长变化吧。”
一天、两天、三天……我认为阴凉处的豆芽长得慢,就不太去管它。阳光爱抚地照耀着另一杯豆芽,我也不断地给它浇水。但它长得十分缓慢。一天放学,我怀着满满的还齐心去查看阴凉处的豆芽,看到的结果使我目瞪口呆——那杯豆芽如藤蔓一样向外伸延,细细长长,似少女飘逸的秀发;它大概有十多厘米长,有阳光下豆芽的两三倍。
第二天,老师问我们:“现在你们知道哪杯豆芽长得快了吧?”我们都用疑惑的目光问老师:“为什么?”听完老师的讲解,我才恍然大悟:噢!原来是因为“光合作用”!阴凉处的豆芽生长速度快,而且软,这就是菜场平时卖的豆芽;而阳光下的豆芽,正是利用了“光合作用”,虽然长得不高,但它很挺拔、很结实。
这就是有趣的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
难忘的一堂课一堂课作文500字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健步走上了讲台,用威严的目光扫视着全班。
一分钟、两分钟.....,老师一言不发,同学们正襟危坐, 教室里鸦雀无声。“小胖、小军你们俩给我站起来!”语文老师略带沙哑的声音终于响起。
他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无辜站了起来。同学们交头接耳:“小胖和小军犯了什么错?””是呀,这两个同学成绩优异,是老师的小宝贝呢”,“老师平时很温柔,今天怎么啦”……语文老师板着脸,一声吼:“你们说说今天为什么私自调换座位?”
小军红着脸说:“我俩未经允许擅自调位是不对,不过......”没等小军说完,小胖接过说:“他知道我视力不好,担心我看不见黑板上的字,主动提出和我调位。”。这么一辩解,老师似乎更加生气了,大声说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罚扫一周!”
“小军和小胖,真冤!”不知道哪位同学小声嘀咕着, “老师也太严了吧,罚得这么重。”其他同学乘机窃窃私语。 见状,老师清了清嗓子: “有意见吗?可以提出来嘛。” “为同【yuerzhinan.com】学着想,是好事呀,”“批评一下就得了,没必要罚扫。”几个“胆大包天”的同学直言不讳。 “严是爱,松是害……”“教不严,师之惰。”部分同学理直气壮反驳着。同学们形成两大阵营,你一言,我一语,唇枪舌剑。
……
“叮铃铃”一阵清脆的铃声打断了同学们的辩论,大家不约而同地望着语文老师,只见她笑眯眯地说“同学们,这节口语交际课就上到这里……特别感谢小胖同学、小军同学。”
“啊,原来如此。”同学们恍然大悟,教室里洋溢着欢乐的笑声。
大胆创新的一堂课!
令人难忘的一堂课!
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_难忘的一堂课作文700字
我上过很多堂语文课,这六七年几乎天天都有,一开始的新奇早已变成了枯燥和乏味。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对语文不甚在意。于是看到题目的时候,我愣住了,后来便笑了。
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是小学四年级的第二堂课。那时候的老师是一个很出名但也很严厉的人。四年级的时候压力很大,所有老师都是名人。所以在班上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
但是这堂语文课颠覆了我对语文老师的认知。
这节课刚上课,老师便朝我们鞠了一个很标准的九十度躬。我们正吵的不亦乐乎,看到他的动作的时候,我们全部愣住了。周围的嘈杂声全部化为了寂静。“对不起,同学们。”开场白惊得我一下手滑,笔掉在了地上。不敢置信,最严厉的语文老师,如此清高的语文老师,也会对我们这些小孩子说对不起?我眨了眨眼睛,和别的学生一般静候下文。
“上节课上我说错了,护士节不是3月12号,而是5月12号。因为我搞错了日子,所以有可能会让你们也记错。老师对不起你们。”近乎诚恳的道歉声,我们只好都安静地应对这近乎尴尬的沉默。
不知是谁带头起的掌声,我们的教室被掌声淹没,那掌声响的似是要掀翻屋顶,为老师的可爱,也为老师的勇气。后来他又鞠了一个躬,可是这次说的却是谢谢。他给了学生尊重。
我的印象中他训了学生,即使是错了也不会像学生道歉,大部分的老师都是这样,于是我总是认为他和别的老师都一样,只会将气撒在学生身上,认为自己教学成绩不好,全都认为是学生的错。
接下来课上的十分温馨和融洽,难得的没有一个学生故意在课堂上捣乱。我彻底的改变了对语文老师的看法,终于在四年级结业的时候,语文是考的全班的最高分。这堂课改变了我,也改变了很多人,全班的平均分明显提高。
这堂课是在掌声中结束的。
这堂课成了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
也许是因为这两次鞠躬,亦或是因为一次道歉和一次谢谢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它在我对语文课无数不多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一堂在惊慌中度过的数学课
上课铃响了,教室里弥漫着恐怖的气息,外面传来沉重的步伐声。老师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还是像以往一样上课,起立,老师好。今天的老师神情比以往更严肃。
“哐当”,老师将两堆数学本扔在讲台上,仿佛扔在我们的心上。“这就是你们做的作业!”不用说,一堆是做得好的,另一堆是做得差的。
想起我的作业,我不禁打了一个冷颤,看看我的同桌面如土色,我的心里仿佛压了一块巨大的石头。“现在开始点名,”老师从做得差的那堆作业本中拿出一本。这时,各种“鬼哭狼嚎”从四面八方传来,有的叫天,有的叫地,也有的叫上帝,做得好的就表示非常赞同“好啊,好啊!”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当然我也不例外,说不定我还“满江红”呢。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12刻钟不停地发出“嘀嗒”地声响。
那堆作业本还剩下很多,我不经意地将手抬起来,脖子僵硬地往下看,什么!时间才过15分钟!望着那堆作业本,我的心里更加忐忑不安。说不定是下一本!也可能是再下一本!抑或是老师手上这本!
“这本是......”老师的面容这时显得非常恐怖,“丁......”。哎!我的心终于放松许多。但不能松解。因为下面还有几本,我眉头紧锁,青筋曓露在外。豆大的汗珠我从我脸颊划落。老师手拿“青龙偃月刀”立在讲台上,大有当年“关公温酒斩华雄”的气势。
终于,我没有听到我的名字,“你的本子在最上面”,同桌说,这时我才回过神来。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个箭步再加一个华丽的转身拿起我的本子一看,里面竟然错了四道题,哎!看来以后再也不敢粗心大意了。
这堂课终于有惊无险地过去了,虽然我的在好的那一堆,但心里面还是有点愧疚。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认真学习、听从老师的教导、发奋读书,决对不辜负老师的希望。
一堂有趣的科学课科学作文700字
从前,我很讨厌科学,可是有一节科学课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回味【育儿指南 www.yuerzhinan.com】无穷。
那天,悦耳的铃声一响,我们就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等待老师上课。“噔、噔、噔……” 响起了一阵脚步声,老师拿着教科书进来了,用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笑咪咪地走进教室说“同学们考你们一道数学题:1+1等于几?”一个同学不加思索地站起来说:“1+1=2!”
老师轻轻地摇了摇头,转身在黑板上写下: “1+1≠2”。大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感到迷惑不解,并在下面悄悄议论着:“张老师会不会计算?1+1≠2,那1+1=?……”
老师似乎看出我们的心思,便说:“让我们来做个实验。”于她拿出了实验器材:一个空矿泉水瓶、白醋、清水、一支记号笔、一个漏斗。
实验开始了,只见老师先拿着漏斗放在空矿泉水瓶上,接着利用漏斗往矿泉水瓶中装入半瓶水,然后在水中倒入一些白醋,用记号标记混合液体的高度,最后轻轻摇晃瓶子中的液体。
这时,老师问我们:“你们猜猜这时会水的高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当然会变多。”一个同学回答说。“对!”同学们一致赞同。
老师笑而不答,只是又摇晃一会儿后标记混合液体在瓶中的高度。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操作,教室里安静得连掉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清楚。
“咦!”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叫起来。奇迹出现了,第二次记号的高度低于第一次记号的高度。可老师在下面又没做什么“小动作”,这是怎么回事?
“大家感到奇怪吧?”老师耐心地给大家解释,“同学们,第二次记号的高度低于第一次记号的高度,也就是说摇晃后,液体的体积变小了。这是因为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摇晃瓶子,空隙得以填补,使总体积减少,所以产生了‘一加一不等于二’的情况。”
噢,原来这就是奇怪的“1+1≠2”呀!真有趣!
因为这堂课,我发现了科学很奇妙,我爱科学,因为它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等我们去发现。从今以后,我要好好学习科学,发现更多的奥秘,让它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神奇的蜡烛奇妙的科学600字作文
“哇!爸爸,蜡烛还在水里亮着呢!”我高兴地对爸爸说。
“什么?蜡烛怎么可能到水里面还亮着?”爸爸瞪大眼睛,故弄玄虚地问。
今天,在课堂上老师教我们一个有趣的实验——水中点灯。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按照老师说的步骤做了起来。首先,我找来了一个大脸盆和一截蜡烛。接着,把蜡烛固定在脸盆的中间,然后往盆里加水,当水快要溢过蜡烛便可。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小心地点燃了蜡烛,就等着静观其变了。心想:到底蜡烛会不会熄灭呢?
我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有时甚至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睛贴到火面上去。时间一分一秒的走着,蜡烛也正在慢慢地燃烧着,而它的周围已经布满了蜡油。紧接着,火焰已经接近水平面了。这时,我的心快跳到嗓子眼上了,口里喃喃地念到:“不要灭!不要灭!千万不要灭!”“功夫”不负有心人,蜡烛果真如我所愿,顽强地燃烧着,它战胜了它的“克星”——水。当水漫过了蜡烛时,我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动了“水大仙”,从而使蜡烛遭受“灭顶之灾”。然而,奇迹出现了,只见蜡烛的火苗竟“长”到水的下面去了。这是多么美丽的画面啊!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赶紧向爸爸汇报我的实验结果。
“爸爸,快来看,我成功了!”
“真的吗?你真棒!”
“可这又是为什么呢?”
只见爸爸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对我说:“蜡烛在燃烧过程中融化的蜡,遇到水会迅速变成固体,并冻结在火焰四周。火焰低于水面时,水会把逼向蜡筒的热量迅速带走,所以蜡筒就能保护火苗一直燃烧。”
哦!原来是这样,科学真奇妙!今后,我也要像神奇的蜡烛一样,发挥“魔力”,战胜一切困难,去探索更深奥的科学道理!
记一堂有趣的科学课-写事作文700字
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我上过许多次科学课,但四年级的一节科学实验课让我终生难忘。
“叮铃铃叮铃铃……”一曲欢快的上课铃响起来,我们快速回到座位上等待老师的到来,同学们十分安静,因为这节是我们最喜欢、最有趣的科学课。这时,老师神秘地出现在前门,手里拿着什么东西,藏在身后。突然,老师拿出一块木板和布,我们惊奇得好像一群长颈鹿似的,纷纷伸长脖子注视着讲台上。我也在想,今天老师要做什么?一位同学等不及了,就问老师:“亲爱的老师啊,您葫芦里卖的是啥药啊?”“对啊,老师,别卖关子了告诉我们做什么实验。”“就是,就是。”同学们七嘴八舌地纷纷议论起来。这时老师又拿出了一小包沙土,一瓶白醋,还有一小包小苏打,一杯切开的小柿子,以及一些工具。大家都静静地,用期盼的目光看着老师。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火山爆发实验。”话音刚落许多男生就欢呼起来,有的女生还尖叫起来。
一会儿实验开始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只见老师把一块布放在桌上,布上放一个木板,在木板上用些土和沙堆成一座山的形状。这时老师提醒道:“同学们后退些。”老师戴上了实验眼镜,拿起一杯切碎的小柿子倒入土中,还放了些小苏打。同学们感到有一点紧张的气氛。在这时,老师拿起白醋小心翼翼地倒了一滴在这座山上。突然,这座山立刻鼓胀起来,只听见老师数“三、二、一”木板抖了一下,一丝白烟冒了出来,随着“砰”的一声巨响,火山爆发了,岩浆和岩石向四周喷发,那情形又像在空中炸开的烟花,既惊险又美丽。再看板子上,白布上都是土粒和柿子汁。女生们吓得尖叫起来,男生中就连最大胆的王杉也叫了起来,还有的就在一处拍手鼓掌说:“精彩、有趣!”之后,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实验的原理,说:“小苏打遇到白醋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就算一滴的白醋,都会快速彭胀,随即冒出白烟,立刻爆炸,彭胀的物质就会喷射出来。刚才的实验很成功,大家都目睹了这精彩的一幕。”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我们都还沉浸在这有趣的实验课中,我多么希望下次还是这样的实验课。
《超级科学少年——神奇的能量》-读后感800字
小萨拉曼达可以喷火,电力男孩需要别人给他转手柄才能运动,热血君过分热情的时候会冒热气……这就是《超级科学少年——神奇的能量》里面的情节。这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些有个性、有超能力的人在学校里面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这可是一所特别的学校,里面有英雄,有怪兽,还有机器人呢。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小萨拉曼达。它是一只会喷火的小怪兽。为了阻止它不小心喷火,小伙伴们从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入手,即“可燃物、氧气、一定的温度”,通过隔绝氧气以阻止燃烧,或通过降低教室的气温来阻止燃烧。
物体燃烧需要和氧气结合。氧气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但在低温状态下不会发生任何反应。要和氧气结合,就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比如:蜡烛的蜡在200℃时才能燃烧,而火焰一靠近蜡烛芯,浸透烛芯的蜡就会熔化,变成液体,继而蒸发变成气体,接着,由于火焰导致温度升高,与氧结合。因此只需要点一次火,蜡烛就能依靠自身火焰的热度保持燃烧必需的温度,从而持续燃烧。
只需点燃蜡烛芯,火焰就可以持续燃烧。这让我想起了毛主席富含哲理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虽然新事物的力量还很小,但是它会一直不停地发展,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力量越来越强大。伟大的领导者,有着大格局、大眼界,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他不会因为开始时微小而放弃,目光直达有光芒前途的新事物。
被一根灯芯点燃的红色火种,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行。从一叶小船到魏巍巨轮,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巨变,在红色信仰的指引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真理的光芒穿越时空。我要筑牢红色信仰,让红色小船继续领航中国大潮!
未来的较量,是科技的较量。我喜欢这本书,它让我对学习科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我要努力学习,把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勇攀科学高峰!
新阶段赋予新使命,新征程期待新作为!作为新时代的少年队员,我要继续依托合肥“科里科气”的城市优势,借力发挥,顺势而为,以昂首阔步的新姿态,迈向科技辉煌的新征程!
一堂神奇的科学课作文
发件人:宝贝<>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打响了,科学老师拿着三个不同形状的纸筒走进了教室。同学们好奇地打量着纸筒,有长方形的,有正方形的,还有圆柱形的。这是要干什么呢?同学们期待着老师接下来的讲话。
“今天我带大家来做一个小实验!”老师神秘的推了下眼睛。同学们议论纷纷,都在猜想老师接下来要做什么?
这时老师突然说:“我要请一名同学来帮助我做实验,谁愿意来?”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把手举了起来,喊着:“我来!我来!”老师叫了李宇桐上台做实验,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眼光望着李宇桐。李宇桐得意洋洋地走向讲台,大声问道:“老师,我做什么?”老师对他说:“把一本科学书放到长方形的纸筒上。”李宇桐照做了。好神奇!纸筒竟然没有倒!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同学们更是惊叹声连连。一张薄薄的纸片竟然可以托起一本科学书!老师看着我们不解的神情,说道:“把纸片折成纸筒,它的承重力就会变大,这样就可以托起一本书了。”
不知不觉中,下课铃打响了,大家都恋恋不舍地走出了教室,期待着下一堂科学课。
作者:陆思凝
班级6.1
支付宝账号:
qq邮箱:
有趣的数学课_难忘的一堂课作文800字
今天下午,我上了一堂特别有趣的数学课。
第二节英语课下课没多久,我们的“Mr唐”就容光焕发的走进教室。他先走到教室的后面,待上课铃一打响,唐老师就说:“莫捷,你告诉我,今天上午都学了些什么?”
莫捷冥思苦想了许久,对唐老师说:“学了容积。”
“那你说,什么是“容积”?”
你还别说,上课不听讲就是说不出。所以,莫捷支支吾吾地只说出了四个字:“嗯……容积就是……一个物体……嗯……••一个物体……”还没说完,唐老师接着他的话说:“一个物体的体积叫做他的容积,对不对?”
莫捷没听清,忙说:“对……对……对。”
“嗯,高手!”唐老师一边“夸”他,一边翘起大拇指。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事后我采访了他,他说他那时恨不得挖个洞,钻到美国去。
“我们一起告诉他。”唐老师望着他,对我们说。
“一个物体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叫做这个物体的容积。”大家不谋而合地说。
我一听说错了,马上纠正过来:“是“一个器皿”,而不是“一个物体”。”
唐老师让我们重新说了一遍后,说:“翻开书53页。(哗哗的翻书声)今天我要了却我的一个心愿:找一些人给我从这一端排到另一端,错得多的排左边,错的较少的排右边。”一句话说完,同学们有的捧腹大笑;有的笑得把桌子砸得“当当”响;还有的笑得前俯后仰。
“舒杨笑得最灿烂,一会儿你就站最左边,嗯?”说完,教室里又笑得人仰马翻。
“不干!”舒杨“斩钉截铁”的回答。
“干不干要做了才知道”唐老师说。
教室里暂时安静了下来,只听见“吱吱”的写字声。
如果让我给唐老师起个绰号,那我应该叫他“唐半仙”,为什么,你马上就知道了。
大约过了二分钟,唐老师宣布了答案后,说:“有错的站起来。”舒杨缓缓地站了起来,嘴边带着一点笑――苦笑。这时,同学们“呵呵”地捂着嘴笑了起来。唐老师又说:“只错了一个的坐下。”其他同学都坐下了,而舒杨却纹丝不动。全班同学忍不住“哈哈”地又笑了起来。
现在,你应该知道我为什么叫唐老师“唐半仙”了吧。
唉,可惜一节课只有45分钟。你看,这篇文章里我用了8个“笑”字,所以说,这真是一堂有趣的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