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马老师-人物作文450字
在这个兴趣班,马老师和我们已经共同学习了一年多了。今天,我就来写一写我们的这位马老师。
事件一:讨价还价的代价
这事发生在一次作文课堂上。本来老师只留了一首古诗背诵,但有几个同学却觉得古诗太长了,一直唉声叹气的。于是老师便给我们又留了一项作业,写一篇作文,题目是《讨价还价的代价》而且是300字。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没人在叹气了,全都安静下来。因为他们都害怕再留作业,直到走出教室,我们才长舒了一口气。
事件二:解散
“解散”这事发生在“双减”之后。国家政策的调控下,老师跟我们做了最后的道别。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非常伤心,以为再也见不到马老师,再也不能上她的课的时候。那种滋味真的太不好受了。当突然有一天,她又回来了。她重新站在了我们面前。这个消息到来的时候,简直就是“中大奖”啊!虽然还是不能恢复面授,但能重新上她的课,我们还是很开心。
重拾信心的感觉真好,能继续上课的感觉当然更好。
回归马老师的怀抱,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习更多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同时通过上一次的“短暂分别”,也要学会珍惜和马老师在一起的时光。
我眼中的马老师还是一位关心同学,严厉,坚强,智慧于一身的好老师,我们也很敬重她,她是一位能将智慧洒满天下的人。
我眼中的苏轼-人物作文350字
“人间有味是清欢”
——我眼中的苏轼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我眼里,这首《定风波》的气势与磅礴,不亚于盛唐诗林的顶流——李白;这首词的刚强与坚韧,也不弱于身处乱世中的“诗圣”杜甫。
苏轼,一个众所周知的大吃货。但其实,他的一生也是比常人坎坷,苏轼一生经历过三次重大政冶打击。第一次,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乌台诗案,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苏轼进入朝廷,却一心反对王安石领头的“新法派”。苏轼在文坛上的地位也是很高,反响很大。这也间接阻挠了“新法”的推广,引起变法派对他的强烈不满,将他的诗案收集起来向皇帝打小报告,于是苏轼被贬黃州,写下了《猪肉颂》:“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第二次,变法派手握大权,又将苏东坡赶至惠州,惠州好,水果也好,气候温暖,一年到头水果各异,于是,东坡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第三次,苏轼被贬儋州,他这次又发现海南的生蚝美味【http://www.yuerzhinan.com】耶!其实,这也是他一生中最艰苦的岁月。
“此处安心是吾乡。”何处是苏轼的家乡——一个美满的家?用乐观与积极幻化出了他一生的快乐。
我眼中的爸爸-人物作文350字
我有一个既温和又严厉的爸爸,有时他对我很好,但有时又会对我大发脾气。
记得有一次,妈妈没在家。吃饭的时候,我一不小心把碗中滚烫的小米稀饭连碗碰掉在地,碗碎了,小米稀饭撒了我一身。我在心里想:坏了,爸爸一定会大发雷霆。
但只见爸爸赶快走了过来,连忙问我有没有烧伤。然后,他又把地上的小米稀饭和碗的碎片全部清理后,带我到卫生间爸爸帮我洗了洗脸,又跑到厨房帮我成了一碗饭,让我继续吃饭了。在生活上,爸爸总是这样默默地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爱。
但有时爸爸又是如此地严厉,比如有几次,我粗心地将本来很容易的题算错了,爸爸就严厉地训斥我:“偶尔粗心可以原谅,但多次犯同一个错误是不能宽恕的。”还有几次,我在客人面前有失礼貌,爸爸也很不高兴地向我发脾气。
当然,更多的时候,爸爸都是温和的,他会唱许多好听的歌曲,并教会了我许多。
怎么样,我的爸爸是不是既温和又严厉呢?反正我是这样认为的。
我眼中的语文老师-人物作文350字
我眼中的语文老师——师老师,他有什么事都是精心,的认真的完成,尽职尽责,毫不保留。她中等身材,长着一头乌黑的头发,衣服简朴又整洁,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仿佛我们想什么事老师都知道。她的头发并不长,但弯弯的,特别漂亮。那时常带着微笑的嘴巴,还绽放出了两个甜甜的小酒窝。我们老师说过,近视的同学就要戴眼镜,不戴的话就会越来越严重,这也是一种老师对同学的关心。虽然每个老师性格,不同教学的方法也不同,但是老师整天都在批改作业和讲课,每天不辞辛苦地来到学校,在这里,我要谢谢师老师! 每次讲课时,老师都不会把差生和优生来分别对待,不管谁,老师的脸上都有笑容 。谁举手回答问题,老师都会夸奖他,回答错了,也不会责骂他。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展示自己。这就是我心中最美的老师——师老师。老师就像红烛,燃烧自己却照亮别人。老师更像园丁,辛勤栽培我们这些小树苗,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人物作文350字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的精神写照。
鲁迅先生在自己父亲病重的时候到处去寻医,最后自己却当上了医生,他以为自己可以医治人们的心灵,让人们站起来反抗,可他发现这并没有用,于是便弃医从文,想用文字打动人民,让人民站起来。
我眼中的鲁迅,是勤奋努力的,他曾经说过“【www.yuerzhinan.com】世上哪有什么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工作上了”
我眼中的鲁迅是非常珍惜时间的,他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我眼中的鲁迅是非常谦虚的,他曾说过“我就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他也为自己写过一首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我眼中的鲁迅也是一个关爱人民的人,他的女仆阿三曾经说过:“先生总是在半夜工作,也从来不让我干什么重活。”
我眼中的英语老师-人物作文400字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只见孙老师迈着轻快的步伐,向我们班走来。
孙老师右手夹着英语书和练习本,左手拿着一个水杯。水杯中的水随着孙老师的步伐来回晃动,眼看水马上要从杯子中跳出,可又一晃回到杯中。老师的高跟鞋发出的声音,让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转移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看着她,孙老师圆圆的脸庞上表情严肃,走路的姿态,仿佛是动物王国中的狮子走来。这一幕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孙老师是一个“变化多端”的人。有次上英语课时,孙老师因为班里有十几个人没有交作业,就用一节课时间破口大骂。天空似乎与老师一样今天心情都不太好。这时,天色变暗,乌云密布,雷电轰隆隆地响,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老师拉着脸,批评一会,停顿一会,吓得我们大气都不敢出,教室静的可怕。
临近下课时,老师抱怨了一句天气,班长“伺机”对老师说:“今天的天气真的是太可怕了,我也从来没有见老师发过这么大的脾气!”老师听到后终于大笑起来,紧皱的眉头也打开了,眼神有了光彩,自我解嘲地说:“我批评你们这些不交作业的人,批评的我幽默感都出来了!”
在我眼中,英语老师是一个”变化多端”的人,为我们的学习也真是操碎了心。
我眼中的自己-人物作文350字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兰潇滟。关于我的名字是有故事的,妈妈说,人生可以活的潇洒,但要稳重,不可以潇洒过头,所以叫我潇滟。
我有一张瓜子脸,红彤彤的脸蛋,像一个红苹果。一对眸子一闪一闪的,犹如两颗黑珍珠,开心时,眼睛弯的像月牙儿一样。我的身体虽然很瘦弱,就像风中的竹子会随风左右摇摆,但过后依然直立!
我很乐观,当我犯了错误妈妈教训我的时候,我就是一只受到惊吓的小绵羊,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但是我对这些不好的记忆像鱼一样短暂,过完7秒我的脸上就会重新露出灿烂的笑容。
我不但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而且我的兴趣爱好也很广泛。记得我刚上小学,就在课堂上偷偷地画画,回家写作业的时候也边写边画。我还会书法,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还拿了不少的奖呢!
我也有许多缺点,比如写作业很慢。吃饭的时候也很慢,像蜗牛一样。大人急着洗碗,我却一点也不着急。这些是我的坏习惯,我一定要改正。
你们想跟这样乐观开朗、爱好广泛的我做朋友吗?
我眼中的妈妈-人物作文250字
我有一位热情的妈妈,世界上只有她的热情能让我温暖。
她他身上每天只穿那几件衣服,而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替我上学省钱。
她不希望我像她小时候一样。
有一次我要上学了。她送我,我在路上遇到了一只狗,那只狗见到我就狂叫,我妈妈才不会让它伤害我呢,直接挺身而出。幸亏那只狗的主人把狗拉住了。
我的妈妈就是我的保护伞,不会让我受到任何伤害的。
还有的时候,妈妈为了让我爱上看书,还特意安排和我进行看书比赛,看谁一个星期看的书多,后来我竟然赢了妈妈。为什么妈妈会输给我呢?是她故意输给我的,还是因为家务事太多没有时间看书呢?我不知道。
我觉得,家里的家务事不应该都让妈妈一个人做的。我应该替他分担一些才好呢。
我眼中的爸爸-人物作文300字
我的爸爸很威武,有时候也很温和慈祥,他长着一张瓜子脸,一双又黑又浓的剑眉,小小的眼睛像樱桃一样,笑的时候,眯成了一条缝。鼻子高高的,好似高峰一样耸立。嘴巴大大的,一口能够吃下三块苹果。
我的爸爸可高了,有一米八几呢!我小时候,爸爸喜欢让我骑在他肩膀上,我可高兴了,因为在“巨人”的肩膀上,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每天,爸爸都准时送我上学。有时我坐在电瓶车前面,坐前面可以看到沿路的风景,一阵阵凉风从脸颊上吹过,别提多舒服了!有时,我坐在电瓶车的后面,看着爸爸的背影,那高大的背影仿佛为我挡住了所有的风雨。
我喜欢这样的爸爸,喜欢温和慈祥的爸爸。
我眼中的杜甫-人物作文450字
雨打芭蕉,打出滴滴伤感,风卷茅顶,卷出丝丝忧虑。夜半惊醒,倚望窗外,故乡月明,不禁老泪纵横。这便是我眼中的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青春时期的杜甫,豪情万丈,傲视群雄。登高一览,江山尽在怀抱之中。可以说,这不仅是一个人的青春时代,也是大唐最青春、最鼎盛的时代。虽然杜甫的诗大多沉郁顿挫,但这首诗倒有着豪情壮志的浪漫情怀,眼中又多了份他的壮志凌云,风华正茂。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中年时期的杜甫,怀才不遇,载道怨天。谁知皇上昏庸,官吏腐败,人民疾苦。你看到官吏家的酒肉都多的发臭,而路边就有冻死的百姓,这原来的盛唐去了何方?这首诗带着讽古伤今的现实主义情怀,眼中又多了份他的忧国忧民,悲天悯人。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是老年时期的杜甫,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安史之乱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弄的百姓们民不聊生,妻离子散。而皇帝却不顾民生,只求寻欢作乐。逃难的杜甫听闻王军平定了战乱,欣喜若狂,不禁泪湿衣裳,立马备好马车返回梦寐以求的家乡。眼中又多了份他的越鸟南栖、故土难离。
贫困潦倒是他,怀才不遇是他,诉说人民疾苦也是他,占了唐诗的半壁江山仍然是他。这便是我眼中的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