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觉醒年代-读书感悟600字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觉醒年代》这本书,这是一本让我感悟颇深的书,它讲述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巨有重大意义的革命事件,让我了解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艰难曲折过程。
从1915年到1921年,短短6年期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陈独秀、李大钊为党的创始人,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等为首的革命青年,他们追求真理使党走向了正确的道路,革命先驱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最热血的担当。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下,外敌入侵、政府腐败、民不聊生,如何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如何唤起全民族的觉醒、拯救濒临沦亡的旧中国,就成了革命先辈们迫切的希望。正逢时代“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大强敌”的背景下,然而正是这一批又一批革命先辈走上了拯救时代的道路,他们为了理想与抱负,不畏惧艰难险阻,忍受不被别人的理解,为了追求真理积极投身于革命,让我感到非常敬佩。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当年陈独秀刚从日本留学归来,他的老友汪孟邹在家中为他接风洗尘,当时陈独秀的两个儿子在厨房里帮忙,因为对父亲的不满故意在上菜的时候给陈独秀上了一只荷叶包裹的癞蛤蟆,并指责自己的父亲无情无义、连累家人,甚至连自己的爷爷去世了都没有回家。忍常人所不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受,是为大智也!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陈独秀。
通过阅读完这本书,我更能深刻体会到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我们这一代人更应该珍惜当下,努力学习,将来争做国家的栋梁之才,为祖国建设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细说觉醒年代》-读书笔记650字
自从了读《细说觉醒年代》这本书,我的感受颇深。觉醒年代,两个关键词,一为“觉醒”,二为“年代”。
何为觉醒?一是思想的觉醒。五四风云,一声炮响,陈独秀,李大钊等有志之士登上了政治的舞台,领导学生进行新文化运动,寻求救亡求存之道。他们为沉睡着的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为身处水深火热的黎民百姓带来了曙光。二是新人的觉醒。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以至山东被夺,郭心刚【www.yuerzhinan.com】一夜白头,血书写下“还我青岛,誓死力争”。激发了学生和无数爱国青年对政府的反抗。三是大众的觉醒,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和深入,工人阶级的思想开始觉醒。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他们坚决抵制签订无耻的巴黎和约,最终获得了胜利。
何为年代?浅层意思是指1915年-1921年间发生的故事,但实际上,它却是“中国”这本历史书上最沉重的一页。鲁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看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面对杀人的场景,他们反而争相看热闹。一个老婆子,手里拿着刚沾了血的馒头,一边跑一边喊:“我儿子有救了!我儿子有救了!这社会是多么的黑暗,多么的腐败啊!幸运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他们不惧风雨,不惧危险,即使面对黑暗政府的打压也丝毫不退缩,带领人民一步步走出了黑暗,建立了光明的新中国。
“身逢乱世,即使命如蝼蚁,却仍有人心向光明。”如果没有他们的热血奋斗和努力拼搏,就不会有现在的中国,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领导,又怎会有如今这美好的生活。昂首瞻仰这鲜艳的五星红旗,自豪之感油然而生。而我们作为中国的新一代少年,不能辜负这繁荣盛世,也不能辜负先辈们的期望。我们要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努力学习,为中华的更加繁荣富强而时刻奋斗!
《细说觉醒年代》-读书感悟650字
暑假期间,在爸爸的耐心辅导下,我艰难地读完了长达249页且一张插图都没有的《细说觉醒年代》,真是感慨万千。
《细说觉醒年代》这本书紧紧围绕《觉醒年代》电视剧的内容展开,聚焦深受人们关注的49个重大主题。讲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伟大进程中扣人心弦的奋斗故事,展现的是1915年到1921年这一历史时期,发生在中国大地上新旧思想碰撞的历史画卷,揭示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真谛。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落后挨打,愚昧受辱,中国这艘古老硕大的破船即将倾覆的大背景下,民族要独立、人民要解放、国家要强盛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严峻课题。从“虎门销烟”到“变法维新” ,从“辛亥革命” 到“新文化运动”,一代又一代、一拨又一拨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林则徐、康有为、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成为了播撒新文化、新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他们在迷茫中召唤,在黑暗中探寻,在危险中奋斗,通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来唤醒民众,在一个漫长的启蒙过程后,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觉醒年代》中,毛泽东的出场令我印象深刻。毛泽东身穿长衫,夹着布包,淋着雨,蹚着泥水,向前奔跑。他看到街边衣不蔽体、灰头土脸的孩子,头上插着草,被人贩子吆喝着叫卖。他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匍匐在地上,在垃圾中堆翻找食物以供温饱。那时既有远大志向又极富同情心的毛泽东向前奔跑着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而此时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新时代,肩负着“少年强则国强” 的使命,一定要珍惜好时光,努力学习文化,不做愚昧无知的人,努力学习科技,掌握真正本领,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细说觉醒年代-记叙文700字
“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不爱,谁爱?”
《觉醒年代》的故事背景是以新文化运动为始到五四运动国民的觉醒,最后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段血雨历程。由于当时的政府日渐衰落,社会动荡。以陈独秀先生为首的一个个知识分子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站在时代的前端——创立杂志《新青年》、五四大游行……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他们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之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曙光初现,社会主义在中国终成必然。短短十年数以万计的爱国人士抛头颅洒热血,令国民精神觉醒,唤醒了中国这条沉睡了百年的巨龙。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是29岁的陈延年和26岁的陈乔年,满是血和伤痕的脚上戴着脚铐走在前往刑场的路上。牺牲前陈延年说:“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在该剧的后半部分伟人们陆续离开,屏幕上只有廖廖几句话却概括了他们一生的努力。有人说他们已经牺牲了,可我觉得并没有,他们只有被所有人都忘记了才算。而这些伟人英雄们会被我们永远铭记,被历史铭记!一代又一代人的觉醒,先辈们已经为我们开拓出了一条和平的道路,他们用自己的血汗为我们铸造了幸福,他们的觉醒能使我们受益终生。作为新世纪、新时代的新中国青年,我们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觉醒。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将来有一天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报效国家和社会。
“我相信,一百年后的中国,定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大钊先生,百年后的中国国泰民安,科技进步,山河壮阔,幼有所教,老有所依。这盛世,如您所愿!回首百年路,奋进新征程。新时代的我们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更应向先辈们学习,将拳拳爱国心荟萃成殷殷报国之情,养浩然之气,立鸿鹄之志,成不朽之业。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生逢乱世即使命如蝼蚁,但仍有人心向阳光”。有人会问《觉醒年代》有续集吗?我觉得我们现在过的幸福生活就是最好的续集!在这里我想说:“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细说觉醒年代》-读后感650字
这几天,我在读一本书-----《细说觉醒年代》。这本书是以爱国为主题,描写一九一几年爱国人士和爱国学生与北洋政府开展斗争的书。真的让自己收获良多,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有了更深的认识。
从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解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人民,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意识,一群仁人志士踏上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就是这样一群拥有崇高理想且意志坚定的革命先烈,在1921年建立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建立、发展作出壮烈牺牲,谱写一段段后世铭记于心的革命史诗。
让我感触颇深的是在北大开办工人夜校,毛泽东和同学们邀请校工们参加学习,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教授先生在这里教工人们识字,给他们开民智,看着李大钊先生激情澎湃的讲课,陈独秃先生诲人不倦的教识字,“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坐在地上教写字,他们满腔热血的传授、无私奉献的付出只是为了打开工人的思想,宣传教育,让我们不做愚昧不知,目不识丁的工人。他们给工人阶级打开思想新潮,为以后发动工人群众,创造工人组织奠定基础,让工人阶级起先锋队作用。
读完《细说觉醒年代》让我知道,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他们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政治抱负和民族意识。我想,我们不管出【yuerzhinan.com】生在哪个年代、时代、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首先做的任务是好好学习,梁启超先生在《少年说》里有这样一句话:“少年智则国智,”智应于字面意思理解为“智慧,才干,”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其次,在《少年说》里还有这样一句话,令我我颇为有感,话是这样的:“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字面意思不可理解其中蕴含的蕴意,真理,以我个人观点来理解这是激励我们要让伟大祖国屹立在世界的顶部,同时,细细品会,悟真理也就是让我们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才干来报答伟大的中国!
《细说觉醒年代》-读后感650字
“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是的,读一本好书,犹如一壶上好的佳酿,每一次的碰撞,每一次的浅着,每一次的沉醉,都会给我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不一样的收获。最近我读了《细说觉醒年代》这本书,一直让我回味无穷。
这本书主要围绕了《觉醒年代》这部被广大网友称为“现象级神剧”的电视剧内容展开。它聚焦了深受青少年关注的49个重大主题,讲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扣人心弦的奋斗故事,揭示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真谛,是一本为我们广大青少年量身定做的党史学习教育精品读物。
在这本书中的一篇名叫《“觉醒年代”帮我们读懂先觉者的时代》的文章里有一段文字让我念念不忘,印象深刻:“而且基本都是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一些有威望,或者有影响力,或者有阅历(年长者)的率先有所觉悟者,登高呼之,大批热血青年热烈响应,积极追随,“前浪”带动“后浪”,兴起大潮。大潮退去,“前浪”或消亡或隐退,但被带动起来的“后浪”不气馁,继续探索,继续奋进”。这段话把有阅历的年长者比作“前浪”,把无数的热血青年比作“后浪”,说出了热血青年在追随年长者,建立新中国,推翻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艘古老硕大的破船时,勇于探索、坚持不懈、永不弃馁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是我们现在所要学习的。
看完了这本书,我又不禁想起了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和魏源睁开眼睛看世界开始,一代又一代、一拨又一拨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我不禁想起陈独秀在上海石库门老房子里创办《新青年》杂志,兴起了新文化运动;我不禁想起上海石库门党的一大开幕和嘉兴红船党的一大闭幕,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我不禁想起李大钊同志那句感人肺腑的:“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
读了这本《细说觉醒年代》,我终于理解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觉醒年代》最好的续集……
《细说觉醒年代》-读后感650字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细说觉醒年代》这本书,有如下感想:《细说觉醒年代》这本书是紧紧围绕着电视剧《觉醒年代》的内容展开描写的。以1915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这段历史为叙事空间。书中描写到这是一个国运动荡,名不聊生的艰难时代!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面对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的逆行倒施,一代先进分子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救国救民的艰难探索!
整本书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和先进分子的使命感!书中的几个灵魂人物及其行动让我印象深刻!李大钊慷慨陈词:“必须唤醒民众之觉悟,推翻封建思想,振作民族精神!”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一系列影响巨大的历史事件铺展开来。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宣传新思想,提倡白话文,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胡适在美国撰写《文学改良刍议》,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清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思想文化土壤,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过程!
这部剧中有很多风云人物,他们的服饰习惯也反映出当时那个时代的繁杂和混乱。比如留着长辫子端着烟袋讲国学的辜鸿铭教授。张勋的辫子军复辟及海外留学回来,西装革履的胡适等人,这些极具色彩和魅力的人物形象全部映入眼帘。而他们的人物特点也十分鲜明。在北大红楼的衬托下,一批批洋溢着爱国热血的青年学子也让我们过目不忘。他们让我们看到当时那个时代有一批爱国人士正在不惧艰难险阻,努力寻找成功之路使中国登上历史舞台。
这本书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让我看到中国的艰辛,看到中国人的团结。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所以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不负众望!
《细说觉醒年代》-读后感7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非常优秀的书——《细说觉醒年代》。《觉醒年代》是一部为党的百岁生日献礼的影视作品,它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背景,展现了一批仁人志士为了救国救民而付出的艰苦努力与不懈探索。去年我和家人一起观看这部电视剧时,就被那精彩的故事深深吸引了,而这本《细说觉醒年代》,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的了解。
无论是陈独秀先生的高屋建瓴还是李大钊先生的舍生取义,都让我热泪盈眶,敬佩不已。在清末的危局下,一批爱国志士却不断地思考和探索着救国的道路。他们努力向学,并且躬身治学。总是一脸微笑的蔡元培先生,无微不至地关心老师和学生,在面对腐朽的反动势力时,却毫无畏惧,铁骨铮铮。留着个搞笑辫子的辜鸿铭先生,虽然对新文化运动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学识和爱国之心上是毋庸置疑的。胡适的年轻有为,潇洒淡定,体现了一代大学者的风度。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却也是心怀人民的温暖如春。毛泽东,周恩来,一代青年才俊,意气风发。他们把知识理论的学习与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结合在一起,去努力奋斗。那个时代的中国青年真让人敬佩啊!
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陈独秀先生的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他们一开始因为一些原因,和父亲产生了很深的误解。他们的自立自强让人敬佩。他们不愿意顶着父亲的名头,获得额外的照顾,而是自己去码头做辛苦的搬运工。他们自己努力挣学费,自己求学。面对别人礼貌而自尊,他们创立互助社,亲身实践自己学习的理论。慢慢地,他们也在学习和斗争的过程中理解了自己的父亲,理解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他们也成了最坚定的共产党员,并为了自己信仰的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这本书用精彩的文字展现了那个年代的人们是如何为了国家和人民努力奋斗的,书中的那些少年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今的中国,已经崛起为真正的东方巨龙。而时代的接力棒如今已经握在了我们手里。我们要继承先辈的意志,努力学习,爱我中华。用自己的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