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读《钓鱼的启示》有感_小学读后感700字【汇总4篇】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

滴水穿石,看到这一个题目,你们一定认为是水不停地滴在石头上,然后穿成洞吧,以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是,当我学完这篇课文后才知道“滴水穿石”的真正含义。
  安徽广德太极洞内的水滴就有着滴水穿石的精神。你们一定还记得课文中的法布尔、谈迁、诺贝尔等人吧?他们就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他从小立志学医,长大以后,他又经过20多年的刻苦钻研,终于在1578年编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我国史学家谈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经过数十年,他完成了《国榷》的初稿。可是由于不幸,他的初稿被小偷偷走。但他毫不气馁,坚持写作,终于完成了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巨著《国榷》。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尽管只在学校读过三个月的书,但他勤奋好学、善于思考,毕生孜孜不倦,创造了电灯、电报、留声机、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但他热爱画画,只要一有空闲的时间,都不会放弃,经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的画技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喜欢观察昆虫,也经常为了这个而被父母责骂,但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有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他的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带领着他走向了科学的殿堂。
  从这些成功人士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只要有着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才会摘取成功的彼岸中最美的花朵!

读《钓鱼的启示》有感_小学读后感700字【汇总4篇】

钓鱼的启示_生活的启示作文500字

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每一件事我们都会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其中有一件事情让我非常【http://www.yuerzhinan.com】难忘,让我终生受益。

暑假的一天,爷爷带我去钓鱼,看着爷爷一条条的钓上来,我非常想钓鱼,试试功夫。我苦苦央求,爷爷才答应。我拿起鱼杆,照着爷爷的动作,把鱼钩朝河面扔出去,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等待,过了10分钟,鱼杆终于动了,我赶紧一拉,鱼钩拉上来什么也没有,反而鱼食没有了。爷爷看了看,说:“你不要一看到动就赶紧拉,你要先放一点,等它没有警惕的时候,再用力拉,这样才可以钓上来。”我听了之后,决定重新钓一次。爷爷的方法很有效果。不多久,鱼上钩了,我找准时机,奋力一拉,鱼儿立刻被我拉了上来,看着这条鱼大大的,活蹦乱跳,我快乐地笑了,心想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爷爷鼓励我说:“再接再厉,继续钓鱼。”我立马把鱼钩又放下去,过了一会儿,鱼又上钩了,又钓了一条好大的鱼,经守一个上午的奋斗,我们钓到满满一桶鱼,快乐地回家了。一路上,微风拂面,心情真好。

一回到家,妈妈就把我们钓的鱼煮成汤,我吃了,心里暖暖的。通过这次钓鱼,我感觉到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耐心,沉住气,多坚持一会儿,找准时机,就一定能成功。

作者:朱展江

读《钓鱼的启示》有感_小学读后感700字【汇总4篇】

持之以恒-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500字

在广德太极洞深处,有一块大岩石,已经被洞水滴穿,这么坚硬的岩石是怎么被洞水滴穿了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缓缓地不停地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十年过去了,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坚硬的岩石,完成了自己期盼已久的愿望。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它为什么能使坚硬的岩石洞穿呢?是水滴坚持不懈的精神!如果我们能像水滴一样,又有什么事不能成功的呢?

譬如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小观察石头,石头就如生命一般。一次,他的妻子拿一个岩石标本压咸菜,做完后随手将“标本”丢了,李四光则伤心地要死。

再如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制造炸弹,则九死一生,亲弟弟被炸死,老父亲也被炸成重伤,但诺贝尔没有放弃,仍旧勇往前进,最后研究出来了炸弹。

我们都知道,雨水从天空上落下来,威力远大于水滴,却不能将石头击破石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雨点没有集中一个力量往同一个点上射击,也没有坚持不懈。你看: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5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33年。他们正是有了梦,每一天追逐着梦,在同一个点上射击,永不停步,努力着,永无止境,奋斗着,终于迎来曙光。

“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懈,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读《钓鱼的启示》有感_小学读后感700字【汇总4篇】

钓鱼的启示-五年级读后感500字

读了《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使我明白: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

《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写了作者11岁那年和父亲出去钓鱼的事情。作者因为在没有到开放捕捞鲈鱼前钓到了一条鲜美的大鲈鱼,而和父亲在“放”与“不放”中做出了艰难的抉择,最终作者放了那条大鲈鱼,实现了一个人在面对“诱惑”所做的正确决定。

在生活中,我也遇到过相似的事情。有一次,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的手机响了,可能是一个重要电话吧,老师没有继续讲课,而是马上出去接电话。老师刚走,教室里就沸腾起来。有的同学赶紧说起了闲话;有的同学跑出座位又蹦又跳;还有的同学自已做起了小动作。这时候,坐我前面的同学回过头来,笑着想跟我说话,我一下子愣住了,心里想:如果我跟她说话,老师不仅不会发现,还会让我不无聊,如果我不跟她说话,就会真诚地面对老师,做一个真正的好孩子。想到这里,我决定不跟她说话,我这样的态度让她很无趣,于是她转过了身,没有跟我说话。我轻松的笑了,道德果真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呀!

“诱惑”无处不在,道德是检验我们面对“诱惑”最有力的标杆,一个正确的决定会让我们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克服最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