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林语堂
走近林语堂
很早就知道我的家乡漳州出了一位世界文化名人、文学大师,他的名字叫林语堂。但是,我只是读过几篇关于林语堂的介绍、评论文章,对林语堂的了解仅仅局限在“文学家”、“翻译家”、“哲学家”这些头衔上,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取得过什么杰出的成就,他为什么会拥有这么多耀眼的头衔?我都不甚了解。对于林语堂这位前辈加老乡,我一直怀有一颗好奇心。
这天正值周末,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我把郊游的目标锁定在林语堂纪念馆。来到纪念馆所在地天宝镇五里沙村,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蕉海”,“蕉海”深处,一座精致的半圆型两层建筑便是林语堂纪念馆。馆前竖立着林语堂坐像,身着长衫,手持烟斗,神态飘逸。
走进展厅,首先看到的是林语堂的生平介绍,字里行间展示了林语堂从故乡小镇走向世界的历程。林语堂1895年生于漳州,曾留学美国、德国,并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任教。他创办了《论语》、《人间世》等杂志。他还担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他提倡幽默文学,他的短评、演讲语言精辟,常常赢得满堂喝彩。他创作了《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吾国吾民》等大量经典名著,并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品。展厅里展示了各种版本的林语堂作品数百册。林语堂擅长用英文写作,同时又极力向世界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如他的一位朋友所说:“林语堂最大的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一位西方人士这样评论他:“东方和西方的智慧聚于他一身……”翻阅林语堂作品,拜读林语堂语录,我似懂非懂,但是,我已经能够从中感受到这位“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文化大师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影响,也知道了他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多的头衔。
参观完林语堂纪念馆。站在纪念馆前,眺望四周,蕉林环抱,绿浪起伏,阵阵蕉香随风飘来。这优美的景色宛如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这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是这故乡的山山水水养育了这位一代文化大师。我为我的故乡拥有这样一位文化大师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走近动物
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见各种各样的动物,虽然画面上的动物栩栩如生,但我却更渴望亲眼见到老虎、狮子等真实的动物。
今天,机会终于来了,桔山广场举办动物展,我和表弟决定去看一看。
我们来到桔山广场的临时动物展馆,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跑进去。一进门首先看见的是狮子、猴子和熊。猴子正在吃“午饭”,它居然还吃蜂蜜,熊慢腾腾地靠过来,把鼻子伸出栏杆,使劲闻,口中发出模糊的声音,好像在说:“猴子,我吃点蜂蜜,行吗?”猴子不理它,竟然胆大包天地跑去摸狮子,狮子【http://www.yuerzhinan.com】发出威胁的低吼,猴子自讨没趣,就爬向自己的领地,边想边爬边发出低低的吱吱声:“你不跟我玩,我回去吃东西,馋死你!”它回到自己的领地后,拿起一个袋子用力抖,抖出两个香蕉,猴子边吃边跳,很得意的样子,太好玩了。
我们来到金钱豹展区,金钱豹正在睡觉。我仔细一看,它身上的毛有一个一个的圆圈,圆圈里面是一个一个的棱形图案,很像古代的铜钱,我感到非常惊讶,跟着恍然大悟,原来金钱豹的名字是这样来的。
我们还观看了东北虎、澳洲狮、越南百斤大蟒蛇、泰国大鳄鱼、非洲大雄狮、孟加拉虎、西北野狼、千年海龟、西双版纳毫猪、特大印度老鼠和豹猫等等。一只特大老鼠有小狮子那么大,猫都比它小,人们还说猫捉老鼠呢,现在应该是老鼠捉猫了吧!
弟弟很顽皮,看完后,又跑去拿小石子打猴子,最初猴子被吓坏了,上窜下跳,后来猴子生气了,愤怒地向弟弟冲过来,好像在说:“你敢惹我,我就敢反抗你。”弟弟没理它,用闪电般的速度跑回来了。
今天,虽然满足了我们想看活生生的动物的愿望,但这些动物被关久了,已经没有了多少野性,大多数显得懒洋洋的,我要是能去昆明的动物园看看就好了,那里的动物应该更有活力吧。
《请让我走近你》-记叙作文400字
夜,春日的夜,辞别了寒冷的冬天,耳朵忽然增添一份莫名的恬静,在心中萌发了出去走走的情感的冲动。
接近深夜,在这黑暗静谧的黑色笼罩下,夜幕好像一幅巨大的画卷,宽广得令人难忘。一股轻柔的金黄“钻石”流露下来。那是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抬头一望,那月安静地在天空中悬挂。记忆中的月是模糊的,习惯着去依赖他人的诗句来吟诵,这使我觉得月的无限美好!
让我走近你,这轮明月!多么期盼和渴望!这些高楼从没给我一个观月的窗口,心中照不到月光而渐渐暗淡。别人问月是什么?我只知“举头望明白,低头思故乡”。
月亮是宽厚的,严肃的,它不怨恨我把它冷落好久,她只是和蔼地把月光酒下,直到所有景物都有着白色轮廓。这时,我思念着亲人,有着这一种感情涌上心头。这到底让我想起苏子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思来了。
让我走近你吧,月!尽管我无法用语言去把你的美描绘出来,我笨拙的文字没法让你的美显现出来。但请让我走近你,我想要的,不是你对我的照顾,而是希望你理解我,在月下更有活的意义!
走近丽江_小学生写景作文700字
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距昆明市六百余公里。它以雄伟的山川、古老的城镇、纯朴(pǔ)的民风著称。在它的土地上,奇妙地分布着圣洁的雪山、汹涌的大江、险峻(jùn)的峡谷、清澈(chè)的湖泊、宽阔的坝(bà)子……
七月下旬(xún),我终于走进了丽江古城,得以见识她的真面目。好一个丽江城,真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走进丽江,你就会发现,古城街道是用五花石铺砌而成的,色彩斑澜(lán),别有韵(yùn)味。街道宽度刚好可以容纳两匹负重的马通过。这里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和“川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藏族地区的毛纺织品、山货(huò)药材经过这里转销内地。而西双版(bǎn)纳、凤庆、下关等地的茶叶、日用百货,也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藏区。
丽江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呈八卦(guà)型放射状延伸,并分出无数条街道,整体形成网状布局。条条街道有小桥,小桥两边是人家,桥下有潺(chán)潺的流水,这是终年积雪的玉龙雪山之水渗(shèn)透到黑龙潭(tán)而成的。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座座,城内共有大小桥三百五十四座,可谓(wèi)城依水存,水随城在,好一幅“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高原姑苏”图景!
丽江最吸引人的,除了有“高原姑苏”风貌的古城外,就是白雪皑(ái)皑的玉龙雪山了。玉龙雪山距丽江古城西北十五公里,由北向南绵延近五十公里,有十三座山峰。最前面的山峰昂然挺立,其后峰峰相连,远远望去,云腾雾绕,好像一条银鳞闪烁的玉龙在蜿蜒(wānyán)飞腾。主峰扇子陡,海拔五千五百九十六米,为长江南岸第一峰,被誉(yù)为地球上“最温暖的雪山”。
丽江还有许多迷人的景观:有惊心动魄(pò)的虎跳峡,有万里长江第一湾,有三江并流奇观,还有母系氏(shì)族的最后乐园——泸沽(lúgū)湖及其神秘的摩梭(mósuō)人,在北边更有闻名遐迩(xiá’ěr)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
月色溶(róng)溶的晚上,漫步古城的小街,看着水中闪闪烁烁的灯光倒影,听着远处传来的隐隐约约的纳西古乐,你难道不会被这里的一切深深陶醉吗?
走近苏轼-人物作文550字
北宋时期,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又号苏仙、坡仙,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曾在美丽的西湖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更是西湖最好的广告词了。他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曾在年老时写了《浣溪沙》,其中“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更是包含了“宝刀未老”的雄心壮志。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代表作品有《留侯记》《晁错记》,苏轼这一生,笔下皆是精品。
苏轼是一个书画家,他的“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其代表作品有《黄州寒食》、《枯木怪石图》,“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他的画中洋溢了他的为人处事,他的满腹情感。
苏轼是一位政治家,他的官途十分坎坷,他曾到14个县做过官职,他的官职大到吏部尚书,小到护卫队队副队长;苏轼也曾是一名水利专家,他在杭州做官时,西湖时常发大水,杭州的人们民不聊生,苏轼见之,发动了群众修建了著名的“苏堤”,造福百姓。
苏轼更是一位美食家,他走到哪吃到哪,被贬时也不忘研究“吃”,可谓吃货一枚。即使这一生坎坷不断,挫折连连,被一贬再贬,也照样吃好喝好。有一次,他一天吃了许许多多的荔枝,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谪的落魄岁月,硬生生被他个吃货变成了美食的“创作之旅”,苏轼还发明了许许多多的菜,如硬菜“东坡肉”“东坡肘”,小菜“东坡豆腐”、凉拌菜“东坡凉粉”,主食“东坡饼”“东坡【yuerzhinan.com】羹”。在吃这件事上,苏轼绝对不马虎。
苏轼是一名全才,是天才中的全才!
走近秋天_我喜欢秋天作文300字
云淡风清,大雁南飞。秋天悄悄地降临了。秋天是个丰收、成熟和绚丽的季节。
公园里,梧桐树的叶子黄黄的,轻轻地飘落在草地上,像铺上一层地毯;枫叶红红的,像一簇簇烈火。远远的,飘来阵阵迷人的香气,是桂花竞相开放,远看像一团团毛球,近看又像姑娘披着的秀发。
农田里,玉米杆直直的,像根竹竿,叶子碧绿碧绿的,玉米穗黄黄的,举着果实了呢,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稻谷金灿灿的,风儿吹过,就像一片片金色的海洋……
果园里的苹果红彤彤的,像一个个小火球;鸭梨黄黄的,挂在树梢,就像颗颗小铃铛;还有那绿油油的橘子,像雕刻的大师精心制作的翡翠,看着就觉得满嘴酸酸的;橘黄色的柿子,像过节时挂着的小灯笼;石榴也成熟了,笑破了肚皮,露出小小的石榴子,像一颗颗琥珀。
我喜欢秋天,因为他会给我们带来采摘的喜悦和绚丽的风景,秋天也让我懂得一个道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