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读后感650字
很多人都知道,“锦程”是对中国丝绸和丝绸之路的称呼,也知道是伟大的中国创造了丝绸,并开启了一条名扬中外的丝绸之路,这几天我就阅读了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的代表作之一——《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
关于丝绸的神话有很多,如《黄帝和嫘祖》、《传丝公主》、《马头娘》……,其中《马头娘》最为著名,有很多学者称之为《蚕马传说》,故事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四川的女孩,父亲出远门打仗去了,家里只剩下她和一匹她亲手养大的白马。一天她向白马承诺只要它带回父亲她就嫁给白马。谁知几天后,白马真的将父亲给带了回来了,可是女孩却没有兑现承诺,而得知原因的父亲一气之下把白马给杀了,并且把马皮放在烈日下暴晒。后来有一天女孩在园子里玩的时候,一阵狂风吹起,就在这时,马皮像女孩飞过来,并将女孩紧紧缠绕住,和女孩融为一体。之后就变成了一条马首人身的蚕,后人称之为马头娘。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出土于西夏县西阴的"半颗蚕茧”了。它和金字塔一样都是一个谜。人们不知道,它到底是家蚕茧,还是野蚕茧?到底是一个蚕茧的一半?还是一半多?至今也没有人给出正确答案。在中国昆虫学创使人之一刘崇乐先生眼里,它是一个桑蚕茧,而在日本学者布目顺朗眼是它却是一个桑蟥茧。虽然在这个方面有着许许多多的结论,但是在这么多结论中不可否认的就是它是被利刃割成两半的。
看完这本书,我更加了解中国的丝绸,也体会到了丝绸的伟大和作用。丝绸之路不但让我们看到了悠久的历史长河,还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聪明和智慧。更让我们这些中国人感到自豪。这一本书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许多文物身上可以让我们看见过去的发展以及进步,但是这些物品往往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去发现,这正如罗丹所说的:“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江南丝绸-关于丝绸作文500字
有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但是我想说:中国丝绸甲天下,江南丝绸甲中国。
丝绸是一种工艺品。它先是由农业生产后再由工业加工而成的丝绸制品。我们一起去流水线上了解一下吧。要制作丝绸,首先要经过养蚕这一道程序。蚕起先是黑色的,又瘦又小,通过整天进食,逐渐长大,事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一直长到一直可以结茧的蚕,成了一个个小的白色的圆球。这时候。蚕农们就带领它们进入工业程序。工人们把他们解开,这时就出现了一条条丝。然后对应着他们的质量把他们加工成不同的丝绸制品。经过一道道工业程序后,就出现了一匹匹丝绸。这丝绸在经过染色之类的工艺,就成了色彩艳丽的丝绸了。
这时的丝绸看上去很美,摸上去很滑。闪烁着美丽光泽的丝绸只是中看不中用吗?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你要深入了解的话,就跟随这我这个小导游一起再探索下去。
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经常用一些丝绸做服装。宫廷里的人穿上它显示身份。丝绸有时候也会作为皇帝的奖赏给有功之臣。
丝绸,不仅外表好看,有价值,而且它还和很舒适。真丝绸是蛋白纤维组成的,与人体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加之表面光滑,其对人体的摩擦刺激系数在各类纤维中是最低的,仅为百分之七点四。它吸、放湿性好。吸阴、吸尘、耐热性强。
蚕的生命虽然很短,但它却为世界留下了一片光洁,现在丝绸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成了国际友人最喜爱的礼物。
丝绸之光照古今-记叙文500字
读了《丝绸之路》,我的思绪仿佛穿梭在历史长河中,公元前139年,一位胸怀远大理想,风度翩翩的年轻人——张骞,为完成国家赋予他的使命,带领一百多人,从临洮出发,经“河西走廊”出使西域,这一年他才23岁。
过程困难重重,从大戈壁滩上的飞沙走石,热浪滚滚,再到高山峻岭中的白雪皑皑,寒风刺骨。途中,他们风餐露宿、饥渴难耐,大多数人毙于沙漠,葬身冰川,即使被匈奴抓获困禁十年之久,他也不辱使命,不失汉节,没有动摇他的意志和决心。逃离后,毅然向西域
出发,追寻梦想。最终历经艰辛,穿越塔里木盆地,跨越昆仑山脉,耗时13年,全程七千公里,荣归长安。
张骞用自己的行动和坚持,不仅为我们带回了黄瓜,葡萄、胡萝卜等美食,而且为当时的汉朝了解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开通往西域的道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开辟了从“大漠孤烟直”的敦煌到“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玉门关,再到广阔的新疆,至中亚、西亚的“丝周之路”,光辉照耀至今。
两千年以后,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的倡议,即“一带一路”。借助古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发展沿线国家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奋斗,正走在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要传承丝绸之路的团结,信任、共同发展精神,树立伟大理想,坚强意志,即使遇到困难也不退缩,勇敢向前,不忘初心,做优秀接班人,传承时代使命,点燃少年梦想!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_关于博物馆的作文500字
放暑假了,我和同学熊心凌、麦蔚旻、冯潞一起去参观广东博物馆。
那天,阳光明媚、艳阳高照,看着沿途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大家都很兴奋、开心!
进入了博物馆,大家就开始讨论去什么馆?我微笑着说:“作为广州的小学生,也应该好好了解广东的历史文化,不如我们就去历史馆吧!”“好呀,这主意不错!”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
到了历史馆,我们都兴高采烈地冲进馆内。发现了许多精致的物品,比如奇形怪状的酒坛、与众不同的三脚盘、美丽精致的陶瓷屋……大家都很惊奇。我心想:古代人真是好厉害,竟然能做出这么多精致的物品!
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一个和乾隆皇帝有关的典故。
大家来到一个仿真的陈列室前,里面的所有物品都是雕刻出来的,由于我在书中读过这个故事,于是讲给大家听:据说乾隆皇帝喜欢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苏州,当地的官怕皇帝出事,便派人去寻找,没想到在酒楼找到了,但现在跟皇帝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一跪人家就知道他是皇帝,万一出现刺杀情况怎么办?过了一会儿,他们才对乾隆皇帝表示礼意。乾隆皇帝觉得不回礼不合适,于是便把食指和中指曲一曲,在桌子上敲了几下,表示谢谢。扣子礼由此而来。我心想:中国的历史真是博大精深啊!
广东的历史真是源远流长!身为广州土生土长的我,为此感到骄傲、自豪!
参观宁波博物馆
参观宁波博物馆
10月3日的那天,天阴沉沉的,天空还时不时的飘着零星小雨。不知谁提议了一句:“我们去宁波博物馆参观一下吧,听说那里在展览乾隆皇帝时期的物品。”我听了马上附和着。于是,心动不如行动,爸爸开着车带我们去了宁波博物馆。
车子很快到了宁波博物馆,只见那里的建筑十分奇特,表面是用古老的转头和瓦片堆砌起来的,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参观的人真多,我们一步一步往前走,终于来到了展览馆里面,里面果然陈列这乾隆皇帝的画像,画像里的乾隆皇帝很年轻,目光炯炯。旁边还挂着清朝时期最繁荣的画像,在走进去,玻璃橱窗里放着清朝时期的“玉如意”、“玉屏风”等等之类的珍贵文物,那些文物是晶莹剔透,十分精致.参观完清朝的展览馆后,我们有参观了原始人遗址,在这里,可以看到原始人用过的工具盒居住环境。再往里走,就看到了老宁波的旧址,像状元楼、源康布店、十里红妆、赵大有等等这些珍贵的文https://www.yuerzhinan.com物至今在宁波还保留着......
通过参观这次的博物馆,使我对中国的历史和宁波要有了新的认识!
丝绸博物馆_记叙文500字
星期六早上,我们上城区小记者社团的同学们一起来到杭州的丝绸博物馆,进行户外采风活动。
我们走上台阶,走进博物馆,先静静地参观了一楼的展厅。看了文字介绍,我们了解到,丝绸最早起源于中国。从中国的秦代开始,皇帝、贵妃穿的都是丝绸做的衣服,不但舒服,而且稀少,以此来突显皇室的珍贵。丝绸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罗、绮、锦、绣等品种。之后织物品种更为丰富,图案更加绚丽多彩。汉武帝时代,中国用船将丝绸从洛阳一直送往罗马等国家,丝绸从此传遍全世界,成为闻名中外的中国文化。然后我们进入在蚕丝展厅,了解了各种织布机的名称和用途。
参观完后,我们就兴奋地开始自己动手,自己扎染工艺来完成一块扎染花布。我们首先把线两根两根分好,然后把白布折叠几次,随意找几个点,用线扎起来。我们居然扎成了一个一个形态各异的“四不像”,然后我把布放到了放满各种不同颜料的盒子里,等待染色。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到揭开谜底的时候了。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们即将出现的作品。我们迫不及待地从“染缸”中取出我们的“四不像”,把线剪开,原来那些白布被颜料染成了有颜色的布,而被线扎过的地方是即没被染色,所以会形成了白色的花纹。最后是风干,便能完成一块精美的、有着独一无二花纹的扎染花布啦!
这次的活动真是太有趣了,让我了解了中国丝绸源源流长的文化,也体验了丝绸工艺的精美。
参观中国丝绸博物馆-四年级记叙文500字
今天,烈日炎炎,我和爷爷怀着兴奋的心情参观了咱们杭州著名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
一楼展厅最是巨大,是圆形的,中间有个小广场,广场旁边是一些文字介绍,我从这里知道了,原来丝绸早在10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被人们使用。但是却还有另一种说法,传说中最早带着大家养蚕的是黄帝的元妃嫘祖。在《通鉴纲目前编·外记》中也记载道: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养蚕,制丝茧可供衣服,而天下无皴(cun)瘃(zhu)之患,后世祀为先蚕。两种说法相差太远,我想肯定有一个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在左边的小厅里,最吸引我眼球的就是清朝皇帝的龙袍。其中乾隆皇帝的最为漂亮:用顶级金色丝绸手工编成的外衣上,有好几条大龙。其他的图案分别代表其他意思,有日月星辰、山、斧、背对的双弓。金光闪闪,大方帅气,我好钦佩古人的手工艺技术哦!
在二楼的少数民族服装中,衣服材质为棉的较多。当然还有一些不一般的材料,如:绸、铝、土布、料珠、金箔纸、布、银、麻布、树皮、棉布、丝线、毛线,真是奇妙极了!这些材料被少数民族人民一双双巧手,用精细的方法制成了一件件美轮美奂的传统服装,好伟大! 后来,中国丝绸利用丝绸之路开始输出国外。渐渐地,全世界都有了丝绸,对服装的发展影响很大。
参观结束后,我和爷爷高高兴兴的离开了博物馆。
参观海上丝绸之路展览_小学记叙文700字
周末我和爸爸妈妈驾车来到了国家海洋博物馆,正好展馆展出主题为无界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展览,这次展览获得了地方很多博物馆的支持,将馆藏的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精品运送过来,让我们不用费舟车劳顿之苦就可以欣赏这么多展品,真是一饱眼福。
进入主馆,一眼望去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统领战船,金色大帆。非常气势磅礴,可想而知,在当时那个年代,有如此的手艺,技术去造就这么一搜大船,真的是巧夺天工啊。
紧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丝绸展,有各色丝绸,绫罗绸缎,织锦,每个样式都有可以触及感受的布料,真的是非常的细腻,丝滑,让我们再次为当时人们的技术感叹。即使在社会如此进步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制作出如此精良的布料,天天穿在身上。真的是太美了。还有经过海上运输,输送过来的西洋服装,让现代的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同时代的西方的织物技术。
再往里面看到了人物介绍,郑和就是当时统领战船出海航信的航海家,他曾七次下西洋,将我国的历史文化,工艺技术,美食瓷器,等等等等介绍给了西方,并且将西方的文化,知识,技术,工艺,产品带回来,互通有无。促进了我们和西方的交流,沟通,经济的互动,发展。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继续前行,介绍了中国古代和西方同时代的瓷器,乐器,珠宝,珠宝盒,钱币进行了对比。工艺技术各不相同,各有千秋,各有各的韵味。让我爱不释手,流连忘返。
进入最后一个展馆,里面摆放着象牙扇,一片片象牙制作的折扇,真是考究,但是虽然工艺很美丽,我们还是呼吁一下西方对大象的爱护,他们过于喜欢大象的牙齿,而无视了大象的生命更加的宝贵。希望我们爱惜地球上的每一个有生命的物种,和谐的生存发展。
我已经参观过陆上丝绸之路,这次是海上丝绸之路,又从电视和书本上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对我受益匪浅。我喜欢历史,喜欢听有故事的人讲故事。下一次我还要来看其他展出。
我推荐一个地方——博物馆_参观博物馆作文400字
上周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博物馆“法老的国度‧古埃及文明展”正在巡展,正好有一位老师正在给大家讲解古埃及的文明和历史文化。
我也在旁边旁听了一下,由于人群拥挤,时而听见,时而被挤出来,额头都被磕红了,爸爸妈妈看见之后,埋怨我为什么不小心点儿,我说,人多当然会出现这种状况啊,何况我还是个小孩子,个头没有人家高就被磕了。不过还是要思考一下爸爸妈妈的话,以后不能这样只为了听讲解就不注意人身安全了,还是安全第一。但是这还是一次很棒的演讲,老师讲解的非常细致,我也听得非常认真,像穿越到了古埃及,进入了金字塔一样,知道了好多知识。老师讲了在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在尼罗河流域出现了古埃及,埃及在古代分为上埃及和下埃及的两部分,他以尼罗河流域为代表。尼罗河下游的冲积平原这一部分被称为下增加,尼罗河谷地所在地被称为上埃及。古代埃及分成了31个王朝。
老师讲了太多太多,从天上,到地下,从动物木乃伊,到他们的文字,一一的讲解,我不能一一的叙述出来,还是你们自己去听老师的讲解会更加的生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