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党史故事》-读后感650字
今天,我在图书馆看了一本《合肥党史故事》,让我有了很多的感想。
1921年,在外国侵略者的种种欺压下,带着对人民的满腔热血,带着对救国殷切的期望,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抗日战争期间,无数个党的优秀儿女们,为了人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战争中,他们舍生忘死、奋勇前进,为党撒下了鲜红的热血;在监狱中,他们宁死不屈、大义凛然,为党写下了不朽的名曲。他们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在炮火之中,歌颂着党的辉煌!他们不像叛徒那样,左一声“太君”右一声“太君”。他们任凭严刑拷打,依然殊死搏斗。他们那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令人感动,我们的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他们所付出的血泪!社会主义现代化等待人们去建设,共产主义理想等待有人去实现。让我们在今天,立下宏愿:紧紧跟随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积极实践,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一副二十一世纪的宏伟蓝图。回望党史,汲取经验,面向未来发展,挑起肩上重任。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唯有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在学习党史中回望初心,坚定信念,勇于创新,我们才能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历史答卷。
用鲜血染红的党旗永远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用鲜血染红的党旗是中国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导航仪!新的时代会有新的挑战、新的困难,中国共产党是有革命精神的党。回望历史,以史为鉴,这便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党史、国史的目的。
我们都看到了,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可是,在享受这舒服的生活同时,有谁能想一想我们国家以前的生活有这么好吗?这是我们的多少先烈们奋不顾身、舍生忘死换来的。我们还很小,对国家并不会有什么大贡献,但是,我们如果从点滴做起,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学习 不辜负老师和爸爸妈妈的期望,努力做到新时代的好少年!
《合肥党史故事》-读后感700字
【https://www.yuerzhinan.com】1921年,在嘉兴南湖的湖面上,泊着一条小船,一群仁人志士和热血青年,探讨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就此成立。从此,一面由红色的旗面和黄色的锤子镰刀构成的旗帜被高高举起,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旗。那么,这面旗子是因为什么原因举起的,如同炙热的火焰烧到我们安徽乃至合肥的?那就从《合肥党史故事》这本书看起吧。
1919年上半年,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参加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中国代表提议废除外国在中国的特权,取消不平等条约,但是各位列强不仅拒绝了中国代表的合理要求,还将德国在中国的特权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回国后,北京的青年学生群情激愤,于是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便爆发了。
自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后,全国人民的爱国思想便开始了觉醒,并开始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这次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随着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合肥地区的革命形势发展迅猛,学生运动会越来越多,工农运动会此起彼伏。为寻求革命真理,一批进步知识青年先后奔赴上海、广州、武汉、芜湖等地求学,接受斗争考验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运动中,部分同志接受党组织委派返回合肥建立党组织,宣传革命道理,发动农民斗争,推动农民运动迅速走向高潮。合肥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民运动的重点地区。这一系列斗争,造就了一批具有献身的革命骨干,他们纷纷加入到中国共产党的行列中去,并肩携手建立中共合肥地区组织,从而揭开了合肥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为争取夺取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而英勇战斗的序幕。
放下书,我依然不能释怀,仍旧回荡在那风雨的岁月中,作为中华民族的新一代,我们会做好接班人的准备,开创中国的美好未来。我们不仅要认真读书,还要时刻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
《合肥党史故事》-读后感500字
最近,我看完了《合肥党史故事》。这本书讲述的是合肥地区最早一批党员在寻求真理、奔赴光明的征途上不屈不饶、前仆后继,他们谱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文武双全的柯武东在战斗中被子弹击中了腹部却依旧咬紧牙关继续指挥战斗;李慰农在青岛工人大罢工后被敌人抓获,面对敌人的毒打却依旧坚贞不屈;皖西北独立游击师在六次与敌人的交锋中六战六捷;作为豪门之子的张璋没有安于现状,不惜牺牲自己却要拯救中国;陈原道即使在监狱里也把握好放风时间和同伴秘密碰头……这些故事深深的感动了我,他们都是伟大革命的一份子。
看了他们的故事,我感受到了胸怀祖国、热爱人民、不畏强权、不惧牺牲的红色精神。我们少先队员要向他们学习,不断从革命烈士身上汲取道德营养,从英雄人物身上感受道德风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铭记历史,努力奋斗,争做奋发向上、文明有礼、品行高尚的时代新人。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做为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的红领巾宣讲员,在学校和辅导员的带领下,我们进学校、进街道、进乡村、宣讲红色故事,讲好红色故事,通过一个个红色故事,感恩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的先辈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不可磨灭的红色精神,也给今天的我们树立起最光辉的榜样。我一定沿着英雄的足迹,用信念、勇气和坚持成就更好的自己,建设更美好的祖国!
合肥党史故事-读后感500字
暑假来临之际,为了丰富课外知识,爸爸给我买了十余本书。望着琳琅满目的图书,先看哪一本呢?突然,一本红色封皮的读物映入眼帘,原来是《合肥党史故事》。我看了看目录,简单地翻了翻,瞬时被吸引住了,开始埋头苦读。
《合肥党史故事》由三十多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让我为先辈感到骄傲。李慰农面对酷刑,坚贞不屈,凛然一笑:“青岛的工人全是我的同党!”就义时年仅三十岁;战斗中被子弹射中腹部的柯武东并没有放弃希望,忍着剧痛指挥,但因失血过多,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年仅二十五岁;监狱中的陈原道对国民党的话软硬都不吃,敌人忍无可忍,最终举起了屠刀,将他等18位党的优秀儿女残酷地杀害……
六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无情地肆虐了安徽省宿州市,人人自危。身为一名老党员的外公,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抗疫队列,在一线与疫情作斗争。看着照片里穿着厚厚防护服,戴着眼罩和口罩的“大白”,没有衣服上的名字,我肯定认不出哪位是我年过花甲的外公。我不禁心中一酸,但也非常自豪,就像《合肥党史故事》中那些为祖国人民献出生命的党员英雄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牺牲自己,照亮他人。
在我的家庭中,有老年党员爷爷和外公,有中年党员妈妈。我希望在我和妹妹这一代能传承接力,将来也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组成党员大家庭。
《合肥党史故事》-读后感550字
这个假期,我读了《合肥党史故事》,从这一本书中我对我们党又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党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一支钢铁队伍。这支队伍里面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他们为了革命而抛头颅洒热血,是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取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在这本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就是柯武东,他少时文武双全,17岁当上了警察,后来参加革命。1930年8月20日,在高升岭附近,他和战友们与日本鬼子展开激烈的战斗。战斗一开始由于鬼子位于高升岭的制高点,于是柯武东和战友们绕到日本鬼子后面偷袭。在战斗中,他的腹部受伤,肠子和血都涌了出来,然而柯武东依然咬紧牙关忍住巨痛,把肠子又塞回肚中,从衣服上扯下一块布,紧急包扎了一下,又继续参加战斗。他冲锋在前,带领战友【yuerzhinan.com育儿指南】们冲锋陷阵,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而他自己却因伤势过重,在战役当中壮烈牺牲了。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有一次在和小伙伴们踢足球的过程当中,因为不小心在草坪上摔了一跤,当时屁股摔得特别疼,豆大的汗珠从我脸上一颗一颗掉了下来,我当时又急又怕,看到妈妈就大声嚷嚷说我不玩了。后来妈妈带我去了药店买了一瓶活血镇痛的药,喷上药后我才稍稍放下心来。现在想想和柯武东相比,我这点痛又算得了什么呢?现在想想真是太惭愧了。
读了这本书,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正是无数个像柯武东这样的英雄,是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更加的努力学习,为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平凡担使命,热血铸英魂-读《合肥党史故事》有感600字
这几天我一直沉浸在《合肥党史故事》这本书中,里面记录了当中国还处于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之际,在合肥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革命仁人志士,在寻求真理、奔赴光明的征途上,他们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用热血浸润着革命的烈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信念、勇气和坚持。他们的事迹流传大江南北,他们的精神将传之后世并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二七”烈士汪胜友,他出生于一户农民家庭,父母早亡,与两个哥哥相依为命,历经人间疾苦,受尽世人白眼。为了生计,四处漂泊,机缘巧合,来到湖北汉口谋生,成了京汉铁路江岸机厂的工人。在这一刻起,他的人生开始跌宕起伏,人性的光辉逐渐变得耀眼起来。
为了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收入,他甘愿“为工人打冲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组织工会,争取自由民主的权利,他积极呼应、多方奔走,号召全路工人“为自由作战,为人权作战”;为了反抗军阀的疯狂镇压,他挺身而出,态度坚决:坚决不复工;为了配合北伐军作战,他组织秘密小组,毁铁路、炸军车、割电话线,为北伐军占武汉三镇立下大功。此举种种,让军阀恼羞成怒,加上叛徒出卖,汪胜友被反动军警逮捕,他咬紧牙关,忍受种种酷刑,最终被敌人残忍杀害了。
他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将中国革命推向了又一个小高潮;他以视死如归的勇气傲视冷血无情的刽子手;他以滴水穿石的坚持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牢记英雄的使命,以他们为榜样,沿着他们的足迹,用信念、勇气和坚持成就更好的自己,建设更美好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