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汤-关于食物的作文600字
清晨,我早早地来到了菜园子里,眼前全是雾气,一片迷茫。我不觉放慢脚步,想看一看周围一切是否已如那秀丽的女子一般,蒙上了羞怯的面纱。
眼前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园,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知名的鸟儿在电线杆上叫个不停,清脆的叫声在院子里回荡,久久不愿离去。我随手拨弄了枝嫩叶,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就是绿豆。在淡淡的清香中,我与姥姥在一起的记忆渐渐漾开。
小时候我是姥姥和外婆带大的,姥姥有一个爱好——喝绿豆汤,每年绿豆长出来的时候,她都会带我去摘。
每当绿豆长出来时,姥姥便会带上一个小篮子,带着我去摘绿豆荚。姥姥小心翼翼地摘,我总以为她老了,动作那么慢,我忍不住随手抓了一把,姥姥看见后慈祥地对我说:“摘绿豆不能心急,你必须反复确认它有没有被虫吃掉或是坏掉。”我迅速地将手里的绿豆荚挑了挑,里面果然有被虫咬过的痕迹,我笑眯眯地把好的绿豆放进姥姥的篮子里。
我们摘了一大盆回家。回家后,姥姥又拿出了一个盆子,先是拿起一个刚摘的绿豆荚把它剥开,放入盆里。我学姥姥做,如果有坏的就丢了,不一会儿就剥完了。紧接着,拿着一个又大又圆的圆盘,把剥出来的绿豆放进去晒上几天就可以收了。
几天后,等绿豆晒好,就到了我最喜欢的环节,那就是吃姥姥煮的绿豆汤了。我喜欢绿豆的软糯,更喜欢绿豆入口的香甜。吃绿豆汤时才是最快乐的,姥姥拿出一个小瓷碗和一把铁勺子,一口一口地喂我,汤汁暖洋洋地滑入腹中,这时候姥姥总是坐在我身边静静地看着我喝绿豆汤的馋样,嘴角带着微笑,脸上的褶皱也因此展开了。
时光过得真快,可我还想喝一碗姥姥做的绿豆汤,可惜她已经不在了……
凉粉与冰粉_关于食物的作文600字
我的家乡在江南,凉粉是夏季家中常吃的小吃,外面也有售。但我偏爱也常去吃的是夫子庙里www.yuerzhinan.com的黄记凉粉。凉粉通常是用绿豆粉制作而成的。做好的凉粉不是用刀子切,而是用一个特制的刨子刨的,刨子是一个圆形的浅勺上面布满圆孔。刨子一圈圈在凉粉上盘旋,粉条就从那一个个圆孔中冒出来,然后,装在碗里,浇上辣椒油、麻油、香醋、再撒上盐和大蒜汁、香菜末。讲究一些的,还会加上酱菜末。红的,白的,绿的,直接冲击你的视觉,那味道,刺激你的味觉。吧唧吧唧一碗瞬间就下了肚。
这次去四川,在都江堰看到一种小吃,叫冰粉。以为跟我家乡的凉粉差不多的味道,想来是多日未回家,想念家乡的味道,就买了一份冰粉尝尝。
只见老板从一个保温桶里挖出一份晶莹剔透的东西,像冰,但不是冰。它摇摇晃晃地滑到碗里,任老板往它身上浇上核桃、葡萄干、花生碎、芝麻等,最后还淋上一勺红糖。老板一边做一边说着“巴适得很”。我就好奇,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味道,真的那么好吃吗?尝了一口,终于体会到老板口的中“巴适”的涵义。冰凉爽滑,甜香适度。我忙询问老板冰粉的做法,老板也不知道,因为这是他家厨师做的。
原来,这冰粉始于明清时期的武阳,创始人为王味缘,史称味缘冰粉。最初仅在彭山县内贩卖,后来逐渐传到周边市县。
冰粉因制作方法的限制,只在四川盆地流传,外地人很难饱口福。后来,更因为历史的变迁和汽水、冰淇琳、雪糕等新兴饮品的兴起,对这种不太卫生且制作麻烦的小吃,逐渐淡忘了。再后来,因为人们对冰粉制作工艺的改进,且因价格低廉才又风靡一时。
你看,因为东西部地区物产的多样性,东面的江南地区常吃凉粉,而西边的四川也因有冰粉树而制作冰粉。相似的名字,但差异性却那么大。一咸一甜。
我爱吃手抓饼_关于食物的作文550字
由于爸爸工作调动,我和妈妈从美丽的人间仙境——蓬莱一起来到了高邮。尽管很难再吃上蓬莱当地新鲜的海鲜和水果,但在高邮,仍然有很多的小吃吸引着我,比如:臭豆腐、阳春面、鱼汤面、酸辣粉、鸭血粉丝汤……但我最喜欢吃的是手抓饼。
刚开始听到手抓饼时,就觉得有点恶心,“手抓饼”顾名思义当然得用手抓的了。但是,每当我和妈妈经过卖手抓饼的小吃摊时,总是会看到排起好长的队伍在等着吃手抓饼,心想:手抓饼真的有这么好吃么?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缠着妈妈给我买一个手抓饼。天哪,队伍好长啊,没办法只能慢慢等,这时让我想起一句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这里应该是心急吃不了手抓饼。
大约等了三十分钟,终于轮到我了。我看着已经做好的手抓饼,左瞧瞧右看看,手抓饼远看像一个宝宝裹在被子里,夹在里面的火腿肠就像宝宝肥嘟嘟的脸,撒上一些绿色的香菜、黄色的咸菜和一些白色的香葱末,色香味齐全,真是令人垂涎三尺,我总是抵制不住自己的口水。
手抓饼的做法其实非常简单,先舀上一勺白色的面糊,在一个大的平底锅上涂抹均匀,过了30—60秒再随手撒上一把绿色的香菜,真像天女散花,再舀上一小勺咸菜,撒上香葱,再刷上一些甜酱,喜欢吃辣的人可以刷上一些辣酱,再切几片火腿肠,再放上一片锅巴,一个让人大饱口福的手抓饼就做好了。
每次早上或者放学,特别是饥肠辘辘路过这个小摊时,我的口水直往外流,师傅在做的时候,我巴不得快点做好,让我早早地美食一番。那个时候,我也顾不上什么形象,直接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家乡的小吃凉粉
家乡的小吃凉粉
说起家乡的凉粉,那可谓是美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说到这儿,你一定知道我的家乡。没错,就是凉粉的“故里”——浑源。
每次回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吃一碗凉粉解解馋,然后才是去探亲。还没踏进“小媳妇凉粉店”,一阵阵香味就扑鼻而来,我立刻“口水直下三千尺”了。服务员将刚做好的凉粉端到桌上:白色的凉粉,绿色的黄瓜,红色的辣椒油,土黄色的豆干,点缀着澄黄的莲花豆,简直是“色香味俱全”。夹起一筷子,放进嘴里,凉盈盈的、美滋滋的,还没品出味,滋溜一下就滑进了嗓子眼。俗话说三口才能品出滋味嘛,我才吃了三口,一碗凉粉已经精光见底了,连汤汁也不剩一滴,但还是没有品出滋味来,只好再吃一碗。吃完第二碗,才有些许微酸、稍辣、凉爽的味道,意犹未尽,还想吃第三碗,但身上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只好“一步三回头”的离开。
回家拿上钱,我还要去接着吃!
桂圆-写食物的作文550字
桂圆是大家常见的一种食物,但你们了解它吗?现在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桂圆吧。
你知道吗?桂圆在刚发芽的时候仅有两三片叶子,需要好几年才能长成大树。【育儿指南 www.yuerzhinan.com】树的叶子是长卵形的,树木既葱郁又茂盛,简直是苍翠欲滴。树木高五六米,不久就会长出小花,花的颜色洁白如雪,在中间还有一些淡黄色,十分淡雅,闻起来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仔细观察桂圆,它的外皮是土黄色的,剥开桂圆的外皮,就会看到一颗晶莹剔透的果肉,圆溜溜的,白白嫩嫩,里面还包着一颗紫红色的果核,好像一颗玛瑙,十分漂亮。轻轻咬一口甘甜爽口的桂圆,美味极了,让我吃了一颗忍不住再吃下一颗。
桂圆不仅漂亮美味,而且营养也十分丰富。桂圆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多吃桂圆对一些体质虚弱的人有许多好处呢!所以气色不好的人该多吃桂圆。
桂圆的由来其实是来自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只蛟龙经常兴风作浪。有一个名叫桂圆的少年决心帮助老百姓为民除害,他机智地与蛟龙对战,最终斩死蛟龙,挖出龙眼。有一天,县官来抢龙眼,桂圆到打不过县官时,急忙将一只龙眼吞下,另一只则炸裂了。与县官同归于尽。乡亲们将桂圆葬在村边,第二年,桂圆的坟上居然长出了一棵结出累累果实的树。果肉和核像龙眼,乡亲们为了纪念桂圆,将龙眼果叫“桂圆”。
桂圆不仅可爱、美味,而且对我们益处多多!做一碗桂圆红枣汤,既美味又养生。这就是桂圆,一身都是宝的桂圆。
冰粉宜人-写物作文700字
作为一个男生,我居然热爱着甜食,尤其是冰粉。冰粉清清凉凉的,软嫩弹滑,质感像喜之郎家的果冻,不经意间便滋溜入喉,带着薄荷的清香,红糖的甘甜,化解了夏日所有的燥热。
暑假某一天,和往常一样的,我在小摊上吃冰粉,用勺子舀着那通透的红糖色膏体,正入迷呢!
“请问,这个位置有人吗?”
我抬头,是一位看起来年龄与我相当的少年,眉目清秀,白色短T恤配着长长的青色条纹亚麻裤子,肩上扛着吉他,典型的艺术生形象。
“没有,你坐吧。”我回答,又抬手舀了一勺冰粉,有一搭没一搭地问:“你也喜欢吃冰粉?”
少年轻轻地放下吉他,身子坐正,目光才从地上的吉他上慢慢挪回,反应了一会儿:“嘿,还可以!主要是我现在喝不了汽水什么的,在学校附近转了一圈。”
他往四周望了望,低头笑了笑:“好像就能吃这个,又解暑、又不会被骂。”
之后我们也没了什么话题,我自顾自地吃着冰粉。毕竟一个是艺术生,一个是文化生,除了性别和眼前的冰粉,好像短时间也再找不到什么相同点来建立新的话题了。但后来的暑假的每一天,我几乎都能碰着他。的确如他所说,冰粉是他唯一的解暑神器。
“哟!中午好!”我每次都以问好开头。
“嗨!好巧!中午好!”
我们聊了很多的话题,从我擅长什么科目、不擅长什么科目、文化课如何提升成绩,到他是什么音乐专业、会弹什么乐器,以及偶尔给我科普的乐理知识。我们两条原本平行的直线,在冰粉的撮合下相交了。他是学流行乐专业的,会弹吉他、钢琴。本来学的是古典,但是不知不觉爱上了吉他与摇滚,就变更了专业,成为同学们口中相传的 “古典中的小狂躁,流行中的小宁静”。
秋季开学以后,我便再没见着他。据说,他是被某个公司选中当了练习生。我有些感慨:他像一只鸟儿,轻巧地飞离了校园,而我的未来还深藏在其中。
再见他已是半年以后了,他在网上已小有名气,我明白我们之间的距离,早已不再期待这段友谊。
“嘿!”回家路上,他叫着我。
“吃冰粉吗?”
我回头看着他,扬起了嘴角。
再次相遇,何以相待?
以微笑,以冰粉!
美食-关于食物的作文700字
“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一个美食大国,从古至今,层出不穷的食物是人们舌尖上的美味,更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对于美食而言,我也有我的认知与见解。
我父亲从小从东北长大,至于为什么,也许大家都听过“闯关东”这一词汇吧。而我爷爷却无那么幸运了——在他小的时候,山东遍地饥荒,人们整天挨着饿,不用说美食,连树叶都很难吃到了。在他们那一辈吃到的,无非就是草根树皮,偶尔吃一次蚂蚱就是享福了。爷爷经常对我们讲,他们过年才能吃一次鸡蛋,而且还是一家分一个。可见,在我们现在看来,太平常的鸡蛋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奢望。爷爷也常与我们讲,现在我们得到的美食都是先辈们的鲜血换来的,所以爷爷一直有勤俭节约的习惯。也许只有一个人体会到了困苦,才能对幸福更加珍惜。由此可见,困苦年代连吃饱都无法满足,更不可能谈什么吃好了,于是爷爷12岁那年全家去了东北,并且生下了姑姑,伯父与爸爸。凭着一系列的努力,生活条件也逐渐好转。
我父亲小时候家境就好了许多,至少有了蔬菜,不至于挨饿,因为东北的天气非常冷,而屋内又没有冰箱,正好人们会把地上挖出一个大坑,却巧妙地把过冬的菜品贮存其中。因为那时候的菜品样数也非常少,所以人们一般在冬天来临时腌制成咸菜来度过冬天。爸爸说他小的时候过年的馒头能一直吃到初十都没问题,但是家里穷,所以都是黑面馒头,偶尔吃到几次白面馒头都开心得跟过年了似的。由于家境困难,奶奶又想到了一个关于吃的好办法:冬天把炕给加热后,在上面盖层土种上蒜苗,这样又有了新的蔬菜种类!
我们现在所说的美食,也是通过每个劳动者的努力兑换而来的,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并怀有敬畏之心!